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本班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优生不多,但后进生却较多,有少数学生不上进,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努力目标

对于八()、()班学生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本期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上,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四、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十二章 轴对称 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 从平方根于立方根说起,学习有关实数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 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

五、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上述计划妥否,望批准!

计划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时间安排

1

全等三角形(1)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角平分线的性质(1)

3

数学活动(2) 第十一章小结(3)

4

轴对称(3)   轴对称变换(1)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1)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1)

5

等腰三角形(3)   等边三角形 (2)

6

课题学习(2)   第十二章小结(2) 单元测验(1)

7

平方根(3 立方根(2

8

实数(2   第十三章小结(2)    单元测验(1)

9~11

期中备考

12

变量(1)   函数(2)   函数的图象(3)  

13

正比例函数(1) 一次函数(1)  一次函数(3)

1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

第十四章小结(2)

15

 整式(1)   整式的加减(2) 同底数幂的乘法(1)   幂的乘方(1)   

16

积的乘方(1)  整式的乘法(2)整式的乘法(2)    

17

平方差公式(2) 完全平方公式(3)  

18

 同底数幂的除法(1)   整式的除法(2)因式分解(1)   提公因式法(1)  

19

 公式法(3) 第十五章小结(2)   

20

 期末备考

第1课时 全等三角形

教 学

目 标

1、理解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能够从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探索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感受图形变化途径.

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全等三角形以及相关概念.

2、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不同情况下的三角形全等的图形归纳.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观察思考:每组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1、每组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都一样。 2、每组的两个图形都可以重合。

请列举出现实生活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的例子?(如同底相片等)

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把每组的两个图形沿同一水平方向平移使每组中的两个图片叠放在一起。得到两个图形的特点。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E

D

D

A

A

A

如图,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将△ABC沿BC翻折180°得到△DBC;将△ABC旋转180°得△AED.

C

B

E

C

C

B

B

F

D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在图中,点A与点D重合.点B与点E重合.我们把这样互相重合的一对顶点叫做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这样互相重合的边就叫做对应边;∠A与∠D重合,它们就是对应角.△ABC与△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DEF”.读作“△ABC全等于△DEF”.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问题】你能找出图中其他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吗?怎样表示图⑵⑶中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并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和对应角.

C与点F是对应点,BC边与EF边是对应边,CA边与FD边也是对应边.∠B与∠E是对应角,∠C与∠F也是对应角.

【问题】图中的三角形为全等三解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呢?对应角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利用几何语言来描述其性质(板书)

∵△ABC≌△DEF(已知)

AB=DEBC=EFAC=D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E ,∠C=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组织学生观察、归纳,引导学生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图,△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

解:ACB=85°,∠B=30°(已知)

BAC=180°-∠ACB -∠B =65°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ABC≌△AEC(已知)

EAC=∠BAC=65°,∠E=∠B=30°,∠ACE=∠ACB=85°(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答:△AEC的内角的度数分别为65°、30°、85°.

A

B

C

D

E

【例2】如图,已知△ABC≌△ADE,∠C=∠E,BC=DE,想一想: ∠BAD=∠CAE吗?为什么?

答:相等.理由如下:

∵△ABC≌△ADE(已知)

∴∠BAC= ∠DA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AC -∠DAC= ∠DAE -∠ DAC(等式性质)

∴∠BAD=∠CAE

【例3】如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利用折纸的方法把它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吗?你能把它分成三个,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

【练习】课本Р4 练习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全等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这节课大家要重点掌握的.

找对应元素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一)从运动角度看

1.翻转法:找到中心线,沿中心线翻折后能相互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2.旋转法:三角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能与另一三角形重合,从而发现对应元素.

3.平移法:沿某一方向推移使两三角形重合来找对应元素.

(二)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五、课堂作业

P4 1 2 3

教学理念/反思

第2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

教 学

目 标

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SSS,会运用SSS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

寻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A

C

B

D

F

E

【问题1】已知△ABC≌△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图中相等的边是:

相等的角是:

【问题2】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怎样画?

(可以先量出三角形纸片的各边长和各个角的度数,再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边、角分别和已知的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已知的三角形纸片全等

这是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来作图.那么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使学生明确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就能保证三角形全等.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探究1】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

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和50°.

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通过画图发现,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两个,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探究2】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个三角形的平移过程,在观察中请你体会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我们看到平移前后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没有改变,反过来如果两个三边对应相等,我们将其叠合,会发现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

【思考】你如何验证你的结论呢?(请每两个同学一组合作,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其与前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并将所画的三角形裁剪下来与前三角形重叠,看看有什么结果.)

提醒学生注意:已知三边画三角形是一种重要的作图,在几何中用途很多,所以这种画图方法一定要掌握.

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得到一个规律: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SSS

我们在前面学习三角形的时候知道:用三根木条钉成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而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所以日常生活中常利用三角形做支架.就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屋顶的人字梁、大桥钢架、索道支架等.

用上面的规律可以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所以“SSS”是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依据.

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激发探究欲望.

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明确: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结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

求证:△ABD≌△ACD.

[分析]要证△ABD≌△ACD,可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

【例2】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D=FB.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探索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发现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一个规律SSS.并利用它可以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五、课堂作业

P15 1 2

教学理念/反思

第3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教 学

目 标

1、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2掌握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重点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

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尺规,规范使用作图语言,规范的按照步骤作出图形。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用量角器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和画一个已知角AOB的平分线OC,怎样用尺规来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和作已知角的平分线呢?

由具体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问题1】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如图,∠AOB

求作:∠AOB,使∠A’O’B’= ∠AOB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同时写出作法:

1 作射线OA

2 以O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

3 以O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

4 以C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交前面的弧于点D

5 过点D作射线O’B’, ∠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只用无刻度的直尽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问:你能验证你所作的角与已知角相等吗?

【问题2作一个已知角AOB的平分线OC

分析:假如AOB的平分线OC已经画出,在前面角的平分线的研究中,我们用折线的实验发现:如果有OE=OD,那么CE=CD.这个实验也启发我们:如果有OE=ODCE=CD,那么OC平分AOB吗?

“SSS”公理易证OEC≌△ODCEOC=DOC,即OC平分AOB.于是容易看出,要作AOB的平分线OC,在于怎样才能找到起关键作用的点C

怎样确定点C呢?不难看出,为了确定C点,必须先找点ED.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DE,那么OD=OE吗?再分别以DE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作弧,设两弧交于点C,那么CD=CE吗?而DE为圆心,适当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有一交点时,怎样的长度才适当呢?

已知:AOB如图

求作:射线OE,使AOE=BOE

作法:(1)OAOB上,分别截取OCOD,使OC=OD

2)分别以CD为圆心,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E

3作射线OE

OE就是所求的射线.

学生探索作图方法

通过示范,使学生明白如何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已知∠AOB,利用尺规作∠AOB,使∠AOB’=2AOB

A

B

C

D

E

P

【例2】如图,已知AD=AE,PD=PE,能否判定DAP=PAE?请写出证明过程。

【练习】课本Р8 练习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加以指导,在具体的操作中巩固作法。

利用全等证明角相等的应用。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和平分已知角,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书写作法,并要了解作一角等于已知角和平分已知角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五、课堂作业

教学理念/反思

第4课时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教 学

目 标

1.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的条件.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3.能运用“SS”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边角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学难点

会正确运用“SAS”判定定理,在实践观察中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的方法。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如图,ACBD相交于OAOBOCODO的长度如图所标,△ABO和△CDO是否能完全重合呢?

不难看出,这两个三角形有三对元素是相等的:

AOCO,∠AOB=∠CODBODO

如果把△OAB绕着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OAOC,所以可以使OAOC重合;又因为∠AOB =∠COD OBOD,所以点B与点D重合.这样△ABO与△CDO就完全重合.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引起我们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作如下的实验:

活动1:画△ABC,∠B=60°,BC=7cmAB=5cm,用剪刀剪下来,看一下同桌的两个同学的图形能否完全重合。引导学生去观察所画的边与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由活动1:让学生去猜想并归纳出“SAS”定理。

边角边判定定理: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活动2:在△ABC与△ABC'中,若AB=ABAC=AC'∠B=B,观察△ABC与△ABC'是否全等。(强化类比“SAS”)由学生观察总结出“边角边”不一定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所以“SAS”定理一定是两边及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才能判定两三个角全等。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填空:

(1)如图3,已知ADBCADCB,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C≌△CDA,需要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一是ADCB(已知),二是___________;还需要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2)如图4,已知ABACADAE,∠1=∠2,要用边角边公理证明△ABDACE,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中,已具有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可以证得吗?)

【例2】已知:如图5ADBCAD CB

求证:△ADC≌△CBA

问题:如果把图5中的△ADC沿着CA方向平移到△ADF的位置(如图5),那么要证明△ADF CEB,除了ADBCADCB的条件外,还需要一个什么条件(AF CEAE CF)?怎样证明呢?

【例3】已知:ABACADAE、∠1=∠2(4).求证:△ABD≌△ACE

【探究】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可通过画图来回答这个问题,如图,图中ΔABD与ΔABC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但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这说明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练习】课本Р10 练习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根据边角边公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找出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的三个条件.

2.找使结论成立所需条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包括给出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等),并要善于运用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

五、课堂作业

P15 3 4

教学理念/反思

第5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4)

教 学

目 标

1.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角边角、角角边.

2.三角形全等条件小结.

3.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

4.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教学重点

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复习:(1)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包括哪几种情况?

  三个角、三个边、两边一角、两角一边.

2)到目前为止,可以作为判别两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几种?各是什么?

  三种:①定义;②SSS;③SAS

2.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元素的四种情况中,我们研究了三种,今天我们接着探究已知两角一边是否可以判断两三角形全等呢?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问题1】三角形中已知两角一边有几种可能?

1.两角和它们的夹边.

2.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

【问题2】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和80°,它们的夹边为4cm,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吗?将你画的三角形剪下,与同伴比较,观察它们是不是全等,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将所得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发现完全重合,这说明这些三角形全等.

提炼规律: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问题3】我们刚才做的三角形是一个特殊三角形,随意画一个三角形ABC,能不能作一个△A′B′C′,使∠A=∠A′、∠B=∠B′、AB=A′B′呢?

①先用量角器量出∠A与∠B的度数,再用直尺量出AB的边长.

②画线段A′B′,使A′B′=AB.

③分别以A′、B′为顶点,A′B′为一边作∠DA′B′、∠EB′A,使∠D′AB=∠CAB,∠EB′A′=∠CBA.

④射线A′D与B′E交于一点,记为C′

即可得到△A′B′C′.

将△A′B′C′与△ABC重叠,发现两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角确定,第三个角一定确定.我们是不是可以不作图,用“ASA”推出“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呢?

【问题4】

如图,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

证明:∵∠A+∠B+∠C=∠D+∠E+∠F=180°

∠A=∠D,∠B=∠E

∴∠A+∠B=∠D+∠E

∴∠C=∠F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

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AB=AC,∠B=∠C.

求证:AD=AE.

[分析]AD和AE分别在△ADC和△AEB中,所以要证AD=AE,只需证明△ADC≌△AEB即可.

证明:在△ADC和△AEB中

所以△ADC≌△AEB(ASA)

所以AD=AE.

【例2】如图,海岸上有A、B两个观测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海岛C在观测点A的正北方,海岛D在观测点B的正北方,从观测点A看C,D的视角∠CAD与从观测点B看海岛C,D的视角∠CBD相等,那么点A到海岛C的距离与点B到海岛D的距离相等,为什么?

证明:∵∠CAD=∠CBD,∠1=∠2

∴∠C=∠D。

在△ABC与△BAD

∠CAB=∠ABD(已知)

∠C=∠D (已证)

AB=BA (公共边)

∴△ABC≌△BAD(AAS)

∴AC=BD

即点A到海岛C的距离与点B到海岛D的距离相等

【练习】课本Р13 练习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会用“ASAAAS“判断三角形全等,规范地书写证明过程. 培养学生合情合理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规范地书写证明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五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判定定理: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推证两三角形全等时,要善于观察,寻求对应相等的条件,从而获得解题途径.

五、课堂作业

P15 5 6

教学理念/反思

第6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综合探究

教 学

目 标

1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四种判定方法的过程,能进行合情推理.

教学重点

运用四个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充分应用“综合法”进行表达.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分层练习 回顾反思

1.已知△ABC≌△A′B′C′,且∠A=48°,∠B=33°,A′B′=5cm,求∠C′的度数与AB的长.

【评析】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要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时解题就很方便.

2.已知:如图1,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接BD、CE相交于点O,连接AO,∠1=∠2.

求证:∠B=∠C.

【思路点拨】要证两个角相等,我们通常用的办法有:(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3)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待学).

根据本题的图形,应考虑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由已知条件,可知AD=AE,∠1=∠2,AO是公共边,叫△ADO≌△AEO,则可得到OD=OE,∠AEO=∠ADO,∠EOA=∠DOA,而要证∠B=∠C可以进一步考查△OBE≌△OCD,而由上可知OE=OD,∠BOE=∠COD(对顶角),∠BEO=∠CDO(等角的补角相等),则可证得△OBF≌△OCD,事实上,得到∠AEO=∠AOD之后,又有∠BOE=∠COD,由外角的关系,可得出∠B=∠C,这样更进一步简化了思路.

【教师点评】在分析一道题目的条件时,尽量把条件分析透,如上题当证明△ADO≌△AEO之后,可以得到OD=OE,∠AEO=∠ADO,∠EOA=∠DOA,这些结论虽然在进一步证明中并不一定都用到,但在分析时对图形中的等量及大小关系有了正确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思考.

组织学生练习,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先独立完成演练1,然后再与同伴交流,踊跃上台演示.

巡视、启发引导,关注“学困生”,请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评点.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然后解答.

分组合作,互相交流.

二、应用迁移 能力提升

【例1】如图2,已知∠BAC=∠DAE,∠ABD=∠ACE,BD=CE.求证:AD=AE.

【思路点拨】欲证相等的两条线段AD、AE分别在△ABD和△ACE中,由于BD=CE,∠ABD=∠ACE,因此要证明△ABD≌△ACE,则需证明∠BAD=∠CAE,这由已知条件∠BAC=∠DAE容易得到.

证明:∵∠BAC=∠DAE

∴∠BAC-∠DAC=∠DAE-∠DAC即∠BAD=∠CAE

在△ABD和△ACE中,

∵BD=CE,∠ABD=∠ACE,∠BAD=∠CAE,

∴△ABD≌△ACE(AAS),

∴AD=AE.

【例2】如图4,仪器ABCD可以用来平分一个角,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其中道理吗?

小明的思考过程如下:

→△ABC≌△ADC→∠QRE=∠PRE

你能说出每一步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分析、寻找证题思路,独立完成例题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五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判定定理: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推证两三角形全等时,要善于观察,寻求对应相等的条件,从而获得解题途径.

五、课堂作业

P16 9 10

教学理念/反思

第7课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

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课前热身 复习旧知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如图,RtABC中,直角边是 ,斜边是

3、如图,ABBECDEBEE

1)若∠A=DAB=DE

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2)若∠A=D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3)若AB=DEBC=E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4)若AB=DEBC=EFAC=DF则△ABC与△DEF (填“全等”或“不全等” )根据 (用简写法)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做一做】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B′C′=BC,A′B′=AB,把画好的Rt△A′B′C′剪下,放到Rt△ABC上,它们全等吗?

画一个Rt△A′B′C′,使B′C′=BC,AB=AB;

1、 画∠MC′N=90°。

2、 在射线C′M上取B′C′BC。

3、 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射线C′N于点A′。

连接A′B′。

【学生活动】画图分析,寻找规律.如下:

规律: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想一想】你能够用几种方法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互动交流】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所以不仅有一般三角形判定全等的方法:SSSSASASAAAS,还有直角三角形特殊的判定方法——HL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课本图11212ACBCBDADAC=BD,求证BC=AD

【思路点拨】欲证BC=AD首先应寻找和这两条线段有关的三角形,这里有△ABD和△BAC,△ADO和△BCOODBAC的交点,经过条件的分析,△ABD和△BAC具备全等的条件.

证明:∵ACBCBDBD

∴∠C与∠D都是直角.

RtABCRtBAD中,

RtABCRtBADHL).

BC=AD

【评析】在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要防止学生使用“SSA”来证明.

【例2】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面的长度DF相等,两个滑梯的倾斜角∠ABC和∠DE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三个同学的思考过程,你能明白他们的意思吗?

