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1.古埃及的艺术特点:

1.在古埃及,艺术形式与他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密切相关。

2.金字塔的结构代表了古埃及的社会结构。(作为古代奴隶专制国家的典型代表,从法老到大臣、平民、奴隶,等级森严。)

3.雕塑的程式包括以下几项内容p15

1.雕像无论直立或端坐,头部、躯体和俩腿必须保持垂直。立像一脚在前(通常左脚),一脚在后。双手紧握下垂,即使有动作也须紧靠躯体。坐像上身端正,双腿并紧,两手按膝盖或一手放胸前,或双手于胸前交叉。

(2).无论坐像或立像,都着重刻画头部。尤其是注重对眼睛的刻画,眼球用水晶镶嵌,眼珠则用乌铜作成。其他部分处理则比较简略概况。面部轮廓在与像主人相似的基础上有所美化。为表示威严,国王与王后的神态都十分庄严,极少有感情流露。

(3).人物按身份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

(4).雕像着色。眼圈着黑色,男子的皮肤多为褐色,女子的皮肤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发饰衣服等均按实物上色。

4.浮雕和壁画的程式则表现为:

(1).正面律。人物的肩膀为正面,头部为侧面,乳房也是侧面表现,并直接画在肩下,眼睛为正面,双腿为侧面,两脚都画成内面的。(p15

(2).在画双手时,必须画出所有手指,人的朝向一般总是朝右,要伸出胳膊时总是选择右臂,左臂弯曲地贴在身上,但有时为了左右墙壁的对称的需要,人像的动作也有朝相反方向运动的情况。

(3).男性服装多为系在腰间的上半部分打褶的短围裙,女性服装一般是露出胸部的紧身长袍。王者们有象征权力财富的各种饰物,女性有项链、头饰、手镯等。

(4).画面中人物形象的大小比例与人物的身份的尊卑成正比,身份越高贵形象越大。

(5).画面多以水平带状结构分割。(由于埃及北部是海洋,南部是高原、西部是沙漠、仅有东面的苏伊士海峡与亚洲相连,使它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种封闭的状况,导致埃及与世界其他文明地区相对隔绝,少有交流与往来。)这样造成了埃及文化艺术发展上长期规范和稳定的状态。因此,埃及艺术的形式在3000年间基本处于稳定不变的状态,总的来说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的,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一.古风时期(什么是古风时期)

我们把公元前750—470年的这一时期称之为“古风时期”,这个时期的艺术是以克利特迈锡尼文化为先导,而逐步地以一个崭新的风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所谓“古风”,就是说在艺术上还保持着过去艺术上的影响,继承了过去的某些东西,古拙而不成熟。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如此,但是后来的希腊艺术,总的趋势向已开始在这个时期奠立着基础。

二.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征:

1.赞美人性,注重情趣,强调模拟自然。

2.注重内在结构,信任此刻的观察,追求理想境界。

3.在和谐理想的旗帜下不断超越,带来艺术风格顺其自然的演变。

三.希腊的陶瓶分为红绘和黑绘。

四.“古拙的微笑”就是雕塑都带着一种莫名的、古板的、有着几分的稚气的微笑。

五.希腊建筑分为三种形式:朵尼克式、依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前两个需要重点记)

六.米隆: 米隆是古代希腊第一个有着个人独特风格的雕刻大师,他的艺术为黄金时代的雕刻铺展了道路。在造型艺术上表现人物运动中相对静止的一瞬间状态,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当时的哲学情况看,有人认为他这种善于表现运动和“动”与“静”的对比的艺术手法可能受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里”的影响,因而他的人物都是处在不断的对立的运动中。

代表作:《掷铁饼者》、《雅典娜和马尔斯亚斯》。

一.了解古罗马美术的基本特征p84

古罗马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是它的内海,东方非洲的埃及,西亚的两河流域,北方的黑海沿岸,西方的法国、西班牙都在它的统治之下,而就其本土来说,主要在意大利,各地的美术有所不同,与古希腊艺术比较有着以下的基本特征:

