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

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刘浩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7

         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其中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自2006610日迎来了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标志。从此,为正确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203-0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支撑着中华民族长久立足于世界之林的根。如果根系发达中华民族必然长盛不衰,如果根系衰败,中华民族将会失去她作为中华的意义。人们说只要有生鱼片、相扑、花道、茶道、艺妓,日本民族就在;只要有泡菜、烤肉、跆拳道、韩服,韩国民族就在;而中国只要保护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就在。

        现代化的急速发展,是很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市民、专家、学者更加注重中国民族根的问题。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掀起了一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并进。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20066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此后,20086月又出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而各省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未被发现或已经发现但至今未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仍数不胜数。

《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