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旅游区域规划-广东组

2010129

A081010 广东组

小组成员:卢展昭(组长)、李敏斌、黄永银、梁水莲、范秦南、陈思达。

各人负责一章,名字按章节顺序排列

第一章: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

(组长:卢展昭)

(一) 战略依据:

1. 政策依据

1) 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十五”计划和至2015年长远规划的编制工作的通知》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3) 中共韶关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韶关市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4) 韶关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我市旅游业率先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2.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名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 战略定位:

1. 确立韶关旅游城市的战略方向——建设粤北旅游强市

打造旅游强市,促进跨越发展的决心坚定,提出从观光向观光休闲转变,打响建设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禅宗文化圣地两大品牌,市旅游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在旅游发展的方式资源整合上、旅游的宣传促销方式的创新上做了很多的探讨和尝试,成效明显,08年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次,09年达到1200万人次,今年预计会达到1500万人次。谈到旅游局未来发展规划,陈波说,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就是要以丹霞山申报自然遗产成功为抓手,提升我市旅游发展的硬环境,完善《韶关市旅游交通规划》,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提高接待能力,建设有会展又有商务性质的五星级酒店,丰富娱乐设施,打造粤北特色的美食街、购物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配套;在三年内打造三个5A104A级景区,提高韶关市旅游的精品产品号召力;第二,增大旅游营销、招商引资的力度,跟踪落实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围绕游客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准,发挥旅游学校的优势,当好创文工作的义务宣传员,并采取配套的机制来解决旅游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和操守等方面的问题。

2. 借高铁腾飞——韶关旅游开进粤东

武广快线以及即将开通的韶赣高速拉近了韶关至闽南和粤东各市的距离。2010年是广东省华人华侨旅游年,台胞和华侨密集的潮汕和闽南地区将成为丹霞山目前最需要突破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为此,这次推介会采取实对实的做法:一是根据飞机接驳高铁和大巴直达的交通方式,分别把广州和赣州作为中间节点,精心设计了多条旅游线路,推向当地市场;二是面向此行六市海外影响力较大的市场出台了省外市场组团奖励办法和首团免费体验游新景点的优惠政策;三是借助丹霞世遗提名地、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三块金字招牌劲推暑期修学旅游,增加了科普教育课等新内容,并推出学生暑期半价的折扣,同时也重点推出了丹霞山浪漫之旅、暑假消夏避暑之旅和老年人养生之旅等不同主题的产品。

(三) 核心问题:

作为广东北部经济相对落后,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展资源优势,合理布局,规避投资风险,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史规划的核心问题。

(四) 战略思想:

韶关市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旅游资源大市,但旅游知名度明显不足。因此,规划组将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为发展重心,打造世界知名的“丹霞地质游、南华宗教游、瑶族文化游”三大旅游线路。

(五) 战略目标:

1. 实现2015年接待旅游者2000万人,年均递增达到10%,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0%。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400万人,年均递增13%。全市旅游营业收入100亿元。

2. 实现2030年,接待旅游者3000万人,全市旅游营业收入250亿元。

(六) 战略重点:

1. 打响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 建设丹霞地貌特色旅游文化

丹霞山今年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丹霞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管委会主任黄大维表示,要突出打响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把加大对景区旅游格局的调整力度,加快文化项目建设作为丹霞山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 弘扬深挖千年禅宗文化 奋力打造大南华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南华禅寺为核心的大南华建设项目被列入韶关市和广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如何从更广袤的角度探讨禅宗六祖文化大南华两大旅游文化品牌走出广东,怎样与禅宗文化传播密切关联的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甚至周边的国家地区携手弘扬禅宗优秀文化。曲江区通过不懈努力,上下联通,引进战略投资者奋力打造大南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

3. 打民族文化牌,走旅游生态路

近年来,乳源按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要求,坚持打响瑶族牌,使旅游文化得到充足发展,瑶歌、瑶舞、瑶绣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七) 战略阶段:

1. 前期(2010~2015年):旅游开拓期

通过政府主导和对旅游业大力扶持以及全社会积极参与,韶关市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构筑成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进行培植和发展,实现向支柱产业的转变。启动代表韶关市旅游形象和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旅游项目,抓紧丹霞申遗成功的机遇,率先发展丹霞旅游精品线,带动各行业发展。培养一批4A5A优秀景点。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入的35%

2. 中期(2016~2020):旅游增长期

旅游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丹霞地质游、南华宗教游、瑶族文化游”的三大特色路线,在全国及海外有一定知名度。韶关市“大丹霞,大南华”文化旅游形象初步成型。打造以三大特色路线为核心的A级旅游景观。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扩大,迅速实现“粤北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韶关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入50%

3. 远期(2021~2030):旅游成熟期

旅游业作为韶关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持续,健康而稳步发展。在本阶段,旅游规划项目先后建成,旅游环境和旅游产业结构达到最优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韶关市旅游作为中国丹霞地貌旅游的核心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间总投入的15%

(八) 战略措施

        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要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统筹力度,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按资源一体化管理要求调整旅游管理机构职能,尝试或引进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指导,加强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审核和监督。 

        加强旅游诚信。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奖惩机制。建设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探索导游人员按合伙人制度开办服务所等做法,保障旅游服务人员合法收入。旅行社在参团报价中要将导游服务费单列,并确保作为导游人员报酬。将导游员等级纳入人事部门认可的职称评定和技术等级评定序列。鼓励企业实行导游员聘任薪酬与职称挂钩制度。 

        完善旅游标准。加快研究制订与相关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围绕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等要素上建立的主体标准,逐步编制配套标准和辅助标准,建立旅游业各要素专业门类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旅游标准的达标评定工作,加强对旅游标准化实施监督。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市级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 

        健全旅游信息。探索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完善我市以12301系统、旅游服务中心体系和旅游道路标识体系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公益与市场相结合。建立旅游信息即时监测系统和旅游信息预警机制。积极扶持包括在线预订、在线销售、在线旅游宣传推介等专业旅游企业的成长。 

加强旅游宣传推介。 加强对重点景区的包装和宣传,推动重点景区提升为名牌、精品景区,把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加快推出一批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为龙头的具有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前景的山水休闲旅游产品,打造广东名胜山水旅游品牌;加强与以广深珠现代化都市为代表的旅游产品的连线,推出广东珠三角都市加粤北山水旅游新组合。整合全市加强整体促销和联合促销,把旅游宣传与经贸会展、文化交流、对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的韶关城市形象宣传。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形成旅游宣传的立体优势。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广泛开展广东旅游产品推广,与知名网络媒体合作策划展示新广东新旅游新形象,采取细分市场、细分主体的方式,根据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境外宣传推广策略,千方百计抓住主体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最大限度拓展发展空间。支持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等一批具备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资质的景区开展品牌推广,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指导策划大型活动;在港澳台、北京、上海以及重要的周边客源市场牵头投放宣传,组织省际市场对接。

提升旅游产业规模。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在旅游资源管理、开发方面,要打破区域限制,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旅游资源重组,杜绝区域内同质竞争,避免旅游发展定位混乱,推动我市旅游与周边邻近旅游区乃至珠三角旅游区更大范围内的旅游区域合作。按照大旅游思路推进产业联动,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农业、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和服务链;切实提高餐饮、购物和娱乐休闲消费在旅游总花费中的比重;抓住我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策划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向旅游产业领域;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旅游市场中的核心作用,鼓励旅行社积极走出去,在省内外主要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为我市旅游市场拓展新的触角。培育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激励力度,引导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经营、连锁经营等多种途径壮大实力,提高市场份额和贡献份额;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与国际、国内著名品牌旅游企业的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旅行社,构建起高星级酒店群,推动我市旅游酒店业加快振兴。鼓励以行政划拨、资产重组,资产收购等手段整合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酒店管理集团。推动酒店集约化经营。扶持酒店集团品牌输出,对于已签约进行品牌输出的项目,旅游、劳动部门在营销宣传、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资助及支持。 

(九) 战略创新:

  倡导低碳旅游。创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低碳旅游县(市、区)、低碳景区、绿色酒店等。将低碳旅游发展纳入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对环保等级较高的旅游设备可加速其折旧,相关费用可列入企业成本开支。鼓励科研机构和旅游企业建立低碳旅游实验室。 

        鼓励旅游制造业发展。旅游制造业列入生产性服务业扶持政策普及范围。将房车、高尔夫、滑翔伞、热气球、攀岩、登山装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全市鼓励类产业目录。举办大型旅游设备制造业展览活动,搭建旅游装备制造业展销平台。 

        探索旅游产业园发展模式。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指导,制定旅游产业园评定标准,创建若干个产业关联性强,集聚程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旅游产业园。市、县(区)在综合平衡各项建设项目时,对旅游产业园区实行倾斜性政策。符合条件的旅游产业园享受产业转移园同等待遇。 

