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常态化医院感染防控流程(含流程图)



新冠疫情常态化 医院感染防控流程


2021年修订


1






一、预检分诊管理流程 .......................................................................... 3 二、发热门诊接诊患者流程 .................................................................. 4 三、医疗废物处置及登记流程 .............................................................. 5 四、普通病区疑似患者排查流程 .......................................................... 6 五、疑似患者CT检查处置流程 ............................................................ 8 六、终末消毒流程 ................................................................................. 9 七、新冠肺炎诊断流程 ........................................................................ 10 八、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 11 九、医务人员防护用品脱除流程 ........................................................ 12 十、呼吸道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 .................................................... 13



2


预检分诊管理流程图(修订版进入医院的所有人员均需经过各分诊点进行健康预检门诊入口 急诊入口 住院部入口
儿科门诊预检分诊:测温、核验健康码、询问流病史检查口罩佩戴情况1,发热(体温37.02,或有新冠肺炎可疑十大症状的患者;3,或有流行病学史4,或健康码异常。1,配发医用外科口罩指导正确佩戴,做手卫生;2,做好登记。专人按规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与接诊人员做好交接说明:1.预检分诊实行24小时值班,:把好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对进入医院人员测温,核验健康(行程)码,和流行性病学调查,检查口罩佩戴情况。2,预检分诊人员防护: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根据暴露的风险可选帽子、隔离衣、手套。3,引导患者去发热门诊人员防护:医用外料口罩、工作服。报据暴露的风险可选帽子、隔离衣、手。4,新冠肺炎可疑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参考依据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169关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加强发热患者管理的通知 省防控指挥部办公室2021.1院感防控 2021.5.31修订3

二、发热门诊接诊患者流程



1.发热(体温≥37.3℃)
2.或有新冠肺炎可疑十大症状的患者; 3.或有流行病学史; 4.或健康码异常。
发热门诊医师首诊负责制


进行核酸检测,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胸部CT、抗体检测等检验检查
等待检测结果
排除新冠 病毒感染 将患者安置于隔离病室,不得随意离开
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
专科就诊
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院内密切接触者,明确需封控管理及消毒处置的范围
科室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可能的感染源,有效阻断感染传播
说明:1.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
2.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掌握新冠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表现,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诊疗。
3.接诊儿童发热应在发热门诊设置单独的儿科诊室。
4.发热门诊人员防护:需戴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诊室和检查根据工作需要可选隔离衣或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留观病室应穿防护服、必要时戴护目镜。
5.医务人员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室,应按人员进出流线、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参考资料: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21169

4


三、医疗废物处置及登记流程




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室)、核酸采样点及PCR实验室
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 1.双层医疗废物袋分类收集;
2.含病原体的标本和相关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在产生地点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3.医疗废物桶为非手触式带盖。
清洁区产生的医疗废物。
1.用黄色医疗废物袋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2.医疗废物桶为非手触式带盖。
达到包装3/4满时,鹅颈结式封口、分层包扎,确保封口严密;袋口贴标识注明:科室、产生日期、类别,“新冠”
达到包装3/4满时有效封口,袋口贴标识注明:科室、产生日期、类别。
离开污染区前,在其外面加套一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或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注意喷洒均匀),避免污染,若污染再套一层医疗废物袋。
医疗废物院内交接、运送及暂存
1.交接:应当检查包装袋封口是否严实、标签是否符合要求,交接数量和重量,做好登记。
2.运送:运送过程中应当防止医疗废物包装袋破损,避免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杜绝医疗废物遗撒、泄漏和流失。
3.暂存:医废间单独设置区域存放“新冠”医废,尽快交处置公司。 4.消毒: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运送工具和医疗废物暂存处地面进行消毒,每日2次。
医疗废物院外交接:
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特别注明 “新冠”,登记资料保存3年。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81
5