在审美思想上,罗马艺术已由希腊的全民理想转为强调对个人的表现;由自由转向严谨的意志;由希腊着重神庙建筑和运动员雕刻,转向了更广阔的的艺术天地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共性过渡到注重个性。对显赫的人物,既要有磅礴气势的理想化,也十分强调形象的逼真,个性的突出。这一点,对西方后来的肖像画和人物雕刻有着明显的影响。繁缛而华丽,贵族显赫为追求自己的享受,已失去了古希腊的简练和典雅。实用性大于审美性,没有希腊人的神话幻想。有人说希腊人是诗人,罗马人是散文家,前着浪漫后者现实,确是很中肯的评语。

具体到人物雕刻上,和古希腊“古拙的微笑”的特点一样在塑造形象时有着一定的程式:眼皮稍微下垂半掩着眼睛;目光惨淡无力,疲乏无神;头发如整齐的鳞片,映托着秀丽的面容;不涂颜色。

二.古罗马的肖像雕刻在公元2世纪下半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有了不同的风格,但其普遍的特征是:不论男性、女性、青年、老人或不同的种族都有着一种黯然神伤的情绪,看不到现在也看不到未来,存在的只是忧虑和失望。这种肖像作品,美术家们习惯于称它为:伤感的,或带着情绪的雕刻。

3.了解古罗马建筑《万神庙》p91

《万神庙》为罗马帝国最神圣的地方,供奉着罗马的守护神。许多对罗马有特殊功勋的人,都安葬在这里,文艺复兴时的画家拉斐尔即为其一。主体厅堂为灰泥的圆屋顶,顶的正中有一洞穴用以采光。这个圆屋顶和屋顶上盖着镀金的青钢瓦由6.2米的圆形厚墙负荷着。主体厅堂前为宽大的进出柱廊,两旁各八根科林斯式柱子支持一个三角形的楣墙。因而,可以说这个神庙是由前面16根柱子组成的门廊和后面的圆形大厅两大部分组成,是罗马圆型殿宇中最大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厚重的墙,巨大的圆顶,挺立的柱子气势磅礴。开始建筑于公元前27年,但大部分为公元117-138年完成。公元663年这个建筑除了主体大厅和它高大的青铜门之外都被破坏,后虽有恢复,已失去很多原貌了。

4.了解本章小结p95

一、古印度美术的基本特征

1.古印度美术不仅具备印度文化的一般特点,而且与印度的宗教、哲学关系极为密切。

2.古印度美术风格的演变不仅受到了形式美自律性法则的支配,而且受到了古印度宗教、哲学嬗变的制约,是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统一于古印度文化的规律性的流露与显现。

以古印度美术的两大系统,即佛教美术和印度教美术为例。基于佛教注重内省与沉思的心理,佛教艺术表现出强调平衡、宁静,以古典主义的和谐与静穆为其最高的境界,而印度教把宇宙论认定为最高精神境界,崇尚生命的活力,所以,印度教的艺术形象追求动态与变化,表现为近乎巴罗克风格的躁动、夸张和激情。这些在各自的艺术中心石雕造像中有精彩的表现。

3.佛像的创造古印度美术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造型艺术的伟大贡献。

4.古印度的建筑艺术融各风格雕刻艺术于一体。

二、犍陀罗的艺术特点

艺术家们仿照希腊、罗马神像创造的希腊式佛像,造型高贵冷峻,衣褶厚重,强调内省沉静的精神因素。在薄衣透体的手法下,追求一种造型伟岸的雄伟、肉体健美圆浑的艺术效果。犍陀罗艺术的出现意味着印度和希腊这两种异质文化的联姻,一种东西方文化的混血儿诞生了。

犍陀罗的佛教雕刻多半附立于佛教建筑上,题材多取自佛教本生故事。佛教表情宁静祥和、略带微笑、体形圆柔,或站立或盘生,衣纹紧贴肌肤,须鬓由无数螺状组成,体形健硕雄浑,为后来笈多时代裸体佛像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一. 基督教美术”: 是指盛行于中世纪欧洲各地的一种宗教美术样式。其思想内容是宣扬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崇拜封建帝王的正统观念,其风格特点是利用教堂建筑、雕刻、绘画和镶嵌画造成神秘、肃穆的宗教氛围,以庄重和理性的艺术形式,营造净化灵魂和情感升华的氛围。