        引导旅游科技发展。重点研发和推广酒店中央预定系统,低碳旅游技术以及基于手机、互联网和汽车的旅游者便利新技术。每年规划一定额度的科技资金,对于旅游业发展所需的旅游科技实行招标攻关。加快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的3G旅游新时代工程建设,打造全省旅游信息建设示范项目。

        开发快捷交通旅游产品。鼓励依托快捷交通网络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引导高铁站点建设旅游服务咨询中心,配套站点与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和租车服务。鼓励各旅游企业在人流密集地设立散客咨询服务中心(站),完善高速公路休息站的旅游功能,建设若干条高速景观道,鼓励在条件较好的交通节点开发美食街、特色汽车旅馆等。 

        建设粤北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名山风光、森林公园、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为抓手,结合名寺、客家文化、少数民族风情、革命遗迹等文化资源,依托大南华、大丹霞、大南岭旅游品牌,建设集休闲度假、观光考察、学术研讨、野外探险、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粤北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 

第二章:韶关市基本分析

(李敏斌)

一、区位条件分析

1.地理区位

华南中亚热带生态资源库。韶关市地处北回归线的北侧(23°50’N-25°31’N),年均气温约20,年降雨量约1700mm1月均温在7以上,无霜期在310天以上,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这里雨量充沛,热量充足,森林覆盖率达721%,是当今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森林绿化最好的地方之一。韶关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素有华南生物基因库天然药库的美称;这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地质公园”(仁化丹霞山)、国家森林公园(乳源南岭森林公园)、车八岭国家保护区等著名生态旅游景区。韶关的地表水资源总量达220亿立方米,人均6992立方米,是全省的29倍,全国的33倍。此外,韶关的水能蕴藏量达178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资源总量的20%左右,现在有南水、杨溪、乐昌峡(在建)等水电站以及韶关火电厂等一批能源供应地,韶能企业集团公司早已做大上市。韶关市作为珠三角的能源供应基地和旅游度假休闲后花园的功能日益凸显。

2.交通区位

粤湘赣三省交界之地,便利的省际交通通道。韶关市北面与湖南的郴州、江西的赣州相接壤,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地,其独特的、潜在的地理位置成就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南岭重镇、粤北区域交通中心的重要战略地位。本来横亘在南方大陆上的南岭山脉就像是一道天然屏障,把广东与湖南、广东与江西分隔开,但因发源于南岭山区的北江(珠江水系北江流域)以及上源的武江、浈江又把湘南、赣南、粤北三地有机地连结起来,自韶关沿武江上溯过乐昌峡谷到郴州,可以把湖南与广东两省连结起来;由韶关沿浈江上溯过梅岭溢道到赣州,便可把江西与广东两省连结起来。历史上韶城的兴起与发展无不与地处武江、浈江、北江三江会合处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近些年来,京广复线、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323国道等一些跨越省域的现代交通干线均是寻着这些峡谷和溢道穿行而过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交通通道,也促成了韶关市在粤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3.经济区位

珠三角腹地,大珠三角的后院。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北倚南岭,南对珠三角。以穗、港、深为中心的珠三角(即大珠三角)是我国人口稠密、繁荣的地区,古往今来韶关市就一直充当着大珠三角后院(即后花园、大后方)的重要角色。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的大三线小三线建设时期,珠三角的一些军工、机械、重化工就纷纷北迁落户于韶关;改革开放以来,韶关市仍然是珠三角地区的重要资源(水源、矿产等)和能源供应地;近些年来,韶关市更是珠三角地区传统产业向北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之一;与此同时,韶关市还是珠三角地区北上出游的生态休闲最佳目的地之一。南岭矿产资源富集带。韶关市物华天宝,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南岭地区既是全国闻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也是广东省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韶关的铅锌、银的储量分别居全国的第二和第三位;韶关的煤、铀、钨、石灰岩、稀土等16种矿产均名列全省第一位;而大理石、硫铁矿等,名列全省第二、三位;韶关境内的凡口、大宝山等都是省内外有名的矿区。建立在本地铁矿资源(大宝山褐铁硫铜矿)基础上的韶钢集团公司是广东省企业50强、全球钢铁企业100强之一;凡口铅锌银矿是亚洲第一大铅锌银产地,韶冶厂是全国第四大铅锌冶炼基地,中金岭南企业集团是韶关境内四大上市公司之一。这些资源型企业在韶关经济建设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现在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文化与旅游区位

粤北民俗文化与旅游名城。韶关这方水土为人类最早生息繁衍的地方,早在13万年以前就有马坝人在这里劳作生存;6000多年前,南方的稻耕文明就已在这里传承和发扬。岭南韶关域内还是我国上汉族人南迁广东、福建的必经之地,是汉族人与其他少数民族相互交-触的地方。这里除汉族人以外,还有瑶族、满族、白族、回族、畲族、土家族等31个少数民族;在民间的语言交流方面,除普通话以外,还有粤语(白话)、客家话等方言;少数民族乡()还有瑶语、畲语等本民族语言。这里历史渊源,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人文地方特色鲜明。境内有闻名中外的马坝人遗址,有六祖慧能禅宗文化(南华寺),有客家人寻根问祖的珠玑文化(珠玑巷),有别具民俗风情的客家围屋建筑文化(如满堂围楼、八卦围屋等);这里还是红色革命老区,进行爱国主义的素材十分丰富。韶城(韶关市区)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远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到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西洋文化以及近的湖湘文化、江西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粤北古城多元化的文化中心,在湘粤赣地区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韶关一停留,再到珠三角,这句格言就是对韶关市人文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

二、竞争—合作分析(河源和湛江)

三地作为广东的后发城市,农业比重比较高。同时,也都是广东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

2009年,韶关全市生产总值571.73亿元,增长10.1%。第一产业增加值82.06亿元,增长6.6%;占比 14.3%;河源全市生产总值416.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第一产业增加值52.54亿元,增长4.9%;占比12.6%。湛江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5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87亿元,增长5.5%;占比 21.3%

湛江的总产值比较大,占比也比较高。主要得益于其甘蔗产业,以及渔业。而韶关与河源,均有比较良好的陆地生态资源,特色农业旗鼓相当,同时比湛江多了电力资源。此外,河源扼东江上游,控制着东莞,深圳、香港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水源,未来可能获得比较大的补偿性收益。而在旅游方面,湛江的海岛风情,与韶关的丹霞地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河源的生态旅游,均各有特色,很难分出高下。

虽然三地都称要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新兴制造业,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和谐发展,但是,真正决定三地未来竞争力差异的,是各自的核心工业产业。

2009年,韶关第二产业增加值233.77亿元,增长8.1%;占比40.9%,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二一三”格局转变为2009年的“三二一”格局,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占主体向城市经济占主体的质的转变。

韶关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83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26.65亿元,增长3.1%,轻工业产值55.18亿元,增长14.9%。轻重工业比重30.369.7

在韶关,本土重工业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与数十年来,国家对于韶关的战略定位有关,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客观上造就了韶关重工业城市的地位。

韶关的重工业不仅在三地,更是在整个广东处于绝对优势。韶钢产能已突破500万吨,跻身世界钢铁企业100强之列,凡口铅锌矿、韶关冶炼厂产量居全国第三位,韶冶连续多年被列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最佳效益企业。韶关发电厂经过六期的工程建设,现安装机组9台,总容量为924MW,年发电约 70亿千瓦小时。韶铸集团是全国最大的铸锻件专业生产企业之一。韶关卷烟厂是“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广东省工业企业200强之一”。

石油,煤炭,等资源型工业,以及汽车落户广州之外,几乎广东所有的重工业产业,都集中于韶关。在未来,韶关绝不可自剪羽翼,因为调整产业结构而放弃重工业,而是在保持重工业的绝对优势的同时,拓展产业链,补充新兴制造业,实现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相对均衡。

在保持重工业优势的基础上,韶关拓展产业链,已形成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烟草、制药、玩具等七大支柱产业。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七大支柱工业增加值140.3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2%,同时,韶关重点打造新兴制造业基地,重点推进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玩具等比较优势行业与珠三角配套协作,打造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初步实现了产业聚焦。此外,韶关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在不可再生资源逐年减少的未来,韶关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潜力巨大。

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韶关作为广东通往中原门户的特殊优势,将使其未来成为广东北部大都市,发达的交通,必然造就韶关在现代物流和商贸方面的中心地位。这是河源所无法比拟的。韶关准备将城市中心转移到芙蓉新城区,打造常住人口100万的大城市,其决心不小。

河源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23.89亿元,增长12.2%;三大产业结构为12.653.73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46亿元,增长14.0%。轻工业增加值50.92亿元,重工业增加值138.85亿元,占比70%以上。

