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二十一)语文试卷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二十一)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的意义

楼宇烈

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君子一词很难界定,勉强相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研究表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者,后世也有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如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调统治者作为一个民族的表率,要通过教育来化导民众。君子既是一个统治者,同时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个教育者。《礼记·学记》开篇就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君子从社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整个中国文化中形成了主流。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上、品格上的差别。

当然中国文化中也不是仅有君子这一个词,与君子含义相近的,一个是,再一个是圣人。荀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办事,侧重于从现实的做人做事方面,来实现和遵守这个。荀子接着讲,笃志而体,君子也。是说君子既有远大的、坚定的志向,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对天地人之理都看得很清楚,而且没有停止,不断向上,不断探索,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就是圣人。荀子给”“君子”“圣人做了相当清楚的定义,这三个层次都是遵循一个做人的根本道理,遵循社会应该遵守的一个理法去做的,而且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提升。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模,所以君子更现实、更实际,我们达不到做圣人,但是可以做一个君子。我们常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谓就是学识丰富,就是品行端正。这两个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君子的社会作用,首先是引领社会风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君子的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起引领的作用,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引领就必须以身作则,要身教,自己先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君子能够以身作则地身教,所以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大家。引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习俗。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非常重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什么都要用法律来管理,社会是管不过来的,要靠大家道德的自觉,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

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于文化传承的人,那这个文化就会中断。随时代的变化,文化的内涵和形式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是文化的根本精神不能放弃,这要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的东西传承下来。

(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于君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君子一词出现在春秋之前,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相同,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B. 春秋以前,君子既是统治者,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教育者。《礼记·学记》中的建国君营,教学为先说的就是教育是管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C. 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君子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不再使用君子社会地位这层意思。

D. 君子含义与圣人相近,都是要遵循做人的根本道理和社会应该遵守的理法去做,并且坚持不懈不断提升。只是君子多了笃志力行,比圣人少了不竭的坚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文化传承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作用。

B. 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从道理上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但真正能够成为圣人的并不多。

C. 所谓就是学识丰富,就是品行端正,我们常用博雅来形容君子,说明一个人只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就一定是一个君子。

D.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君子的内涵,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内涵并不相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载《正蒙》里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是引领社会的正能量。

B. 身教胜于言教,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觉,营造出良好的社会习俗。

C. 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社会的良好习俗比法律的管理更重要。

D. 社会需要有君子来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承文化的根本精神。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 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 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2018125日《法制晚报》)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 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2018125日《每日新报》)

材料三:

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已。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2018125东北新闻网”)

材料四:

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2018125日《法制晚报》)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不放鞭炮的讨论。

B. 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 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近几年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增加。

D. 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中记者从微博中获取信息说明当前的媒体很注重网络,对网友的观点、态度很重视,同时也说明了网络成了大众表达心声的阵地。

B. 材料二用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顺应民心以及河南朝令夕改的禁炮令的对比说明禁炮令政策不能随心而为,要注意地域特点。

C. 材料三在讨论禁炮令时考虑问题全面,注重多方面的分析,比如第二段也从民众有权选择自己的过年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

D. 材料四是议论文体,分析了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禁炮令中的作用,同时从民俗的角度讨论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的理由等。

6.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祖母的季节

苏童

祖母天天坐在门槛上听雨,神态宁静而安详。那是去年秋天的事情。去年秋天是我祖母的弥留之际。我们家的人都记住了那些下雨的日子。

春天的时候我祖母还坐在后门空地上包粽子呢。有一只洗澡的大木盆装满了清水,浸泡着刚从湖边苇地里劈下的青粽叶,我家屋前屋后都是那股凉凉的清香味。我走过去把手伸进木盆,挨祖母骂了,她不让人把码齐的青粽叶搞乱了。

祖母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我跟着她。这水里有小青蛇。小青蛇游过的水里,长苇子都是甜的。祖母采着青粽叶,时不时俯视身下的湖水,湖水波动着,把她穿蓝袄的影子搅碎了。突然手里抓的苇叶掉落了。祖母颤抖着,告诉我她刚才看见了祖父的脸。老家伙来拉我走了。祖母对着湖水自言自语。

