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

乙酰胆碱受体储存库:1937年,正当梭尔邦(Sorbonne)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家DavidNachmansohn观巴黎世界博览会时,他注意到有几只具发电器官(electricorgan,EO)的鳐正在表演节目。这些鳐的EO能够发出4060V的电压,杀死水中的潜在食物。当时Nachmansohn正在研究乙酰胆碱酯酶AChaseAChase可酶解从运动神经末稍释放的AChNachmansohn知道这类鱼的EO与骨骼肌是同源的,于是在博览会结束后,开始对EO进行研究。对EO的第一次实验结果表明它是AChase的超级储存库此器官也是nAChR十分丰富的储存库nAChR存在于骨骼肌细胞的突触后膜上,它会与由运动神经末稍释放的ACh分子结合。如果能发现一个理想的系统模型,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殊领域的研究,可以说是无价的。这将在后面的讨论中得以证实,鱼的发电器官事实上是nAChR研究中的唯一物质来源。脱敏脱敏是指在使用一种激动剂期间或之后,组织或细胞所产生的对激动剂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有时,脱敏仅局限于激动剂本身,而组织对其它激素的反应性不受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同种脱敏。反之,若组织对其它激素的刺激也变得不敏感,则称之为异种脱敏。前者可能是因受体自身的变化,如磷酸化、内移等引起;而后者则可能是由于所有受影响的受体拥有一个共同的反馈调节机制,或者受到调节的是它们信息传递通路上的某个共同环节。
受体脱敏机制受体的磷酸化: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个很大的受体家族,它们可能均有7次跨膜的拓朴结构。它们所引起的生理功能包括激素作用、神经传递、趋化性、视觉、嗅觉及味觉等。其中许多受体都受到受体激酶的调节。它们的快速脱敏主要是由于受体的磷酸化,至少有两类不同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与此有关:(1第二信使激活的激酶PKAPKC(2不依赖第二信使的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GRKs特异作用于被激动剂占领或激活的受体,它引起的脱敏包括两个步骤:首先,GRK识别激活状态的受体,并使之磷酸化;接着,arrestin样”抑制蛋白结合到磷酸化了的受体上。这最早在“光受体”视紫红质与视紫红质激酶间及β2肾上腺素受体与βARK1间的体外实验中获得证实。发现通过这两个步骤之后,视紫红质的磷酸二酯酶激活能力及β2肾上腺素受体的GsGTPase激活能力均被抑制。但在不同的系统中,受体磷酸化和“arrestin样”蛋白结合对脱敏机制的贡献可能不一样[4]受体的内移:受体内移是受体数目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胞吞作用。其过程大致是: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先丛集于被膜小凹处,继而内陷成囊状结构,并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受体有的可被释放并重新参入膜中,其余的则被溶酶体酶降解成多肽。激动剂促发的受体磷酸化在许多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GRKsar-restins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某些受体的内移与受体脱敏有关。M3型胆碱受体的羧基端苏氨酸残基的突变,可以很明显地减少受体内移,同时也明显削弱受体脱敏的能力。此外,膜受体浓度的变化也在激动剂引起的μ型阿片受体的脱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更多的研究则显示,对于许多受体,如H2型组胺受体、D1型多巴胺受体及M2型胆碱受体等来说,受体内移和受体脱敏这两个过程是相互独立的。
《受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