河源目前拥有食品饮料、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陶瓷和医药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完成总产值501.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0%

相对而言,河源工业产值小,而且重工业也占比过大, 表明其大众工业相当滞后。而作为珠三角的重要水源地,河源被广东省定位为生态发展区,其工业发展历来受到制约。

河源未来的发展,必须要走非常之路。

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曾长期任广东著名改革者谢非的秘书,曾见证过邓小平南巡的陈建华,一直主政河源,陈建华所倡导的发展模式,被称为“三反”模式,即反传统发展路径,发经济周期操作,反梯度产业承接。

不过,对于河源来说,“三反”模式充满巨大的变数,成败难料。

三、结论

回顾过去,历史上韶关曾因区位优势有过许多的辉煌;面对近些年来区域中心地位(区位优势)曾发生的嬗变,重新评价韶关市的经济区位条件和经济区位优势更显得尤为重要。提升韶关市的经济区位优势,打造华南区域经济中心,壮大其市域经济,一是要实施融人大珠三角、领飞红三角、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交通枢纽的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战略;二是要借助国力、外力和内力三种力量作为市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动力,推动市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要走产业聚集的道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形成中心城市强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四是要发展特色经济,打造市域自主创新品牌,不断提升韶关在华南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和影响力。

第三章:景源分类与评价

(黄永银)

一.项目背景及案例分析

  由于韶关地处山区,因而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韶关有世界自然遗产的丹霞山,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出土处、“石峡文化”遗址狮子岩,有“地下宫殿”之称的古佛岩,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岭古道,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珠矶巷,南方第一家天然狩猎场乳源南水狩猎场,乳源的必背瑶寨等等。

在今天旅游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就接着丹霞山审遗的成功为契机做一个韶关的旅游区域规划,希望能把韶关的旅游推上新的高度。

规划述评

()规划的核心问题

作为广东北部经济相对落后,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如何最大的发展资源优势,合理布局规避风险,通过旅游拉动经济的发展是规划的核心问题。 (二)规划思路

韶关旅游资源丰富,但如何把这些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就是关键。因此,规划如何开发市场,依托资源,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扶植龙头,稳定投资,持续的发展,就是规划的思路。

规划提要

(一)旅游发展现状评估

1 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

韶关市有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是广东地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国家级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森林公园,重点寺庙,重点文物等有7处。省级景区,保护区,寺庙,文物等哟13处。综合评估达到国家一类旅游资源有1处,大区资源有3处。

韶关具有良好的资源地域结构。种类多样,相对集中,组合有序,重点突出,近邻互补配置得当,是韶关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的突出特点,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基础。多数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在市区附近丹霞山风景区位于韶关15~50公里的范围内。二类资源的南华寺和狮子岩距离韶关不足20公里,中间有南华温泉配置,附近有小坑国家森林公园和小坑温泉,形成良好的近邻互补结构。同属二类的金鸡岭和九龙十八湾已形成体系。以韶关城为核心的旅游资源体系向外辐射已经形成。

核心旅游资源丹霞山的开发正在向一流景区过度,其余景区实力有余名气不足。已开发的景区有30个,近74%.大部分市简易开发,风景区开发的力度速度最慢

2 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0年的旅游数据为例分析

10月份,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44.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12%23.83%1-10月累计接待1239.04万人次+23.83%,收入79.50亿元,+31.23%。其中,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662.42万人次,同比增长15.40%(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157488人次,同比增长234.34% )

    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总人数700.4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89亿元,同比增长15.22%27.26%。其中,全市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3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4.14%,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85297人次,同比增长164.88%。(市旅游局 曾瑛)

20101-10月韶关市各县(市、区)接待过夜游客总量排名



(市、区)

接待游客总量

(人次)

同比增幅(%

按总量

排名

按增幅

排名

过夜游客综合排名

乐昌市

587728

190.79

2

1

1

南雄市

453627

103.84

5

3

2

曲江区

716427

8.48

1

7

2

乳源县

507935

22.94

4

5

4

翁源县

333404

111.59

8

2

5

新丰县

373988

78.32

6

4

5

仁化县

542175

4.06

3

8

7

始兴县

349437

12.14

7

6

8





20101-10月韶关市各县(市、区)旅游总收入排名



(市、区)

旅游总收入

(万元)

同比增幅(%

按总量

排名

按增幅

排名

旅游收入综合排名

乳源县

103620.70

57.10

2

2

1

乐昌市

60345.07

34.71

4

4

2

曲江区

107572.75

12.29

1

7

2

翁源县

26127.12

73.04

8

1

4

新丰县

29073.62

42.95

7

3

5

始兴县

40067.03

24.98

6

5

6

南雄市

52559.83

16.23

5

6

6

仁化县

99252.34

10.75

3

8

6

                        资料来源;韶关市旅游局

韶关的旅游交通发达。去年武广高速铁路开通拉动的中南地区与广东地区的交流。到广州白云机场仅有4小时的车程。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机场正在修建中,预计十年内投入使用。旅游接待能力有一定的规模,具备了高中低配套服务设施。有五星级酒店5家,拥有涉外能力的酒店近80家,床位近10000个,餐饮为近9000个。

3韶关在广东旅游业中的地位

韶关是广东四条旅游热线之一,旅游资源排全省前列。韶关的旅游在全省处于中游。接待人数增长幅度大,但境外的游客比重少。经济效益一般利润稍高于全省水平。创外汇能力不足。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足。

4存在的问题

第一,旅游产品战略思路不够明确。韶关市把发展旅游放到了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位置。但缺少对全市旅游的规划,如投资倾向,政策环境等。尽管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但缺少活力,应该在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时抓住机遇,打造独特的岭南下脚下的独特风情的粤北旅游都市。加大客流,以及信息化的建设及引进高端的旅游人才。健全旅游线路网络的构建。加大旅游市场的自由度,让旅游市场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未来的趋势。

第二,旅游形象不突出,龙头景点还需强化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我们无法右游客行为,因此旅游形象就尤其重要。在目前国内及国际上韶关的旅游形象还是很平淡。在决策中中如何打造自己的名牌形象成了韶关旅游发展的一大研究课题。

第三,宣传与招徕和市场促销还未全面的展开。韶关的主要客源局限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而在广大内地和国际上知名度甚小,除本身开发的力度不足外,缺乏宣传招徕与市场开拓也是重要原因。应该在韶关打造旅游城市的都市气息。要为宣传加大投资力度。

第四,管理体制落后,效益难以形成。旅游局域旅游公司,县与县,景点与景点之间很多关系有待协调理顺。要建立现代的有效地符合市场经济的沟通机制。

3重点风景区与景点市场分析

一。丹霞山

丹霞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是韶关的核心旅游目的地。据不完全统计年游客达到400人次, 客源广东为为主大概占80%(其中韶关又占20%,珠三角占50%,其他市约10%)。从客源年龄结构来看男性游客与青少年居多。从游客文化上来看以较高文化程度者为主约占51%,从客源职业来看,干部约30%工人约24%,x学生约26%。过夜的游客占46%.消费水平以中等为主。

二南华寺与狮子岩

南华寺是广东境内宗教的最高圣地,因此游客在不断的快速增长。2009年达到1112万人次。宗教旅游点有重游率高的特点,因此南华寺客源比较稳定。狮子岩是中国马坝人的发源地,但游客总在10万人次徘徊。

三九龙十八滩,金鸡岭

金鸡岭是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但由于地处广东的北大门坪石镇,便捷的铁路带来了大量的客源。

九龙十八湾号称中国第一江河漂流胜地,具有一美二奇三险的独特风貌每年有近一万游客的增长,2009年有近28万人次。住宿率较高

()旅游资源开发布局规划

1 资源可开发性评价

评价因子与评价指标有区位性,可达性,容量规模,游览时间 ,美学价值,特殊性,资源等级,利用情况,客源基础,综合效益。

主要景点景区单体评价结果为;一类资源,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二类资源,南华寺,金鸡岭,九龙十八滩;三类资源,狮子岩,小坑,云门寺.,南水,必背,车把岭,古佛岩等。

2资源开发布局原则

以市场导向,依托资源,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扶植龙头,滚动发展。围绕建设大型,多功能,综合性旅游区的大目标,构建旅游旅游地域系统的完整。

3总体布局

建成以韶关市为中心,以丹霞山,坪石,南华寺,以及各县的三层组织系统。完善东线,南线,西线,北线的重要旅游线路。确立以丹霞山为龙头的体系拉动其他线路的发展。

功能系统规划

中心城市;综合接待,旅游组织,娱乐 ,会议 商务,购物,住宿。北线;观光,娱乐。东线;观光,娱乐,宗教,修养度假,科教,考察。南线;宗教,观光,科教。西线;观光,宗教,娱乐,考察,度假。