家里人猜祖母是看见了游过水下的小青蛇。我祖父属蛇,村上人都喊他小蛇儿。他十七岁娶了我祖母,我祖母就成了小蛇儿家里的

去年端午节前后,祖母坐在后门空地上不停地包粽子,几乎堆成了一座粽子山。

小蛇儿从前最能吃粽子,一顿能吃八个。有一天村西的老寿爷踱过我家门前,看见了门楣上一捆捆的粽叶,这样对我父母亲说。

我祖父也死于秋天。死于异乡异地一个叫石码头的地方。据说他是在新婚的五天后出走的,走了就没再回来。祖母守着他留下的老屋过日子,闭口不谈祖父的事。许多年了村里人还是喊我祖母小蛇儿家里的。有一年老寿爷跟着贩米船来到湖北一个码头上,遇见了我祖父。他正在码头的石阶上为一个瞎女人操琴卖唱。他跟着老寿爷上了贩米船。他帮着村里人把船上的米袋卸完,拉着老寿爷进了一家小酒店。就是那次我祖父酒后还吃了八只粽子。你回去吧,你儿子会满村跑了。老寿爷说。祖父摇着头说,出来了就不回去了。后来祖父把他的二胡交给贩米船上的人带回家。

从我记事起,那把二胡一直高高挂在一家人的头顶上。有一年过年前,我母亲想找块布把那把二胡擦一擦,但是猛听见下面祖母惊恐的喊声:凤英子,你不要动它。

我把它擦擦干净。母亲回过头来说。

不要擦。祖母固执地说,她盯着我母亲的手,眼神里有一种难言的痛苦。

去年秋天不是好季节,那没完没了的雨就下得不寻常。祖母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她向每一个走过家门的村里人微笑,目光里也飘满了连绵的雨丝。

活不过这个冬天了。我听见父亲对母亲说。

就是那个下雨的午后,祖母第一次让我去把房梁上的二胡取下来。我在梯子上向那把二胡靠近时,心止不住狂跳起来。刚才你看见他的脸了吗?祖母问我。她的脸上浮起了少女才有的红晕,神情仍然是悠然而神秘的。我摇头。你这个傻孩子,我死了二胡就是你的了。祖母说,她闭着眼睛回忆着什么,脸上的红晕越来越深,那老鬼天天跑到我梦里拉琴,拉得好听呢。有一个瞬间我感到紫檀木二胡在怀里躁动,听到了一阵陌生的琴声从蛇皮琴筒里涌出来,越过我和祖母的头顶,在茫茫的雨雾里穿行。我抓住了马尾琴弓。琴弓挺轻的,但是似乎有股力要把我的手弹回来。你这个傻孩子,你怎么不拉呢。祖母焦灼起来,她猛地睁开眼睛,带着痛苦的神色凝视那只二胡。

秋天下最后一场大雨的时候,我母亲从箱子里找出了祖母的老衣。母亲把红色的老衣挂在她房里,光线黯淡的房间便充满了强烈的红光。后来我母亲打开了祖母常年锁着的一只黑漆木盒,木盒里空空的,我母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急忙走到后门去。

没有了。母亲对父亲说。什么没有了?”“那块金锁。母亲说。

我父亲沉默了一 阵子,来到祖母身边,轻轻地把她从昏睡中唤醒。娘,你的金锁呢?

没了,早没了。祖母那会儿依然清醒,她定定地看着父亲的脸。娘,我们不要,让你老带走的。母亲说。我不带走,死了还带金锁干什么?祖母说完真切地微笑了一下,那是她一辈子最后一次微笑。祖母闭上眼睛了,不再说话,微笑也渐渐消退。

清明去扫墓的时候,母亲带着锡箔和纸钱,我拿着一株迎春,父亲却在臂弯里挟着祖父留下的那把二胡。祭坟以后,我看见父亲把那把紫檀木二胡放在坟头上,坟上的火光猛地黯淡了一下,随之又蹿出一群枫叶般的火苗来。

我祖父的紫檀木二胡被点燃了。在一片寂静中,我们听见那把二胡在火苗的吞噬下发出一阵沉闷的轰鸣,似乎有什么活物在琴筒里狠狠地撞击着。是你爹的声音吗?母亲的声音打着颤。不,是娘的声音。父亲庄严地回答。

当蛇皮琴筒发出清脆的开裂声时,我先看见了从琴筒里滚出来的金光闪闪的东西。那东西渡过火堆,渡过父母亲的身边,落在我的脚下。那是我祖母的金锁。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她向每一个走过家门的村里人微笑,目光里也飘满了连绵的雨丝采用了动作描写,表现出祖母达观地对待生死。

