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九)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
《臧怀恪碑》全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
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碑石原在陕西三原县陵前镇三合村的臧怀恪墓前,一九八O搬到西安碑林,《郭家庙碑》《颜勤礼碑》同处第三室,但不是并列一起,而是在两碑的对面。(见图1在碑林可以防止碑面的进一步破损。看原碑可以发现,下半部分曾被人为敲砸,导致斑驳不堪,从拓片上看像片片飞雪;上半部分砸碑的人够不着,保存就相当完整(见图
2)。
原碑文中没有立石年月。《集古录》说作于开元十二年(公724年),就是臧怀恪的卒年,那时候颜真卿才十五岁,然不可能;叶奕苞《金石录补续跋》认为刊立于广德元年(公763年);朱关田先生考为大历七年(公元772年),认同。碑文记臧怀恪的战功,及其死后被三次追封的荣耀,颜真

卿撰文,并书。
原石337x180cm碑额是悬针篆书“唐故东莞臧
公神道碑”,根据前面文章对颜真卿篆书的认识,我判断也是颜书。(见图3)碑文计二十八行,每行6468字不等。有行无列,具体原因,应该是与摹刻有关。立碑的时候颜真卿正在湖州任上,所以不是据石书写,而是之前写好或者在湖州写好寄到长安,然后再由一个叫李秀岩的,复制到碑石上。
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中关于《臧怀恪碑》的评述,包含了很多信息,抄录如下:
此碑虽出鲁公手笔,而腕力较弱,似逊他碑。碑内有题字一行云:“翰林院待诏、光禄寺卿李秀岩模勒。”(自注:“模勒”二字,他书误为“题额”,谛视之,实模勒二字也。)乃知此碑笔力之弱,实由模勒之故,论书者不可不知也。
李秀岩的题记在第一行,可以看出这个充翰林待诏的光禄卿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