区域组织系统规划

组织中心为韶关,是粤北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和旅游接待组织中心,条件好,景点少。应把韶关建成旅游服务城市。

是在创新发展方式上实现新突破。 

        倡导低碳旅游。创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低碳旅游县(市、区)、低碳景区、绿色酒店等。将低碳旅游发展纳入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对环保等级较高的旅游设备可加速其折旧,相关费用可列入企业成本开支。鼓励科研机构和旅游企业建立低碳旅游实验室。 

        鼓励旅游制造业发展。旅游制造业列入生产性服务业扶持政策普及范围。将房车、高尔夫、滑翔伞、热气球、攀岩、登山装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全市鼓励类产业目录。举办大型旅游设备制造业展览活动,搭建旅游装备制造业展销平台。 

        探索旅游产业园发展模式。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指导,制定旅游产业园评定标准,创建若干个产业关联性强,集聚程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旅游产业园。市、县(区)在综合平衡各项建设项目时,对旅游产业园区实行倾斜性政策。符合条件的旅游产业园享受产业转移园同等待遇。 

        引导旅游科技发展。重点研发和推广酒店中央预定系统,低碳旅游技术以及基于手机、互联网和汽车的旅游者便利新技术。每年规划一定额度的科技资金,对于旅游业发展所需的旅游科技实行招标攻关。加快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的3G旅游新时代工程建设,打造全省旅游信息建设示范项目。

        开发快捷交通旅游产品。鼓励依托快捷交通网络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引导高铁站点建设旅游服务咨询中心,配套站点与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和租车服务。鼓励各旅游企业在人流密集地设立散客咨询服务中心(站),完善高速公路休息站的旅游功能,建设若干条高速景观道,鼓励在条件较好的交通节点开发美食街、特色汽车旅馆等。 

        建设粤北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名山风光、森林公园、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为抓手,结合名寺、客家文化、少数民族风情、革命遗迹等文化资源,依托大南华、大丹霞、大南岭旅游品牌,建设集休闲度假、观光考察、学术研讨、野外探险、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粤北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 

        二是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要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统筹力度,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按资源一体化管理要求调整旅游管理机构职能,尝试或引进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指导,加强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审核和监督。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奖惩机制。建设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探索导游人员按合伙人制度开办服务所等做法,保障旅游服务人员合法收入。旅行社在参团报价中要将导游服务费单列,并确保作为导游人员报酬。将导游员等级纳入人事部门认可的职称评定和技术等级评定序列。鼓励企业实行导游员聘任薪酬与职称挂钩制度。 

        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加快研究制订与相关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围绕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等要素上建立的主体标准,逐步编制配套标准和辅助标准,建立旅游业各要素专业门类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旅游标准的达标评定工作,加强对旅游标准化实施监督。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市级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 

        健全旅游信息体系。探索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完善我市以12301系统、旅游服务中心体系和旅游道路标识体系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公益与市场相结合。建立旅游信息即时监测系统和旅游信息预警机制。积极扶持包括在线预订、在线销售、在线旅游宣传推介等专业旅游企业的成长。 

        三是在旅游产业规模上实观新突破。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在旅游资源管理、开发方面,要打破区域限制,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旅游资源重组,杜绝区域内同质竞争,避免旅游发展定位混乱,推动我市旅游与周边邻近旅游区乃至珠三角旅游区更大范围内的旅游区域合作。按照大旅游思路推进产业联动,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农业、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和服务链;切实提高餐饮、购物和娱乐休闲消费在旅游总花费中的比重;抓住我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策划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向旅游产业领域;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旅游市场中的核心作用,鼓励旅行社积极走出去,在省内外主要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为我市旅游市场拓展新的触角。培育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激励力度,引导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经营、连锁经营等多种途径壮大实力,提高市场份额和贡献份额;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与国际、国内著名品牌旅游企业的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旅行社,构建起高星级酒店群,推动我市旅游酒店业加快振兴。鼓励以行政划拨、资产重组,资产收购等手段整合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酒店管理集团。推动酒店集约化经营。扶持酒店集团品牌输出,对于已签约进行品牌输出的项目,旅游、劳动部门在营销宣传、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资助及支持。 

        四是在旅游宣传推介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对重点景区的包装和宣传,推动重点景区提升为名牌、精品景区,把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加快推出一批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为龙头的具有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前景的山水休闲旅游产品,打造广东名胜山水旅游品牌;加强与以广深珠现代化都市为代表的旅游产品的连线,推出广东珠三角都市加粤北山水旅游新组合。整合全市加强整体促销和联合促销,把旅游宣传与经贸会展、文化交流、对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的韶关城市形象宣传。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形成旅游宣传的立体优势。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广泛开展广东旅游产品推广,与知名网络媒体合作策划展示新广东新旅游新形象,采取细分市场、细分主体的方式,根据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境外宣传推广策略,千方百计抓住主体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最大限度拓展发展空间。支持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等一批具备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资质的景区开展品牌推广,提供资金

五旅游市场规划

1市场开拓现状

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游客数量达到了有1500万人次,相对稳定的客源是广东境内的游客。时间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市场在良性的发展,知名度在不断提高。打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才能打造旅游强市的局面。打造粤北的红色旅游,如南雄今年评为革命老区。

韶关的主要景点景区丹霞山地质公园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和浈江区交界地带。东经113°36′25″113°47′53″,北纬24°51′48″25°04′12″之间。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自然风景区。2004213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年75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碑开园。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地貌是指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的丹霞地貌发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 

       丹霞山古称曲红冈、韶石山、烧木佛旧地。由680多座顶平(顶斜)、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最高峰巴寨海拔619.2。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中国已经发现8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研究最充分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丹霞山由丹霞、巴寨、韶石、矮寨、锦江画廊五大景区组成。以赤壁丹崖之雄、阴阳元石之奇、巴寨之险、锦江之秀、翔龙湖之幽、韶石之韵、夏富之旷闻名。

 

       丹霞景区,由长老峰、翔龙湖、阳元石、锦江等游览区组成。长老峰游览区中下层有锦石岩石窟寺、梦觉关、幽洞通天、百丈峡、喷玉泉、龙鳞片石、五色间错大斑石、马尾瀑、锦岩摩崖石刻和碑刻群等赤壁丹崖和人文景观;中层有丹霞山记摩崖石刻群、福音峡、别传禅寺、天然岩、鸳鸯树、双沼碧荷、通天峡、御风亭等景点;登丹梯铁索即至上层,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三峰耸峙,雪岩、晚秀岩、返照岩、草悬岩、回光岩、海螺岩澹归和尚墓、红豆相思林、螺顶浮屠、虹桥拥翠、片鳞岩、舵石朝曦等景点并陈于山巅之间。观日亭、宝珠亭、韶音亭是观日出、赏晚霞的好去处。阳元石游览区因阳元石得名。孤留一柱撑天地。阳元石是一个酷似男性生殖器的天然石柱,高28,直径7,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主要景点还有拜阳台、云崖栈道、嘉遁亭、细美寨、九九天梯、通泰桥、海豹石、狮子岩、鲲鹏展翅等。翔龙湖景区因湖面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青龙得名,有龙角山、仙居岩道观、玉带桥、熊猫石、古今龙文化石刻、官帽石等景点。湖尾700处有一个酷似女性生殖器官的天然石洞——阴元石,高10.3,洞宽4.8,深4.3。锦江游船风光带沿线可将狮头岩、睡美人、群象出山、仙人插掌、凉伞石、锦岩大赤壁、鲤鱼跃龙门、虎头岩、金龟朝圣、六指擒魔、姐妹峰、茶壶峰、童子拜观音等景色尽入眼底。待开发的人面石、韭菜寨、羊州寨,以及黄沙坑庙仔坑一线风光秀丽。 

       韶石景区,东临浈江,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至此奏韶乐而得名。唐朝著名诗人韩愈有诗赞曰: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景区由韶石顶、金龟岩、五马归槽、双阙石等韶石36峰组成,是韶文化的原生地。浈江及其支流锦江汇流处的五马归槽-太阳岩是浈江全流域中水流最险急、最深切、最曲折、沙滩最长、景色最美的河段。

巴寨景区,俗称大石山景区。位于丹霞山西部。巴寨、茶壶峰(巴石)、燕岩、扁寨(骆驼寨)、米筛岩(五仙岩)、姐妹峰(同金寨)、拇指峰、上天龙、观音山、田螺山等雄浑大块的丹崖峰群与夏富小平原牧歌般的田园风光相互映衬。其中还有飞花水、王山坑壶穴溪流风光。

