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验证

严防金融诈骗进校园
申诣博
【摘要】学生一族生活环境单纯,还没经过社会淬炼,正在成为金融、电信诈骗分子眼里的绝佳目标.互联网时代,金融诈骗手段愈发多样,2016年的“徐玉玉案”再次告诉我们,防范金融诈骗的宣传教育活动必须深入学生,深入校园.【期刊名称】《河北金融》
【年(,期】2017(000002【总页数】2(P49-50【关键词】金融诈骗;校园;防范
【作者】申诣博
【作者单位】石家庄二中,河北石家庄050000【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F830.4
校园是象牙塔,是学子们被知识和阳光拥抱的地方。但近两年,一些学校,特别是大学校园却正在受到金融诈骗分子的侵扰,一些天真烂漫的同学已经中招。
如何让没有社会阅历的学生避免和远离金融诈骗,需要老师们、同学们引起重视,更需要社会多部门群策群力,对金融诈骗实施打击。
20167月,河北的一家媒体曝光了这样一件事:石家庄一薛姓师傅的儿子通过大学同班同学认识了一个在社会上开公司的“大哥”,这位“大哥”经常请薛师傅的儿子吃喝玩乐,博得了孩子的好感,最终孩子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身份证借给了“大哥”,“大哥”拿这个证件办理了8万元贷款。
但后来,“大哥”因为其他诈骗行为被抓,薛师傅的儿子理所当然地成为这8万元贷款的偿还人。
同在2016年,河南某高校发生了一起学生因无力偿还60余万元“校园网贷”,被逼跳楼的惨剧。然而这不是唯一的案例,在河南同学跳楼的同月,广州发生了八起类似的校园事件。
有媒体报道,目前网络借贷发展速度很快,一些P2P网络平台正在不断向高校拓展业务,一些不法分子趁机骗取学生个人信息,诱导学生贷款,使学生乃至整个家庭陷入高利贷陷阱。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8.77%的在校大学生接触过信贷、证券、保险等金融产品,其中,超过一半人通过的是互联网渠道。河南那位跳楼的学生就是陷入了这种
高利贷陷阱。看了这些报道,相信每个家长都会为正在上大学的孩子揪心,中学生家长也会为即将跨入高校的子女担心。
只是出借了一下身份证,就莫名其妙地招来了巨额债务,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菁菁校园怎么就成了诈骗分子肆意行骗的地方?校园金融诈骗又有哪些常见的手段,作为学生,如何让我们的眼睛不仅能看书阅报,还能变成火眼金睛,识别各种诈骗分子披上的花哨外衣?
有专业人士介绍,诈骗分子盯上高校学生,是因为学生们刚离开父母,社会阅历较浅、思想单纯、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又是使用互联网等电信平台的主力军。另一重要原因则是,学生的背后有家长这个经济后盾,学生还不起债,自然有家长来接盘。
盘点诈骗分子的套路,主要有以下几种:
套路一:以给好处为诱饵,引诱学生贷款
诈骗分子在大学校园内一般会以“给好处”为诱饵,让大学生对自己产生好感,继而对其进一步提出要求。
石家庄的薛师傅就表示,2015年暑假期间,孩子频繁地外出与同学聚会。事发后,薛师傅才知道,孩子是被骗子邀出去玩了。不仅聚餐、唱歌,住高级酒店,骗子还答应等孩子毕业后,可以帮助他和同学们拍电影。骗子就是用这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的,其真正目的,是让孩子对其产生信任、好感和依赖,以便于利用学生的轻信以学生的名义贷出更多的钱。

还有的金融骗子会许诺学生们,如果以学生自己的名义在网贷平台贷款,事后会得到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的“好处费”,并承诺所有贷款均由自己来还,与帮其贷款的学生毫无关系。事实上,一旦贷款成功,这些骗子就人间蒸发了。媒体报道,和薛师傅的孩子一起被骗的还有多名学生,他们分布在石家庄、衡水、保定等地的大学,骗子利用学生信息取得贷款约300万元。
套路二:发布虚假广告,利用学生急于加盟公司的心理骗取押金
诈骗分子一般会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散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待大学生搜索到该公司信息后与其联系,便开始“钓鱼”。
小高是广州的一名在校学生,20163月,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校园生意代理的广告,便添加对方为好友,简单咨询后,公司安排两男子与其见面。两名男子以方便工作为由,要求小高在手机中下载他们指定的手机APP,并要求他先贷资1万元作为进入公司的条件。
涉世未深的小高未多思索便按照要求填写了贷款申请表格,下载了手机APP,并把手机交给其中一名男子操作。该男子接过手机后,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完毕后将所有相关信息删除后才将手机交还小高。
小高万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自己接到了贷款平台的追款电话,核算起来竟有4万元欠款,这时才醒悟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被骗子冒用,他们在网贷平台上以自己的名义借了款。

套路三:利用贪财心理,许诺套现后分红
有的诈骗分子欺骗大学生称,可以在办理分期贷款的时候把贷款人操作为银行内部的“黑户”,这样不但不用还款,还可以利用银行软件漏洞赚钱。其主要表现方式是让大学生分期贷款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后再低价出售,套现后诈骗分子成功“分红”,而当事后贷款平台催大学生还款时,骗子已经逃之夭夭。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最是套路得人心。那么,这些看上去不怎么靠谱的套路为什么能套住不少学生呢?
有警方分析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容易轻信,甚至对看上去漏洞很多的说辞也没有怀疑。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些大学生还是有走捷径的心理,抱有少耕耘就收获、天上掉馅饼的贪利之心。
有河北金融界人士认为,即便没有落入诈骗分子设计的骗局,对于学生而言,校园网贷的风险也难以把控,为此,2016611日人民日报还刊登了《风险频发亟待规范校园网贷馅饼还是陷阱》一文,以引起广大师生关注。
另外,有中学老师认为,学金融要从娃娃抓起,应该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接触一些简单的金融知识、理财知识,同时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一旦考入大学后确实需要贷款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贷款,并与父母、老师商量。
2016年末,河北省公安厅、省教育厅、中国银行、河北银监局、省保险行业协会等部门在河北经贸大学共同开展了“金融消费教育进校园”活动。该活动面向大学生宣传和
普及金融知识,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教师认为,除了这些,公安机关还要严厉打击金融诈骗行为,绝不姑息。■

《安全验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