→△ABC≌△DEF→∠ABC→∠DEF→∠ABC+∠DEF=90°.

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所以△ABC与△DEF全等.这样∠ABC=∠DEF,也就是∠ABC+∠DEF=90°.

在Rt△ABC和Rt△DEF中,BC=EF,AC=DF,因此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这样∠ABC=∠DEF,所以∠ABC与∠DEF是互余的.

【练习】课本Р14 练习

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分析例题

参与教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个问题涉及的推理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全班讨论,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但不需要每个学生自己独立说明理由,只要求学生能看懂三位同学的思考过程就可以了.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我们有六种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边边边(SSS)

3.边角边(SAS) 4.角边角(ASA)

5.角角边(AAS) 6.HL(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

五、课堂作业

P16 7 8 13

教学理念/反思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在合作交流、比较中共同发现问题,培养直观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反思中发现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和对前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求,可知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有五种方法.

第8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1)

教 学

目 标

1.通过作图直观地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经历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领会其应用方法.

教学重点

领会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难点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实际应用.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AOB的两边OA和OB上分别取OM=ON,MC⊥OA,NC⊥OB.MC与NC交于C点.

求证:∠MOC=∠NOC.

通过证明Rt△MOC≌Rt△NOC,即可证明∠MOC=∠NOC,所以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

受这个题的启示,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在已知∠AOB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M=ON,再分别过M、N作MC⊥OA,NC⊥OB,MC与NC交于C点,连接OC,那么OC就是∠AOB的平分线了.

思考:这个方案可行吗?(学生思考、讨论后,统一思想,认为可行)

议一议: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要说明AC是∠DAC的平分线,其实就是证明∠CAD=∠CAB.

∠CAD和∠CAB分别在△CAD和△CAB中,那么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就可以了.

看看条件够不够.

所以△ABC≌△ADC(SSS).

所以∠CAD=∠CAB.

即射线AC就是∠DAB的平分线.

首先将“问题提出”,然后运用教具(如课本图11.3─1)直观地进行讲述,提出探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得出:根据三角形全等条件“边边边”判定法,可以说明这个仪器的制作原理.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探究1】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

已知:∠AOB.

求作:∠AOB的平分线.

作法:

(1)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M、N.

(2)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

【议一议】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行吗?

2.第二步中所作的两弧交点一定在∠AOB的内部吗?

【总结】

1.去掉“大于MN的长”这个条件,所作的两弧可能没有交点,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线.

2.若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两弧,两弧的交点可能在∠AOB的内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们要找的是∠AOB内部的交点,否则两弧交点与顶点连线得到的射线就不是∠AOB的平分线了.

3.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它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所以第二步中的两个限制缺一不可.

4.这种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探究2】如图,将∠AOB的两边对折,再折个直角三角形(以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吗?

实践感知,互动交流,得出结论,“从实践中可以看出,第一条折痕是∠AOB的平分线OC,第二次折叠形成的两条折痕PD、PE是角的平分线上一点到∠AOB两边的距离,这两个距离相等.”

【总结】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已知:OC是∠AOB的平分线,点P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

求证:PD=PE

证明:∵PDOAPEOB

∴∠PDO=PEO=90°

在△PDO和△PEO中,

∴△PDO≌△PEOAAS

PD=PE

动手制图(尺规),边画图边领会,认识角平分线的定义;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感知.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在一节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练习一道题,题目的图形如图所示,图中的BD是∠ABC的平分线,在同学们忙于画图和分析题目时,小明同学忽然兴奋地大声说:“我有个发现!”原来他自己创造了一个在直角三角形中画锐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在AB上取点E,使BE=BC,然后画DE⊥AB交AC于D,那么BD就是∠ABC的平分线.

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画法表示怀疑,你认为他的画法对不对呢?请你来说明理由.

【练习】课本Р19 练习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中我们利用已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探究得到了角平分线仪器的操作原理,由此归纳出角的平分线的尺规画法,并进一步探究到角平分线的性质.

五、课堂作业

P22 1 2

教学理念/反思

第9课时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教 学

目 标

1.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会叙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3.能应用这两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两个性质解决问题.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画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

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问题2】如课本图11.3─5,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的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 000)?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究,获得问题结论.从实践中可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将条件和结论互换: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也在角的平分线上.

证明如下:

已知: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PE.

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证明:经过点P作射线OC.

∵PD⊥OA,PE⊥OB

∴∠PDO=∠PEO=90°

在Rt△PDO和Rt△PEO中,

∴Rt△PDO≌Rt△PEO(HL)

∴∠AOC=∠BOC,

∴OC是∠AOB的平分线.

【归纳】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启发、引导学生;组织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帮助“学困生”.

自主、合作、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比较上述两个结论,弄清其条件和结论,加深认识.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思路点拨】因为已知、求证中都没有具体说明哪些线段是距离,而证明它们相等必须标出它们.所以这一段话要在证明中写出,同辅助线一样处理.如果已知中写明点P到三边的距离是哪些线段,那么图中画实线,在证明中就可以不写.

证明:过点P作PD、PE、PF分别垂直于AB、BC、CA,垂足为D、E、F.

∴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PD=PE

同理 PE=PF

∴PD=PE=PF

即点P到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评析】在几何里,如果证明的过程完全一样,只是字母不同,可以用“同理”二字概括,省略详细证明过程.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例2】如图,已知△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学生根据上一问题的解决过程独立解决本问题,在必要时教师适当引导.

【练习】课本Р22 练习

学生参与教师分析,主动探究学习.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我们学习了关于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它们具有互逆性,随着学习的深入,解决问题越来越简便了.像与角平分线有关的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不必再去证明三角形全等而得出线段相等.

五、课堂作业

P22 3 4 5 6

教学理念/反思

第10-11课时 《全等三角形》小结与复习

教 学

目 标

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能用尺规进行一些基本作图.能用三角形全等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3、极度热情、高度责任、自动自发、享受成功。

教学重点

用三角形全等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精炼准确表达推理过程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知识结构疏理

两两边一____

两边一对角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边______________

两边_____________

两角一边对应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条件

两个条件

三个条件

探究

三角形

全等的

条件

二、基本训练

1.填空

(1)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 ,重合的边叫做 ,重合的角叫做 .

(3)全等三角形的 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 角相等.

(4)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

(5)两边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

(6)两角和它们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

(7)两角和其中一角的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

(8) 和一条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

(9)角的 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如图,图中有两对三角形全等,填空:

(1)△CDO≌ ,其中,CD的对应边是

DO的对应边是 ,OC的对应边是

(2)△ABC≌ ,∠A的对应角是

∠B的对应角是 ,∠ACB的对应角是 .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一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

(2)三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3)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4)两角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6)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 ( )

(7)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

(8)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 ( )

4.如图,AB⊥AC,DC⊥DB,填空:

(1)已知AB=DC,利用 可以判定 △ABO≌△DCO;

(2)已知AB=DC,∠BAD=∠CDA,利用

可以判△ABD≌△DCA;

(3)已知AC=DB,利用 可以判定△ABC≌△DCB;

(4)已知AO=DO,利用 可以判定△ABO≌△DCO;

(5)已知AB=DC,BD=CA,利用 可以判定△ABD≌△DCA.

5.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如图,OA=OC,OB=OD.

求证:AB∥DC.

证明:在△ABO和△CDO中,

∴△ABO≌△CDO( ).

∴∠A= .

∴AB∥DC( 相等,两直线平行).

6.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如图,AB∥DC,AE⊥BD,CF⊥BD,BF=DE.

求证:△ABE≌△CDF.

证明:∵AB∥DC,

∴∠1= .

∵AE⊥BD,CF⊥BD,

∴∠AEB= .

∵BF=DE,

∴BE= .

在△ABE和△CDF中,

∴△ABE≌△CDF( ).

三、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AD,BC=DC.

求证:∠B=∠D.

【例2】如图,CD⊥AB,BE⊥AC,OB=OC.

求证:∠1=∠2.

【例3】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BEDFACFDB=DC

求证:EB=FC

四、应用拓展

1、如图,OA⊥AC,OB⊥BC,填空:

(1)利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

的距离相等”,已知

可得

(2)利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已知 ,可得

2、如图,在△ABC中,DBC的中点, DEABDFACBECF.

求证:AD是△ABC的角平分线.

3如图,∠ACB=90°,AC=BC,BE⊥CE,AD⊥CE.

求证:△ACD≌△CBE.

4、如图,在RABC中,∠ACB=45°,∠BAC=90°,AB=AC,点DAB的中点,AFCDHBCFBEACAF的延长线于E,求证:BC垂直且平分DE.

5、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DE=DF BE=CF

已知:EGAF__________________

求证:_________

G

F

E

D

C

B

A

五、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对边对应角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要记住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

六、课堂作业

课本26页复习题11第2、5、6、8、9题;选做:27页10-12题。

教学理念/反思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2)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

适合于证明线段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3)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4)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5)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一、 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1.已知:如图3所示,AD ABC的中线,

求证:AB+AC>2AD

分析:要证AB+AC>2AD,由图形想到: AB+BD>AD,AC+CD>AD,所以有:AB+AC+ BD+CD > AD +AD=2AD

但它的左边比要证结论多BD+CD,故不能直接证出此题,而由2AD想到要构造2AD,即加倍中线,把所要证的线段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去。

证明:延长ADE,使DE=AD,连接BECE

3图

例3、如图,ABC中,BD=DC=AC,E是DC的中点,求证:AD平分BAE.

因为BD=DC=AC,所以AC=1/2BC

因为EDC中点,所以EC=1/2DC=1/2AC

ACE=BCA,所以BCA∽△ACE

所以ABC=CAE

因为DC=AC,所以ADC=DAC

ADC=ABC+BAD

所以ABC+BAD=DAE+CAE

所以BAD=DAE

AD平分BAE

应用:

二、截长补短

1.已知:如图1所示, AD为△ABC的中线,且∠1=2,3=4

求证:BE+CF>EF

分析:要证BE+CF>EF ,可利用三角形三 边关系定理证明,须把BECFEF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而由已知∠1=2 3=4,可在角的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把ENFNEF移到同个三角形中。

证明:在DN上截取DN=DB,连接NENF 延长FDG , 使DG=FD, 再连结EG,BG

1、如图,中,AB=2AC,AD平分,且AD=BD,求证:CD⊥AC

证明:

AB中点E,连接DE

AD=BD

DEAB,即AED=90º【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2AC

AE=AC

∵∠EAD=CADAD平分BAC

AD=AD

∴⊿AED≌⊿ACDSAS

∴∠C=AED=90º

CDAC

2、如图,AC∥BD,EA,EB分别平分∠CAB,∠DBA,CD过点E,求证;AB=AC+BD

AB上取点N ,使得AN=AC

CAE=EAN ,AE为公共边,所以三角形CAE全等三角形EAN

所以ANE=ACE

AC平行BD

所以ACE+BDE=180

ANE+ENB=180

所以ENB=BDE

NBE=EBN

BE为公共边,所以三角形EBN全等三角形EBD

所以BD=BN

所以AB=AN+BN=AC+BD

3、如图,已知在内,,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是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证明:

做辅助线PM‖BQ,与QC相交与M

(首先算清各角的度数)

∵∠APB=180°—BAP—ABP=180°—30°—80°=70°

APM=180°—APB—MPC=180°—70°—QBC(同位角相等)=180°—70°—40°=70°

∴∠APB=APM

APBAC的角平分线,

∴∠BAP=MAP

AP是公共边

∴△ABP≌△AMP(角边角)

AB=AMBP=MP

MPC中,MCP=MPC=40°

MP=MC

AB+BP=AM+MP=AM+MC=AC

QBC

∵∠QBC=QCB=40°

BQ=QC

BQ+AQ=AQ+QC=AC

BQ+AQ=AB+BP

赞同

4、角平分线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

求证:

延长BA,DFBA的延长线,作DEBC

∵∠1=2

DE=DF(角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RtDFARtDEC

AD=DC,DF=DE}

RtDFARtDECHL)

∴∠3=C

因为4+3=180°

∴∠4+C=180°

A+C=180°

5、如图在△ABC中,AB>AC,∠1=∠2,P为AD上任意一点,求证;AB-AC>PB-PC

延长ACE,使AE=AB,连结PE

然后证明一下ABPAEP得到PB=PE备用(角边角证很容易吧~

PCE中,EC>PE-PC

EC=AE-ACAE=AB

EC=AB-AC

PB=PE

PE-PC=PB-PC

AB-AC>PB-PC

第1课时 轴对称(1)

教 学

目 标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重点

由具体情境抽象出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感受新知

【问题】观察、讨论、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实物、图片的共同特征

小结: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现在同学们就从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

我们的黑板、课桌、椅子等. 我们的身体,还有飞机、汽车、枫叶等都是对称的.

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⑴轴对称图形

1、做一做

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位于折痕两侧图案有什么关系?

2、想一想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如:蝴蝶、蜻蜓、对称简笔画等,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3、轴对称图形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 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就是它的对称轴。

⑵轴对称

1、做一做: 折纸印墨迹

问题1:你发现折痕两边的墨迹形状一样吗?

问题2:两边墨迹的位置与折痕有什么关系?

2、想一想: 教材P30-----思考

3、轴对称定义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 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叠的点)叫做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的性质特征

1、想一想:教材P31 ---思考1 结论: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区别

联系

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经过学生讨论,找到特征后,引导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生观察图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共同总结每对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可能发现:沿某条直线对折,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下列汉字,如果用一样粗细的笔写出来,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几条对称轴?          

【例226个英文字母中,请你说出几个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并且指出有几条对称轴

【例3】判断下面每组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例4标出下列图形中的对称点

【例5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若是,请画出对称轴。

 

【练习】课本Р4 练习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有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轴对称的特点,区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五、课堂作业 P36 1 2

第2课时 轴对称(2)

教 学

目 标

1 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理解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 、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重点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并总结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并总结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运用其性质解答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思考】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和直线MN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行分析操作过程,从操作过程中发现数量关系,点AA是对称点,可以设AA与对称轴的交点为P,将△ABC沿MN对折后AA重合,于是有AP=PA、∠MPA=MPA90°,对于其他的点也有类似的情况,于是可以发现,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鼓励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发现数量关系并进行交流,同时给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归纳性质。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轴对称的性质

1、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经过线段 并且 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 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⑵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想一想:如图,木条lAB钉在一起,l垂直平分AB,点Pl上的点,当点Pl上移动时,分别量出点PA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可以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根据条件OA=OB、∠AOP=BOPOP=OPSAS可以得出△AOP≌△BOP,于是得出AP=BP

2、品一品: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与这条线段 的距离 请写出证明过程

思考: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3、再想一想:如图.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匀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的“弓”,“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怎么才能保持出箭的方向与木棒垂直呢?为什么?

4、归纳: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上.

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其中对称轴就是任何一对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因此只要找到一对对应点,作出连接它们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对于轴对称图形也是类似.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测,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学习是“猜测-验证”过程.

在图中,只要使箭端到弓两端的端点的距离相等,就能保持射出箭的方向与木棒垂直.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电信部门要修建一个电视信号发射塔.如图所示,按照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高速公路mn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可以发现发射塔必须修建在公路所成角的平分线上,同时还要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只要作出角的平分线和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两者的交点就是符合条件的点

【例2如图将一块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挖去一个圆洞最后将正方形纸片展开,得到的图案是右图中的【 】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1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是全等形

2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称点一定在直线两旁

3两个对称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4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一定关于某直线对称

A0 B1 C2 D3

【例4将一张正方形纸片经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

【例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且对应线段相交,则交点必在对称轴上

C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对应点的连线不一定垂直对称轴

D若直线L同时垂直平分AA‘BB’,那么线段ABA'B'

【练习】课本Р34 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寻找符合条件的点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这节课通过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性的过程,了解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同学们应灵活运用这些性质来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 P36 3 4 5

六、教学反思

第3课时 轴对称(3)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作法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探索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作法.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垂直平分线.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垂直平分线

【问题2】有时我们感觉两个图形是轴对称的,如何验证呢?不折叠图形,你能比较准备地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吗?

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是:找到一对 对称点 ,作出连接它们的 线段 垂直平分线 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问题3如图(1),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已知:线段AB[如图(1).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如图(2

1.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两点;

2.作直线CD

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思考】在上述作法中,为什么要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

分等于或小于以AB长为半径作弧两种情况考虑。

【思考】根据上面作法中的步骤,请你说明CD为什么是AB的垂直平分线,请与同伴进行交流.

