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评析

一、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是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传媒企业,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创立于1994年。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文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随后华谊兄弟全面投入传媒领域,投资及运营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时尚产业,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旗下有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华谊兄弟电视节目事业有限公司、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国际发行有限公司、华谊兄弟时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10月,华谊兄弟在中信建设证券公司的帮助下,正式上市。

华谊成为社会公众公司后,华谊的战略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战略分析,首先是华谊兄弟的资本运作尤其是上市战略对华谊产生的深远影响;其二,华谊的人才战略,从华谊公司产业运作的“事业部+工作室”模式以及明星云集的艺人经纪加以阐述;最后阐述华谊投资的价值链战略。

二、资本战略

1.上市前华谊的主体业务以及收入状况

华谊兄弟公司从1994年成立以来,公司业务得以不断扩张,至上市前夕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

图1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其结构情况

2.上市前的一系列资本运作

(1)2000-2005年,华谊通过一系列对资本运作基本建立了从导演、演员、制作到发行、影院等完整的产业链。其间稳健的商业路线图是:2000年,华谊和太合合并,双方分别出资1300万元,占50%的股份。不久后华谊就收购了王京花的经纪公司,2003年收购西影发行公司,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2005年进入电视行业,收购天音传媒,收编了张纪中。

(2)与此同时,王中军从企业家朋友那儿得到点拨,资本运作手段渐趋成熟:与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作《大腕》、《功夫》、《手机》等5部电影,华谊上了一个台阶。但双方没能参股后,从2004年起,华谊先后进行了三轮私募股权融资:

2004年底,TOM集团和信中利向华谊投资1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资本的融资并不仅仅是收获了运作项目的资本,也帮助华谊绘制了一张未来的蓝图。信中利老板汪潮涌说:“我们这些最初投资IT、互联网的投资人,看好国内影视消费市场。当时华谊、保利华亿的利润并不好,业绩波动性太大,光是几个著名导演不足以支撑公司持续、上规模的发展。在这些民营影视公司中,华谊当时已经有了电影、音乐、艺人经纪的多收入来源,短板是电视和新媒体,我们帮助华谊搭建了影视娱乐公司的基本雏形,这也是后来华谊上市的主要架构。”

2006年,马云以1200万美元换取TOM手中15%的股份,这是马云以个人名义出资的投资项目。

马云以1200万美元换取TOM手中15%的股份,马云带来的当然不只是钱,他告诉王中军:“把个性化的东西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东西个性化,这样企业才能做大。”他让王中军下决心引进最好的财务专业人才,把过分感性的影视项目进行理性化成本预算,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引进了有丰富外企财务管理经验的胡明。公司此后的流程化管理不断加强。

2007年,江南春、虞锋、鲁伟鼎等向华谊注资2000万美元,认购华谊24.9%的股份。

除了三轮具有战略意义的股权融资以外,2007年,华谊还为电影《集结号》获得招商银行5000万元无第三方公司担保的贷款。2008年5月14日,以版权质押的方式,华谊兄弟获得北京银行1亿元的电视剧多个项目打包贷款,这是无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版权质押贷款国内第一单。

3.上市战略以及上市后的资本并购

上市这一资本运作战略,则是华谊兄弟事业发展过程中最重大的资本战略,在诸多互联网传媒公司不断传来上市消息的时代背景下,华谊的上市渴望在几轮私募资本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但是,作为一家身处影视高风险产业的公司,王中军锻炼了自己的稳健作风,公司对上市具备掌控能力的成熟条件下才会真正放手上市,上市的材料论证以及相关报批手续也都委托给专门的证券机构——中信建设证券有限公司。

在中国,至今还几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上市,像华谊兄弟上市这样,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同时也造就了众多娱乐话题。一时间“冯小刚身家过亿”、“明星持股排行大揭秘”、“招股说明书透露一哥一姐玄机”等等八卦新闻铺天盖地。

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公司,上市对社会外界来说不过是“这一事件”而已,但对华谊自己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崛起的许多民营公司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1)电影业务的发展

华谊是国内较早开始运营电影衍生产品的电影企业,上市前主要作品有《大腕》《天下无贼》、《墨子攻略》《夜宴》、《宝贝计划》、《集结号》、《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非诚勿扰》、《游龙戏凤》、《风声》、《全城热恋》《唐山大地震》等等。其中2004年的《天下无贼》实现了1.2亿元的票房,位列年度票房三甲;2007年继《集结号》取得2.5亿元的票房佳绩后,《非诚勿扰》再创逾3亿元的票房辉煌。2010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了《全城热恋》,取得了1.3亿的票房。2010年暑期档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创造了超长放映,上映第二十五天时就实现了票房超6亿的骄人成绩,也因此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史上最高的票房纪录。业界地位已连续5年处于国内民营电影最强。

