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如何把小学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概是很多学生都发愁的问题,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希望同学们多多积累,不断进步!

一、选择题。(5分)

1,129+32÷(11×13)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

A加法     B除法     C乘法

2,56×8×5=56×(8×5)(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率    D,加法结合律

3、与97×25相等的算式是(  )

A、(97+3)×25   B、(100-3)×25   C、100×25-3

4、下面各数,读数时只读一个零的是(  )

A、2.0500  B、 1.005   C、100.07  D、2019.30

5、把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得(  )。

A、2   B、0.2   C、20   D、200

二、填空题。(27分、每空1.5分)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  )相乘,再(  ),这叫做(  )律。用字母表示:(  )。

2、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  )律。用字母表示(  )。

3、计算(340+321)÷(300-299)时,应先同时计算(  )法和(  )法,再算(  )法。

4、一个数加上0,还得(  );被加数等于减数,差得(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  )。

5、小汽车6小时跑48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填写下表:

时间/时 1 ? 4 ? 12

路程/千米 ? ? ?? 240 ? ? ?? ?400

三、计算题。(33分)

1、口算题(8分)

12×25=     32×125=     120×25×4=     20+80÷2×3=

0÷43=     52-0+300=    43÷43=       6+15×10=

630÷9÷7=    45+8-25=     67-(23+17)=    40×(2+3)=

60÷(2×3)=    50+100÷2=    900÷(10×9)=   5+2-5+2=

2、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16分)

7826-(826-1300)=    87×99+87=      125×88=

54×102=          125×(4+8)=    36×111+888×8=

65×34+34×34+34=     25×13×4=

3、列式计算(9分)

1、甲数是6,乙数是8,它们的和的25倍是多少?

2、303个201减去303,差是多少?

3、25与30的商加上30与75的积,和是多少?

四、应用题。(35分)

1、某工厂原计划一年生产农具4800部, 实际用10个月就完成了任务, 实际平均每月比原计划每月多生产多少部农具?(5分)

2、一列火车上午6小时行了366千米,下午4小时行了276千米.下午比上午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5分)

3、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个,共用240元,平均每个羽毛球多少元钱?(5分)

4、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5分)

5、学校买了530套桌椅,一张桌子168元,一把椅子32元,共花了多少元?(5分)

6、比一比,算一算。(10分)

星期天,8名学生去参观科技展览,共付门票80元,每人乘车用4元。

(1)、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5分)

1-5,C;B;B;C;B

二,填空题(27分,每空1.5分)

1、分别,相加,乘法分配律,a×(b+c)=a×b+a×c

2、乘法结合律,(a×b)×c= a×(b×c)

3、加,减,除

4、原数,0,0,0

5、80,3,320,5,960

三、计算题

1、口算:300,4000,12019,140,0,352, 1,156,10,28,27,200,10,100,10,4

2、简便计算:83000,8700,11000,5508,1500,11100,3400,1300

3、列式计算:350,60600,3000

四,应用题(35分,方法有很多种,但结果只有一个)

1,4800÷10-4800÷12=80(部)。 答:略。

2、276÷4-366÷6=8(千米)。答:略。

3、240÷5÷12=4(元),答:略。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4、(128+136+140+132+124+120)÷6=130(厘米),答:略

5、530×(168+32)=606000.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6、(1),80÷8+4=14(元),答:略。??(2),略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查字典数学网提供的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学科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