城市意象读后感

      初读书名,我便疑惑什么是所谓的“城市意象”?带着这个问题,读完了全书,却发现仅用只言片语还是很难讲明。
  “意象是观察者和被观察事物之间双向过程作用的结果。”“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汇变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有目的地将其重新排列,变性也许不合逻辑,但这可能会更充分,更好地形成需要的意象。”


虽然作者给出了意象的特性,组成元素等等,从以上两段引文中易发现:1,意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包含了观察者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关于这一点,书中也有相应的提及。



有关于分类的论述:

“如果以观察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情,或熟悉程度进行分类,那么分组越细致,意象相似的可能性越大。每个人创造并形成自己的意象,但在同一组人群中,成员之间的意象似乎能基本保持一致。”



作者也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城市规划师渴望创造一个供众多人使用的环境,因此他感兴趣的是绝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



正是由于这种存在着的不可避免的主观的因素,要研究城市意象的形成就必须从一个研究地区中寻找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这里的多不仅仅指数量,要尽可能有整体代表性。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人与城市的关系。书中强调的是群体的意象。



意象的抽象,重组和排列方式也十分重要,要我创造一套合理的方式,就目前而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基本沿着作者分析的脉络走,收获也不小。作者在许多地方点化了我几乎僵化了的理科脑袋,比如,允许超乎逻辑的事发生,又比如,1+1≠2。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上的,另一个是关于如何得出这个理论的方法上的。

我想以读书笔记的方式结合书中内容和自己的整理总结重点谈谈,关于理论上的一些收获。

 

我摘录了部分读书笔记,如下:

第一章   环境的意象


可读性的必要条件是可认知,与本书展开的讨论关系密切。可读性是多重感官作用的结果。虽然重点是可视性,作者在文中也相当注重其他感官的参与意象是个体头脑对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

可读性  辩向   安全感

结论:环境的可读性十分重要环境意象
个体差异的分析与公众意象的定义结构与个性个性必须具备可识别性和关联(主要是物体与观察者,物体之间在形态空间的关联)意象的特点:1实用性(充分,真实),安全,3还有一部分意象可以传授给别的个体可意象性(城市形态研究的核心).


第二章   三个城市

 

波士顿:道路系统复杂,半岛(边界),阻隔与土地在感觉上被压缩,不平行道路带来的困惑,生动的景观泽西城:缺乏特征,没有被一致公认的景观,没有中心。  洛杉矶:方格网,开敞,无中心主要原因是大尺度下的结构和个性难以分辨。


共同主题:


1人适应环境,但满意度差异大。
2,对景观的关注3分区(社会阶层)
第三章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1.道路:a.道路的可识别性(道路,道路上的阻碍使道路变得复杂,但结构却更显清晰,沿街的特殊用途和活动的聚集处,典型的空间特性及特殊的立面特征都会增加道路的重要性)。


连续性(流线的通畅,宽度的连续,景观的连续)  方向性(方向上积累的规律渐变,延伸的曲线,起点和终点)可度量性(街区及标识物和节点)b.道路与环境的脱离(原因:视线阻挡,与周围环境其他元素脱离. 现阶段的解决办法:设立路标).

c.交叉点和道路之间的联系2.边界:可见性,连续性,方向性(同道路),分隔作用,景观作用.
3.区域(城市意象的基本元素):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主题的连续性(包括:空间,形式,居民,维护程度,机理,细部,标志等等).
社会意义 (社会阶层)


区域的边界及核心:

内向型区域和外向型区域


4.节点:几种节点模式:

a.形成空间特定形态                      
b.独特的单体建筑                      
c.明确的边界节点也分内外向,内向型方向感相对较弱.
5.标志物:形成标志物的条件:与整体环境形成对比或在许多地点都能被看到人们使用远处的标志物仅仅是为了确定大方向.
6.元素的相互关系:不同元素之间可能会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互相矛盾,甚至互相破坏。


但大多数观察者都把意象中的元素归类成一种中间组织,也就是一种复合形式7.意象特性:结构特性(各部分布局,联系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的意象是以动态的方式组织的。作者在这一段的末尾提出了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意象:“那些最接近其强大整体环境的意象,他们丰富,确凿而且生动;它们利用了所有的元素类型和形态特征,但并没有局限,它们在必要时,既能用分级的方式,又能用连续的方式组织在一起。”但是,作者也指出,这种意象是很稀少的甚至不可能存在的。


第四章   城市形态

首先,城市的完全专业化是不切实际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城市的形态具有可塑性和动态变化的性质。但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还是存在其特定的气氛。这些气氛的营造者就是一系列的意象元素。


这一部分作者分析了城市形态的线路和其他元素的设计,强调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感知元素我们在分析时,往往停留在功能层次和视觉层次上。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将第三章提到的元素整合起来做了详解:(包括标志物和节点的位置选择:停顿或抉择点,标志物的累加强化和节点和路网的组织).


此外,作者也给出了一些通用的研究方法(详细书中已有整理列举,在此不做详述.

第五章   新的尺度


主要提及大尺度问题,告诉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由于这本书本身构成了一个网络结构,我始终认为以上面的这种形式分析本书理论方面的内容还是有些不足之处的。而且,由于作者以美国城市做研究对象,虽然有许多图片,对于我而言,在理解方面应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其实,我在看书过程中,基本是以上海为参照对象的。


关于,方法上的收获,主要是让我在思想上有了一次顿悟,建筑学的实地经历,建筑城市与人的关系不是坐在电脑前,对着书本就能的出来的,纸上谈兵的习惯是一定要改的。


   我想这个收获,虽说只是寥寥数语,但影响不比前面的洋洋洒洒的理论分析小。

《城市意象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