       矮寨景区,位于丹霞山西南部。由风火岭、南蛇头、九年坑瀑布、狮脑山、伞石、凯旋门、石龙溪峡谷等组成。九年坑双瀑布高30多米。凯旋门一石成拱,独立于群峰之间,蔚为壮观。石龙溪峡谷深切超过200,长4000多米,是丹霞山区域最为深邃的峡谷。

锦江画廊景区,锦江源出江西崇义竹洞,全长109千米,下游34千米河段自北而南纵贯丹霞山区。两岸赤壁倒悬,翠竹拥江,溪瀑飞流,是一条山水相融的风景画廊。丹霞电站、瑶山电站将河道分为3段,乘舟漫游可欣赏狮头岩、睡美人、群象出山、金龟朝圣、六指擒魔、姐妹峰、茶壶峰、巴寨、童子拜观音、锦江岩画、田螺山、马头寨、金龙山、葫芦寨、古撑船遗迹、双江汇流、五马归槽等奇景及两岸村落田园秀色。

广东大峡谷

        广东大峡谷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南60公里处的大布镇,峡谷长达15公里,谷深300多米,属石英砂岩地貌。在2005寻找广东最美的地方活动中,被评选为最受外国人欢迎的广东十大景观 之一。

        大峡谷集雄、奇、险、峻、秀、美于一身,沟壑纵横、奇峰林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水墨画卷。谷中保持了良好的原始生态,神秘猎奇、别有洞天的旅游胜地。

        广东大峡谷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距今已有1000万年的历史.它与一般峡谷的成因截然不同,是受到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部分地块张裂下陷形成的裂谷。

        大峡谷顶部地势平缓,远处观望是一片起伏的丘陵,可直接驾车前往。走到谷口,才发现大地仿佛被一双巨手在空中倏地撕开。俯瞰峡谷,只见沟壑纵横,断崖绝壁信似被利斧劈开。裸露风中的岩石、满布山谷的溪涧、漠漠的平林烟云凝成南粤大地上一道绝色的伤口。蜿蜒的大布河从谷顶直冲谷底,飞泻直下200多米,撞击着崖壁与谷底,雄伟非凡。

 马坝神像                                                  火炬擎天

广东大峡谷-秀丽娇美

        大峡谷连绵十五公里,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就像一幅国画精粹。山峰上的百年老树、千年老藤和各种植被,令谷底绿意盎然。顺着山势一路往前,一瀑一潭。黄龙潭、盘龙潭、长青潭、仙女潭……它们以各自独立的姿势,镶嵌在谷底。清澈见底的潭水在阳光的映射下呈现出深深浅浅的绿色,火红的杜鹃花和烂漫的樱花争相斗艳在平缓的山丘上,映照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精美图画。

        谷中最美的地方是水卷寨景区。水卷寨的水清澈透明,时有彩虹掩映于峡谷之中,如梦如幻、娇媚动人,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源胜地。偶尔还可以观赏到双虹戏于水卷寨中,在瑰丽中增添了一番趣味。晨间,谷内植物散发的气味与水气混融,缓缓而升,幽香四溢。

峡谷底蕴

 

桃源仙境

广东大峡谷-惊险陡峻



高空表演

       广东大峡谷垂直高度达300多米,地形惊险陡峻,山如斧削,鬼斧神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有人在峡谷最宽处拉了根钢索,表演起了空中杂技。实在让人目眩,佩服表演者的胆量和勇气。

        下去谷底可步行1386级石阶直达,这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如果想偷懒,也可以坐缆车直下谷底。在谷底漫步抬头仰视,四周陡壁,植物攀岩而生。见缝扎根,顽强之势,令人折服。峰林高低错落于谷中,峻峭无比,形态各异。有些神情严肃,像守谷的士兵默默等待击鼓之时;有些又像众仙齐聚,各施绝技,神气活现。

     

笑童送财                            谷口飞虹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与湖南交界处。其主峰石坑崆海拔1902,是广东省的最高峰,广东第二、第三高峰均坐落在此,有广东屋脊之称。公园内有小黄山、亲水谷、瀑布群等知名景区。南岭山脉逶迤连绵,保留广东省最完整、最大片的原始森林,保存着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岭南天然生态保护屏障。目前,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已发现的植物种类2000多种,野生动物200多种,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的有82种之多,且为华南虎最后栖息地。活跃于此的珍稀物种构建了广东物种宝库南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之地,也展示给生态旅游、探险爱好者四季流动之美——春有樱花含笑、杜鹃满山红;夏天浓阴蔽日、清溪长流;秋日红叶斑斓、漫山遍野;冬季雾淞冰凌、恍若北国风光!

 

        石坑崆为五指山山脉的主峰,又名莽山峰、猛坑石峰,位于县城西北70公里(公路里程)的湘粤交界处,海拔1902,是广东省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峰,素有天南第一峰广东屋脊之称,有石蛙望月天南第一猿人等景点,现建有峰顶观景亭一座。石坑崆峰峻伟奇丽,势拔五岳,妙手天成,四周五岭逶迤,群峰崔巍,有八方来朝、众山宾服之威严大气,另有海拔1888的广东第二峰石韭岭与之遥遥相望,双峰对峙,别有情致。峰顶云蒸霞蔚,风起雾涌,四时变幻,景物常新,堪称人间仙境,是登高运眺、高山观日的绝佳去处。

南华禅寺

        南华寺座落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公里的曹溪之畔,距韶关市区22公里,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广东六大寺庙之一,也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宏扬南禅宗法的发祥地。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多年历史。建成后,梁武帝赐额为宝林寺。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赐改中兴寺,神龙三年又赐改法泉寺,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元年(公元968)赐改南华禅寺沿称至今。据史载,梁武帝元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航海至粤,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峦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也,遂建议在此建寺。

        南华禅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一千多年来,南华寺与六祖名字连在一起而著称于世。六祖慧能在此传授禅法37年,得法弟子43人,传播全国各地,后来形成河北临济、湖南泻仰、江西曹洞、广东云门、南京法眼等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法眼宗远传泰国、朝鲜;曹洞、临济盛行于日本;云门、及临济更远播欧美。故南华禅寺有祖庭之称。

        寺内绿荫遍地,古木参天,在古朴庄严中更显深幽。全寺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宝林门,一路行进,但觉桂香弥漫,鸟鸣间关。中部是主体大雄宝殿及天王殿、钟楼殿、藏经阁,大雄宝殿内有三尊8.31高的全身贴金的释迦、药师、弥陀三尊大佛及独占熬头的观音,四壁彩塑栩栩如生的500尊罗汉。后部是南华寺的精华所在六祖殿。殿内供奉着六祖慧能及憨山、丹田三位大师的真()身。居中的慧能低眉垂首,面色安详,盘膝而坐,已历千年沧桑。相传慧能圆寂前曾预言将有人来取他的首级,因此弟子们将他涂上香泥,包上漆布后,又特别用铁叶漆布将颈包好,然后才供奉起来。后来果然有盗贼乘寺僧不备,半夜持刀砍慧能的颈部,结果金铁之声大作,惊醒了寺僧,盗贼只得逃走。像这样的高僧在圆寂后竟也遭贼人算计,真是令人唏嘘。

        寺内还珍藏着大批珍贵历史文物,如有六祖慧能真身、唐代六祖的千佛袈裟、唐女皇武则天赐六祖的圣旨,元仁宗八思巴文圣旨,明英宗金书大藏经圣旨,宋代灵照塔、清代千佛铁塔,元朝千人锅、木雕罗汉、南汉大宝七年(公元964)所铸千斤铜钟;还有柳宗元、苏轼等唐宋名人碑铭。

        南华寺后有伏虎亭、九龙泉等胜迹,最著名的则是9棵有五百年树龄的水松,树围逾3,高逾40,笔直挺拔,直插云霄,是当今世界罕见树木。

    [小资料]六祖慧能

        六祖惠能,父早亡,家境贫乏,卖薪度日。24岁时,到黄梅东山寺礼五祖学佛法,在碓房劳作八月余。一日五祖思选法嗣,命徒众作偈,若悟大意,即付衣法。时有上座神秀,书一偈阳廊壁间。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惠能闻诵后,亦言有偈,遂请人代书,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祖知有悟,遂秘授衣法,为第六代祖师。唐仪凤三年复归曹溪住持,宏法三十六载。先天二年圆寂于新州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

        《六祖坛经》是六祖惠能弟子法海据六祖惠能的讲法内容鸽整理而成,是中国至今为止佛教唯一的。《六祖坛经》全面阐述了六祖惠能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从而形成禅宗南宗,宋明以后,中国佛教以南宗为主流,惠能开创的南宗禅渐成为中国禅宗的代名词。惠能的禅学思想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伟大革命。惠能与孔子、老子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欧洲则将其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