二. 了解巴舍里卡式教堂、罗马式教堂、拜占庭式教堂、哥特式教堂(重点记哥特式教堂 p111

三.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高耸入云的塔楼多为尖笋状。

2.斜柱加固支撑较薄的墙面,形成一种特殊的外墙结构。

3.薄壳般的穹顶正中有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为主要通道。

4.内部为轻盈、裸露的飞肋骨架,形成穹隆空间。

5.高大、宽阔、明亮的内部空间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

6.窗户多为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以五彩玻璃镶嵌图案。

7.正门上方为大圆形的玻璃蔷薇纹样,正门为若干层逐步向内收缩的门道,每层均有雕像。

一.了解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及其作品、背景p151

达芬奇: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大画家。他的一生是敢于以自己的科学探索,冲击中世纪的愚昧无知和教会精神禁锢的一生;是坚持人文主义的立场和美学观点,揭露那些真正叛卖耶稣的犹太,并敢于肯定人的价值和生活权利的一生。他生长在需要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指出“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他成为这方面的权威,并把研究所得用于艺术。从解剖学中,他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细节找到了解释,强调只有认识自然,忠于自然,人才能理解人,才能激起人对与自己有着复杂矛盾的世界给予更大的关心。他要求绘画应该表达光、空间、地质和人的内心世界。唯有通过大自然的了解,才能诠释艺术所要表现的一切和它应有的生命力量。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和达·芬奇、拉斐尔齐名的艺术大师。在绘画、雕刻、建筑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并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关怀祖国的命运,憎恨不顾国家利益和存亡的无耻之徒。它的作品迸发着一股悲愤壮烈、骚动不安的反抗情绪。创作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大卫》、《圣母哭子》等都是西方美术史上不朽的奇迹。他是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家,是卓越的抒情诗人,是最后的市民之子,伟大的爱国者,失败犹荣的战斗英雄。

二.三杰代表作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安加利之战》《最后的审判》

米开朗琪罗:《创世纪》、《最后的审判》、《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雅典学园》

3.了解什么是威尼斯学派?p167

威尼斯学派虽然比佛罗伦萨学派形成稍晚,但就其把矛头指向教会和禁欲主义而言,可说是后来居上。它勇敢而坦率,虽仍打着宗教的旗号,却已抛弃了佛罗伦萨的古典肃敬的纱幕,成为地地道道新兴资产阶级的艺术。时髦的姑娘取代了圣母;放肆的物质享受取代了神的本体;艺术生气勃勃,健美、愉快。为了充分表达感情,威尼斯艺术一反佛罗伦萨的注意线条,而是强调色彩的温柔和光影的转化,爱好色彩和光,可说是威尼斯艺术一直不变的语言原则。艺术家在这里不是思想家,不是学者,只是女性的向往者和纵情的狂欢者。

四.杨·凡·艾克作品《根特祭坛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五.《根特祭坛画》的排列方式:p174

六. 布鲁盖尔艺术特点:

1. 只画农民,不画国王、达官贵人、主教和富有者。

2. 人的身体被夸张的圆浑茁壮、结实憨厚,人体比例有意缩短。

3. 性格诙谐自信,画上没有明显的中心人物。

4. 场面热闹,细节丰富,叙事性强,具有民间的生活情趣。

5. 构图饱满,多为全景式。

6. 质朴的风格给人一种亲切感和能战胜一切的力量。

七.了解(博斯p180、丢勒p183人物及其作品)

博斯:博斯和布鲁盖尔一样出生于绘画世家。文献中说他是位具有奇特风格的画家,从美与幻想中揭示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它的作品是当时民间笑话、民谚、民间传说、寓言的总汇。除了喜、笑、怒、骂之外,有的已无法说清其真正的含义。人物形象奇形怪状,《愚人船》、《贤人崇拜》、《世俗欢乐的花园》、《圣安东尼的诱惑》都是他著名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以现代的观点看,似乎可以说是超现实主义出现的前兆。