B. 小说注重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如母亲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急忙走到后门去,表现出母亲害怕被婆婆发现的紧张心理。

C. 二胡在小说中有重要作用,在祖母心中,二胡是祖父的寄托;祖父让老寿爷将二胡带回,表明他对祖母爱情的忠贞。

D. 小说不靠情节取胜,作者不动声色地表情达意,如包粽子、金锁藏在二胡之中等情节都具有深刻含义。

8.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祖母的季节为题目,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初举进士,得学究出身;再试,中甲科。知华州郑县,转运使檄州运米五万输长安,郑独当三万。时贻书使者曰:会三万之费,以车则千五百乘,以卒则五万夫,县民可役者才二百五十八户耳。 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华、雍相去百六十里,一旦欲用,朝发而夕至矣。使者从其言。

陆师闵干秦、蜀茶马,辟为属。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为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诸生有触忌讳者,教授欲上之,曰:是间言语,皆臣子所不忍闻。时即火其书,曰:臣子不忍闻,而令君父闻乎?

张商英罢相,言者指时为党,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未赴,提举河东常平。岁饥,发公粟以振民。童贯经略北方,每访以边事,辄不答。还为大晟典乐,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内侍何谪监衡州酒,犹领节度使,时奏夺之。

召为工部员外郎,改礼部,兼辟雍司业。大观兴算学,议以黄帝为先师。时言:今祠祀圣祖,祝板书臣名,而释奠孔子,但列中祀。数学,六艺之一耳,当以何礼事之?乃止。迁太仆少卿。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蔡攸闻之,以告王黼,黼怒,斥为腐儒。时求去,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俄提举上清太平宫。西归,遇其里人赵雍,为言:取燕必召祸。吾老,得不遭其变,幸矣。累岁而卒,年七十八。

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节选自《宋史吴时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B.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C.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D. 章楶欲以御史荐力/辞之/徽宗求言/远臣上章/封识多不能如式/有司悉却之/时建言/乃得达

1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学究,古代是读书人的泛称,文中指吴时第一次应举进士,考取了学究。学究是科举中的科目名,后来一般指迂腐浅陋的读书人。

B. 斛,原是古代量器,后指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

C. 教授,文中的教授是学官名,在宋代是指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D. 文中的六艺和韩愈的《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的六艺意思相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基本技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吴时办事灵活,所提建议利国利民。他进士及第后任职华州郑县,接到运送粮食到长安的指示,他建议移兵于华以节省运费,转运使听从了他的建议。

B. 吴时宽宏大量,大力提倡言论自由。他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时,华州有的诸生写文章触犯了忌讳,吴时对当地教授写信举报此事非常恼火。

C. 吴时狷介耿直,不惧怕跟权势结怨。童贯经略北方时常以边防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取消了他节度使之职。

D. 吴时学识渊博,撰写文章倚马可待。他写文章很敏捷,从来不打草稿,下笔就能写成,京师两个学府里的人称他为立地书橱立地书橱这个成语即源于此。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

2)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众人

(宋)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钓。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注)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诗标题的众人指普通人,何足二字说明作者并不在意他们的议论纷纷,反而坚定地认为这些是非是值得高兴而不是担忧的。

B. 三四句用典,说明大家交口称赞的不一定是圣贤,反之亦然,还巧妙地暗示了自己的处境,且与尾句相呼应,点明了自己做人的方向。

C. 从诗歌艺术方面看,全诗以说理和散文笔法为诗,较为缺乏形象和情感的打造,虽表现出宋诗重议论的特点,但读起来诗味并不丰厚。

D. 本诗内容虽主要写的是对待他人意见的态度,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一位立场坚定、充满自信,以圣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诗人的风骨。

15.本诗内容恰好阐释了《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出的哲理,请指出哲理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次北固山下》一诗含不尽之见于言外,其中饱含辩证哲思的两句是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先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历经金人入侵战火的人们淡忘当年的屈辱岁月、而今安于异族统治的痛心与批判。