四、普通病区疑似患者排查流程



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入院患者;需要隔离排查的可疑住院患者
立即将患者安置于普通病区的过渡病室,实施单人单间隔离
进行核酸检测、血常规、胸部CT、抗体等相关项目检测排查 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立即报告医务科、感控科、防保科 医务科 查、报告市应急指挥部、全转运患者。
感控科
指导、督查消毒实,控制可能的感染源,有效阻断感染传播。
防保科:
按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助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院内密切接触者,明确需封控管理及消毒处置的范围。
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搬离过渡病室
1.医疗器械: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疑似或确诊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做好标识、单独交接,应先消毒、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2.医疗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专人专用。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用品可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或75%乙醇擦拭2遍。
3.环境消毒:室内通风2/日;空气消毒2/日;物表地面消毒3/日。常规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诊疗区域,环境物体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4.医用织物:患者使用过的医用织物(包括床单、枕套、被套、病员服、隔帘等)用橘红色织物袋密封包装,做好交接,按感染性织物送洗。
5.医疗废物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按“新冠”医疗废物收集处置。 6.终末消毒:患者出院后立即对病室进行终末消毒。
说明:
1. 病区值班医护人员应有高度警惕性和敏感度,日常工作中密切观察住院患6


者的病情变化,并对病区陪护人员加强管理。
2. 在普通病区一端设置过渡病室,带独立卫生间,通风良好,标识明确。不需按三区两通道设置,应有防护用品穿脱的空间。
3.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普通病区:必选外科口罩、工作服;
2)过渡病区(室):必选外科口罩、帽子、手套;根据患者是否摘除口罩或有血液体液暴露风险可选:防护口罩、隔离衣或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套。
3)接触确诊病例:必选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护目镜、鞋套。 4. 陪护管理:非必须不探视不陪护,确需陪护时需固定陪护人员,在进入病区前应持有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
5. 住院患者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应当佩戴口罩,陪护全程佩戴口罩。 6. 合理确定病床使用比例,病床间距不小于0.8米,禁止加床。


7


五、疑似患者CT检查处置流程
检查前 检查后

1.进入检查室与患者接触的工作人员防护:工作服、医用防检查中
护口罩、帽子、隔离衣、护目镜、手套、鞋套; 2.禁止开启操作间与检查室之间的门。
1.接到科室“疑似患者”检查通知,先让其他人员回避; 2.准备用物:机床铺一次性中单、配消毒液、准备医废袋; 3.准备就绪,接患者入室:患者穿鞋套,病情容许的情况下,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
1.由室内配合的工作人员完成消毒,减少无关人员参与; 2.撤除机床上一次性用品,动作轻柔,避免扬尘; 3.擦拭消毒患者接触或可能接触的环境及设备表面; 4.开启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30min
5.消毒工作结束,依次脱除防护用品:手卫生、摘护目镜、手卫生、脱隔离衣鞋套手套、手卫生、脱帽子、摘口罩,人卫生处置;
6.做好终末消毒的相关登记; 7.紫外线消毒结束,开窗通风。
注意事项:
1.疑似或确诊患者检查结束离开,检查室应立即做终末消毒后方可接诊其他非疑似患者的检查。
2.连续检查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之间无需终末消毒。
3.发热或疑似患者检查数量较多时或共用CT室时应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可选择过氧化氢干雾消毒。
4.不可穿着接触过患者的防护用品进入生活区或其他工作区域。 5.检查室的日常消毒工作应做好相关记录。


8


六、终末消毒流程
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离院(出院、转院、死亡)

立即封闭相关区域,做好警示标识,限制无关人员靠近



消毒处置人员依次穿戴:医用防护口罩、帽子、一次性 防渗透隔离衣、护目镜、乳胶或橡胶手套、靴套 空气 物表和地面 医用织物 1.1000mg/L1.空气消毒机消毒21.患者的病员服、床 小时或按使用说明; 单、被罩、枕套用橘 2.或紫外线灯照射消红色污物袋收集,做 面和地面; 1小时; 好标识与交接,密闭 2.运送,按感染性织物 3.或过氧化氢超低容 量雾化消毒。 先消毒后洗涤; 清洁与消毒。 2.棉胎、褥子枕芯用
传单元消毒器消毒。