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版画家和理论家,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之外的欧洲美术史上最著名的重要人物,对北欧和意大利的绘画与装饰艺术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恩格斯把他和达·芬奇都视为是需要巨人的时代产生的巨人。作品:《书房中的圣·哲罗姆》、《四使徒》、《四骑士》、《亚当和夏娃》。

.巴罗克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

1.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2.宫廷豪华气派的需求;3.人对自然的探索

.卡内瓦乔(黑影强光)

“黑影强光”:作为第一位代表巴罗克艺术风格的画家,他把色彩和光,特别是光视为造型的手段。巴罗克风格的光便是由他而来。他的光不是自然的光,而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酷似现代舞台特写时所用的聚光,即把要表现的地方用最明亮的光照射,其他部分逐步暗入黑色的背景之中。这种“亮”与“黑”形成的强列对比,被称为“黑影强光”。

.贝尔尼尼(重点了解作品《圣·德丽莎的幻觉》 背景人物介绍)p193

.伦勃朗紫金色的黑暗

紫金色的黑暗”:伦勃朗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题材广泛,把卡拉瓦乔的“黑影强光”发展到了奇妙难测的地步。他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所画的几幅画突破了传统上习用的画法。他把颜料沾在画笔的柄上,甚至用手指把颜料厚厚地涂在画布上,使用了一种被称为“紫金色的黑暗”的渲染法,使色彩比以前更暖更亮。

五.鲁本斯《.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们》《海伦·芙尔曼和她的孩子》《苏珊娜·芙尔曼》

六.凡·代克《查理一世像》《查理一世行猎图》

七.委拉斯开兹《教皇英洛森十世像》《纺织女》

八.格列柯<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九.庚斯博罗《蓝衣少年》以什么背景创作?P217

原题为《约拿丹·布托》,又名《忧郁的男孩》。因男孩穿着蓝色的衣裳,故通译为《蓝衣少年》。这是庚斯博罗在色彩上具有针对性的作品。雷诺兹认为”蓝色不能成为画面的主要色彩”,庚斯博罗则反其道而行,有意把少年的衣裳画成蓝色,对美术学院院长的“蓝色为冷调子不能作为画幅主要色调”的武断作出了彻底的否定。画上,少年穿着蓝色缎面的服装,站在静谧的景色中。他左手叉腰,神情具有英国绅士特有的洒脱和骄傲,实际是一个工厂主的儿子。衣服、鞋袜的质感在蓝色的控制中,微妙、真实,全面浸在以蓝色为主调的光泽里。《蓝衣少年》是绘画史上有益的探索,也是对想以固定的模式限定艺术发展的雷诺兹的有力反驳。

1.学院派美术的基本特征:1.重规范2.重典雅3.重传统4.重技巧

2.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1.重古代2.重理性3.重道德4.重格律5.重宫廷

3.大卫《贺拉斯兄弟的宣誓》《马拉之死》《约瑟芬的加冕》

1.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1.重中古2.重自然3.重感情4.重形式5.重对比

2.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奴隶市场》《运煤车》

3.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着人民前进》《希阿岛的屠杀》《但丁和维吉尔》

4.勃克林《死岛》《怪物沛斯特》

5.卢梭《老橡树》、《弄蛇者》、《格朗维尔码头》、《枫丹白露森林的边缘·日落》

6.日本三三p277

喜多川歌麿《高名三美图》、葛饰北斋《富士三十六景》、安腾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景》

1.印象主义美术是怎么形成的?(p281

2.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1.重外光2.重瞬间3.重视觉4.重气氛

3.马奈《奥林匹亚》《草地上的午餐》《短笛手》

4.德加《红磨坊的舞会》《歌舞团芭蕾舞学校的舞蹈课》《女人与菊花》

5.莫奈《印象·日出》《池糖·睡莲》

6.修拉《大杰特岛的星期天的下午》《挥锄的农民》

1.梵高《向日葵》、《缠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夹竹桃》

2.什么是野兽派?P313

野兽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第一个现代主义画派。

特点:作品大多色彩狂野、笔触飞扬、形象奇异。

开创人:马蒂斯

作品:《舞蹈》、《生活的欢乐》、《奢华》、《红色的和谐》、《戴帽女人》、《敞开的窗户》、《蓝衣少女》等

3.了解蒙克的《呐喊》创作背景 《生命之舞》p318

4.重点记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克》

5.达利《记忆的持续性》

6.布朗库西《空中之鸟》、《沉默之桌》

论述题1.达芬奇《最后的晚餐》p1532.米开朗琪罗《最后的审判》p1573.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着人民前进》p2414.勃克林《死岛》p251