    此钟悬于钟楼顶部,重达1.2万斤,铸于南宋时期,击时声音清脆洪亮,声传数里。

    六祖惠能大师在湖北黄梅东山寺舂米时,将此石背于背上以增加身体重量。

        六祖惠能大师真身是一尊结跏趺坐像,通高80厘米,外涂红褐色油漆,双手叠置腹前,闭目作入定状。形态慈祥,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充分体现出六祖惠能大师多思善辨的才智和悟性超群的高僧气质。

        南华寺至今还保存着多道珍贵的历朝皇帝圣旨原件。其中最著名的一件是唐朝武则天赐惠能的诏书。

        千佛袈裟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唐代刺绣精品,绣工极其精巧传神,也是镇寺珍宝之一。袈裟为杏黄色,长2.086,宽1.046,绢体呈杏黄色,袈裟还用金线绣出12条金龙,张牙舞爪,形象生动,是唐代武则天赐给六祖的珍宝。

现存年代最早的文物当属北齐孝昭帝皇建元年(公元560年)造型小巧精美的铜佛像

        现存文物中数量最多的是北宋木雕五百罗汉像(现存360尊)。这些精美的木雕不仅数量繁多,而且全部都是稀世之宝,对研究古代中国的木雕工艺、宗教文物及南华禅寺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坝人遗址

    马坝人遗址——狮子岩位于曲江城西南2公里处,1958年,闻名中外的马坝人头盖骨在此被发现。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古人类,为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它为完善我国原始人类发展的序列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资料,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一处古人类化石遗址。1977年在狮子岩两石山之间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晚器的文物,被命名为石峡文化,更使狮子岩名声大震。

    1960年,马坝人遗址被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110月,马坝人遗址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马坝人遗址和石峡遗址被评为“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20016月,马坝人遗址和石峡遗址合并,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坝人遗址风景区是一个山、水、洞、石兼收并蓄,集考古与旅游、知识性与娱乐性融为一体的广东省著名的大型考古旅游胜地。该景区分为前山和后山,前山主洞是马坝人化石出土地点,在银岩和桂花岩等洞中塑造了马坝人时代原始人类生活塑像群和石峡文化时期先民们生活情形。后山有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曾居住过的招隐寺和大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令人惊叹大自然的艺术创造力。景区内还设有建筑面积达2096平主米的马坝人博物馆,陈列有许多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马坝人博物馆

马坝人复原头像

    “马坝人是介于猿人与现代人之间的古人,生活在约12.9万年以前。马坝人遗址位于曲江城区以南1.5公里处,是广东至今为止唯一的一处古人类化石遗址。马坝人头盖骨的发现,是新中国古人类化石重大发现之一。马坝人遗址所在地同时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石峡文化遗址,是珠江文化起源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原始人类遗址与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共存一处,国内罕见。

石峡文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器

新丰云髻山

      

 



       云髻山旅游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438.8,是珠江三角洲最高峰。她既有南方山水的钟灵毓秀,又有北国山岳的雄伟峻拔。二00六年荣获广东最美丽乡村示范区称号,“2006年度最受欢迎国内(外)旅游目的地大型读者票选活动中,云髻山旅游区今天又被评为最佳自驾游目的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云髻山,以雄伟原始的山和神圣洁净的水,令天下游客悠然陶醉,如入梦乡。

     云髻山奇峰林立、怪石纷呈。狮子峰雄伟峻拔,玉女峰洒脱秀美,酒壶耳峰惟妙惟肖,五指山直插云霄……满山异姿纷呈的象形山石,似人、似兽,或仰或立、或蹲或倚,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雄师回眸,憨象施礼,金龟朝圣,猿人石,子母象等,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而最为独特神奇的天狗望月,则横空出世,俯瞰万象,令人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造化。

     云髻山是新丰江的源头,滚滚东流的新丰江水蓄于新丰江水库,润泽下游的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地万千民众。区内新丰江源头三叠瀑布,落差128,洁净的源头水从天而降,落在岩石上跳跃的窜泉飞珠,好似阿婆的云发,终日飘洒,奔飘而下,蔚为壮观;岩之景的剑龙瀑,水顺狭窄的沟槽倾斜而下,如连天接地的一束银线,堪称奇景;诗情画意的蕉风雨韵,飘洒飞扬的青龙瀑布、窜越飞天的飞龙瀑布等瀑布群,可谓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异姿纷呈。

     云髻山一年四季风光如画。春赏山花,春天是彩色的海洋,满山盛放着一簇簇没有名字的山花、野花,五彩缤纷,斑斓多姿,展示着大自然生命的绽放与延续;夏弄清风,夏天是郁郁葱葱的天地,阵阵山风吹过,夹着飞瀑,给人清凉爽快的感觉;秋观红叶,秋天是火红的日子,金红的枫叶成行成片,大山以最朴实的方式,用火一样地热情欢迎八方游客的到来;冬踏冰雪,冬天是玉色的世界,冰花、冰串、冰天雪地,晶莹剔透,白雪皑皑。

     云髻山的森林、云海、湖水、温泉又是一大特色。这里的林海无边,植被茂密,有寄生树、石上竹、禾雀花等奇观,可谓争怪斗异,千姿百态;这里的云海翻腾,如棉絮,如地毯,人在其中,心旷神怡,犹如飘入仙境;在海拔八百米处的鸳鸯湖,宛如镶嵌在山中的璀璨明珠;这里的温泉,水色清透,含氟、钾、钠等多种微量元素,有良好的疗养和保健作用。

珠玑古巷

      南雄珠玑巷,位于县城北部偏东,在323国道南雄至江西大余公路9公里处的沙水村。该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公里,是古代五岭南北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其古朴风貌犹存。珠玑巷有三街四巷,即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今住居民38l户,1742人。现有姓氏为何、谢、曾、黄、钟、赖、刘、陈、郭、周、董、雷、戴、张、杨、欧阳、李、王、熊等19姓,其中雷姓是畲族,其余诸姓均为汉族。

      关于珠玑巷得名,据清·道光四年(1824),戴锡纶编纂的《直隶南雄州志》载: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堂。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明屈大均著《广东新语》、民国时期中山黄慈博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粤北简氏大同谱》所述,有珠玑巷得名之议,与上说一致。 

      近年来,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派员到珠江三角洲各市、县调查和收集诸姓族谱、家谱。据顺德、番禺、南海、东莞、中山等市、县诸姓族谱、家谱.记述有关珠玑巷得名由来,亦与《直隶南雄州志》说法相同。(摘自《珠玑巷古今》)

珠玑巷的得名,广泛流传着以下两种说法。 

      一是珠玑巷原名敬宗巷,后来才改名为珠玑巷,原因出于唐代的张昌。张昌祖先张兴,七世同居于南雄敬宗巷。唐敬宗宝历元年,朝廷闻其孝义,赐张兴珠玑绦环以旌之。因为巷名要避敬宗的庙讳,所以改名为珠玑巷。这种说法来源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 

      二是原来确有一条珠玑巷,不过是在河南开封,后来中原氏族纷纷南迁到岭南,就把聚居之地南雄沙水镇的一条街巷也称为珠玑巷。这一种说法同样来源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他说: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河南开封)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枌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



珠玑来由 

      珠玑古巷并非因产美玉而得名。据记载:南宋时,河南开封祥符许多官员为逃避元人南下迁徙,定居南雄,因祥符有珠玑巷,遂将这里改名为珠玑巷,聊解思乡之情。 

      不过更多史料记载,珠玑巷这一名称的得来,与唐敬宗的珠玑赏赐有关,珠玑巷在唐代时还叫敬宗巷.因有巷内族人张兴七世同常,唐帝李湛闻听后,赏赐给他们家族珠玑绦环,不久李湛驾崩被赐庙号唐敬宗,敬宗巷为避讳改名珠玑巷,沿用至今。 

      今天张兴故居仍在珠玑巷中,珠玑巷的很多后人还感激着唐敬宗的赏赐.然而除此之外,这位在位仅3年的皇帝几乎乏善可陈,年仅18岁的李湛被人合谋杀死于内室. 

