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是年轻时的刘世吾,经历成就心智

林震是年轻时的刘世吾,经历成就心智

——浅析《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和林震性格之对立和继承

写在前面:由于个人特别喜欢和崇敬作家王蒙,在动笔写此文章之前我是反复读了作品的。感佩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更惊叹于作者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分析力。而对于其中的典型形象林震和刘世吾,笔者既从林震身上看到年轻人的朝气、活力、莽撞和理想化,也从刘世吾身上看到老领导所特有的成熟、老练、保守、现实……不置褒贬,笔者对于这两个人物形象都是怀有感情的。

摘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作为王蒙的代表作,是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一篇不可多得经典文学作品,体现了干预生活的倾向。王蒙以极其敏锐的笔触刻画了中国一个区委组织部门的真实工作状态。作品中所塑造的林震和刘世吾的形象深入人心,具有典型意义。下面,笔者希望借此机会浅谈一下林震和刘世吾形象的塑造以及两者性格之间的对立和继承。

关键词:王蒙 林震 刘世吾 组织部 领导艺术 热情 坚持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作家王蒙。王蒙可以说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生涯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息息相关的。从十九岁动手写《青春万岁》开始,王蒙创作了一系列在中国文坛上具有开创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作品,他像一个饱含激情和热情的耕者不知疲倦地在自己的文学天地里撒种播种,硕果累累。从《青春万岁》的“交响结构”,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干预生活”到《活动变形人》的“家族文学”再到后来的长篇小说“季节”系列对历史和心理的真实描写,以及西方现代派小说因子“意识流”的运用,王蒙不停创新,不断打破藩篱,开创一片又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同时,他的创作拓展了中国文学的表现空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王蒙以其锐气和才华,为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写下了重彩的一笔。

王蒙文学上的辉煌成就,来自于对世界观察的敏锐和思想的深刻。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造就了王蒙创新的锐气和自信。当天分与激情、敏锐与深刻、锐气与自信一起涌上王蒙笔端的时候,便造就了王蒙光彩四溢的文学气象。这一文学气象,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绚丽彩虹和灿烂湖光。

当然,无论何时何地,我们谈起王蒙,最先想到的还是他的奠基之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我们谈起这部作品,就不得不谈它所塑造的典型性人物。

林震曾是小学教师支部的一位教师,后来被调到区委会参加组织工作。初次来到组织部门工作,青涩、稚嫩的林震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好奇。对于党的工作和党工作者的生活他知之不多,并人为地把它想象得很美好。“对于党工作者的生活(他是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他们的)的生活,充满了神圣的憧憬”。

初到组织部,林震把对党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化为一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然而,初生牛犊的那一股闯劲和与“干预一切”的渴望还是被冰冷的现实撞击,一次次碰壁,林震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来到组织部,林震以为他的二十二岁开始有所不同了,他觉得也许真正的生活在这里开始了,他抑制住对小学教育工作和孩子们的依恋,燃烧起对新的工作的渴望。他口袋里揣着团中央推荐看的书《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带着节日的兴奋心情去找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报到,在从容而又机械的刘世吾面前,林震显得紧张激动而又一丝不苟。“好,好,好极了,组织部正缺干部,你来得好。不,我们的工作并不难做,学习学习就会做的,就那么回事儿。而且你原来在下边工作的……相当不错嘛,是不是不错?”对于这种应付似地称赞林震觉得很不自在,他惶恐地摇头“我工作做得并不太好……”谈话中,刘世吾纯熟地驾驭那些林震觉得是相当深奥的概念,像拨弄算盘珠子一样的灵活。显然,对于应付眼前的一切,刘世吾显得熟练而且毫不费力,对比之下,林震却对自己将要面对的工作和生活感到生疏和困难,心里有点怯。

为了早一点了解和适应在自己看来非常复杂高深的工作,林震非常积极认真地开始了工作。但是第一次下到麻袋厂了解情况,他似乎就遇到了困难。预备了一下午的提纲,和人家谈上五分钟就用完了。似乎,第一次去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面对王清泉的问题,林震感到一种精神上的振奋,这正是发挥战斗精神的时候啊。然而,事情远没有林震想象的那么简单。再次和韩常新去麻袋厂了解工作回来,看着韩常新写的有些官方有些形式主义的“简况”,林震困惑了,他感到区委会的工作是紧张严肃的,又是随意而松懈的。

于是林震去找刘世吾谈话,想和他谈谈工作中的情况。他发现原来麻袋厂存在的问题刘世吾是了如指掌的,然而刘世吾认为解决问题的条件还不成熟。林震更加困惑了,他不清楚究竟孰是孰非,娜斯嘉的“对坏事绝不容忍”和刘世吾的“条件成熟论”在他的内心纠结着,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和冲突让他有点措手不及,这一切只因为林震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每一个认真工作和生活的人都是眼里不柔沙的。然而,他又无法驳倒刘世吾的“领导艺术”。