1.《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1497年为米兰圣·马利亚修道院所画的壁画,餐厅呈长方形,《最后的晚餐》画在它顶头一面墙上。餐厅教会人士每天进餐必到的地方,在餐厅里画上具有宗教高度严肃性的《最后的晚餐》,就可看出其特殊的含义。《圣经》新约上说: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的犹太为了30块银币出卖耶稣之后,耶稣在晚餐时十分平和地对门徒们说:“你们之中有一个即将出卖我”,话语如同巨大的石块在水上立刻激起波澜,引起了门徒们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询问,有的愤怒,有的猜测,有的不知所错。犹太装出和此事无关的样子,耶稣心胸坦然。画家巧妙地在画面上画了三个窗加深景深,把耶稣处在正中的窗前象征着灵光圈。左方和右方的人物构成的波浪起伏轮廓线,都向耶稣集中,成为“多样统一”这一艺术美学原则无以伦比的范例 。全画,以正中的耶稣为中心,分为左、右两大部分,四个小组。左为第一、二组,右为第三、四组。

2.《最后的审判》:米开郎琪罗在53岁时受教皇保罗三世的委托,在西斯廷教堂的主祭坛上绘制大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此画高1370厘米,宽1220厘米,距地高20公尺,人物多达300多个,均比真人还大,近六年方才完成。这幅表面的人物有的可作多种解释,画的是正面人物,实际是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以《圣经》的名义痛斥虚伪之徒。在禁止以裸体画宗教人物的时代,米开郎琪罗在《最后的审判》上,不论是神灵,是妖魔鬼怪,是至尊的帝王,是平民百姓,是俊男俏女,全都是一丝不挂赤身露体,公开地以此对宗教发起的进攻和挑战,像火焰一般,烧掉的是禁锢,驱散的是黑暗,照亮的是人间。

答题模式:三段式。

一:介绍作品、作者二:赏析三:个人总结

2.内在 外在 经历 情感

填空题

1、希腊神庙建筑的两种基本柱式是 多利亚式 爱奥尼亚式

2、2、写出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三幅代表作:《马拉之死 》、《布鲁图斯》、《贺拉斯兄弟的宣誓》。

3、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技法上的两大成就是透视学、解剖学

4米开郎琪罗在罗马的西斯廷教堂,创作了巨幅天顶画《创世记》和祭坛画《最后的审判》。

5、西班牙十七世纪画家委拉斯贵支的肖像画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 宫廷 肖像,一类是 亲友 肖像,一类是 下层人民 肖像。

6、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弗拉戈纳尔。

7、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表达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8、被称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其发出的第一声怒吼是他的作品《但丁之舟》,而他在一八二四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希阿岛的屠杀》则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9、法国巴比松画派的主将是 卢梭 ,而另一位画家 杜比尼 ,则被誉为“画水的贝多芬”。

10、漫画《高康大》的作者是法国画家 杜米埃

11、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 结构 美的 塞尚 ,强调 线条 美的 梵高 和强调 装饰 美的 高更

12、十九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画派是 巡回画派 ,其组织者和思想领袖是画家 克拉姆斯柯依,而代表着一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的则是画家 列宾

判断题

1、《秋千》的作者是弗拉戈纳。

2、世界三大宗教美术指的是基督教美术、佛教美术和印度教美术。 ×

伊斯兰教美术。

3、拜占庭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是圣菲索亚教堂 。正确答案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

4、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结构美的塞尚和强调装饰美的凡高。

强调线条美的凡高和强调装饰美的高更。 ×

5、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镶嵌画和壁画。

《外国美术史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