      珠玑巷由唐敬宗易名得名,但它的开始兴旺则还在李湛之前,其兴衰与玄宗时开挖的梅关古道密切相关。唐敬宗即位百余年前,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开凿人庾岭梅关,把一条崎岖难行的山径开通为能通车马的大道。从那时起,梅关道由丁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使南北交通顿时通畅,成为岭南最重要的通道,而依据梅关道的珠玑巷也夹道成镇,古代称沙水镇,成为南来北往旅客的歇息地,上升为大庾道上最重要的驿站。 

      由于珠玑巷离古时县城近15公里,距离人庾岭近25公里,正好是南卜北上的过客路途歇脚处。南下的赶路人从大庾岭过梅关,再走25公里的路到珠玑巷,正好是一日脚程,恰好在日薄两山时分抵达珠玑巷。北上的赶路人从南雄起程行15公里到珠玑巷,如果当日上梅关,在天黑前不一定能翻过大庾岭,因而也暂住下来。所以从盛唐开元而卜,尤其是明、清时期,南来北往路过珠玑巷的商旅、挑夫日有数千,直到清末粤汉铁路修筑之前,这条路载着珠玑巷兴旺了1000多年。 

      许多流传下来的诗词可以印证珠玑巷当时的繁华:曾忤魏忠贤去官的御殳、明万历年间的进士黄公辅诗中就曾写道: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清朝同治年间的茂名举人杨庭桂则在《南还日记》里称:古道上行人拥挤,比看唱戏的人还多,走起路来如蚂蚁般缓慢。

翁源东华禅寺

       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总面积6.2平方公里。它由风景秀丽的东华山和历史悠久的东华寺构成。东华山属喀斯特地貌,遍布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景色迷人,风光秀丽。有雄伟挺拔的五指山,文人墨客赞叹不己的笔架山、金龟望月山、玉兔峰、狮子山、卧佛山、天王山、骆驼峰、鸡冠石等。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东华寺是东华寺景区内的寺庙,据韶州史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印度高僧智药禅师航海抵粤,途经翁源,见此地境界非凡,佛光普照,山形地貌酷似印度灵鹫山,便在此地创建灵鹫寺。后于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称东华禅寺。素有东华寺的风,南华寺的钟之说,东华寺香火鼎盛时期住有数百名僧侣。文革期间寺毁僧散,仅剩遗址。

       1997年毕业于闽南佛学院的释万行来到我县东华山,并在此山的三圣洞闭关修炼了三年,于2000年出关复建东华寺。东华山风景区奇特的自然风光并融合悠久的宗教文化底蕴,在国内尚属罕见,其建成将是一处度假、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以崭新的人面貌,迎接四方游客。





牌坊与山门







大雄宝殿







三门殿







外全景







游客云集

始兴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名闻遐迩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境内,占地7545公顷,是南岭南缘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分布较集中、原生性较强,具有世界性典型代表意义的中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精华所在地,是镶嵌在华南地区的一颗绿色翡翠。

 

  莽莽苍苍的车八岭原始大森林里,栖息着华南虎、云豹、苏门羚、海南千干鸟、水鹿等1550种珍禽异兽,其中珍稀濒危动物44种。野生植物1928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8种,主要有伯乐树、伞花木、野大豆等。在这绿色的海洋中蕴藏着无数生物种类,这里一年四季常青,鸟语花香,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怒放,果熟四季,姹紫嫣红。每当秋季,那红叶胜似二月花的林区景色,更是迷人,严冬偶尔也可欣赏到银装素裹的景象,呈现一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独具特色。区内目前已开辟自然博物馆、原始森林漂游、原始森林探险、瑶寨风情、野生植物园、茶果园、梅园、野外观鸟等10多个旅游活动项目,各具特色。信步景区,一览大自然的风采,山、水、石、林、古;雄、幽、险、奇、秀,使游人品味到回归大自然的山野情趣,千种风味,万般惬意,乐趣无穷,流连忘返。



  返扑归真,回归自然。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以其幽谷深壑,参天古木独有的魄力吸引着四方游客。这里不仅是科研考察、教学实习、环境教育的理想场所,也是旅游度假、避署疗养、写诗作画,领略大自然情趣的胜地。

百丈崖峡谷漂流

       百丈崖峡谷漂流位于全国著名的大宝山,紧临京珠高速,从沙溪出口到漂流起点15分钟,北依佛教圣地南华寺,车程也只需10分钟,地理位置极为方便。被誉为京珠第一漂。大宝山这里植被茂盛,树木参天,古藤缠绕,翠竹成林,彩蝶成群,溪流清澈,山幽鸟鸣,百雀飞舞,是一个难得的漂流探险.享受大自然,反朴归真,重拾童趣的首选之地。漂流河道全长约3公里,落差达百米,沿漂流河道有十多个回旋处,可在60分钟的漂流过程中,尽情享受原始森林峡谷漂流之刺激,更可欣赏融山之雄,水之秀,林之幽,花之美,石之奇,潭之壮,鸟之鸣,鱼之乐于一身的原始森林山谷风光。

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座落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内,北至始兴县城、西往韶关市区均约65公里,地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之间。 

       满堂客家大围建于清道光五年,如今虽170多年过去了,但高大的墙体竟无一处有下沉开裂现象,实在是民间建筑之一绝。据说从道光五年起直至咸丰九年,用了28年时间才全部完工。素称"广东第一大围""岭南民居之最",占地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具"三大功能,九大奇观"这特点,是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 

       1991年秋,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亲笔题辞写满堂客家大围牌匾。 

       19961120国务院正式批准满堂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群分上围、中心围、下围三部分,全部由水磨青砖、青石拱门构造、里外三层,占地二十余亩,内有三个祠堂,14个天井,777间住房,最高四层,设17个炮孔。可住数百人家,内有寝室、厨房、储粮室、杂物间、厕所、牲畜栏舍、粮仓水井、大院、祠堂、议事厅等,俨然一个小国。正如一位日本建筑学教授所说:这动人的客家围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整个大围楼用料十分考究,墙体的青砖经人工磨制,显得光滑规整。门框、窗框、台阶、廊 沿、井台等以花岗岩石条砌成,显得坚实大方。走廊和庭院的地面用河石铺砌成花朵和各种图案,显得典雅别致。门窗、家具等雕刻着花鸟、动物等图案,显得典雅别致。门 窗、家具等雕刻着花鸟、动物等图案,并贴上亮闪闪的金铂,显得雍华贵。 

       为了有效防御当时猖獗的盗贼兵匪,围楼的墙基砌得格外坚固,一般厚0.6,其中中围墙基厚达2.4-8.2,全部用卵石垒砌,叠角放花岗岩石条。墙体上布满了用各种铁皮包裹,并有铁扛横顶,若遇盗贼侵 扰,把大门一关,围楼便成一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大门两侧或顶部设有水池,若遇敌放火烧门,只要打开机关,水池内盛满的水便会倾泻而下灭火。

大围历经太平天国部队和日本侵略军的攻击,但除了在外墙留下些许痕迹外,主体建筑依旧固若金汤。



满堂大围之建筑六绝”:



  第一是松木作基。这座庞大的建筑是建在两条河流汇合处冲积而成的沙坝地上的,地底是沙、石、泥、水的混合物,极不结实。松木素有水浸千年松之称,生松木深埋地下水浸不但不会腐烂,反而是时间越长越坚硬,可以起到固定地基防止塌陷的重要作用。所以满堂大围建造时共使用了九层生松木作固定地基。据说为此而砍伐了一座大山中所有的古松。如今,宏大的建筑群历经170多年风雨,仍无一处裂缝或下陷迹象。

  第二是围中有围。平面呈屋包围、围包屋字形布局,由上围、中心围、下围组合成一座大围楼,形成内城外廓环套式的建筑特色。

  第三是做工考究。墙和厅房地面用大小划一的人工精心磨制青砖铺就,据说当年请能工巧匠磨砖时,每人每天只许磨三块,多磨有粗心之嫌,少磨有怠工之误。屋顶覆盖稠密的青灰瓦,比一般普通房屋多一倍以上。屋梁和楼梁均用上等杉木架设,重要部分放置稠密,纵然揭去瓦面或楼板,盗贼亦难以钻入围楼中。

  第四是坚固无比。满堂大围围墙奇厚无比,最厚处的中心围四角炮楼底层达8.2。有的墙采用金包银砌就,即用砖和石条外砌墙壁,里面夹杂着沙和碎石,万一墙壁被挖开洞口,里面的沙石就会流泻出来堵住洞口。

  第五是无联无匾。古时大凡聚族而居的客家民宅厅堂中都悬联挂匾,用文化来装点本族的门面。但像满堂大围这样规模宏大的民居却无联无匾,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

  第六是处处渗透的7”文化。整座大围共有厅房777间,大门、中门、小门、正门、侧门、偏门,凡门之种种包罗其中,可谓门之大成。其中上新围大门直往里望可见七道门槛一气连通。而上新围后面的两边屋角之处,各有一个一门通七门的奇妙之处:一个仅仅2~3平方米的狭窄之处大门小门共7座门环环相嵌。

  此外,大围窗户共有7根竖条(一般为5根),檐廊上用河卵石铺设的牡丹、莲花等图案共7种。原来,在道教文化之中7”为吉祥数字,而大围主人官乾荣又十分敬仰道教文化,故有此设计。