3)韩愈的《师说》针对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指出如果不及时纠正错误态度,必将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最近,湖北潜江小龙虾学院首批学生未等毕业就被各企业预定得荡然一空,引发了人们对专业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崭新魅力的热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已不言而喻,它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之举。这几年的就业市场,一头是工厂感叹招工难,另一头却是就业者叫苦不迭,感叹就业难。其实,就业问题不仅是总量问题,还有一个结构性问题。要化解这一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总体的均衡发展,关注个体的因材施教。同时,当工匠精神广为称颂,不少蓝领工人薪资超越白领,专业技术人才的收益与声誉蒸蒸日上,这些都为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心理支撑。

当然,职业教育要赢得更多青睐,关键还在于不断提升自身质量。职业化意味着专业化,小龙虾学院这样的职业院校之所以炙手可热,关键在于办学特色鲜明,紧密对接了市场需求。这也启示更多学校,只有牢牢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避免管理松散、培养目标模糊、理论脱离实际等人才培养窘境,才能擦亮特色的招牌。

17.文段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急需解决,补上职业教育短板

B. 急需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补上职业教育短板

C. 急需补上职业教育短板,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

D. 职业教育短板急需补上,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

19.下列为文段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小龙虾学院为何走红 B. 小龙虾学院引发热议

C. 小龙虾学院擦亮特色招牌 D. 小龙虾学院学生倍受青睐

20.以下是某学生给老师回信中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恩师七十华诞将至,学生倍感激动,得知恩师在花甲之年仍然执鞭讲台,更是让晚生大受鼓舞。今日收到恩师教育心得初稿一部,拟让学生斧正,感谢恩师垂念,我当鼎力相助,以期顺利出版。同时期待恩师拔冗俯就寒舍,学生将不胜荣幸。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示例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我们不该允许人们不受约束地上网。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经常光顾不健康的网站,用不了多久,我们社会的整个道徳结构就会土崩瓦解,那时候,人类将退化成禽兽。

示例:我们允许人们不受约束地上网,他们也不一定就会光顾不健康的网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一份由某学校7名中学生撰写的提案,近日被提交给全国两会。据悉,这已是该学校第四次通过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将中学生提案带上全国两会。

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以高中生为主体,是一项公益性的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至今,活动已连续举办5届,全国200余所中学的2000名学生先后参与其中。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作文。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答案

1.B 2.C 3.C 4. B 5. B

6. 传统民俗使然。鞭炮寄托着人们对新年蜒美好祝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俗,认为年味儿就是炮昧儿

认为燃放鞭炮是安全的。鞭炮具有不安全因素,无论制作、运输还是燃放,都有危险伴随,但有些民众忽视了这些不安全因素。

对燃放鞭炮造成的环境污染理解不够。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有些民众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分子的道理,认为燃放鞭炮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7. D

8. 命运悲苦。新婚 后五天,丈夫就出走了,而且走了就没再回来。

宽容。她守着丈夫留下的老屋过日子,闭口不谈丈夫的事,并没有责怪丈夫。

忠贞。她将丈夫让人带回的二胡高高挂在一家人的头顶上,她思念丈夫,有看到丈夫的幻觉,她将自己的金锁放在二胡之中,表明自己与丈夫永远在一起。

愚昧。丈夫背叛了她,她却一直守在老屋里,即使丈夫死去,她仍然如此。

能干。去五里外的白羊湖边采青粽叶,包粽子。

9. 含义:一是文中写到的祖母生活中的春季和秋季,主要指离开人世的秋季;一是祖母的一生。作用:组织情节,小说中的主要故事按照季节展开,祖母生活中的春季和秋季是明线,祖母的一生遭遇是暗线。象征人物命运。祖母在春季等待,春天象征希望;祖母在秋季离开人世,秋季象征生命枯萎。暗示小说主题。祖母的季节不是很好的季节,暗含作者对祖母的同情和对祖母的怀念。

10. B 11. D

12. B

13. (1) 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便得到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能够免掉。

2)又因为上朝入对时论及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

参考译文:

吴时,字伸道,邛州人。第一次应举进士,考取学究出身;第二次参加考试,考中进士甲科.担任华州郑县知县,转运使通知州运五万斛米送到长安,郑县独自承担三万斛。吴时给转运使写信说:计算三万斛的费用,用车需要一千五百辆,用士卒运就需要五万人,县内的百姓可供使役的只有二百五十八户。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便得到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能够免掉。华州、雍州相距一百六十里,一旦想用,军队早上出发晚上就可到达了。转运使听从了他的话。

陆师闵经管秦、蜀茶马事,征召吴时为属下。章楶想推荐吴时为御史,吴时极力辞绝.徽宗求直言,远方的臣子上奏章,封口标识大多不能遵照格式,有关部门都退了回去,吴时提出建议,使奏章得以呈达。吴时担任睦亲宅教授,提举永兴军路学事。华州的学生有触犯忌讳的,教授想上报,说:那中间所说的话,都是我不忍心听到的。吴时立即烧了他的信,说:你不忍心听到,却让君主听到吗?

