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中定语后置句的辨析

中学教材中定语后置句的辨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节选了荀子的《劝学》,对于其中的一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理解,所有教学参考资料和网络资源,都作了同样的解释:定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应是“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笔者以为,本处完全可以理解为主谓短语之间加上“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充当整个句子的宾语成分,而非定语后置。此处“蚓”为主语,“无”为谓语,“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为宾语;此结构类型的还有“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等。

  定语后置现象

  定语后置这一特殊语法现象,最早见于杨伯峻的《文言语法》(1956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文言的特点是简洁流畅,较长的形容语加在中心词伤势不习惯的。如果有较长的形容语,一般是移在中心词之下,用一个“者”字来联络。

  到1979,“定语后置”这一说法开始被中学教材采用,从而逐渐被语文教学参考书所采用。总而言之,它不是古已有之,因此对于很多文言语句,能不采用此说法则不要采用。

  比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楚人有涉江者。

  郑人有欲买履者。

  以上三句中,“有”是动词,其前面的成分可以充当状语,表示范围起限制作用,分别理解为:客中有个吹洞箫的,楚人中有个过江的,郑人中有个要买鞋子的,完全说得通。

  笔者经过整理归类,把中学课本中常见的定语后置句作如下分类:

  1、中心语+定语+

  如:求人可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可报秦者”修饰“人”。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有:

  ⑴约与食客门人有勇力文武具备者二十人阶(《史记?平原君列传》)

  ⑵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

  ⑶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⑷人马冻死者相望。(《雪夜入蔡州》)

  ⑸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史记?赤壁之战》)

  而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这样形式相似的句子,可根据语境理解为:然而天子读书的有几个?而不必说成定语后置。再如:

  ⑴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⑵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⑶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史记?刺客列传》)

  ⑷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⑸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怀。(《先妣事略》)

  同样不必将定语后置的说法强加于其上。

  2、中心语+/+定语+(定语是包括在中心语其中的)

  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此处的“千里”作“马”的定语,类似的句子还有:

  ⑴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⑵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⑶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a潭西小丘记》)

  ⑷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为学》

  ⑸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J也。(《勾践灭吴》)

  ⑸世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陈丞相世家》)

  ⑺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⑻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3、此外,当定语是数量词时,中心语+数量词可视为定语后置,这样例子很多,:

  ⑴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⑵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使楚》)

  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⑷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⑸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当然,学术界对于定语后置这一说法至今仍未达成共识。例如对于上述的模式中心语+/+定语+,有学者认为它并非是定语后置,比如“马之千里者”应当解释为“马中的那些千里马”,因为作者要强调的是千里马,而非所有的马,之所以用这样的句式,是要避免与前文“千里马”模式的雷同;也有学者认为还是解释为定语后置句更说得通,否则不符合古人做文章的简洁流畅原则。

  对于广大师生,在讲述和学习定语后置的过程中,如遇到有关定语后置说法,也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细致的分析,切不可有铅字崇拜或者尽信书的错误倾向。

  

  朱小蔓,教师,现居江苏高邮。

《中学教材中定语后置句的辨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