从作法的第一步可知

AC=BCAD=BD

CD都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4】下图中的五角星有几条对称轴?作出这些对称轴.

作法:1.找出五角星的一对对应点AA′,连结AA′.

2.作出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L

L就是这个五角星的一条对称轴.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出五条对称轴,所以五角星有五条对称轴.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然后由学生进行证明.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下图,已知直线L和两点AB,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PA=PB

分析:PA=PB,则P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点又在直线L上,故P点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L的交点.

解: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L′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P,使PA=PB

【例2】画出下图甲中的各图的对称轴.

分析:根据对称图形的性质可知:这几个图形的对称轴分别有3条、2条、1条、3条.

解:如图所示:

【例3如下图小河边有两个村庄,要在河对岸建一自来水厂向A村与B村供水,要符合条件:(1)若要使厂部到AB的距离相等,则应选在哪儿?

2)若要使厂部到A村、B村的水管最省料,应建在什么地方?

分析:(1)到AB两点距离相等,可联想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

2)要使厂部到A村、B村的距离和最短,可联想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1)如图(1),取线段AB的中点G,过中点GAB的垂线,交EFP,则PAB的距离相等.

2)如图(2),画出点A关于河岸EF的对称点A′,连ABEFP,则PAB的距离和最短.

方法总结:“垂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线段最值问题中两个重要方法.

【练习】课本Р35 练习

方法总结:当对称轴的条数超过1条时,各对称轴往往交于一点.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尺规作图,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据此得到作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一条对称轴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任意一对对应点,连结这对对应点,作出连线的垂直平分线,该垂直平分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

五、课堂作业

P37 6 7 8 9 10

六、教学理念/反思

第4课时 作轴对称图形(1)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具体实例学做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变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和定义。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3、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教学重点

1、轴对称变形的基本特征。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展示生活中与轴对称现象有关的美丽图案。如剪纸艺术、服饰文化、几何图案、花边艺术等

观察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你想学会制作这种图案的方法吗

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动手画图1

1取一张长方形纸

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

3在纸上沿折叠线画出半只蝴蝶

4把纸展开

【动手画图2

1再取一张长方形纸

2将纸对折中间夹上复写纸   

3在纸上远离折叠线画出一朵花

4把纸展开。

学生画图教师关注

学生如何画出图形的基础部分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什么关系   

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找出一对对应点并连接观察它与折痕的关系。

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归纳总结: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看作由它的一部分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也可以由其中的任何一个图形为基础按轴对称原理作图而得到另一个图形。

【动手画图3

取一张白纸折叠夹上复写纸任画一个你最喜欢的图形打开纸看一下然后改变折痕方向重新叠纸在原来的图形上描图再打开你会发现什么结论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会变吗

思考每组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每组图案中相邻的两个图案是否都是对称的   

每组图案各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一定是水平或竖直的吗   

这些图案由一个图形经一次轴对称作图就能得到吗

【教师关注   

学生画出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是否改变了折痕并重复了几次。

归纳总结: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的图形的方向和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作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新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对称点;

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学生观察图片,动手操作、观察所画图形,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

展示学生的作品听取学生的评价。

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画轴对称图形去感受、理解轴对称变形的过程。

观察所画图形寻找对称点便于总结轴对称作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你能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

思考

如果这个图形就是一个点如何作出与这个点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呢?

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什么形状

 ABC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由哪几个点确定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作对称点的方法.如图,作点A关于l的对称点的方法是:

1)过Al的垂线垂足为O

2)连接AO并延长到A,使A′OAO,则点A就是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

归纳:作已知图形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图形的一般步聚。

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只要分别作出这些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对于一些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的图形,只要作出图形中一些特殊点(如线段端点)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练习】课本Р41 练习

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做起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分步设问便于引导学生理解作图方法。通过教师作图板书的示范,让学生体验作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让学生在思考、合作、交流中归纳出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步骤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通过轴对称变换来作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且利用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在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图案时,要注意运用对称轴位置和方向的变化,使我们设计出更新疑独特的美丽图案.

五、课堂作业

P45 1 5

六、教学理念/反思

第5课时 作轴对称图形(2)

教 学

目 标

1.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2.培养学生运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衔接与各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应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的另一半:

【问题2】已知△ABC,过点A作直线l

求作:△ABC′使它与△ABC关于l对称.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问题3】如图所示: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可供选择,你会选择哪条路距离最短?你的理由是什么?

【问题4】如图,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问题5】如图,如果A,B在燃气管道l的同旁,泵站应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你可以在l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过程:把管道l近似地看成一条直线如图(2),设B′是B的对称点,将问题转化为在l上找一点C使ACCB′的和最小,由于在连结AB′的线中,线段AB′最短.因此,线结AB′与直线l的交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

结果:作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结AB′,交直线l于点CC为所求.

【思考】为什么在点C的位置修建泵站,就能使所用的输管道最短?

过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该问题就是证明AC+CB最小.

结果:

如上图,在直线l上取不同于点C的任意一点C′.由于B′点是B点关于L的对称点,所以BC=BC′,故AC+BC=AC+BC′,在△ABC′中AC+BC>AB′,AB=AC+CB=AC+CB,则有AC+CB+CB.由于C′点的任意性,所以C点的位置修建泵站,可以使所用输气管线最短.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八年级某班同学做游戏,在活动区域边放了一些球,则小明按怎样的路线跑,去捡哪个位置的球,才能最短的距离拿到球并跑到目的地A处。

【例2】在例1中,如果另一侧放着一些小木棍,小明先去捡球,还要跑到另一侧去取木棍,则小明又应按怎样的路线跑,去捡哪个位置的球,小木棍,才能最快跑到目的地A处。

例3】如图,A为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给马喝水,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助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五、课堂作业

六、教学理念/反思

第6课时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

能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表示关于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

在找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之间规律并检验其正确性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

2.在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时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难点

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对称点,并把坐标填入空格中.看看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规律.再和同学讨论一下.

已知点

A(2-3)

B-12

C-6-5

D0.51

E40

关于x轴对称的点

A’( )

B’( )

C’( )

D’( )

E’( )

关于y轴对称的点

A’’( )

B’’( )

C’’( )

D’’( )

E’’( )

学生动手画图,观察各个对称点与原来的点之间坐标的关系,经过讨论得出规律.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总结规律】

(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利用刚才发现的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关于x轴、y轴对称的每组对称点坐标的规律.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

P(-5, 6)与点Q关于x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

M (a, -5)与点N(-2, 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 b =_____.

P(-5, 6)与点Q关于y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

M (a, -5)与点N(-2, b)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 b =_____.

已知点P(2a+b-3a)与点P’(8b+2).

若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 b=_______.

若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 b=_______.

【例2如图,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分别作出与ABC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图形。

【例3如下图,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21),C(-25),D(-54),分别作出四边形ABCD关于y轴和x轴对称的图形。

【练习】课本Р45 练习2

直接应用关于x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得出结果。

学生根据关于xy轴对称点的坐标特征,首先求出各点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然后再连接对称点即可.

本活动主要巩固加深学生对利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的理解,所以要特别关注学生对对称点的坐标的求解过程.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点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点的坐标可以通过寻找线段之间的关系来求.

2(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即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3如果作关于直线x3(记为m)和直线y=-4(记为n)对称的图形,你能发现对应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吗?

五、课堂作业

P45 2 3 4 6 7

教学理念/反思

第7课时 等腰三角形(1)

教 学

目 标

1、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灵活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体会探索数学结论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征?你能画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三角形吗?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让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作另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作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作底角.如图:

ABC中,若AB=A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是腰、BC是底边、∠A是顶角,∠B和∠C是底角.

【问题2】把问题1中剪出的△ABC沿折痕AD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从上表中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吗?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问题3】你能证明上述两个性质吗?

如图,已知△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中线.

(1) 求证:∠B=C

(2) AD平分∠AADBC

学生活动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若证∠B=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以知道,只需要证明这两个角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可,于是可以证明△ABD和△ACD全等即可,根据条件利用“边边边”可以证明.

解:在△ABD和△ACD

ABD≌△ACDSSS

B=C,∠BAD=CAD,∠ADB=ADC90°.

应用格式:

∵AB=AC(已知)

∴∠BAD=∠CAD(等边对等角)

∵AB=AC,∠BAD=∠CAD ∴BD =

∵AB=AC,BD=CD ∴∠BAD= .

∵AB=AC,AD⊥BC ∴∠BAD= , BD= .

学生动手操作,从剪出的图形观察△ABC的特点,可以发现AB=AC

学生经过观察,独立完成上表,从表中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让学生充分讨论,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注意学生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AC上,且BD=BC=AD,求△ABC各个内角的度数.

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的关于角的数量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发现:

1)∠ABC=ACB=∠CDB=∠A+∠ABD

2)∠A=∠ABD

3)∠A2C180°.

若设∠Ax,则有x4x180°,得到x36°,进一步得到两个底角.

E

D

C

B

A

【例2】如图3,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AD=AE.

求证:BD=CE

【练习】课本Р50 练习

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交流.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五、课堂作业

P56 1 2 3

六、教学理念/反思

第8课时 等腰三角形(2)

教 学

目 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区别,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如图,位于海上AB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O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A=∠B.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大约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分组讨论,观察问题中的条件,发现问题的本质是在条件∠A=∠B下,线段AOBO是否相等,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可以考虑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而图中没有别的三角形,因此需要构造全等的三角形.

教师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本质,让学生探索“AO=BO”成立的原因,引导学生构造全等三角形:过OOCAB于点C,利用AAS可以证明△OAC和△OBC全等,进而得到AO=BO

解:过点OOCAB于点C

A=∠B、∠ACO=BCOOC=OC

AOC≌△BOC

AO=BO

最后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应用格式:

∵∠BAD=∠CAD(已知)

∴AB=AC(等角对等边)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证:AB=AC

证明:∵ADBC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1=2

∴∠B=C

AB=AC(等角对等边).

【例2】]如图(1),标杆AB的高为5米,为了将它固定,需要由它的中点C向地面上与点B距离相等的DE两点拉两条绳子,使得DBE在一条直线上,量得DE=4米,绳子CDCE要多长?

解:选取比例尺为1100(即为1cm代表1m).

1)作线段DE=4cm

2)作线段DE的垂直平分线MN,与DE交于点B

3)在MN上截取BC=2.5cm

4)连接CDCE,△CDE就是所求的等腰三角形,量出CD的长,就可以算出要求的绳长.

【例3】如图,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ACE

求证:AE=CE

证明:延长CDAB的延长线于P

在△ADP和△ADC中,

∴△ADP≌△ADC

∴∠P=ACD

又∵DEAP

∴∠4=P

∴∠4=ACD

DE=CE

同理可证:AE=DE

AE=CE

【练习】课本Р53 练习

几何命题的证明首先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相应的数学语言,再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解决这类型问题,需要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本题是在等腰三角形中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和底边上的高,求腰长的问题.

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并对判定定理的简单应用作了一定的了解.在利用定理的过程中体会定理的重要性.在直观的探索和抽象的证明中发现和养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五、课堂作业

P56 4 5 9 13

六、教学理念/反思

第9课时 等边三角形(1)

教 学

目 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及其推理证明过程.

2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类特殊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到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

(3)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完成:

1)所有性质的探索;

2)性质的证明.

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是60°.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让学生归纳所有性质,并证明所有的性质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图,兴趣小组在一次测量活动中测得∠APB60°,AP=BP=200 m,他们便得出了结论:池塘最长处不小于200 m.他们的结论对吗?

教学设计: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可以发现,只需要证明△ABP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根据条件AP=BP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又∠APB60°,可以得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以得到AB200 m,所以兴趣小组的结论是正确的.

【例2】已知在等边△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

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教学设计:

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分组讨论,观察问题中的条件,要证明△ADE是等边三角形可以有两种方法:

方法1 证明有两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60°;

方法2 证明三个角都相等(是60°).

对于方法1,根据条件容易得到,AD=AE且∠A60°于是结论成立;对于方法2由于不容易实现,学生可以课下思考.

解:△ADE是等边三角形,

∵△ABC是等边三角形,

∴∠A=60°.

又∵AD=AE

∴△ADE是等腰三角形.

∴△ADE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例3如图,以△ABC的边ABAC向外作等边△ABE和△ACD,连接BDCE,(1)线段CEBD有什么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能否求出∠DFC的度数?

教学设计: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1)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只需要证明线段CEBD所在的△AEC和△ABD全等即可,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AC=ADAE=AB,∠DAC=EAB60°,进而得到∠EAC=BAD,根据SAS得到△AEC≌△ABD,于是结论成立;

2)根据(1)可以得到∠BDA=ACE,又∠CGF=DGA(对顶角),可以得到∠DFC60°,问题解决.

解:∵ABE和△ACD是等边三角形,

DAC=EAB60°,AE=ABAD=AC

EAC=DAB

在△AEC和△ABD中,

AEC≌△ABD

BD=EC,∠BDA=ACE

CGF=DGA

DFC=∠DAC60°.

【练习】课本Р54 练习

让学生充分讨论,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利用逻辑推的方式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注意学生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结论,然后进行证明.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让学生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这节课,我们自主探索、思考了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并对这个结论的证明有意识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节课我们学的定理非常重要,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课堂作业

P56 6 7 11

六、教学理念/反思

第10课时 等边三角形(2)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30°的性质.

2.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教学难点

1.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2.引导学生全面、周到地思考问题.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具有什么性质.大家可能已猜到,我让大家准备好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它有什么不同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呢?

【问题】用两个全等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你能拼出一个怎样的三角形?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由此你能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内容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尺摆出了如下两个三角形.

其中,图(1)是等边三角形,因为△ABD≌△ACD,所以AB=AC,又因为Rt△ABD中,∠BAD=60°,所以∠ABD=60°,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图(1)中,∠B=∠C=60°,∠BAC=∠BAD+∠CAD=30°+30°=60°,所以∠B=∠C=∠BAC=60°,即△ABC是等边三角形.

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自己拼成的图(1)是等边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吗?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BAC=30°.

求证:BC=AB.

分析:从三角尺的摆拼过程中得到启发,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

证明:在△ABC中,∠ACB=90°,∠BAC=30°,则∠B=60°.

延长BC至D,使CD=BC,连接AD(如图)

∵∠ACB=60°, ∴∠ACD=90°.

∵AC=AC,

∴△ABC≌△ADC(SAS).

∴AB=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BD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C=BD=AB.

让学生经历拼摆三角尺的活动,发现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出来的结论,还需要给予证明

这个定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由角的特殊性,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右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m,∠A=30°,立柱BD、DE要多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ED与Rt△ACB中,由于∠A=30°,所以DE=AD,BC=AB,又由D是AB的中点,所以DE=AB.

解:因为DE⊥AC,BC⊥AC,∠A=30°,由定理知

BC=AB,DE=AD,

所以BD=×7.4=3.7(m).

又AD=AB,

所以DE=AD=×3.7=1.85(m).

答:立柱BC的长是3.7m,DE的长是1.85m.

【例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腰长为2a,求腰上的高.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2a,∠ABC=∠ACB=15°,CD是腰AB上的高.

求:CD的长.

分析: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在Rt△ADC中,AC=2a,而∠DAC是△ABC的一个外角,则∠DAC=15°×2=30°,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可求出CD.

解:∵∠ABC=∠ACB=15°,

∴∠DAC=∠ABC+∠BAC=30°.

∴CD=AC=a(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练习】课本Р56 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这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推理证明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这个定理是个非常重要的定理,在今后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五、课堂作业

P57 8 10 14

教学理念/反思

第十二章复习 轴对称

本章视点

一、课标要求与内容分析

1.本章的课标要求是:(1)图形的轴对称:①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②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③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互关系;④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典型实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⑤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轴对称变换后点的坐标的变化.(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3)等腰三角形:①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②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2.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等腰三角形展开的.等腰三角形是继角、线段后接触到的第三个轴对称图形,它为后面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特殊四边形做下铺垫,也是平面几何研究的主要对象,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本章内容分为:(1)轴对称;(2)轴对称变换;(3)等腰三角形.第一部分介绍轴对称的意义、轴对称的性质,会画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第二部分介绍如何画一个轴对称图形,怎样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第三部分介绍怎样利用轴对称来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本章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再到应用的特点.

4.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轴对称变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应用这些知识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二、学法指导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逐步体会轴对称的思想,同时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及方程的思想都应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章末总结

知识网络图示

基本知识提炼整理

一、基本概念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轴对称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得到它的轴对称图形叫做轴对称变换.

