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於老师报告的主题是“把握内容主旨,凸显核心观点”,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於老师举例分析了该从哪些途径去把握一课的内容主旨,比较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受益良多。比如,一课的内容主旨有时候就在课的标题中有所体现,我一下子想起以前参加的一次公开教学,当时於老师也来听课了,他的评课我当时并不是十分理解,今天听来,才真正体会到深意。我上的一节课是七年级第三单元第10课《帝国分裂与民族融合》,内容主要介绍了大一统帝国的第一次分裂到完成统一之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对学生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本课内容时间跨度长,头绪纷杂,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我当时在备课时也仔细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有两大特点,就是课题所说的帝国分裂与民族融合,这一点在内容主旨的把握途径上与今天於老师所说的应该是不谋而合的,我认为这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分裂加剧了冲突,冲突促进了融合,融合加速了统一,所以我是围绕这一条主线来组织教学的。於老师在评课时说到:“这堂课其实充满着矛盾性,内容很驳杂,400多年历史,在过去是三节课的内容,所以处理上很复杂,但是要40分钟上完,其实还有很多深层思考在里面。过去我们常常讲统一促进了融合,推动文明的进步,可是今天就是要讲分裂促进文明发展,该如何处理,是很有挑战性的。针对本课来讲,帝国分裂与民族融合,哪一个更重要呢?对这几百年的历史来说,分裂不是主要指向,融合才是更主要的特征,所以前一个问题应该只是个铺垫,在重点的凸显上还略显不足。另外,融合是双向的,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同化固然很重要,也应该讲到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的影响,这样才能把时代的特征更加突出出来。总之,历史本身是很复杂的,老师要向初中学生传递清楚很不容易,要求老师语言运用、逻辑分析、线索梳理都要很清楚,尤其在
问题的设计上更要谨慎,仔细推敲。希望今天参与听课的老师也要多思考:教材的灵魂、主旨、重点到底是什么?要传达的思想到底是什么?”我今天再来反思於老师的这段评课,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如前所说,我固然从标题中提炼了本课的一条教学主线,但是这其中涉及的两个问题,到底哪个才是教学的重点,是否二者是并列关系,是并重的?当时我在听评课时也是不理解的,被於老师问住了的。直至今日,再听这个报告后,除了几条途径外,我更加理解了,一节课的内容主旨是在对这个内容、这节课、这本教材、这段历史、甚至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有了一个比较宏观的认识之后,才能比较好的把握的。看似从标题中可以比较容易就把握的内容主旨,其实也不是简单地照搬就可以真正把握好的,途径是专家可以指点的,但是对于本学科知识的积累是不能走捷径的,没有大量的知识铺垫,简单照搬几条途径仍然是把握不好课堂的主旨的,还好於老师每次都很有心地推荐一些书籍,让我可以不断学习。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张韶玲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