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下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在新课改下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新课改下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

单位:广东河源市东源县东源中学 姓名:张敬锋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整个社会教育系统最为关注的问题,其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因此,本文从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反思意识、以学生为本的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和教育科研意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在新课改下教师如何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成为一位专家型的教师。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关键词】新课改 意识 专业发展 专家型教师

前言 2004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新课程改革的任务就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学生发展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不会有学生的发展。所以课程改革的最根本问题其实就是教师的发展问题,它将对教师教学观念的调整、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育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意识,提升自身素养,从而最终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成为一位专家型的教师。
正文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从一名实习教师成长为合格的教师,以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发展可划分为五个阶段:1新手阶段2.优秀新手阶段3任阶段4.熟练阶段5.专家阶段。斯腾伯格(RJSternberg1997指出了职业发展方向就是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所以教师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由新手到专家的过程。据有关研究表明:专家型教师不但见闻广博,能够成功地鼓舞别人和指导别人,而且教学技能十分娴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之中学到许多知识。同时对教学情景有直觉的把握,能以非分析性、非随意性的方式,理智地做出合适的反应。那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如何才能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自我反思意识,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
教学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促进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名现代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教师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不断反思、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就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而叶澜教授也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学生观、教学观,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关系,自己的教学结果及其有关原因。
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可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反思教学方案,反思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反思对教材与教法的把握,这些对上好每堂课都很重要;而教学中的反思则可使教学过程最优化,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升华,让每堂课尽可能多地闪出思想的火花;教学后的反思,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而由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前提,那就是要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观念,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实现自身的进步。树立反思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不满足的意识,不断唤醒自己的内驱力,这样才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专家型的教师和教育家。
总之,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的教学观念和个人化教育哲学。朱永新老师在《行走新教育》中曾说过,反思
3



教师专业的发展。
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教学相长。而课堂是学生学会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主渠道,同时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体现我们教师水平的平台,促进我们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以学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充分地利用好课堂这一教学阵地,才能更好地使我们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 三、提高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一名想在教育教学新领域有所作为的教师,就不应该只是作为一名教材的使用者,而必须具有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研究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知道教材历来是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也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且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师、教材和学生在教学中成为和谐的统一体,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新一轮课程改革向着预定的方向健康良好的发展,同时也使我们教师在新课改中茁壮成长起来。
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教材中所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将其换成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我们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学生的实际,易于理解;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使教有所
得,学有所获,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当然,这些调整与变动是建立在对教材的研究与对学生的了解基础之上的。
在新课改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但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最优化和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途径,而且也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教师素质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关键,再好的教科书碰上不好的教师也难教好;不好的教科书,有的好老师一样能教好。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提升自己,促进自己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是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些自来水从哪里来?这就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有报告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劳工技能在三五年内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无用。而以前,这种技能更新的期限在七到十四年。调查提醒我们,知识和能力的更新周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是越来越短了。而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因此,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将面临新的挑战,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要以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的心态,迎接这些挑战,在改革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要做到:1、重视课程理论的学习,了解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树立课程本质观,并懂得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课程开发的能力。2、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习与教书、育人、教育管理有关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国内外教育发展最新动态等,用理论指导实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3、重视从现代文化中汲取广泛的营养,具备一定的与本专业相邻的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新兴学科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社会生活常识等,以适应课程设置综合化的需要。只有博览群书,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新课改中如鱼得水,体现出一名课程改革者的作用,为新课改作出贡献。
未来学家埃利亚德说过,今天的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

6

去。面对激烈的竞争,不进则退。因此,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发掘自身的潜能,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进取,不断拚搏,将成为竞争者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也是现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树立教育科研意识,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铺天盖地的展开,教育科研也随之引起了学校及教师们的极大关注。的确,课程改革离不开教育科研,新的课程理念的树立并转化为教育行为,更需要科研型教师。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为了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吧。然而,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上好课,教育科研是大学教师和教育管理机构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这实际上是缺乏教育智慧的一种表现。教学与教研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两项工作,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教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来进行,比如对同一教材运用不同的新的教学方式,组合种种教具和方法展开教学,从而培养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因此,提高教研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即达到以教研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从而提高教师自己的专业水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要求教师做到: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程的建构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决难胜任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工作。我们教师必须树立科研的意识,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是真正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唯一途径。许多成功的教育者,都认为教育科研能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插上有力的翅膀。 作为一线的教师,教育研究应当成为我们的职业生活方式。研究无处不在,从事研究是一个心灵升华的过程,而教育本身就是一片森林,只要走进去,做个有心人,多一份思考,多一份研究意识就会有所获的。因此,在新课改下应该努力地去探讨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的去研究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的规律,
7

努力的研究学生成长的规律,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从而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结束语 正如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新课程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形成全新的教育意识,成为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学习的探究者。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从教书匠通往专家型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潘菽:《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 莫雷:《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8 吴非:《不跪着教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 朱永新、张菊荣主编:《行走新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10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覃川:《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8

《在新课改下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