4.等腰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5.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二、主要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者说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线段垂直平分钱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3.(1)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2)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y).

4.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4)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中线分别相等,两底角的平分线也相等.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线平行于这个三角形的底边.

5.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共有三条对称轴.

(3)等边三角形每边上的中线、高和该边所对内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

三、有关判定

1.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专题总结及应用

一、用轴对称的观点证明有关几何命题

例1 试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在△ABC中,∠C=90°,∠A=30°,如图所示.

求证:BC=AB.

证明:如图所示.

作出△ABC关于AC对称的△AB′C.

∴AB′=AB.

又∵∠CAB=30°,∴∠B′=∠B=∠B′AB=60°.

∴AB=BB′=AB′

又∵AC⊥B′B,

∴B′C=BC=BB′=AB.

即BC=AB.

例2 如图所示,已知∠ACB=90°,CD是高,∠A=30°.求证BD=AB.

证明:在△ABC中,∠ACB=90°,∠A=30°,

∴BC=AB,∠B=60°.

又∵CD⊥BA,

∴∠BDC=90°,∠BCD=30°.∴BD=BC.

∴BD=·AB=AB.

即BD=AB.

二、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计算

例3 如图所示,AB=AC,BC=BD=ED=EA,求∠A的度数.

(分析)图形中有多个等腰三角形,因而有许多对相等的角,设定其中的某个角,再用这个角把另外的角表示出来,即可解决.

解:∵AB=AC,BC=BD=ED=EA,

∴∠ABC=∠C=∠BDC,

∠ABD=∠BED,∠A=∠EDA.

设∠A=α,则∠EDA=α,∠ABD=∠BED=2α,

∠ABC=∠C=∠BDC=3α(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在△ABC中,∠A=α,∠ABC=∠ACB=3α,

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α+3α+3α=180°,

∴α=,∴∠A=.

∴∠A的度数为.

例4 如图所示,在△ABC中,D在BC上,若AD=BD,AB=AC=CD,求∠BAC的度数.

解:∵AD=BD,AB=AC=CD,

∴∠B=∠C=∠BAD,∠CAD=∠CDA.

设∠B=∠C=∠BAD=α,

则∠CAD=∠CDA=2α,∠BAC=3α.

在△ABC中,∠BAC=3α,∠B=∠C=α,

∴3α+α+α=180°,

∴α=36”,∴3α=108°,即∠BAC=108°.

∴∠BAC的度数是108°.

三、作辅助线解决问题

例5 如图所示,∠B=90°,AD=AB=BC,DE⊥AC.求证BE=DC.

证明:连接AE.

∵ED⊥AC,∴∠ADE=90°.

又∵∠B=90°,∴在Rt△ABE和Rt△ADE中,

∴Rt△ABE≌Rt△ADE(HL),∴BE=ED.

∵AB=BC,∴∠BAC=∠C.

又∵∠B=90°,∴∠BAC+∠C=90°.

∴∠C=45°.∴∠DEC=45°.

∴∠C=∠DEC=∠45°.

∴DE=DC,∴BE=DC.

例6 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在AB上取一点E,在AC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BE=CF,EF交BC于G.求证EG=FG.

证明:过E作EM∥AC,交BC于点M,

∴∠EMB=∠ACB,∠MEG=∠F.

又∵AB=AC,∴∠B=∠ACB.

∴∠B=∠EMB,∴EB=EM.

又∵BE=CF,∴EM=FC.

在△MEG和△CFG中,

∴△MEG≌△CFG(AAS).

∴EG=FG.

例7 如图所示,在△ABC中,∠B=60°,AB=4,BC=2.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欲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只需证明∠BCA=90°即可.

证明:取AB的中点D,连接CD.

∵BC=2,AB=4,∴BC=BD=AD=2.

∴∠BCD=∠BDC.

又∵∠B=60°,∴∠BCD=∠BDC=60°.

∴DC=BD=DA.∴∠A=∠DCA.

又∵∠BDC是△DCA的一个外角,

∴∠BDC=∠A+∠DCA=60°.

∴∠A=30°,

∴∠BCA=180°-∠B-∠A=180°-60°-30°=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第 十 三 章 《实 数》 教 案

§13.1平方根

教学目标: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的概念,并会用符号表示;理解平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会用计算器求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重点:了解数的算术平方根及平方根的概念,会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教学难点:大小的估算及如何理解是非负数以及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正确区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本节导图,并回答问题,学校要举行金秋美术作品比赛,小欧很高兴,他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如果这块画布的面积是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讨论:1、什么样的运算是平方运算? 2、你还记得1~20之间整数的平方吗?

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教材

总结: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为,即,那么正数叫做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其中叫做被开方数。 另外: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探究: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把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剪开,将所得的四个直角形拼在一起,就的到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则; 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即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讨论:有多大呢?

思考:你能举些象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吗?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00 0.0001 0

点拨:由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出发来解决问题

思考:-4有算术平方根吗?

备选例题: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1、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拓展:已知的算术平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4,的整数部分,求的算术平方根

五、课堂跟踪反馈

1、 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___,2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0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

2、

3、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 的算术平方根____

4、 是49的算术平方根,则=( )

A. 7 B. -7 C. 49 D.-49

5、 ,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49 B. 53 C.7 D .

6、 ,求的值。

7、 的整数部分,的小数部分,试确定的值。

8、 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那么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什么数的平方是49?

2、平方得81的数有几个?分别是什么?

3、一对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有什么关系?

交流总结:由问题出发,认识到平方得一个正数的数有2个,并且互为相反数(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自主探索:独立看书,自学教材

想一想:到底什么是平方根,它和我们已经认识的算术平方根有何关系?

什么叫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只有什么数才有平方根?

什么叫开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那么这个数叫做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用符号表示为:若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运算。]

练一练:求下列数的平方根

100 0.25 0

总结归纳:

1、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2、0的平方根是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讨论: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有什么关系?

总结: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区别

定义不同:如果,那么叫做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如果,并且,那么叫做的算术平方根。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只有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非负数

表示方法不同:正数的平方根表示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为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算术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1

2、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之间的联系

二者有着包含关系:平方根中包含算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的非负的那一个

存在条件相同,非负数才有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0的平方根和0的算术平方根都是0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说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0.04

例2 说出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各是什么?

64 0

点评:要从根本之处理解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从平方根的概念入手,同时要知道,只有非负数才有平方根

例3 计算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 1、平方根的定义及符号表示;2、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关系

拓展 已知,求:的平方根

五、课堂跟踪反馈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 ); 的一个平方根 ( )

的平方根是-4 ( ) 0的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都是0 ( )

2、

3、若,则的平方根是

4、的平方根是( A. B. C. D.

5、给出下列各数: ,其中有平方根的数共有(

A. 3 B. 4 C. 5 D. 6

6、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数的算术平方根也等于它本身,试求的平方根。

7、求下列各数中的

9、 ,求的值

10、如果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为,请你求出这个正数

§13.2 立方根

教学目标: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教学重点:了解立方根的概念,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教学难点:明确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区别,能熟练地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正方体纸盒,提出问题,如果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为216 ,那么它每条棱长是多少?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观察 由以上问题,有,即要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16,通过分析,有,那么6就是这个正方体的棱长

归纳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这个数叫做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如果,那么叫做的立方根

探究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2

因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0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总结归纳】

【类比思考】 平方根的表示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那么立方根又该如何表示呢?

【探究说明】 一个数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其中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例如:表示27的立方根,表示的立方根,

【探究】因为所以 =

因为,所以 =

总结 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其正确性,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数,即

操作 用计算器求数的立方根的步骤及方法:

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和求平方根的步骤相同,只是根指数不同。

步骤:输入 被开方数 = 根据显示写出立方根

例:求-5的立方根(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被开方数 = 1.709975947

所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8

2 计算

3 张叔叔有棱长为的两个正方体纸箱中装满了大米,他将这两箱大米都倒入了另一个新的正方体木箱中,结果正好装满,那么这个新的正方体木箱的棱长大约是多少?(结果精确到

分析 从一个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即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等于另一个正方体体积的2倍,列式并计算。

4 解方程:

分析 我们已经学习了立方根,也能由立方根的定义求解为常数)这一类型简单的三次方程。第小题,我们要把看成一个整体,依然转化成为的形式,再由立方根定义去求解。

备选例题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全体实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 1、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比较

五、课堂跟踪反馈

1、   0 时,有意义;当 为一切实数 时,有意义

2、 的立方根是 2 的平方根是 ±2 的立方根是 2

3、 8的立方根与的一个平方根的和等于 1或-5

4、 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是,那么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的平方根是 ,立方根是

5、 解下列方程

6、已知,且,求的值

§13.3实数

教学目标: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

教学重点:实数的意义和实数的分类;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教学难点: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准确地进行实数范围内的运算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探究 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3 ,

我们发现,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即

归纳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那么我们之前所学过的这些数是不是也是有理数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观察 通过前面的探讨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也是无理数

结论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试一试 把实数分类

像有理数一样,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例如是正无理数,是负无理数。由于非0有理数和无理数都有正负之分,所以实数也可以这样分类:

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

探究 如图所示,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点O′的坐标是多少?

总结 1、事实上,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这就是说,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当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2、 与有理数一样,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

的实数大

讨论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吗?

总结 的相反数是,这里表示任意一个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里:

正有理数{ } 负有理数{ }

正无理数{ } 负无理数{ }

备选例题 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 0 B. C. D.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小结 1、什么叫做无理数?

2、什么叫做有理数?

3、 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吗?

4、 无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吗?

5、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吗?

五、课堂跟踪反馈

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D.

2、已知四个命题,正确的有(

有理数与无理数之和是无理数 有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无理数与无理数之积是无理数

A. 1 B. 2 C. 3 D.4

3、若实数满足,则(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无理数;不存在绝对值最小的实数;不存在与本身的算术平方根相等的数;比正实数小的数都是负实数;非负实数中最小的数是0

A. 2 B. 3 C. 4 D.5

5、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1 ,则

5是实数,则 2

6、 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 (答案: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1、用字母来表示有理数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2、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自主探索 独立阅读,自习教材

总结 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以后,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方运算,任意一个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在进行实数的运算时,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性质等同样适用。

讨论 下列各式错在哪里?

1、 2

3 4、当时,

【练一练】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总结 实数范围内的运算方法及运算顺序与在有理数范围内都是一样的

试一试 计算:

(精确到0.01 ·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总结 在实数运算中,当遇到无理数并且需要求出结果的近似值时,可以按照所要求的精确度用相应的近似有限小数去代替无理数,再进行计算

【练一练】计算

提示 式的结构是平方差的形式 式的结构是完全平方的形式

总结 在实数范围内,乘法公式仍然适用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 为何值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2 计算

5的算术平方根于的平方根之和(保留3位有效数字)

(精确到0.01

)(精确到0.01

3 已知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化简

4 计算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 1、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2、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

五、课堂跟踪反馈

1、是实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则 B. ,则

C. ,则 D. ,则

2、如果成立,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是

4、当时,

5、已知在数轴上如图,化简

6、在两个连续整数之间,即,那么的值是 3 4

7、计算下列各题

仔细观察上面几道题及其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根据这个规律先写出下面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解得

章实数复习课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能得到熟练、巩固,并能灵活地运用实数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灵活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灵活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框架

平方根:

1、算术平方根:

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则正数叫做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2、平方根: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那么叫做的平方根,记做

3、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数的开方

4、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平方根

1、 只有非负数菜油平方根

和算术平方根

2、 平方根中包含算术平方

根,算术平方根是平方根中的非负数的那一个

3、 零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

根都是零

1、 意义不同

2、 表示方法不同,平方根

表示的为,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3、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是0

算术平方根

立方根:

1、一个数的立方等于,那么叫做的立方根

2、一个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二、练习

(一)、选择题:

1、在实数中,其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的算术平方根为(   )

A、4   B、   C、2    D、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B、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D、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4、若为实数,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是负数的是(   )

A、   B、   C、    D、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64的立方根是-4; (2)49的算术平方根是

(3)的立方根为; (4)的平方根。

A、1   B、2    C、3    D、4

6. 估算的值在( )

A. 78之间 B. 67之间

C. 34之间 D. 23之间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为实数,则        B、若为实数,则的倒数为

C、若为实数,且,则  D、若为实数,则

8、若,则中,最小的数是(    )

A、   B、    C、    D、

9、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1、1000、1000    B、2、3、    C、   D、

答案:

1、B  2、C  3、A  4、D  5、C  6.D 7、D 8、D  9、C 

(二)、填空题:

1.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 2007广东茂名课改)若实数满足,则

3、如果,那么的值等于     

4.有若干个数,依次记为,若,从第2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1与它前面的那个数的差的倒数,则      

5.比较大小:

6. 如图,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

数分别是,在中,是正数的有    个.

7.若是4的平方根,则___,若-8的立方根为,则y=________.

8、计算:的结果是______。

答案:

1.实数 2.1 3. 4. 5. 6. 1 7. 1 8.1(三)、解答题:

1.计算:

2.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3.如图,数轴上点表示,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设点所表示的数为,求的值.

第14章 一次函数

14.1变量与函数(1)

教学目标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

②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副弹簧秤和挂件,一根绳子。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1.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先填写下面的表,再试着用含t的式子表示s:

t(小时)

1

2

3

4

5

s(千米)

2.已知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那么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为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人为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

3.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画面积为20cm2的圆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r?

注:(1)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教师进行点评

(2)挖掘和利用实际生活中与变量有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具体情景中两个变量关系的过程,直接获得探索变量关系的体验

动手实验

1.在一根弹簧秤上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

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填入下表:

悬挂重物的质量m(kg)

弹簧长度l(cm)

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重物质量m(kg)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cm)?

2.用10d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的长,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的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用表格表示)设矩形的长为xdm,面积为Sdm2,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S?

注: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通过动手实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深刻体会了变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运用表格形式来表示实验信息

探究新知

(一)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1.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上面的问题和实验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时间t、里程s、售出票数x、票房收入y等)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也有些量是始终不变的,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票价10(元)等,我们称之为常量。

2.请具体指出上面这些问题和实验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3.举出一些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

注: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并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

(二)函数的概念

1.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生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惟一确定的值。

2.分组讨论教科书P.117 “观察”中的两个问题

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表示函数关系的表达方式的印象

3.一般来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例如在问题1中,时间t是自变量,里程s是t的函数t=1时,其函数值s为60,t=2时,其函数值s为120

同样,在心电图中,时间x是自变量,心脏电流y是x的函数;在人口统计表中,年份x是自变量,人口数y是x的函数.当x=1999时,函数值y=12.52

巩固新知

下列各题中分别有几个变量?你能将其中的某个变量看成是另一变量的函数吗?

1.右图是北京某日温度变化图

2.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长为4,BD的长在变化,设BD的长为x,则菱形的面积为y=×4×x

3.国内平信邮资(外埠,100克内)简表:

信件质量m/克

O20

2040

4060

邮资y/元

O.80

1.60

2.40

注:巩固变量与函数的概念,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许多问题中的变量关系都存在着函数关系,初步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总结归纳

1.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2.函数的定义

3.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注:通过总结归纳,完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18 习题11.1第1题

教学反思

14.1变量与函数(2)

教学目标

①理解掌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所给条件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

②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得到函数关系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③体验生活中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函数概念,并能根据具体问题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教学准备

计算器、CAI课件.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1.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填表:

x

1

3

-4

O

101

y

显示的数y是输入的数x的函数吗?为什么?

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唤起浓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知

识的学习,创造一种探索的情景.

2.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下表中的x与y是输入的5个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

x

1

2

3

0

-1

y

3

5

7

1

-1

问:所按的第三、四两个键是哪个两个键?y是x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它的表达式(用含x的式子表示y).

注:先让学生动手探索,然后讨论y是否是x的函数,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探究新知

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L)随行驶里程x(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问题1: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问题2: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问题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出各自得到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50-0.1x.

(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O≤x≤500.

(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30L汽油.

教师提示: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到函数关系式必须有意义,而且还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讨论,

在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自然发展,在不自觉的学习中掌握了重点,化解了难点,还提高了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新知

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

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S随之改变.

2.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106m2,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y随这个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

注: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解决问题

我国现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800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800元但低于1300元的部分征收5%的所得税……如某人月收入1160元,他应缴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为:(1160-800)×5%=18(元).