(2)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的发展

华谊上市以后被各种媒体报道得最响的就是明星持股现象,确实公司上市以后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明星持股阵容,在股东之中大众熟知的明星演员、知名导演、大腕老板投资人至少十多人,如导演冯小刚、张纪中、康洪雷,演员黄晓明、李冰冰、张涵予,投资人王中军、王中磊、马云、江南春。

(3)电视剧业务的变化

从2005年开始,华谊兄弟开始在电视剧产业建立自己的工作室。

(4)上市后,公司并购产生的重要业务

上市后,公司并购产生的重要业务有音乐产业、游戏产业、高端电影院产业、增加电视栏目的业务、影视创意产业园区。

小结:华谊多年来的资本运作,是华谊做大做强的基本战略武器。想法设法有了钱,就能签约更多的制片人、导演、主持人、演艺人才,就能运作大项目,就能用投资方式展开业务并购,从同行中脱颖而出。

三、人才战略

人才战略是许多企业都十分重视的,为了吸引业内最优秀的人才,华谊兄弟传媒的人才战略可谓亮点纷呈。“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 这是华谊在大型项目过程中,形成的颠覆性理念,这一理念的目的越来越明确,人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

1.“事业部+工作室”的人才运作模式

华谊的人才战略,首先集中体现在探索出了一种有特色的运作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事业部+工作室”模式。公司与冯小刚、滕华涛、陈大明等导演签约成立电影导演工作室,同时与张纪中、杨善朴、李波、吴毅、陈剑飞、郝琳等人签约,先后成立多个电视剧制片人工作室,还有作家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艺人工作室等。电影导演工作室之间的协调机构是电影事业部,电视剧制片人工作室之间的协调机构是电视剧事业部。电视剧制片人工作室众多,所以电视剧事业部的行政、财务、协调、规划等就显得特别必要,目前电视剧事业部由业界资历深厚的杨善朴总负责,叫总经理,副总经理有葛卫东。

(1) 冯小刚工作室

在拍摄《一声叹息》的时候,王中军就用导演工作室的方式把这种合作关系固定了下来。当时这种工作室模式的构建,绝非自觉的战略性安排,但这一模式的探索让华谊和导演冯小刚之间产生了“朋友+契约+利益”的复杂关系,这种复杂关系的非自觉构建,却实际上在矛盾中不断的成就彼此双方,实现了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2)滕华涛工作室

滕华涛导演的电视剧坚持用作品去记录当代社会,从《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到《蜗居》、《瞧这一家子》,这是当代社会家庭生活主题的作品。以后还可能会关注职场、国企改制的现象。

(3)张纪中工作室

张纪中被誉为“中国制片第一人”。 主要作品:《笑傲江湖》、《激情燃烧的岁月》等。

(4)李波工作室

李波工作室设有专职的剧本策划人员、经验丰富的发行人员、专业的宣传人员和稳固的制作力量,擅长拍摄现实题材作品,其作品凸现了该团队的制作优良和情感细腻的品质。主要作品:《大院子女》、《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

(5)天意影视有限公司

华谊旗下由制片人吴毅、导演康洪雷共同打造的一家从事影视剧策划、制作、发行以及相关衍生产品开发的影视制作公司。主要作品:《军人机密》、《士兵突击》。

2.明星云集的艺人经纪

在中国的传媒公司内,还没有一家像华谊兄弟这样的公司,云集着那么多的艺人和明星,主要包含影视演员和音乐歌手。

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是国内娱乐圈目前最大的造星平台,之所以能做这么大,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公司电影、电视剧、广告等业务对艺人经纪的巨大帮助。华谊公司汇集了包括王忠军、王忠磊、冯小刚、张纪中、吴毅等在内的一批优秀影视娱乐业经营管理和创作队伍,汇聚了经纪、策划、宣传、公关、法律等方面专业经纪人才,一改以往我国个体经纪人的单一操作模式,为艺人的发现、培养、推广、宣传、经纪代理等工作,提供全面、专业、系统的服务。

华谊旗下目前囊括了周迅、李冰冰、姚晨、黄晓明 、邓超、张涵予、冯绍峰、羽泉组合、张靓颖、杨坤、尚雯婕等100 多位艺人,雄厚的实力已在国内无人能出其右。

小结:在这种事业部+工作室模式中,作为签约的电影导演、电视剧制片人、电视栏目策划人不再需要自己单独拉资金,可以全力以赴的运作影视项目,一方以资金支持,一方以项目做支撑,双方以清晰的协议作为理性界限,在展开影视合作的过程中,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在这样的运作模式下,签约成立工作室的人具有了资金来源的保障,拥有经常分享华谊影视产业大家族其他项目团队的资讯,可以获取许多的共享公司资源,这对走在影视创业途中的成功者、有强烈理想追求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4、价值链战略

