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阅读训练

浣溪沙

苏轼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前小序简要交代了创作缘由,但其中的人物、故事、创作的情态均想象可见,如在目前。

B.“万顷风涛不记苏”中“不记”二字,看来无足轻重,但它却切词序“酒醒”而表现了醉中的朦胧。

C.“呵手镊霜须”这一典型动作,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凸显了抒情主人公乐观旷达的形象。

D.总体来看,上片比较深婉,下片更显明快,而上片的情思抒发,恰好为下片的无声形象作了提示。

E.这首词作,短小精悍,抒发了词人关心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忧虑。

15.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上片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C D

C项,“乐观旷达的形象”说法有误,应为“忧思的形象”。D项,“上片比较深婉,下片更显明快”说法有误,应为“上片比较明快,下片更显得深婉”。)

15.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以乐景写忧思,以艳丽衬愁情。(2分)词的上阕描写雪景和由之而联想到的来年丰收的景象,而“但令”一转,使“人饱”仅仅成为诗人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深沉的忧虑。(2分)这种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更为深层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忧虑。(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苏轼《浣溪沙》阅读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