1.当月收入大于800元而又小于1300元时,写出应缴所得税y(元)与月收入x(元)之间的关系式.

2.某人月收入为960元,他应缴所得税多少元?

3.如果某人本月缴所得税19.20元,那么这个人本月工资、薪金是多少元?

注: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增强趣味性,可以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多角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奥妙与价值,增强创造性地学数学、主动性地用数学的意识.

总结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函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它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变化的一个重要模型.许多生活问题中都存在着函数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函数的定义,能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注: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加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18~119页习题11.1第3、4题.

2.选做题:教科书P.120 习题11.1第8、9题.

教学反思

14.1变量与函数(3)

教学目标

①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两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象进行描述表达,初步认识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②学会观察图象、识别图象及理解图象所表示的含义.了解图象的意义及其与实际轨道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图象来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三角尺、CAI课件.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你从下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注: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函数图象有关的背景,让学生在观察背景中认识、理解函数的图象.

“做一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的是进一步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解决问题

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里出发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

3.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

4.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多少时间?

5.玉米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注:以课本例题中的实际生活问题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几个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总结归纳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归纳:

(1)函数图象会使函数关系更为清晰,怎样画出函数的图象呢?

(2)如何根据函数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来研究实际问题?

注:进一步加深对函教图象的理解.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09 习题11.1第5题.

教学反思

14.1变量与函数(4)

教学目标

①学会用描点法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函数关系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②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学会函数图象的基本画法.

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与探索活动,体验探索的快乐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细心画图,培养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会画出简单函数的图象.

难点:函数关系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三角尺.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在下列式子中,对于x的每一确定的值,y有惟一的对应值,即y是x的函数.你能画出这些函数的图象吗?

1.y=x+0.5 2.y=

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

探究新知

分组讨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画法,然后每人自己动手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先在组内交流各自所画的图象,然后每组选出一个同学所画的图象在班内交流.看看你画出的图象与教科书上图11.1-6、图11.1-7相同吗?

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的能力.

2.师生共同探讨下列问题:

(1)观察函数y=x+0.5的图象,可以看出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即当x由小变大时,y=x+0.5随之增大;观察函数y=(x>0)的图象,可以看出曲线从左向右下降,即当x由小变大时, y=随之减小.

(2) 归纳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如下: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讨论交流:教科书P.115 “思考”中的两个问题.

巩固新知

1.画出函数y=2x-1的图象.

判断:点A(-2.5,-4)、点B(1,3)、点C(2.5,4)是否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

2.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从图象中观察,当x<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呢,还是yx增大而减小?

当x>0时呢?

注:理解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巩固函数图象的画法.

总结归纳

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交流:

1.作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2.如何从图象中了解函数的变化情况?

注:加深对函数图象画法的印象.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19 第6题.

2.选做题:教科书P.120 第10题.

教学反思

14.1变量与函数(5)

教学目标

①运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②通过观察、作图、交流、归纳等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③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应用.

教学准备

木板一块、玩具小车一辆、三角尺、CAI课件.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实验演示:倾斜木板,将小车置于木板顶端,观察小车下滑过程.

小车沿斜坡下滑,下滑速度与其下滑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1.填写下表:

t()

1

2

3

V(米/秒)

2.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

注: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数学,建立模型,引起思考,激发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自然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列表格、写式子和画讨论:从前面的例子来看,你认为这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点?

注: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

2.注意:表示函数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图象的方法来表示函数.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分别被称为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

为了全面地认识问题,有时需要几种方法同时运用.

讲解教科书P.117 例4.

问题1:观察记录表中的6组数值,你认为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2:请你写出水位高度y(米)随时t(时)变化的函数解析式.

问题3:请你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问题4:请你预测一下,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其进行自主探索和与同伴交流,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学生的探索可能具有盲目性,精心设计“问题串”可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但它不能代替学生的探索,而是为学生的探索提供指导.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

巩固新知

教科书P.118 练习第1、2题

注:加深对函数三种表示方法的理解.

解决问题

某电视机厂要印制一批产品宣传资料.甲厂提出:每份资料收1元印制费,所有资料另收1500元的制版费;乙厂提出:每份资料收2.5元印制费,不收制版费.

1.分别写出两厂的收费y(元)与印制数量x(份)之关系式.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它们的图象.

3.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印制800份宣传资料,选择哪家印刷厂比较合算?

(2)电视机厂拟拿出3000元用于印制宣传资料,选择哪家印刷厂宣传资料能多印一些?

注:感受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用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结归纳

教师强调,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以及各自的优点.

特别提醒: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使之对函数的表示方法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20 第11题.

教学反思

14.2.1正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不同背景下函数模型(关系式)的比较,接受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②在用描点法画正比例函数图象的过程中发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③利用发现的性质简便地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④初步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难点: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作图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作图工具、方格子纸若干张.

教学设计

概念的引出

1.出示教科书P.122 的问题.先出示问题背景,再逐一提出问题①、②、③.

注:问题的解决可由一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进行.

说明:以上我们用函数y=200x对燕鸥的飞行路程问题进行了刻画.尽管这只是近似的,但它可以作为反映燕鸥的行程与时间的对应规律的一个模型.

注:此问题源于真实背景,难度又不大,在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2.此类模型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出示教科书P.23 的问题:下列问题中的变量对应规律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

注:在变化的背景中寻找不变之处,经历对一类对象共同本质特征的抽象过程,促进概

念的形成.

通过讨论、归纳形成共识,给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O)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这里不补充正反例的比较来进行概念的辨析,这部分内容放入下一节.

上述问题中各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分别是什么?

注:认识的扩大.

我们知道,函数图象可以直观、清晰地表示函数关系.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具有共同的结构,那么它们的图象是否也有某种必然的共同之处呢?

1.画出下列正比例函数的图象:(1)y=2x (2)y=-2x

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象,使用课前准备好的方格子纸(或由教师统一发下)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注:自然激发探究冲动,感受研究函数的思考方式.利用已学过的描点法画出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既巩固旧知

识,更为发现规律后简便画法的产生埋下伏笔.

2.比较上面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你发现它们具有怎样的规律了吗?

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教师暂时不做评判,对于争论最好

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验证解决.

学生经历活动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树立信心、获取知识、体验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这种规律对其他正比例函数适用吗?具有一般规律吗?

3.适时引导学生继续尝试:

练习: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对它们进行比较:(1)y=x (2)y=-x

注:(1)这里无须就k=O时又如何展开讨论,若有学生提及,可鼓励在课外思考.

(2)量的积累可以进一步增强信心,明确经验,有助于对各种意见的统一认识的全面定型.

4.达成共识: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

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的增大y反而减小.

认识的深化

1.经过原点与点(1,3)的直线是哪个函数的图象?

若经过原点与点(1,-4)呢?你发现了什么?

注:这里函数的得出,并不涉及待定系数法,而是对前面探究过程与结果的感悟.亲身的实践以及在亲身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2.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时,怎样画最简便?为什么?

以上问题逐一出示,由学生思考后回答,避免让思维快的学生影响思维慢的学生.

3.用你认为最简单的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x (2)y=-3x

小结归纳

1.在本节课中,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怎样的收获?

2.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这样的思路来研究各种具体的函数,根据它们共同的结构给它们取名,画出它们的图象与研究它们的性质.

作业

教科书P.135 习题11.2第1、2题.

教学反思

14.2.2一次函数(1)

教学目标

①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体验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②能根据问题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

②会根据已知信息写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关系.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

复习与反思

1.复习: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注:在对旧知的复习中突出函数是对变量间关系的刻画,正比例函数则是对某一类关系共性的抽象反映.为完善认知与深刻理解概念做准备.

2.问题: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

注:得到的解析式不是原先学过的正比例函数,促使学生对函数特征的思考.

3.反思: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它与正比例函数有什么不同?这种形式的函数还会有吗?

概念的形成

1.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表示?

出示教科书P.27 问题①~④.

逐一出示题目并由学生完成.此处不必对自变量取值范围作深入追究,重在正确得出关系式.

注意选题时各小题表示变量的字母虽然不同,但结构相同,进一步揭示函数的本质在于对变量间对应关系的反映,而与所取符号无关.

2.思考:上面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点?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上面这些函数的形式都是自变量的走(常数)倍与一个常数的和.并把它们抽象为y=kx+b的形式.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及概括能力.理解抽象的符号揭示的是一般规律.

3.抽取共性,形成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O)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4.回顾反思,追求统一

本节涉及的函数y=15-6x,c=7t-35,g=h-105,y=0.01x+22,y=-5x+50都不符合正比例函数的结构,都不是正比例函数,而是一次函数.

那么像y=2x,y=x这些正比例函数是否符合一次函数的结构呢?在怎样的情况下符合?这说明了什么?

注:从一开始的y=15-6x不是正比例函数,引出一次函数的形成,似乎已经画了一个句

号.但细敲之下,里面还大有文章.这能给学生带来一种震撼与感悟.

5.达成共识,完善认知

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当b=0时,y=kx+b即y=kx,所以正比例函数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应当使学生领会:正比例函数首先是一次函数,其次它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概念的辨析

教科书P.128 练习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又是正比例函数?

y=-8x;②y=5x2+6;y=;y=-0.5x-1

特别注意:回答哪些是一次函数时需包含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对解析式结构分析与比较,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

应用与问题解决

1.教科书P.128 练习2、3

注:逐步形成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补充:

2.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下降的一般规律是从地面到高空11km处,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高于11km时,气温几乎不再变化,设地面的气温为38℃,高空中xkm的气温为y℃.

(1)当0≤x≤11时,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

(2)求当x=2、5、8、11时,y的值?

(3)求在离地面13km的高空处,气温是多少度?

(4)当气温是-16℃时,问在离地面多高的地方?

回顾与小结

1.回顾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与它们间的关系.

注: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自己的理解,理解要正确清晰.

2.感受数学的抽象与广泛应用.体会结构的重要.

布置作业

教科书P.135 习题11.2第3题.

教学反思

14.2.2一次函数(2)

教学目标

①了解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了解常数k,b的意义和作用.

②能用简便方法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③经历利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发展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

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究发现图象的特点与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作图工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作图工具、方格子纸若干张.

教学设计

复习与反思

1.复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反思:

①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直线,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也会是一条直线吗?

②从解析式上看,一次函数y=kx+b与正比例函数y=kx只差一个常数b,体现在图象上,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注:体现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并引发猜想.渗透数形相互影响的思想.

探究新知

1.画出函数y=-6x与y=-6x+5的图象.

注:(1)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象,使用课前准备好的方格子纸(或由教师统一发下)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同时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旨在便于观察k相同,b不同时图象间的关系.

2.观察与比较

比较上面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出你的观察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____,并且倾斜程度_____.

函数y=-6x的图象经过原点,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____,

即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6x向____平移____个单位长度而得到.

注:先独立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经同伴间的交流、互相启发促进达成共识.

3.探究

比较两个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注:建议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并回答.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解释,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4.猜想

你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吗?

不画图,你能说出一次函数y=3x-4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吗?

它与直线y=3x有什么关系?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注:(1)鼓励学生讨论,形成统一且正确的认识.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互相补充,发展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3)本题不再依赖操作与观察而是类比猜想,为最终概括结论的形成再加一个台阶.

5.结论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

(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教师再完整出示.

巩固与应用

画出函数y=2x-1与y=-2x+1的图象.

思路1: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故选择其上合适两点即可画出.

思路2:先画直线y=2x与直线y=-2x,再平移它们,也能得到.

注:让学生说出你是怎么做的,再谈谈这个方法你是怎样想到的.

教科书例2、例3以及P.30 对性质的探究,所画的图象都互相独立,这样时间占用较多.

将例3稍作修改,既不影响例3本身的作用又可节约时间并使研究连成整体.

研究的深入

在上题的基础上,继续画出函数y=x+1,y=-x-1的图象,分析这些图象的特点,并由它们联想: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0)中,k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

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与概括从而形成一次函数的性质: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回顾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怎样的收获?

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常数k,b的意义和作用;

2.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方法;

3.进一步体验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回顾

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与感悟,不同层次感悟的程度肯定不一样,但最基本的一种感触应当让每个学生都达到.

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P.131 练习1、2、3题.

选做题:教科书P.135 习题11.2第4、8题.

教学反思

14.2.2一次函数(3)

教学目标

①了解待定系数法的思维方式与特点.明确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基本事实.

②会根据所给信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进一步体验并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培养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

复习与反思

1.复习:画出函数y=x与y=3x-1的图象

2.反思:你在作这两个函数图象时,分别描了几个点?你为何选取这几个点?可以有不同取法吗?

注:前面学习中是通过描点法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发现它们的特点与性质.再利用发现的结论形成图象的简便画法.此处则是对简便画法本身的进一步反思,从而初步感知基本量,为待定系数法思想的形成做好准备.

3.引入: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在给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说出它的图象特征及有关性质;反之,如果给你信息,你能否求出函数的表达式呢?这将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形成思路

1.求下图中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1 2

注:在前面学习中,学生都是先有解析式(数),再由数出发探求.这里反过来,是先有图再探求数,是一种思维的逆向.

2.分析与思考:

根据原有经验,图1的解析式学生可凭经验与直觉答出.但2的解析式凭直觉不易得出.应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与思考,体现课堂的动态生成与灵动.经历从直觉经验到理性思考的过程,也促进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特点与魅力.

从图象知,图1中直线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故其解析式必为y=kx+b形式,关键是如何求出k的值;同样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2),所以该点坐标必适合解析式,将坐标代入y=kx即可求出k的值.

图2中直线的函数是一次函数,故其解析式为y=kx+b形式,同样代入直线上两点(2,0)与(0,3)即可求出k、b,确定解析式.

注: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讨论交流中清晰思路.

3.反思小结: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1个条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2个条件.

初步应用、感悟新知

1.例题: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注:在前面形成思路的基础上,此题的解答应突出解题过程的完整.教师应作好板演示范.

这个问题涉及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鼓励学生做这样的思考,有助于增强其对数学对象的理解.

与前面的例子相比,从直观的图形信息到文字形式展示,本质上是一样的,更突出2个基本量的事实.适时进行规范解题过程的示范是必要的.

2.回顾并介绍:像这样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3.反思体会: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数与形之间是怎样结合互化的.

对数←→形基本状态的概括整理,使原有认知清晰化、结构化.

综合运用

1.写出两个一次函数,使它们的图象都经过点(-2,3).

2.生物学家研究表明,某种蛇的长度y(cm)是其尾长x(cm)的一次函数,当蛇的尾长为6cm时,蛇长为45.5cm;当尾长为14cm时,蛇长为105.5cm.当一条蛇的尾长为10cm时,这条蛇的长度是多少?

注: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巩固加深已有知识与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道题目可视学生情况机动处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体现教学的层次性.第1、2两题当堂解决,由学生完成;下面3、4两题可视教学情况灵活处理(比如作为选做题).

3.教科书P.35 第6题: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并且这条直线过第四象限及点(2,-3a)与点(a,-6),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4.小明将父母给的零用钱按每月相等的数额存放在储蓄盒内,准备捐给希望工程,盒内钱数y(元)与存钱月数x(月)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②根据关系式计算,小明经过几个月才能存够200元?

回顾反思

1.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过程)

2.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32 练习1、2,135页习题11.2第5题

2.选做题:教科书P.135 第7题.

教学反思

14.2.2一次函数(4)

教学目标

①了解分段函数的特点,会根据题意求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②在涉及多变量的问题的解决中,能合理选择某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③能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④体会并感知数学建模的一般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段函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多变量问题的解决.

难点:对数学建模的过程、思想、方法的领会,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作图工具、方格子纸.

教学设计

1.复习:在课本“11.1.3函数的图象”的学习中,我们曾学习了类似于下图的图象.

2.激疑:上图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吗?是一次函数吗?你是怎样认为的?

注:在前面函数图象的学习中,学生已接触了此类图象并能根据图象信息回答相应的问题.但在学生的印象中这个图只是表明了两个变量间的一种变化关系,是一种函数关系,而不知是什么类型的函数.在熟悉又陌生的事物面前,学生的思想被激发了.

学生可以从图象的特征,函数的性质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教师先不必给出明确的判断,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下面的问题.

探求新知

1.问题:小芳以200米/分钟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钟,又匀速跑10分钟.请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米/分钟)随跑步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注:让学生通过讲述暴露其思维过程,有利于理清学生的思路.

建议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让学生发言,对于有补充或不同意见的学生都让其充分发表意见.应当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即你是怎样想的).

