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台湾电影进军大陆前景一、冠军之殇———《海角七号》《鸡排英雄》两度登陆遇202111日,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收清单正式实施,其中大陆方面对于台湾电影在大陆上映再不受进口电影配额之限制。712日,台湾电影《鸡排英雄》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享受ECFA宏利的台湾电影在大陆14个城市上映。本片在台湾本土上映时取得了1.4亿台币的票房成果,成为继《海角七号》《艋舺》后,第三部票房破亿元的台湾本土电影。除了指标意义非凡,鸡排英雄》更期望能够在大陆市场的票房上有所建树,但圆满的是,鸡排英雄》上映之后票房惨淡,两个礼拜之后又悄然下线。其实台湾电影在大陆遇冷已经不是头一遭,2021年情人节在大陆上映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虽然在台湾本土曾创下5.3亿新台币的惊人票房,在香港上映也取得4200万元的不错成果,但在大陆上映两天也才取得930万元票房,同档期的好莱坞电影《玩命快递3》则是42500万元票房、大陆本土小成本电影《爱得起》更是31000万元,使得大陆不少院线紧急调整放映场次,从每天7场调整到每天5场。接连两部台湾冠军电影信念满满而来,却铩羽而归在大陆遇冷;血脉相连、同文同种也难敌好莱坞大片侵袭,两岸的审美差异为何差距如此巨大呢?二、票房灵药跨海失效———台湾电影登陆失败缘由探究(一)闽南话为主,易生文化折扣1
分析近期两部在大陆上映台湾电影《海角七号》和《鸡排英雄》无一例外人物语言都是以闽南话为主。闽南话是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是以福建代表,在用语习惯上专指在台湾所使用的闽南语方言,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使用。闽南话发音较为简单,因此在观看这两部台湾电影时,闽南语地区以外的观众在理解影片上有难度,亦很难产生文化共鸣。例如《鸡排英雄》这部描写一群在八八夜市的朴实乐天的美食摊主们为了爱护夜市不被强拆,联合起来,成为平民的鸡排英雄,与恶势力抗争的故事,如此市井气息深厚的故事情节,人物主要的语言都是闽南俗语,不了解闽南语的观众是无法领悟其中的来源自闽南地区生活的方言意境的,票房打折扣也在所难免。(二)忽视商业性,大陆观众难共鸣台湾电影在上世纪八十年月兴起了电影新浪潮并以此确立了以文艺片为主要创作题材,重视影片艺术性和国际声誉,放弃商业票房的风格。其中以侯孝贤、杨德昌、蔡光明等人最为出名,作为大致诞生于20世纪四十年月的群体,新浪潮导演们成长于台湾最为动荡的年月———日据时期结束以及后殖民时期的影响、国民党携大批大陆民众入台、美国军事协防、反攻大陆、二二八事变、白色恐怖时期等一系列政治历史大事,因此他们通常都以社会认同及现实环境关怀作为主题,以布满自传性的电影题材反映历史与现实交叉、个人和时代碰撞的种种悲剧性故事[1]尽管这一时期台湾电影在国际上大奖接踵而至,但文艺气息深厚、叙事结构缓慢、故事情节不强等特点也严峻2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