消毒后开窗通风



终末消毒结束,工作人员依次脱摘防护用品:手卫生→脱护目镜→手卫生 →脱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靴套、脱手套→手卫生→离开一脱间,进入二 脱间→手卫生→脱帽子、口罩→手卫生。 说明:
1. 患者离院后,应立即对相关的诊疗区域、病室进行终末消毒。
2. 病例和感染者短暂活动过的无明显污染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 3. 不必对室外环境(包括空气)开展大面积消毒。


9


七、新冠肺炎诊断流程

所有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病特征及临床特点; 门诊、住院医务人员同时应掌握实验室、胸部影像学及诊断标准。

流行病特点:
传染源:新冠感染及无症状

感染者。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 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 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 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暴露于高 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 溶胶传播可能;应当注意粪 便、尿液其对环境污染可能 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 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特点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多呼吸困难、氧血症、严重快速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实验室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或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降钙素原正常。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胸部影像学诊断: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质变,胸腔积液少见。
及时更新流行病学史,掌握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史4条:
①发病前 14 天内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社区的旅居史;②发病前 14 天内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③发病前 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④聚集性发病:14 天内在小范围内(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 2 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临床表现3
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②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③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诊断标准

疑似病例:①有流病史中的任
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 2条;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 阳性;③或临床表现3条。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①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②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③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④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参考资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10


八、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手卫生


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帽子


穿防护服/隔离衣


戴手套(只需佩戴单层)


必要时选择鞋套


进入污染区
注意事项:
1.该防护用品穿戴流程适用于:核酸检测标本采样人员;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室);急诊、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手术;新冠PCR实验室;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转运人员。
2.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不同时佩戴;防护服和隔离衣不同时穿戴;防护服如已有靴套则不需另加穿。
2.餐饮配送、标本运送、医废处置等人员防护按所在区域的要求选用。 3.为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时可根据情况加用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
参考资料:
《医疗机构内新冠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 国卫办医函﹝2021169



全面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确保穿戴符合规范要求
进行口罩密合性检查: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戴护目镜/防护面屏
11


九、医务人员防护用品脱除流程
进入一脱区,手卫生


摘除护目镜/防护面屏


脱除防护服/隔离衣、手套、鞋套



进入二脱区,手卫生


摘脱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


手卫生

先摘下颈后(下方)系带,再摘下耳后(上方)系带;摘除过程中手避免触碰口罩,避免口罩触碰身体。 双手提拉后侧系带摘除护目/防护面屏,手避免触碰护目镜镜面或面屏屏面 从内向外向下反卷,动作轻柔,防护服、手套、鞋套一并脱除
手卫生



注意事项:
1.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
2.脱下的护目镜/防护面屏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集中处置。
3.脱卸防护用品时随时保持手部清洁,所有防护用品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
参考资料:
《医疗机构内新冠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 国卫办医函﹝2021169
12

戴医用外科口罩
进入清洁区

十、呼吸道职业暴露后的处置流程

医务人员发生呼吸道暴露
1.缺乏呼吸道防护措施、呼吸道防护措施破坏时(如口罩松动、脱落等) 使用无效呼吸道防护措施(如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口罩)时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

2.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手接触口鼻等。


应即刻采取措施保护呼吸道,按规定流程撤离污染区


口腔暴露
鼻腔暴露
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棉签蘸取0.1%过氧化氢溶液或碘伏轻轻旋转擦拭鼻腔
用大量清水或0.1%过氧化氢溶液漱口


戴医用外科口罩,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感控科
感控科立即报告职业暴露领导小组,并协助暴露者填报职业暴露表

医务部立即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包括确认是否需要隔离医学 观察、预防用药、心理疏导

暴露源患者被 确定为新冠病毒感染者
暴露时所处环境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存在的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室
高度可疑的患者应尽快明确暴露源患者诊断 暴露源患者排除新冠病毒感染




指定隔离地点实施单间隔离14 天,禁止离开隔离区
期间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暴露者可解除隔离
转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收治
13


《新冠疫情常态化医院感染防控流程(含流程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