然后由一位学生上前写出函数关系式,再分析其写法的准确性.

归纳此类函数解析式的特征与写法,并强调自变量取值范围应当写在相应函数解析式的后面.

突出写法的规范性,这是需要强调的基本功,应当落实到位.同时使学生初步从数的角度感受此类函数的特征.

2.请画出上述函数的图象.

建议通过投影仪将学生的成果展示评判,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所画的图象是否正确,再引导学生分析图象的特点,并在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的比较中加深理解其特征.

注:从数与形的角度全面感受分段函数的特点,并在与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比较中加深理解,完善认知.

3.得出分段函数的概念.

我们称此类函数为分段函数.开始时引入图象所表示的函数是分段函数吗?你能写出它的解析式吗?说说你的

做法.

注:可视学生情况当堂解决或统一解题思路后课外解答.

在获取新知的基础上,回过来解决开头引入的问题,进一步享受学习的成功.

问题解决

1.提出问题:A城有肥料200吨,B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D两乡.从A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城往C、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24元,现C乡需要肥料240吨,D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可使总运费最小?

2.分析思考:影响总运费的变量有哪些?由A、B城分别运往C、D乡的肥料量共有几个量?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分析题意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由A、B城分别运往C、D乡的肥料量共有4个量,它们都影响这总运费,同时,它们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由于有七年级方程(组)以及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可以引导学生列表以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3.解决问题:

师生共作,完成解题.可从解析式与图象中看出结果,结合函数性质进行理性思考.

4.回顾反思:

解决含有多个变量的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间的关系,选取其中某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

如果已知总运费的数目,求调运方案,则是学生学过的方程知识可以解决的,学生有这样的解题经验.如果是已知总运费的最大值,则用不等式知识可以解决.如果已知其中A—C的运量,则正向思维即可求总运费,这是算术思想就可以解决的.而此题是在变化情景中探求,突出变量数学的特征,此时亦可使学生初步感受函数方法与前述方法的联系,为下一单元用函数观点看方程与不等式埋下伏笔.这些感受可以在分析思考或回顾反思中视情况渗透.

拓展与思考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

由学生用同样思路建立模型:

设总运费为y元,A城运往C乡的肥料量为x吨.可得:y=4x+10140(40≤x≤240)

在讨论分析中得出结论,从解析式与图象以及函数性质可以看出:当x=40时,y有最小值10300.

思考:在上题的解决中,你认为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变式运用,可以巩固初学的知识与方法,加深领会.此变式初看是题变方法不变,似乎简单.可深入后又发现不变中又有变,从而加深对此类问题求解的感悟,明白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重要性,以及解题的关键是在一般策略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非死记硬套.从而也有效促进其认知监控水平的提高.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34 练习、P.135 习题11.2第19题.

2.选做题:教科书P.136 习题11.2第11、12题.

教学反思

14.3.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

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③经历方程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

导语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实际上,一次函数是两个变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的一种互相对应,互相依存.它与我们七年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着必然的联系.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着用函数的观点去看待方程(组)与不等式,并充分利用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形象地看待方程(组)不等式的求解问题.这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思想方法.

注:点明学习本节内容的必要性:(1)函数与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有着必然的联系;(2)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方程组、不等式是我们学数学应该掌握的思想方法.给学生一个本节内容的大致框架.

引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1)解方程2x+20=0.

(2)当自变量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零?

问题:

①对于2x+20=0和y=2x+20,从形式上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从问题本质上看,(1)和(2)有什么关系?

③作出直线y=2x+20(建议课前作出,以免影响本节课主题),看看(1)与(2)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

注:用具体问题作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在学生议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科书38页揭示:(1)(2)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探讨归纳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可以与解某个相应的一次函数问题相一致.你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怎样的解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与怎样的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的?

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为什么同?图象上怎么看?函数方程形式上怎么看?)

师生共同归纳(教科书39页)(略)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两个问题的同一性.

练习巩固

1.以下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与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个问题

序号

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一次函数问题

1

解方程3x-2=0

x为何值时,y=3x-2的值为O?

2

解方程8x+3=0

3

x为何值时,y=-7x+2的值为O?

4

解:(略)

注:第4题为开放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如“解方程3x+5=8”与“当x为何值时,函数y=3x+5的值8”是同一个问题等等

2.根据下列图象,你能说出哪些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直接写出相应方程的解?

解:5x=0的解是x=0;x+2=0的解是x=-2;-3x+6=0的解是x=2;

由图象可得函数关系式是y=x-1,从而得出x-1=0的解是x=1.

注:此处练习为补充.可以帮助学生在积累了一些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形象

了解.

综合应用

教科书P.139 例1(略)

对于解法2,还可以拓展成:对于函数y=2x+5,当y=17时,求x的值.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

注:例1可看成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一个直接应用.

归纳提高

框图化小结:

从数的角度看:

ax+b=0(a≠O)的解x为何值时y=ax+b的值为0

从形的角度看:

ax+b=0(a≠0)的解确定直线y=ax+b与x轴的横坐标

从数和形两方面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观念.

布置作业

教科书P.145 习题11.3第1、2题.

教学反思

14.3.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会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一次不等

式的求解问题.

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不等式的方法,初步形成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想.

③经历不等式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难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设计

复习引新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ax+b=0”与“求当x为何值时,y=ax+b的值为0”是同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

(1)以下两个问题是不是同一个问题?

①解不等式:2x-4>0

②当x为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大于0?

此处对教科书上引例稍作改变,让学生顺着上节课的思维,用类似的观点处理不等式问题.

(2)你如何利用图象来说明②?(师生对以上两个问题一起议论,一起得出结论)

注:当y取值从上节课的等于0变成了这节课的大于0,相应的x值也由一个定值变成一个范围;如何在图象上看,对学生来说需要思维的跳跃.

(3)“解不等式2x-4<0”可以与怎样的一次函数问题是同一的?怎样在图象上加以说明?

这里安排(3)是及时巩固,使学生对y

阅读讨论

(1)让学生阅读教科书P.40 内容,读后分组讨论:

你是如何思考书上提出的问题的?你是如何理解书上最后一段的结论的?

让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2)师生共同归纳.

由于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新知应用

1.根据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你能求出哪些不等式的解?并直接写出相应不等式的解集.

(1) (2)

(对每一题都能写出四种情况(>0,<0,≥0,≤O),

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写出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反馈矫正.

注:此处练习为补充.在没有涉及完整的图象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前设计这样的练习,使画图象这一已会的过程暂时忽略,突出函数与不等式关系这一重点.同时进一步熟悉利用图象确定解集的方法.

解:

(1)(略)

(2)由图象可以得出:

-x+3>0的解集是x<3;-x+3<0的解集是x>3;

-x+3≥0的解集是x≤3;-x+3≤0的解是x≥3

2.如上图,利用y=-x+5的图象,

(1)求出-x+5=0的解;

(2)求出-x+5>0的解集;

(3)求出-x+5≤0的解集

(4)你能求出-x+5>3的解集吗?

(5)你还能求出哪些不等式的解集呢?

解:(略)

注:第2题同样是突出本节课重点内容的一种设计.(4)(5)小题为拓展开放.

小结反思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练习,我们知道,对于一般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6>0,它与一次函数的求值、利用图象分析数量关系等问题关系很密切.具体见如下框图:

从数的角度看:

ax+b>0(a≠0)的解x为何值时y=ax+b的值大于0

从形的角度看:

ax+b>0(a≠0)的解确定直线y=ax+b在x轴上方的图象所对应的x值

对于<0、≥0、≤0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口述,使其真正理解.

注:数形结合,揭示本质.

此处归纳放在教科书P.41例2讲解以前,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待具体问题的求解,特别是对该题解法2的理解.

例题讲解

教科书P.41 例2(略)

注:例题讲解重思路和步骤分析

解法1:

分析:将不等式转化为一般形式,再画出对应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我们已会的求解了.

(解答过程见教科书)

解法2:

分析:

(1) 如果不将原不等式转化,能否用图象法解决呢?

(2)不等式两边都是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因而实际上是比较两个一次函数在x取相同值时谁大的问题.

(3)如何在图象上比较两个一次函数的大小呢?

(4)如何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呢?

(解答过程见教科书)

归纳(见教科书P.41 )

注:点明图象法解方程、不等式既是需要,也很便利.

教师补充归纳:当画图象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用图象法解方程,解不等式就很直观、形象,而且对于数学的后续学习很重要.实际上,计算机完全可以代替手工绘制图象,只要输入一个解析式,就可出来一个精确的图象.

巩固练习

教科书P.142 练习第1、2题.

注: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

布置作业

1.必做题

教科书P.145 习题11.3第3、4题.

教学反思

14.3.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目标

①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②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组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③经历图象法解方程组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两直线交点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难点:对应关系的理解及实际问题的探究建模.

教学设计

复习引新

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比如可以用代入法,也可以用加减法.我们如何用函数的观点去看待方程组的解呢?

首先,任何一个方程组都可以看成是两个一次函数的组合.比如可化为

对于①,根据方程组解的意义和函数的观点,就是求当x取什么数值时,两个一次函数的y值相等?它反映在图象上,就是求直线y=-x+和直线y=2x-1的交点坐标.

七年级下学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有一个数学活动,就谈到了,求方程组的解就是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注:有了前面两节课初步形成的函数观点,以及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活动的初步接触,此处直接引入结论,学生应该能接受.可以为例3这样的实际问题留下比较充裕的探究时间.

补充例题

1.根据下列图象,你能说出哪些方程组的解?这些解是什么?

(1) (2) (3)

注:此题忽略解方程组与画图象这些已会环节,让学生直观感受本节课的主题.

2.利用函数图象解方程组:

分析:此题为图象法解方程组.让学生感受解法的全过程.

解:由2x-y=0可得y=2x;3x+2y=7可得y=-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一次函数y=2x的图象l1和y=-x+的图象l2,如图所示.(建议课前作好图象,节省课内时间)

观察右图,得l1l2的交点为(1,2)

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3.求直线y=3x+9与直线y=2x-7的交点坐标.你有哪些方法?与同伴交流,并一起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

解法思路1:画出图象找出交点,确定交点坐标近似值.

(由于两直线斜率接近,交点的确定,因作图误差可能有较大差别)

解法思路2:由解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把形的问题归结为数的解决,便捷准确)

(解答过程略)

注:此题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统一和数形的优势利用.

三道补充例题的选配层次依次是:突出关键,规范示例,灵活运用.

归纳小结

(1)对应关系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点明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的本质.

(2)图象法解方程组的步骤:

①将方程组中各方程化为y=ax+b的形式;

②画出各个一次函数的图象;

③由交点坐标得出方程组的解.

注:概括图象法解方程组的步骤.

例题讲解

教科书P.143 例3

按照教科书分析讲解解法1、解法2.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有主动参与、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与空间.

(例3不仅仅是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的应用,而且涉及到数学建模及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实际上是11.3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本大节内容的综合应用)

巩固练习

(1)利用函数图象解方程组

(2)教科书P.145 练习

注:(1)为补充,使学生对图象法解方程组能规范的运用.

布置作业

教科书P.145 习题11.3第5、6、9题.

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总复习知识点

(1)函数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6、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是常数,且)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当时,一次函数,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⑵当时,仍是一次函数.

⑶当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2、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y=kx (k不为零) k不为零 x指数为1 b取零

当k>0时,直线y=kx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增大y反而减小.

(1) 解析式:y=kx(k是常数,k≠0)

(2) 必过点:(0,0)、(1,k)

(3)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4) 增减性: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5)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3、一次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 y=kx+b (k不为零) k不为零 x指数为1 b取任意实数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0,b)和(-,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1)解析式:y=kx+b(k、b是常数,k0) (2)必过点:(0,b)和(-,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4)增减性 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y随x增大而减小.

(5)倾斜度:|k|越大,图象越接近于y轴;|k|越小,图象越接近于x轴.

(6)图像的平移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b个单位;

当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b个单位.

一次

函数

符号

图象

性质

的增大而增大

的增大而减小

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

 

b>0

b<0

b=0

k>0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经过第一、三象限

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经过第二、四象限

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可以看作是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图象的位置:

      

6、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及性质

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

概 念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当b=0时,是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自变量

范 围

X为全体实数

图 象

一条直线

必过点

(0,0)、(1,k)

(0,b)和(-,0)

走 向

k>0时,直线经过一、三象限;

k<0时,直线经过二、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k<0,b<0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增减性

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向右上升)

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向右下降)

倾斜度

|k|越大,越接近y轴;|k|越小,越接近x轴

图像的

平 移

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上平移个单位;

b<0时,将直线y=kx的图象向下平移个单位.

6、直线)与)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相交

(3)两直线重合 (4)两直线垂直

7、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2)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一次函数复习练习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常数m的值是_____________.

(此题意在考查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2.已知一次函数y=kx-2,请你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使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此题意在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

3.从A地向B地打长途电话,按时收费,3分钟内收费2.4元,以后每超过1分钟加收1元,若通话t分钟(t≥3),则需付电话费y(元)与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

(此题意在考查实际问题中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4.某市自来水公司为了鼓励市民节约用水,采取分段收费标准,某市居民每月交水费y(元)与水量x(吨)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你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回答自来水公司收费标准:若用水不超过5吨,水费为_______元/吨;若用水超过5吨,超过部分的水费为_______元/吨.

(此题意在考查阅读图象,捕捉、转译信息的能力.)

5.学校阅览室有能坐4人的方桌,如果多于4人,就把方桌拼成一行,2张方桌拼成一行能坐6人,如图所示.

………

请你结合这个规律,填写下表:

拼成一行的桌子数

1

2

3

4

……

n

人 数

4

6

8

……

此题意在考查观察、猜想、归纳、建模(一次函数)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6.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是( ).

(此题意在考查函数的概念.)

7.若点A(2,4)在函数y=kx-2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0,-2) (B) (,0) (C) (8,20) (D) (,)

(此题意在考查函数图象与其解析式的关系.)

8.右图是温度计的示意图,左边的刻度表示摄氏温度,右边的刻度表示华氏温度,华氏(°F)温度.y与摄氏温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y=x+32 (B)y=x+40 (C)y=+32 (D)y=x+31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观察、建模能力.)

9.“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10.如图:OB、AB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 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此题意在考查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方法.)

三、解答题(此大题满分50分):

11.(8分)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3,5)和(-4,-9)两点,

(1)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2)若点(a,2)在函数图象上,求a的值.

(此题意在考查待定系数法.)

12.(8分)画出函数y=2x+6的图象,利用图象:

(1)求方程2x+6=0的解;

(2)求不等式2x+6>0的解;

(3)若-1≤y≤3,求x的取值范围.

(此题意在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3.(10分)小强骑自行车去郊游,右图表示他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小时)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小明9点离开家,15点回家,

根据这个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到离家最远的地方需几小时?此时离家多远?

(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时间多长?

(3)小强何时距家21km?(写出计算过程)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识图能力.)

14.(12分)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家庭都接入了网络,电信局规定了拨号入网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

A:计时制:O.05元/分; B:全月制:54元/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入网).此B种上网方式要加收通信费0.02元/分.

(1)某用户某月上网的时间为x小时,两种收费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y2(元),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上网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请你帮该用户选择哪种方式上网更省钱?

(此题意在考查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5.(12分)某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m,B种布料52m,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的时装需要A种布料0.6m,B种布料O.9m,可获利45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要A种布料1.1m,B种布料0.4m,可获利50元.若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的总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该服装厂在生产这批时装中,当生产N型号的时装多少套时,所获利润最?最大利润是多少?

(此题意在考查一次函数在解最大(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四、附加题(此大题满分20分):

16.如图,直线y=kx+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点E的坐标为(-8,0),点A的坐标为(-6,0).

(1)求k的值;

(2)若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探究: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OPA的面积为,并说明理由.

(此题意在考查数形结合能力及坐标几何问题的综合应用.)

教学反思

第15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1 整式的乘法

教学目标

①感受生活中幂的运算的存在与价值.

②经历自主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等运算性质的过程,能用代数式和文字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会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计算.

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④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猜想与说理、验证,培养学生一定的说理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幂的三个运算性质.

难点:幂的三个运算性质.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多少次运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从实际问题的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关于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是在有理数的乘法中学习的,学生可能生疏或遗忘,在新课讲解之前利用这个实际问题进行复习.

学生略作思考后得出,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的运算次数是1012×103.怎样计算1012×103?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知道:

探究新知1.探一探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从引例到探一探猜一猜说一说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把幂的底数与指数分两步有层次地进行概括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运算法则.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板演.