我们不得不承认刘世吾拥有自己的一套领导系统,他看的做的太多了,他的经验和经历让他对组织领导工作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刘世吾把一切看的明白而透彻,当林震发现区委会的许多缺点后,他说“当然,想象总是好的,实际呢,就那么回事。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缺点,而在于什么是主导的。”刘世吾和林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此,他是客观的,是冷静的,冷静到有些麻木,他不会因为缺点而否认优点,他可以把握总体的大趋势不“跑偏”而能够容忍局部的不足。而林震却有一种年轻人特有的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所以刘世吾是从容的,而林震是慌张的。但是这样的刘世吾未免显得没有生机而不可爱,这样的林震却因为天真和冲动而值得理解。谁说不是呢?

林震支持魏鹤鸣召集座谈会,他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去开展自己的工作。最终却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我们分析刘世吾的话,似乎不无道理。“至于林震同志的理想情况,我愿意直爽地提出一个推测:年轻人容易把生活理想化,他以为生活应该怎样,便要求生活怎样,做一个党的工作者,要多考虑的却是客观事实,是生活可能怎样。年轻人也容易过高估计自己,抱负甚多,一到新的工作岗位就想对缺点斗阵一番,充当个娜斯嘉式的英雄。这是一种可贵的、可爱的想法,也是一种虚妄……”刘世吾把年轻人的心理剖析得很到位,因为这正是他年轻时的样子啊。我们每个人都因为年轻而执着过,也因为见识的增长,经历的增加而变得成熟冷静。这篇文章有着普遍的教育意义,就在于它同样适用于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告诫大家,戒骄戒躁,积累经验,而不要像林震一样莽撞。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尽管林震看问题不免偏激,但是他有可贵的勇气去揭露一切,面对一切。笔者认为这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组织部门中开始出现的“官僚主义”作者要提倡和肯定的。这一点,我们从何得出呢?一方面,赵慧文同志开始悲观得认为“和区委的这些缺点作斗争是我力不胜任的”,却因为和林震的谈话得到他的鼓励,而又重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工作中去。她还把自己三年来看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的一些意见写了一个草稿。另一方面,文章的最后,作者虽然没有点明,但是听了林震在讨论会上的发言后,区委书记找林震谈话了。这说明他提出的问题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作者对于林震这一形象的偏爱和肯定。

至于刘世吾,赵慧文说“刘世吾有一句口头语:就那么回事,他看透了一切,以为一切就那么回事。按他自己的说法,他知道什么是‘是’,什么是‘非’,还知道‘是’一定战胜‘非’,又知道‘是’不是一下子战胜‘非’,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见过——党的工作给人的经验本来就很多。于是他不再操心,不再爱也不再恨。他取笑缺陷,仅仅是取笑;欣赏成绩,仅仅是欣赏。他满有把握地应付一切……”这是刘世吾的真实写照,然而这也恰恰是很多老领导干部的真实状态。

麻袋厂的问题一经见报,刘世吾便以雷厉风行的精神处理了这一问题,而且他做的很出色。这就是刘世吾,其实他是有着很强的工作能力的,他不是不做,而是在等待时机成熟。“当工作者是医生,他要给人治病,他自己却是并不轻松的。”我们不禁同情起刘世吾的境遇。当一个人表现出一种老于世故的状态,正说明他的心态老了,他见得太多知道的太多,反而变得保守畏怯了。

刘世吾和林震吃饭时谈到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我是多么热情,多么年轻啊!我真恨不得……”,然而他太忙了,只顾着处理别人却没有时间来处理自己。

我们可以看得出,刘世吾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很真诚而深刻的。他羡慕年轻的林震,林震身上有刘世吾年轻时的气息。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猜测,年轻时候刚到组织部时候的刘世吾也是像现在的林震一样充满热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见识的增多,他才开始收敛起曾经的那种外露、张扬的个性,内化成一种处事不惊的淡然和定力。而林震,开始时候也许对刘世吾有一些误解,但是慢慢的他开始更多更全面得了解了刘世吾。也许刘世吾就是多年以后的林震。琐碎平庸的工作和生活会将林震磨得更加圆润。也许,这也只是妄加揣测。当林震还是小学教师的时候,就有很多人羡慕他简单充实的生活,并预言,过不了“三个月”他就会被那些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同化”。但是他并没有像他们说的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年轻时的刘世吾应该是另一个林震式的人物,而多年后的林震却要好过现在的刘世吾。因为有他所坚持的东西,而且不轻易改变。刘世吾就是被生活和现实改变了。

林震也好,刘世吾也好,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有需要我们摒弃的缺点。我们都希望,不管今后的生活怎样磨砺我们,哪怕是摧残我们,我们都要有林震一样对生活和光明的热情,有刘世吾一样波澜不惊的平和和淡然。

参考资料: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作品集·王蒙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林震是年轻时的刘世吾,经历成就心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