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一轮挂钩帮扶活动)7.31

桥墩镇扶贫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新一轮挂钩帮扶活动2012726日)

2012727日)

2012年,是省市上一轮扶贫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扶贫工作的开局之年。去年,我们在市农办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我镇各项扶贫工作。现将我镇前阶段主要工作和下一步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 桥墩镇基本概况

桥墩镇位于苍南西部山区,距县城以南约11公里,地处浙闽两省四县交界之处,全镇区域面积179.9平方公里,是苍南县地域面积最广的中心镇,也是温州市139个经济欠发达乡镇之一桥墩下辖桥墩、莒溪(天井)、五凤、大龙、黄坛、腾、碗窑等7个社区,共64个行政村和6个居民区,总人口约8.26万,农业人口3.5万人,70%的农民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近年来,桥墩镇始终把发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立足当地实际,依靠潜在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2012年上半年共投入“三农”资金712.7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约253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704620115月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我镇决心整合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立志将桥墩打造成为“生态绿谷、旅游胜地”,成为浙南闽北最具活力的生态旅游经济强镇。

二、 上半年总体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市农办等挂钩帮扶单位的扶贫指导、联系和督促下,桥墩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招商强镇、旅游富镇、和谐建镇”的发展战略和“生态绿谷、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立足当地优势,按照“围绕特色做文章,迁移下山找出路,走出县域求发展”的发展思路,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全镇的扶贫富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特色产业稳中有升。桥墩全镇地势北高南低,面积179.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27.2平方公里,水田面积仅14.6平方公里。根据当地资源优势,桥墩因地制宜扶持培育了油茶、茶叶、马蹄笋、杨梅、黄栀、毛竹、槟榔芋等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七大万亩农业基地,积极开发建设了五凤香茗、玉苍杨梅、锡星杨梅、凤岭马蹄笋、小源油茶、龙井中药材等农业支柱产业基地,形成了以农业支柱产业实现农业增效,以农业增效壮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发展新模式。目前,桥墩镇已拥有五凤茶叶基地过万亩,莒溪天井、大峨等地毛竹过万亩,石龙、库区等村杨梅过万亩,小源村油茶10000亩,凤岭村马蹄笋10000亩,以及五凤、大龙等地的槟榔芋上万亩,五凤黄栀上万亩。其中,杨梅平均亩产年收入达3500元左右;马蹄笋平均亩产年收入达1600元左右;油茶平均亩产年收入达1450元左右;中药材(黄栀)平均亩产年收入达4000多元。同时,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全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新增了可耕地面积数千亩,有效增加了“‘浙江南大门’七个万亩生态农业基地”项目的可开发空间。

2. 新型工业发展良好。桥墩工业发展逐步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生产方式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转型,特别是敦豪斯公司的投产加快了我镇高新科技产业化步伐。与此同时,根据桥墩富余劳动力较多的情况,结合温州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需要,大力扶持培育来料加工业发展,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立足桥墩传统食品加工业,以卤制品、糕点、茶叶、山茶油等为主导产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产业,全力打造桥墩特色食品加工基地,目前,已形成了老李食品、桥墩月饼等多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桥墩特色食品龙头品牌,进一步壮大了我镇经济实力。

3. 生态旅游强势推进。立足当地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是桥墩镇跳出“三农”抓“三农”、打造“生态绿谷、旅游胜地”的主要工作思路。近年来,桥墩镇以浙台经贸区建设为平台,以桥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为依托,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强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以茶叶、马蹄笋、杨梅采摘等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和美食餐饮业,先后扶持开发了华玉山庄度假村、玉龙湖水上乐园、溪滨农家乐美食城、碗窑古村落接待站、仙翠园农家乐等休闲旅游项目,桥墩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逐步走上轨道,形成规模。尤其是今年碗窑、玉苍山等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玉苍山AAAA级景区创建通过验收以及莒溪伯温碑林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更进一步促进了我镇旅游业的发展,并有效带动了服务业发展。2012年上半年碗窑、玉苍山、莒溪等景区共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创旅游收入129.3万元。同时,在五凤成功举办了第七届“温州(苍南)开茶节”等活动,半年来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再创新高。

4.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桥墩始终把改善城乡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目标,在市农的牵头协调下,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单位,兴建了一批通路、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城镇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城区中心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站以及建成区地下排污系统和路面改造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天井至平阳吴公路即将进入路面硬化阶段,旧城路面改造也已适时启动。同时,各村文化中心建设、莒溪刘基文化园项目以及桥墩小学运动场和实验楼项目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玉苍山和碗窑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碗窑古村旅游开发也已作为重点项目列入全镇工作议程加速推进。