2.猜一猜

问:看看计算结果,你能发现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结果:不管底数是什么数,只要底数相同,结果就是指数相加.

3.说一说

am×an(m,n是正整数)?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演共同得出结论: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性质中的m、n的取值范围.

注: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即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益的.

4.想一想

am×an×ap=?

5.做一做

例1教科书第142页的例1(1)~(4)

(5)-a3·a5

(6)(x+1)2·(x+1)3

同底数幂的性质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

在例1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说明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同底数幂相乘,再利用性质进行计算.例1(5)中注意让学生说清-a3的底数是a还是-a.性质中的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如例1(6),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6.自主学习

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0页探究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幂的乘方运算性质:(am)n=a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7.做一做

例2教科书第171页的例2(1)~(4)

(5) -(x3)4·x2

8.想一想

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1页的探究问题,并完成填空.尝试分析运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ab)n=anbn(n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那么,(abc)n=?

注:和前两个性质的教学一样,这个性质也是先用具体指数为例说明积的乘方的意义和导出性质的每一步依据,从而归纳出一般指数情形的性质.这个性质也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因式的乘方.

9.做一做

3教科书第172页的例3(1)~(4);补充:(5) [-3(x+y)2]3

例4 计算:x·(x2)3-2x4·x2

比一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组织学生进行计时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科书第170页、17l页、172页的练习.

深入探究例5计算:(1)(-8)2004·(-0.125)2005(2)(-2)2n+1+2·(-2)2n(n为正整数).

在这三个性质中的底数、指数中,指数注明为正整数,而底数可以是数、字母或式.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议一议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当怎样改正.

(1)a3·a3=a6 (2)b4·b4=2b4

(3)x5+x5=x10; (4)y7·y=y8

(5)(a3)5=a8 (6)a3·a5=a15;

(7)(a2)3·a4=a9 (8)(xy3)2=xy6

(9)(-2x)3=-2x3

注:补充议一议与辨析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性质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结

组织学生讨论和辨析三个运算性质.

课外巩固

1.必做题:教科书第148页习题15.1第1、2题.

2.备选题:

(1)计算:

(2)计算:am-1·an+2+am+2·an-1+am·an+1

(3)已知:am=7bm=4,则(ab)2m=______

(4)已知:3x+2y-3=0,则27x·9y=___________

教学后记

15.1整式的乘法(2)

教学目标:

①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

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难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教学设计

复习引新

1.知识回顾:

回忆幂的运算性质: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n=amn(mn都是正整数)

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ab)n=anb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2.练一练

口答:

幂的三个运算性质是学习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基础,所以先组织学生对上述内容做复习.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大约是5×102秒,你知道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吗?

注:从实际的问题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3×105)×(5×102)千米.问题是(3×105)×(5×102)等于多少呢?学生提出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解决:

(3×105)×(5×102)=(3×5)×(105×102)=15×107(为什么?)

在此处再问学生更加规范的书写是什么?应该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1.5×lO8千米.

请学生回顾,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探究新知

1.问题:如果将上式中的数字改为字母,即ac5·bc2,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学生分析:跟刚才的解决过程类似,可以将ac5和bc2分别看成a·c5和b·c2,再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ac5·bc2

=(a·c5)·(b·c2)

=(a·b)·(c5·c2)

=abc5+2

=abc7

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试一试:

类似地,请你试着计算:(1)2c5·5c2(2)(-5a2b3)·(-4b2c)

ac5bc22c55c2(-5a2b3)(-4b2c)都是单项式,通过刚才的尝试,谁能告诉大家怎样进行单项式乘法?

注:先不给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而是让学生类比,自己动手试一试,再相互交流,自己小结出如何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益的.

学生小结: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3.算一算例1教科书第145页例4

在例题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观察有哪些运算,如何利用运算性质和法则。分析后再动手做,同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依据.提醒学生在单项式的运算中应该先确定符号.

例2 小民的步长为a米,他量得家里的卧室长15步,宽14步,这间卧室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注:将运算法则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辩一辩教科书第145页练习2

注:辩一辩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判断题的讨论甚至争论,加强对运算法则的掌握,同时也培养学生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深入探究

1.师生共同研究教科书第145页的问题,对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法能有感性认识.

注:这个实际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再结合分配律学生不难得到结论.

2.试一试计算:2a2·(3a2-5b)(根据乘法分配律,不难算出结果吧!)

注:因为整式的运算是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律,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自己尝试得出结论.

3.想一想

从上面解决的两个问题中,谁能总结一下,怎样将单项式和多项式相乘?

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后得出结论: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做一做

教科书第146页例5(在学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符号问题,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符号问题,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小结

课外巩固

1.必做题:教科书第148页习题15.1第3、4、6题

2.备选题:

(1)若(-5am+1b2n-1)(2anbm)=-10a4b4则m-n的值为______

(2)计算:(a3b)2(a2b)3

(3)计算:(3a2b)2+(-2ab)(-4a3b)

(4)计算:

教学后记

15.1整式的乘法(3)

教学目标

①探索并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一些探索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难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教学设计

复习引新

1.前面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法,请同学回忆方法.

2.练一练:教科书第147页练习2

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一节课悬而未决的问题:

为了扩大绿地面积,要把街心花园的一块长a米,宽m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b米,加宽n米(课件展示街心花园实景,而后抽象成数学图形,并用不同的色彩表示出原有部分及其新增部分).提出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示扩大后绿地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不同的方法怎样表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代数式为什么是相等的呢?这个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对多项式乘法学习的兴趣.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换各自的解法:

方法一:这块花园现在长(a+b)米,宽(m+n)米,因而面积为(a+b)(m+n)米2

方法二:这块花园现在是由四小块组成,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am米2、an米2、bm米2、bn米2,故这块绿地的面积为(am+an+bm+bn)米2

(a+b)(m+n)和(am+an+bm+bn)表示同一块绿地的面积,所以有(a+b)(m+n)=am+an+bm+bn

注: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使学生从图形中可以看到(a+b)(m+n)是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而这个长方形又可以分割成四小块,它们的面积和是am+an+bm+bn,因此,(a+b)(m+n)=am+an+bm+bn.让学生对这个结论有直观感受.

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左边(a+b)(m+n)是两个多项式(a+b)与(m+n)相乘,我们从刚才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现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方法.

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我们把(m+n)看成一个整体,那么两个多项式(a+b)与(m+n)相乘的问题就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这是一个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注:把(m+n)看成一个单项式,因学生过去接触不多,可能不易理解.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方法,通常的做法是把它归结为已知的数学知识、方法,从而使学习能够进行.在此,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把(m+n)看成一个单项式,那么,两次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就得出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了.

1.做一做(a+b)(m+n)=a(m+n)+b(m+n)=am+an+bm+bn

2.讲一讲

让学生试着总结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试一试

例1 教科书第147页例6

教学中要强调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基本法则,提醒学生注意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应该带上他前面的正负号.多项式是单项式的和,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确定积中各项的符号.

例2先化简,再求值:

(a-3b)2+(3a+b)2-(a+5b)2+(a-5b)2,其中a=-8,b=-6

4.练一练

教科书第148页练习1

深入探索

1.试一试

例3计算:(x+2)(x-3)

注:让学生通过试一试想一想,结合直观图形,自己尝试发现规律,激发学生对问题中所蕴藏的一些数学规律进行探索的兴趣.

2.想一想问:结果中的x2,-6是怎样得到的?学生口答.继续完成教科书第177页练习2

问:从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1)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

(2)结合教科书第148页练习第2题图,直观认识规律,并完成此题.

3.练一练

(1)计算(口答):

①(x+2)(x+3); ②(x-1)(x+2);

③(x+2)(x-2); ④(x-5)(x-6);

⑤(x+5)(x+5); ⑥(x-5)(x-5);

(2)口答:教科书第148页习题15.13题.

4.用一用

例4一块长m米,宽n米的玻璃,长宽各裁掉a米后恰好能铺盖一张办公桌台面(玻璃与台面一样大小),问台面面积是多少?

课外巩固

1.必做题:教科书第148页第6、7题.

2.备选题:

(1)计算:(x+2y-1)2

(2)已知x2-2x=2,将下式化简,再求值.

(x-1)2+(x+3)(x-3)+(x-3)(x-1)

(3)小明找来一张挂历画包数学课本.已知课本长a厘米,宽b厘米,厚c厘米,小明想将课本封面与封底的每一边都包进去m厘米.问小明应该在挂历画上裁下多大面积的长方形?

教学后记

15.2 乘法公式

15.2.1平方差公式

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②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准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引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整式的乘法,知道了一般情形下两个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某些特殊情形下的多项式相乘.下面请同学们应用你所学的知识,自己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探究: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你能发现它们的运算形式与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1)(x+1)(x-1)=

(2)(m+2)(m-2)=

(3)(2x+1)(2x-1)=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允许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不急于概括.

注: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它的得出可以直接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利用多项式乘法推导乘法公式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对今后学习其他乘法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可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学生在发现规律后,还应通过符号运算对规律进行证明.

举例

再举几个这样的运算例子.

注: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人在组内举一个例子(可口述或书),然后由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

验证

我们再来计算(a+b)(a-b)=

公式的推导既是对上述特例的概括,更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证明,在此应注意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特例→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

注:这里是对前边进行的运算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鼓励他们发现这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边的结构特征,为下一步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概括

平方差公式及其形式特征.

教师可以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学生发现这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边的结构,并尝试说明这些特点的原因.

应用

教科书第152页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填表:

(a+b)(a-b)

a

b

a2b2

最后结果

(3x+2)(3x-2)

2

(3x)2-22

(b+2a)(2a-b)

(-x+2y)(-x-2y)

对本例的前面两个小题可以采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抢答的形式完成;第三小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要求学生在给出表格所提示的解法之后,思考别的解法:提取后一个因式里的负号,将2y看作“a”,将x看作“b”,然后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注:(1)正确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是正确运用这一公式的关键.设计本环节,旨在通过将算式中的各项与公式里的a、b进行对照,进一步体会字母a、b的含义,加深对字母含义广泛性的理解:即它们既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含字母的整式.

(2)在具体计算时,当有一个二项式两项都负时,往往不易判明a、b,如第三小题,此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有助于学生思维互补、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更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3)例1第(3)小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教科书第152页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此处仍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主发言,口述解题思路,允许他们算法的多样化,然后通过比较,优化算法,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

注:(1)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数的简便运算的关键是根据数的形式特征,把相乘的两数化成两数和与两数差的乘积形式,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寻找相乘两数的形式特征.

(2)第二小题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一般形式的整式乘法与特殊形式的整式乘法的区别与联系,强调:只有符合公式要求的乘法,才能运用公式简化运算,其余的运算仍按整式乘法法则进行.

巩固

教科书第153页练习1、2

练习1口答完成;练习2采用大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其(1)(4)由两个大组完成,(2)(3)由另两个大组完成.

注: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达成本节课的基本学习目标,并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解释

你能根据下面的两个图形解释平方差公式吗?

多媒体动画演示图形的变换过程,体会过程中不变的量,并能用代数恒等式表示.

注:(1)重视公式的几何背景,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几何直观理解、解决有关代数问题.

(2)此处将教科书的图15.3-1分解为两个图形,是考虑到学生数与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利用两个图形可以清楚变化的过程,便于联想代数的形式.

小结

谈一谈:你这一节课有什么收获?

注:这儿采取的是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然后由小组代表作答,把教师做小结变成了课堂上人人做小结,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由于人人都要做小结,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主动性加强.

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56页习题15.2第1题

2.选做题:计算:

(1)x2+(y-x)(y+x)

(2)20082-2009×2007

(3)(-0.25x-2y)(-0.25x+2y)

(4)(a+b)(a-b)-(3a-2b)(3a+2b)

教学后记

1 5.2.2完全平方公式

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使学生感受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②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能说出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a±b)2=a2±2ab+b2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公式的结构特征及教科书P184例5.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边长为a、b的两种正方形卡片每小组一张;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卡片每小组一张.

教学设计

引入

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已经探究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学会了平方差公式的一些简单应用.今天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要继续学习另一种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下面请同学们像上一节课一样,自己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1)完全平方公式也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接触过乘法公式推导的思路和方法,所以在此引导他们再次自主推导即可.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运算依据的理解与叙述,强调推理,培养他们的代数推理能力、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探究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它们的运算形式与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1)(p+1)2=(p+1)(p+1)=

(2)(m+2)2=

(3)(p-1)2=(p-1)(p-1)=

(4)(m-2)2=

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允许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不急于概括.

(2)这里是对前边进行的运算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鼓励他们发现这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边的特征,便于进一步应用公式计算.

举例:再举几个这样的运算例子.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人在组内举一个例子(可口述或书写),然后由其中一个小组的代表来汇报.

验证

我们再来计算(a+6)2,(a-b)2

公式的推导既是对上述特例的概括,更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证明,在此应注意向学生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特例——归纳——猜想——验证——用数学符号表示.

概括

完全平方公式及其形式特征.

注:教师可以在前面的基础上继续鼓励学生发现这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边的结构,并尝试说明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还可以引导学生将(a-b)2的结果用(a+b)2来解释:(a-b)2={a+(-b)]2=a2+2a(-b)+(-b)2=a2-2ab+b2

(3)对公式(a-b)2=a2-2ab+b2的多角度解释,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公式中字母a、b的广泛意义的理解,并再次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互相转化与统一

应用教科书第154页例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4m+n)2 (2)(y-)2

引导学生用如下的填空形式完成例3:

解:(1)(4m+n)2____和的平方,

(2)∵(y-)2是__与__和的平方,

注:可由学生口答完成,教师多媒体展示结果,提高课堂效率.

(1)正确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是正确运用这一公式的关键.设计本环节,旨在通过将算式中的各项与公式里的a、b进行对照,进一步体会字母a、b的含义,加深对字母含义广泛性的理解.

(2)在具体计算时,当二项式的项不再是单独的数或字母时,或者项是小数时,往往容易出现运算错误,如例1第(1)小题,易错解得(4m)2=4m2,通过这样的填空,可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有助于学生辨析公式,熟悉公式的结构特征,继而正确进行运用.

教科教科书第154页例4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1022(2)992

此处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自主发言,口述解题思路,可先不给出题目中“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要求,允许他们算法的多样化,但要求明白每种算法的局限和优越性.

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数的简便运算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体会符号运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此问题.

巩固

教科书第155页练习1、2

练习1采用大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其中(1)(3)由两个大组完成,(2)(4)由另两个大组完成;练习2由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仪显示两位学生的完成情况.

注: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达成本节课的基本学习目标.利用投影仪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思考

(a+b)2(-a-b)2相等吗?(a-b)2(b-a)2相等吗?(a-b)2a2-b2相等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自主推导,互相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难题.

注:前两对算式可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同次偶次幂相等得出结论,后面一对算式由于前面学习的(ab)2=a2b2等公式的负迁移作用,学生常出现(a-b)2=a2- b2(a+b)2=a2+b2等错误,教学时有必要辨析.

拓展

教科书第155页例5运用乘法公式计算:

(1)(x+2y-3)(x-2y+3) (2)(a+b+c)2

讲解此例之前可先让学生自学教科书第183页的“添括号法则”并完成教科书第184页练习1.然后给出例5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该选择哪个公式.第(1)小题的解决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因式的各项符号,分别找出符号相同及相反的项,学会运用整体思想,将其与公式中的字母a、b对照,其中-2y+3=-(2y-3),故应运用平方差公式.第(2)小题可将任意两项之和看作一个整体,然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

注:在解此例的过程中,应注意边辨析各项的符号特征,边对照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教师应完整详细地书写解题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公式的拓展应用,突破难点.

(1)添括号法则采用自学的方法得出,可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

(2)有些整式相乘需要先作适当变形,然后再用公式,在此可通过解题思路的分析,注意公式中字母的广泛意义,并渗透换元的思想.其中第二小题的结果特征明显,可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与完全平方公式联系起来记忆,作为一个新的乘法公式.

小结

谈一谈:你对完全平方公式有了哪一些认识?它与平方差公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56页习题15.2第二大题的(1)、(3)、(4)、(5).

2.选做题:教科书第156页习题15.2第二大题的(2)、(6).

教学后记

15.3整式的除法

15.3.1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②了解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性质,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③感受数学法则、公式的简洁美与和谐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难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_的推导.