华谊确立的综合娱乐传媒集团战略定位,其根本目的就是不要让一个项目的价值单独存在,而是实现业务与业务之间的价值链接。

1、华谊兄弟传媒的三大板块联动

华谊公司一贯重视对影视、文化资源强大的整合,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 “三大业务板块联动+工业化运作体系”。

由于华谊兄弟在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影视资源的丰富性方面较为突出。一方面,公司的影视业务为签约艺人提供演出机会;另一方面,丰富的艺人储备又可以为影视业务提供演职人员。这不仅使艺人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得到提升,同时降低了影视业务的投资成本,达到互利双赢的局面。举例来说:

华谊的电影可以帮助他们音乐公司的歌手上台阶,如《功夫之王》是张靓颖唱,《集结号》是杨坤唱。这对歌手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帮助歌手也就是对音乐公司的帮助,同时是给音乐公司带来收入。

华谊的电影对华谊经纪的明星业务是能产生十分有益帮助的,不管是李冰冰,周迅、黄晓明、王宝强、张涵予,还是原来的范冰冰等明星,上位靠的就是上华谊的大电影。艺人上位成明星了,收入就高了,这样对经纪公司就有帮助。再比如,有很多不错的演员,他们可能演电视剧很多年了,可能在二线上已经很红了,但是他就需要上脍炙人口、大家在年底去看的贺岁片大电影,可能这个演员上了大电影,马上就成就了明星的地位。大明星一旦出来,还可以带新人,新人怎么出来的,往往是要有明星带的。

华谊经纪的明星上华谊的电视剧,使华谊的电视剧阵容强大,电视剧阵容强大,又反哺艺人经纪业务,如王宝强在《士兵突击》进一步走红,也有助于华谊艺人经纪公司的广告代言业务等。

而华谊经纪公司的明星多了,又反过来对于运作电影、电视剧、发布会、演出等等具有很强的帮助作用。

小结:价值链理论看似简单,但多数企业在价值链的实现上都很容易出现许多断链之处。华谊到目前为止,产业链、不同业务之间的价值关系得到了很好的协调,尤其以传统的艺人经纪、电影、电视剧之间的价值关系,可以说锻造得“炉火纯青”,至于这些业务和新并购的或新开发的业务之间,价值链的构建还将经受新的考验。

5、启示

以上从华谊兄弟传媒的发展中,提炼了三个战略方面的思考。资本战略是华谊所有其他战略的基础,从华谊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王中军一次次资本运作决定着华谊的基本命运,融到了资金,就可以圈到更优秀的人才,并且可以专门投资艺人经纪事业和签约符合华谊战略目标的优秀导演、制片人、剧作家、主持人等等,这样就有了“以财聚人”的人才战略。有了优秀人才,就会有优秀项目,就可以做战略意义的大电影项目和大的年度项目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合作,最后,华谊不同项目、不同产业之间的价值之间,需要协调、延伸价值链管理,就有了本文分析的第三大战略——价值链战略。

中国电影产业做大,还需要民营和国有电影公司双双联合,达到共赢。民营公司如华谊,往往在内容生产、创作发行等方面优势较大,而国有电影公司在化妆、服装、道具、录音、剪辑、电脑、烟火等各个环节人才储备充足,而且有摄影棚、后期基地,从创作到生产再到终端的硬件设施都比较完整,优势明显。

华谊兄弟融资渠道的拓展过程,说明我国民营传媒企业可以结合各种融资渠道的特点,以及根据企业自身的资金需求,探索多种融资渠道,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而且华谊也并不是其他同业者轻易模仿的对象,上市融资也不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唯一之选,除了上市融资,我们还应该看到更多的资本战略。

华谊人才战略的“事业部+工作室”模式,核心是突出人才个人潜力的充分发挥。无论什么样的公司都应该重视人才战略,尤其是传媒类企业更是靠人才这样的“轻资产”“软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国内外各种投资公司在决定是否投资某家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时,普遍十分看重的是人才团队的实力。制度决定人性,制度决定企业成败,在传媒创意类产业有了对人才的好制度,就有可能使人才脱颖而出,心情舒畅,练出“铁打的兵”,也就不愁公司的发展。

“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这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颠覆,也是华谊适合传媒行业新型业态特点的精彩总结。国外一部《盗梦空间》这样的电影,可以在6个不同的国家取景,说明营盘是可以不断变动的,尤其我们国家文化资源是挖不尽的“金矿”,更可以在流动的营盘中练出“铁打的兵”,也可以在跨出国门的合作中练出中国影视的国际化人才和国际项目。

华谊的未来,寄托在公司战略的指导之下,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财富机会,克服报告中所说的各种风险,才有灿烂的未来。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