5. 下山脱贫步伐加快山区难发展,群众多苦难。山区狭小的发展空间容纳不了众多的农民致富,只有将部分农民迁移到山下,转移到城镇,才能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宽的致富途径,这是桥墩镇党委、政府对山区扶贫的共识,也是大力实施下山脱贫的依据。近年来桥墩正是根据这条工作思路,结合市、县农房改造集聚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将山区群众妥善转移安置到城建区及周边地区。经过精心部署和多方努力,目前我镇已推出腾龙小区、官南村月亮湾小区、金山小区等多个农房集聚点。其中,位于大龙社区小沿村的腾龙小区一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全面动工,金山小区农房集聚点结顶,月亮湾小区一期项目现已进入土地预征阶段,其他各项农房集聚工程均已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

三、 下半年工作基本思路

下半年是我镇加快崛起、努力赶超的关键时期,作为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城镇,桥墩镇立足本地丰富的生态环境资源,既要保生态,又要谋发展,要努力“打生态牌、强茶产业、走旅游路、富老百姓”,倾力打造“生态绿地、旅游胜地、种植基地、农庄辟地、三产福地”。根据这一工作思路,2012年下半年的主要工作是:

1抓特色,呈亮点。桥墩环境宜人、特色鲜明。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县准备在桥墩片区搞旅游体制改革、成立桥墩片区旅游管委会的有利时机,紧紧抓住全县浙台经贸区建设这一有利平台,加快构建招商引资平台,重点加强海峡两岸合作,继续打响茶叶、油茶、杨梅、马蹄笋等桥墩特色生态品牌,壮大做强七大特色农业基地,努力开发建设七个万亩生态基地,形成种植、加工、商贸一体化高效“产业轴”和自然、民俗、文化多功能时尚“观光带”,从而努力走出一条“以农业产业带动休闲旅游业,以休闲旅游业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路子,全力打造温州“梅家坞”。

2. 抓旅游,促民富。桥墩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境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更使得桥墩的旅游开发优势得天独厚。林荫石奇的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旖旎的玉龙湖景区、古色古香的碗窑古村落、风俗独特且风景美妙的莒溪大峡谷,沿着玉苍山脉构成了一条潜在的旅游“画廊”;再加之温州唯一的开国将军陈铁君故居、美味可口的桥墩特色美食,这些旅游资源大力整合以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综合圈,其生态农业开发和商业投资建设的潜力巨大,是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树立“大旅游”观念,广泛收集和提炼人文景观、风俗民情等旅游载体,使历史文物、民俗风情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充分融合,推动旅游经济步上新台阶。

3. 抓建设,夯基础。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要继续以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和建学校、建卫生院的“四通两建”工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争取资金加快建设。要以提升居民文明素质、美化优化城乡环境、提高城乡管理水平为要求,全面深化两违整治、“清洁家园”、青山白化、河网整治等工作,大力推进区域污染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植树造林等工作,加快完成桥墩城区中心污水处理工程及垃圾中转站工程,加大市三星级文明城镇和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做好总体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加快推进碗窑、玉苍山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四、 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几年来,通过相关单位的挂钩帮扶,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村居群众的大力配合,桥墩的总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桥墩在接下来的跨越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之处,仍需要市、县级领导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继续关注和大力扶持。

1. 早日启动327省道建设。2009年,省交通部门拟对全省进行国省道规划调整,将五凤至分水关作为连接苍南县78省道与泰顺58省道的重要通道,为326省道的一部分,列入省道规划,后编号改为327省道(正式命名为苍南至泰顺公路)。目前,327省道虽已被省交通部门列入省道规划,苍南县也已将其列入县十二五规划,但省交通部门并未列入工作计划,327省道何时立项、何时开工,更是未知之数。希望市委办领导积极协调省交通部门,争取327省道建设早日启动,从而防止五凤经多年扶持形成的特色茶叶产业被彻底边缘化,以及苍南南部山区主干网路无法形成。

2.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尽管镇党委、政府一直将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作为全镇重点工作来推进,但全镇基础设施依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加强。许多地方(特别是山区地区)车难行,农副产品难外运,造成农产品增产不增收。教育设施不齐全,中小学校设施简陋,以及师资外流严重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其他如卫生医疗条件、城镇基础设施等,都与“浙江南大门”不相称。而桥墩经济收入来源少,资金状况捉襟见肘,尽管上级挂钩单位对我镇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但所投入的资金相对于广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需要而言仍是杯水车薪,大大限制了桥墩的跨越发展。希望市委办进一步加大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为桥墩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倾斜,帮助桥墩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优化投资建设环境,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3. 旅游市场开拓急需大力扶持。尽管桥墩拥有优越的生态农业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挖掘和保护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除了要做好景点与风景区的规划设计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等前期工作,景区的名声打响和市场开拓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希望市委办及有关单位领导能在桥墩旅游业的品牌、产品、销售、服务等四个方面工作上牵头协调,集中发力,为桥墩提供更多指导和帮助,扶持桥墩发展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会议奖励、商旅管理等为一体的旅游商业圈。

4. 更多支持桥墩镇的综合发展今后,桥墩的综合发展需要市委办领导及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希望各单位领导以后更多地到桥墩走走看看,更多地关注桥墩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多地在各方面政策、项目上给予大力扶持。

《(市新一轮挂钩帮扶活动)7.3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