教学准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探究新知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看看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具体到一般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在引例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具体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幂的意义和分数的约分对此加以说明.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归纳法则

一般地,我们有

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讨论为什么这里规定a≠0?

应用新知

1 计算:

(1)x8÷x2; (2)a4÷a;(3)(ab)5÷(ab)2; (4)(x+y)6÷(x+y)4

对本例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每一步计算的过程以及依据,同时教师板书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书都应注意强调幂的意义,不停留于套用的层面,可再现法则的推导.计算过程的详尽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理,并更深刻地理解法则.

注:在熟悉公式基本应用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意义,进一步体会底数a的含义,即它既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数,也可以是含有字母的整式,故在此补充了第(4)小题.

巩固新知

①你问我答:自主编题,同桌互答

②教科书第160页练习1及练习2的(1)、(3)、(4).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的形式进行.

注:抓住初中学生好胜的心理,调节课堂节奏.

再探新知分别根据除法的意义填空,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32÷32=( )(2)103÷103=( )(3)am÷am=( )(a≠0)

规定:

a0=1(a≠0).

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法则扩展:一般地,我们有

am÷an=am-n(a≠0mn都是正整数,并且m≥n)

即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注:使学生明确:零指数的出现是对原有正整数指数概念的扩展,它的意义:a0=1(a0),并不是由同底数幂的除法得出的,而是为了使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在被除式的指数和除式的指数相等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所作出的规定.并使学生体会:数的概念往往是由于运算的需要而扩展,概念扩展的结果又往往带来运算法则、性质在更大范围的适用,将法则扩展后的形式写出正是基于这个考虑.

解决问题1.教科书第160页练习3

注:可由四位学生板演,尽可能把机会留给学习困难的学生.

(1)练习3的难度不大,由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展示自己本节课的所学成果,可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列举实际问题中的例子,要求稍高,可以让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可先示范拟题举例.

2.请举一个应用同底数幂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小结

使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93页习题15.4第一大题(1)、(2)、(3);

2.选做题:教科书第193页习题15.4第七大题

教学后记

15.3.2整式的除法(1)

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

教科书第161页问题:木星的质量约为1.90×1024吨,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1吨,你知道木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多少倍吗?

重点研究算式(1.90×1024)÷(5.98×1021)怎样进行计算,目的是给出下面两个单项式相除的模型.

注:教科书从实际问题引入单项式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将自然地体会到学习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同时再次经历感受较大数据的过程.

探究新知

(1)计算(1.90×1024)÷(5.98×1021),说说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2)你能利用(1)中的方法计算下列各式吗?

8a3÷2a; 6x3y÷3xy; 12a3b2x3÷3ab2

(3)你能根据(2)说说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吗?

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系数、同底数幂的底数和指数发生的变化,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单项式的除法法则的推导,应按从具体到一般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的安排,是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特例的计算,归纳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性质,并能运用乘除互逆的关系加以说明,也可类比分数的约分进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重视算理算法的渗透是新课标所强调的.

归纳法则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注: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数学学习习惯.

应用新知

例2 计算:

(1)28x4y2÷7x3y;

(2)-5a5b3c÷15a4b.

首先指明28x4y2与7x3y分别是被除式与除式,在这儿省去了括号.对本例可以采用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的形式完成。口述和板书都应注意展示法则的应用,计算过程要详尽,使学生尽快熟悉法则.

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既要对系数进行运算,又要对相同字母进行指数运算,同时对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幂要加以注意,这些对刚刚接触整式除法的学生来讲,难免会出现照看不全的情况,所以更应督促学生细心解答问题.

巩固新知 教科书第162页练习1及练习2.

学生自己尝试完成计算题,同桌交流.

注:在独立解题和同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法则、掌握法则,印象更为深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1题;第2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64页习题15.38

教学后记

15.3.2整式的除法(3)

教学目标

①经历探索整式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只要求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并且结果都是整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集体协作的能力.

②理解整式除法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整式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尤其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

卡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再探新知计算下列各式:(1)(am+bm)÷m;(2)(a2+ab)÷a;(3)(4x2y+2xy2)÷2xy.①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②还有什么发现吗?

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对自己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观察,总结出计算的一般方法和结果的项数特征:商式与被除式的项数相同.

注:教科书提供了一些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题目,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教学中仍应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并鼓励学生间的交流.学生可以类比数的除法把除以单项式看成是乘以这个单项式的倒数,也可以利用逆运算进行考虑.

归纳法则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你能把这句话写成公式的形式吗?

注:这里重要的是学生能理解运算法则及其探索过程,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如何进行运算,不必要求学生背诵法则.用字母概括法则是使算法一般化,可深化和发展对数的认识.

解决问题

教科书第162页例3 计算

(1)(12a3-6a2+3a)÷3a;

(2)(21x4y3-35x3y2+7x2y2)÷(-7x2y);

(3)[(x+y)2-y(2x+y)-8x]÷2x

幂的运算性质是整式除法的关键,符号仍是运算中的重要问题.在此可由学生口答,要求学生说出式子每步变形的依据,并要求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利用乘除互为逆运算,检验商式的正确性.

注:通过例题的剖析和解决,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训练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巩固新知教科书第163页练习利用投影仪反馈学生解题过程.

注:本课课堂容量较大,可利用多媒体提高效率.

小结

使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93页习题15.33题;第4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93页习题15.36

教学后记

15.4 因式分解

15.4 因式分解(1)

教学目标

①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的乘法是整式的两种相反方向的变形.

②会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多项式的因式.

③会利用因式分解进行简便计算.

④通过与质因数分解的类比,让学生感悟数学中数与式的共同点,体验数学的类比思想;通过对公因式是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学习,培养换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

难点:多项式中公因式的确定和当公因式是多项式时的因式分解.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回忆整数的质因数分解的方法.

教学设计

问题讨论(探究)引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下面2个问题:

1.630能被哪些数整除,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当a=101,b=99时,求a2-b2的值.

注:对于问题1我们必须对630进行质因数分解,对于问题2,虽然可以直接把a=101,b=99代人进行计算,但如果应用平方差公式先把a2-b2变形成(a+b)(a-b)的形式再代入进行计算,将会使计算过程变得更加简洁.

通过对上面2个问题解决方法和过程的讨论,使学生感知到把一个数进行质因数分解和把一个多项式变为几个整式的乘积是对数和式的一种恒等变形,能使演算简便.

从质因数的分解看,为了使运算更加简便和准确有时先把多项式进行变形再代入求值.这样的两个题学生都容易接受.由此提出因式分解的概念,一方面突出了多项式因式分解本质特征是一种式的恒等变形,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可以与因数分解进行类比,从而对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渗透着数学中的类比思想.

探究

教科书第166页的探究题.

注:要在学生充分理解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要注意突出写成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具体含义,使学生联想到可以运用整式的乘法来达到这个目的,为因式分解概念的建立埋下伏笔.

探究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多项式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表示,而所谓因式分解就是把多项式化为积的形式,分清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对因式分解的概念的建立很有必要.

提出因式分解的概念.

注:利用书中的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图,说明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是对一个多项式的2种不同的变形,并强调它们的特点.

练习

下列由左到右的变形,是否因式分解,为什么?

1.(x+2)(x-2)=x2-4

2.x2-4=(x+2)(x-2)

3.x2-4+3x=(x+2)(x-2)+3x

注:通过这个练习强化因式分解的概念.

因式分解方法研究

1.提公因式法

研究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每个因式的特点,提出公因式的概念.

注:公因式的概念是提公因式法的基础,必须予以重视.

让学生体验: ma+mb+mc=m(a+b+c)从左到右是怎样得到的,你能对ax+2ay进行类似的变形吗?

注:要说明公因式提出后,另一个因式是如何确定的.

例1 把8a3b2+12ab3c分解因式

分析:先要求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最后结果该是怎样的,然后仿照课本进行分析,注意讲清确定公因式的具体步骤,从数、字母和字母的次数3个方面进行分析;解完后要分析公因式和另一个因式之间的关系,并思考:如果提出公因式4ab,另一个因式是否还有公因式?从而把提公因式的“提”的具体含意深刻化,这是提公因式法的正确性的重要保证.

注:例1是确定公因式和如何提公因式分解因式方法的具体化,所以教师要细致地讲解,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练习

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1.3mx-6nx2 2.4a2b+10ab-2ab2

注:通过练习熟练和巩固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2 把2a(b+c)-3(b+c)因式分解分析:可引导学生对该多项式的每项因式的特点进行仔

注:例2中公因式可以是多项式,这一点对学生来说不是很容易接受,但却很重要,这是对公因式概念的深入理解.这里隐含着换元的思想,教师应正确地讲解.

细观察从而发现把b+c看作一个“整体”时公因式就是b+c,再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分解.

例3计算:0.84×12+12×0.6-0.44×12

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简单.

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学习例3使学生对因式分解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

比较归纳说说例1例2和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注: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对公因式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所谓公因式通俗地说就是多项式中的各项中共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应从数、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个数(即最低次数)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这个东西有时还可以是一个多项式.

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167页的练习.

建议:这是提公因式法的第1次练习,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并完成,然后详细分析解答中的错误并认真改正.第1题中的第3小题的公因式如何确定要特别说明.

2.讨论:怎样检查因式分解是否正确?提公因式后的另一个公因式的项数和原多项式的项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提高

1.举一个例子说说什么是因式分解.

2.什么是多项式的公因式?确定公因式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3.说说提公因式法的一般步骤.

(1.确定提取的公因式 2.用公因式去除这个多项式,所得的商式作为另一个因式 3.把多项式写成这两个因式的积的形式)

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是本课的重点,公因式的确定和提公因式的具体方法是本课的关键,所以对知识的小结可从这些问题入手带领学生做深入的思考.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70页习题15.4第1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71页第7题;

教学后记

15.4因式分解(2)

教学目标

①在掌握了解因式分解意义的基础上,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比较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②在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用不同的方法分解因式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进一步体验“整体”的思想,培养“换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观察多项式的特点,判断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和综合运用分解的方法,并完整地进行分解.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对平方差公式准确理解.

教学设计

问题:1.什么叫因式分解?

问题1使学生回忆因式分解的概念.

注:对于问题1要强调因式分解是对多项式进行的一种变形,可引导比较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你能将多项式x2-4与多项式y2-25分解因式吗?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问题2使学生感知到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以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注:对于问题2要求学生先进行思考,教师可视情况作适当的提示,在此基础上讨论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特点:这两个多项式都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平方差的形式,对于这种形式的多项式,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来分解因式.

即:(a+b)(a-b)=a2-b2反过来就是:

a2-b2=(a+b)(a-b)

注:要求学生具体说说这个公式的意义.教师用语句清楚地进行表述.

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要注意更多地去分析公式的特征:是两个东西的平方差,这里的东西可以是具体的数、单项式或多项式,所以在分析时可应用形式化的符号:如( )、、口以避免出现类似4x2-9=(4x+3)(4x-3)样的错误.

例3分解因式:(1)4x2-9;(2)x2-0.0ly2;(3)(x+p)2-(x+q)2

分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多项式的项数,每个项可以看成是什么“东西”的平方,使之与平方差公式进行对照,确认公式中的字母在每个题目中对应的数或式后,再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注: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取决于这个多项式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即两个数的平方差,所以要强调多项式是否可化为( )2-( )2的形式.括号里的“东西”是一个整体,它可以是具体的数或单项式或多项式,如(3)题中应是多项式了.

平方差公式能否正确应用直接关系到下面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所以在分析时一定要到位,要抓住形式的特点,要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应用公式的.

因式分解要进行到不能分解为止和分解方法的综合性,这是教学的难点,例题不要太难,重要的是使学生取得共识.

4分解因式

(1)x4-y4 (2)a3b-ab

分析:(1)先把它写成平方差的形式,再分解因式,注意它的第2次分解.

(2)现在不具备平方差的特征,引导继续观察特点,发现有公因式ab,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学生交流体会:因式分解要进行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公式法的综合应用.

注:练习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题习惯.

巩固练习

做教科书第168页的练习.

第1题是4个小题的题组,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要求学生讲出能否用公式的道理.

第2题是用提公因式法和应用平方差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养成先观察多项式的特点的习惯.

注:注意要将因式分解进行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小结

1.举一个例子说说应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应具有怎样的特征.

2用平方差方公式分解因式类似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所以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和指导的方式进行,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71页习题15.4第2、3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71页第8题;

教学后记

15.4因式分解(3)

教学目标

①在掌握了解因式分解意义的基础上,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对比较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②在运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用不同的方法分解因式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进一步体验“整体”的思想,培养“换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观察多项式的特点,判断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和综合运用分解的方法,并完整地进行分解.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准确理解.

教学设计

问题:你能将多项式a2+2ab+b2和a2-2ab+b2因式分解吗?这两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

建议:由于受到前面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影响,学生对于这两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比较容易想到用完全平方公式,学生容易接受,教师要把重点放在研究公式的特征上来.

注:可采用让学生自主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多项式的项数、每项的特点、整个多项式的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然后交流各自的体会.

把多项式向公式的方向变形和转化.

5分解因式

(1)16x2+24x+9 (2)-x2+4xy-4y2

注:训练学生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和做,引导学生把多项式与公式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点,把多项式向公式的方向转化.

6分解因式

(1)3ax2+6axy+3ay2

(2)(a+b)2-12(a+b)+36

注:学生仔细观察多项式的特点,教师适当提醒和指导,要从公式的形式和特点上进行比较.(可把a+b看作一个整体,设a+b=m)

第2小题注意渗透换整体和换元的思想.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70页的练习题.

小结提高

1.举一个例子说说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应具有怎样的特征.

2.谈谈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思考方向和分解的步骤.

3.谈谈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注意点.

注:对这些问题进行回顾和小结能从大的方面把握因式分解的方向和培养观察能力.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71页习题15.4第4题,第5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171页第10题;

教学后记

复习:第15章复习练习

教学目标

①在掌握了解因式分解意义的基础上,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对比较简单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②在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用不同的方法分解因式可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难点:观察多项式的特点,判断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和综合运用分解的方法,并完整地进行分解.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准确理解.

教学设计

一、精心选一选

1.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

A.x2+2x2=3x2 B.2x3(-x2)=-2x5 C.(x2)3=x5 D.6x2÷2x2=3x2

2.按下面图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为x=3,则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6 B.21 C.231 D.156

3.若x2+kx+9是完全平方式,则k等于 ( )

A.3 B.-6 C.6 D.6或-6

4.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

A. B.3x3+2x2+x=x(3x2+2x)

C.x2-2xy-y2=(x-y)2 D.9m2-1=(9m+1)(9m-1)

5.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个阴影部分都是矩形,依照右图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其面积是( )

A.bc-ab+ac+c2 B.a2+ab+bc-ac

C.ab-bc-ac+c2 D.b2-bc+a2-ab

6.用火柴棒按如下图所示的方式搭三角形,搭1个三角形需要3根火柴棒,搭2个三角形需5根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7根火柴棒……按此规律搭下去,搭n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根数是 ( )

A.3n B.2n+1 C.n2+2n-1 D.n2+n+1

二、耐心填一填

7.将-a2表示成若干个同底数幂的和:__________

8.如图是用4张全等的矩形纸片拼成的图形,请利用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关于a、b的恒等式:________

9.分解因式:x4-81y4=_______________

10.若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能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式,

则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三、细心算一算

11.(1)计算:[4x2y2(x2-3xy)-(-2xy)3]÷2x2y2

(2)化简并求值:2(x-5)(x+1)+(x-3)2-(x-3)(x+3),其中x=-1.

(3)利用乘法公式计算:20052-2004×2006

(4)写出一个三项式(要求:能先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然后用公式法分解),并将它分解因式.

12.做游戏,学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猜数游戏题.她让同学们在心里想好一个不是0的数,然后按以下顺序进行计算:

(1)把这个数减去3后再平方;

(2)然后再减去9.

(3)再除以所想的那个数,你得到一个商.

最后把你所得到的商告诉老师,老师会立即猜出你所想的数,你能说出这其中的奥妙吗?请列式说明.

13.(1)已知x=-2时,代数式ax3+bx+1的值为6,那么x=2时,求代数式ax3+bx+1的值.

(2)矩形一边长是5a+2b,另一边长比它小a-b,求矩形面积.

四、请你来推理:

分别计算下列各数的平方,并填在横线上:

52=25

152=(1×10+5)2=100×1×2+25;

252=( + )2= +25;

352=( + )2= + ;

将你发现的规律用仅含n的式子表示,并给出证明.

教学后记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