张商英被罢相,言官指责吴时是他的同党,出京担任耀州知县,又贬他担任鼎州通判;没有赴任,提举河东常平司。荒年,发放官库粮赈济百姓。童贯经略北方,常以边防的事务问他,他总是不回答。还朝担任大晟府典乐,擢升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宦官何谪监衡州酒税,仍兼任节度使,吴时上奏而取消他节度使之职。

吴时被召为工部员外郎,后改任礼部员外郎,兼任辟雍司业。大观时兴起算学,议论把黄帝作为先师。吴时说:现在春祭圣祖,祝板上写上大臣的名字,而祭奠孔子,仅列中祭.数学,只不过是六艺之一罢了,应当用什么礼对待呢?于是停止。升为太仆少卿。又因为上朝入对时论及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蔡攸听到之后,告诉了王黼,王黼很生气,斥责他是腐儒。吴时请求离朝,以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不久提举上清太平宫。回去时,碰到了乡人赵雍,对他说:攻取燕州必定招来祸患,我老了,能够不遭受灾变,很幸运。几年后去世,年七十八岁。

吴时写文章很敏捷,从不打草稿,下笔就写成, 京师两个学府(国子监与太学)里的人把他看作立地书橱

14.A

15.1不畏二句表现的哲理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才会自信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事物的重重表象所迷惑。(2)本诗中的一二句作者不以众人的议论纷纷而,众人的看法不过是像浮云一样,只是事物的表象,三四句中的贤圣与否不以人的论说而定的举例充分论证了这一点。,但作者并不否认像五六句圣人那样以较高的客观标准对人的客观评价,但无论如何(众人也罢,圣人也罢),人善恶好坏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这体现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谛。

16.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烽火扬州路 一片神鸦社鼓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17.B 18.C 19.A

20.①“花甲改为古稀②“斧正改为修改③“垂念"改为抬爱";④“鼎力改为全力"俯就改为光临

21.1)光顾不健康的网站,不一定就会造成我们社会的整个道德结构土崩瓦解。 整个道德结构土崩瓦解,人类也不一定就会退化成禽兽。

22.爱国

少年模拟人民政协的做法,是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体现了主人翁意识,作为国家的主人、以各种形式当家作主,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感。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转动了千年的历史车轮,便沉淀出了爱国文化。岁月让爱国文化催出了醇香,我不禁陶醉其中。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每当忆起这番话,内心便是止不住的热血沸腾。心中也暗下决心,决不能辜负了一代领袖对我们后辈的期望。我们正属于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阶段,为何不去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为了祖国,为了自己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就努力吧!

作为祖国的下一代,“爱国主义”毫无疑问成为了我们中学生做人的基准,爱国、一个多么神圣而又庄严的“举动”,事实证明:一切有崇高理想的人视爱国为第一任精神支柱,诚然,因为他们知道国家的是与自己的前途紧密相连、休戚相关的。唇亡齿寒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霍去病“不灭匈奴不为家”,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乃广为传扬之佳话,秦桧卖国求荣,吴三桂引兵入清,则遭万世之唾骂。遵循客观规律,人们自是尊敬“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痛恨奴颜婢膝的卖国之辈。如果让你选,你会怎么选呢?相信你不会傻到去做个遗臭万年的“害虫”吧!

虽然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和平的社会。但是爱国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时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体现,也可以通过每件事当中体现。我们要从小树立一个爱国的思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自信自强,无私无畏。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爱国就是救灾官兵救人时的奋不顾身,就是志愿者在灾区的一个眼神,一处帮助,就是全国亿万群众捐款捐物的热情。在奥运会举办之际,爱国就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的奋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国民不乱丢垃圾,文明现看比赛的行为……

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模拟人民政协为开端,积极参与到国家的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成为世界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精准预测考试(二十一)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