  围屋是客家人典型的民居,目前现存的已不多,这里是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座,很值得参观。客家人在广东占着较大的人口比例,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东人,而是历史上多次大迁移,从北方来开发南蛮地带的人,所以在广东被称为客家人。

乳源必背瑶寨



       必背瑶寨是乳源民俗风情观光的好去处。必背,原叫鳖背,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瑶族聚居的一个镇,位于乳源县城东北约50公里的大瑶山腹地。必背瑶族属过山族,是瑶族的一个分支,是旅居美国,泰国,法国,缅甸,老挝等地的瑶族发祥地。

       游览必背瑶寨,可以欣赏迷人的瑶山风光,观看欢快热闹的瑶族歌舞,领略古老的民族风俗,品尝独具风味的瑶家美食。必背瑶寨依山而建,有别致的树皮房、竹房,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别具一格。瑶区除瑶语外,客家话也通用。瑶胞穿戴自己刺绣的彩色图案服饰,男女能歌善舞,以山歌传情示爱。他们的热情好客,用甘甜的瑶山茶、清香味美的竹筒饭和自制的瑶家水酒待客。

       歌谣是瑶族人民口头文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瑶族音乐、舞蹈与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现在,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民间保留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扳手腕、摔跤、气功、上刀山、武术等。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日为乳源过山瑶的十月朝节,又称十月社,是乳源过山瑶庆丰收的传统节日。

寻根乳源-美国瑶族同胞

       明代以后,因为灾荒和战乱,必背瑶胞大批向广西、云南等地迁徒,后再流散到东南亚,并辗转迁移到欧美各国。

      然而,海外瑶族,无论男女老少,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源。1984年旅居美国的瑶族华侨、华裔代表团曾专程回来寻根访祖。还专程到必背镇桂坑朝拜了盘安山公祖墓,认祖归宗。自此二十多年来,寻根活动从未间断。国外瑶族约有60多万人,到过乳源访问的就有16批共570多人次。故乡情深,代代相传。

瑶族长桌宴

 

瑶寨金秋

第四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梁水莲)

仁化县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一)客源市场特征

  1、客源地理分布以省内客源市场为主体。随着仁化县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仁化县客源市场地理特征主要以省内游客为主,省外游客比重较少,入境游客缺乏。

1)省内游客以广州为主体。据调查统计,丹霞山客源市场中,省内客源市场占仁化84.6%,其中占广州36.9%,占深圳22.4%,占珠海10.3%,占佛山6.9%,占东莞5.9%仁化县省内客源市场主要以广州为最大的客源市场。广州市是省内较大的城市,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市民生活水平较高,旅游需求量大,距离仁化县277km,有直达的公路,交通方便,居民的出游率较高。

2)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入境客源市场起步。省外客源比重偏低,其客源市场仅占总量的10.4%,其中福建客源量占1.8%,广西占1.4%北京0.9%,其他少量游客来自山东、山西、上海湖南、江苏等地区。海外客源市场游客量仅有百分之几,入境客源市场起步。主要由于仁化县地处偏僻,其境内还没有铁路和航空等交通设施。

(二).客源市场的世界结构

(1)广东境内交通发达,省内的游客多以周末休闲旅游为主,时间为1-2日

(2)港澳台地区及大陆其他地区的游客停留时间稍少,约2-3日

(3)国内旅游者停留时间约为2-3日

(三).旅游类型结构

(1)省内游客多为散客或单位团体形式游览,属休闲型旅游

(2)港澳台或国内其他地区以散客或旅游团体形式游览,属观光型旅游

(3)国外旅游者大多选择团体包价旅游形式,属观光型旅游



 .仁化县客源市场存在的问题

  1、仁化游客总量增长迟缓。长期以来,来仁化旅游的主要是广东省内游客和来丹霞考察游客,一直以这两地的旅游者为主要客源地,游客的重游率又比较低,仁化游客量的平均增长率只有9.5%。

2、目标客源市场潜力不足。仁化县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倍,城镇人口旅游发生率高。但是城镇人口总数少,只有2123.75万人,出游人数有限,规模小。农村人口有3621.18万人,人数多却收入低,潜在的农村旅游者,由于受经济限制,很难外出旅游。根据游客人口特征分析得出,来仁化县旅游的农民只有1.8%,仁化县客源市场开发没有把握好农村这个大的群体,目标市场狭窄。

  

3、客源结构失衡。省外和入境游客比例太低,男女比例相差很大,消费水平处在中等偏低,高收入游客较少,行政单位人员居多数,企业学生占一部分,其他职业的很少,客源结构严重失衡。

  

  三、仁化县客源市场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区位劣势,可进入性差

  仁化县地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交通线的建设有较大困难,到目前为止,仅有级别较低的省级公路连通外界,没有铁路和航空运输,对外交通较为困难。同时,仁化县在区位上处在欠发达地区的空间中心,距大中城市的空间距离都在100km以上,时距在4小时以上,是一个远离客源地的旅游目的地。因而丹霞山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但客源组织颇有难度。



(二)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设施等级低

  截至2010年,仁化县拥有旅行社六家,规模较小,且无国际旅行社。拥有星级宾馆两家,二星级宾馆两家,一星级宾馆三家,县城招待所十五家,共2352个床位;家庭旅馆四十家,共808个床位。景区招待所一家,共148张床位,家庭旅馆四十九家,共1291张床位。但是整个仁化县丹霞山旅游接待设施的等级较低,主要以低档为主。同时由于旅游相关产业不发达,没有形成产业链条,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高品位消费场所不多,旅游六要素发展不平衡,食无特色,购无产品。

  

  (三)屏蔽现象严重,品牌建设难度大

  旅游屏蔽现象是指在旅游资源较集中的区域,由于周边的资源以及交通占优势,人们一般就不会去交通不便的地区旅游。仁化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四周的旅游资源独具吸引力,且都是品牌产品,世界著名。而且这些旅游资源属于大城市,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仁化县从区位,交通,品牌等方面,更不具优势,受周边知名景区影响,屏蔽现象严重。

  

  (四)对外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

 仁化县——全国最大的丹霞地貌风景区,则宣传投入不足,知名度不高,让人感到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明珠。丹霞山以“奇,险,美”著称,因“色如渥丹,烂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广东一丹霞。”这是人们对丹霞山的赞美之语,但它的知名度沒有桂林高。

(五)旅游人才缺乏,服务水平低

 仁化县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者的才识,尚未认识到充分利用相关人才及引进旅游高级管理人才的重大意义。而且新宁的旅游管理者和旅游从业人员中很少受过系统的高层次专业训练,而且干部流动性较强。新宁县从事旅游业的管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导游人员都是中专及高中文凭,素质不高,旅游人才缺乏,管理水平低。



四、崀山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构想与对策

  

  (一)旅游客源目标市场开发构想

  1、目标市场细分。

一级基础客源市场----广东省

以城市居民为骨干,依托全省各级风景区,利用周末、节假日开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组织青少年科学、文化考察,以近距离短程旅游为主。

二级重点开发客源市场----港澳台地区,国内北方以上大中城市客源,尤其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体

依托国家重点风景区开展避暑度假、生态旅游和专项考察旅游。

三级扩展客源市场-----海外重点客源地

以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地区为重点,针对东南亚、欧美客源开发休闲度假游,针对日本、韩国客源开发岭南文化专项考察旅游。

  2、旅游产品定位。

目前,崀山旅游产品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休闲度假为辅,文化底韵不高,产品结构不合理。而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选择由单纯地观光旅游,转向娱乐、健身、商务等多样化项目,同时对产品中的参与性活动的要求也大大增加。因此,旅游产品开发应该更多地增加能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设施。

 (二)崀山旅游目标市场开发对策

  1、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地可进入性。对县内,紧抓国家对县、乡公路改建这一历史机遇,实行国家地方两个投入,全面对以仁化为核心的各景区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实现各景区交通网畅通;对县外,积极致力于改建仁化的公路路,拓宽公路交通网。同时,抓住江西铁路建设的机遇,尽力连接江西及周边市县。

  2、搞好旅游设施建设,增强接待能力。搞好旅游设施的建设,建设规模要适度,各种服务设施要适量,要兼有适应于不同层次消费的高、中、低档的设施和服务,使游客进得来,住得下,吃得好,玩得高兴,走得愉快,给人一种留连往返的感受。

  3、走联合协作之路,改善屏蔽现象。仁化县周边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优势,考虑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性、空间性、时序性和约束性等特点,按照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同周边资源联合,走区域协作之路,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路线。例如:仁化县的丹霞山--南海县的西樵山--博罗县的罗浮山--肇庆市的鼎湖山广东四大名山等组合线路,形成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线线联网的旅游格局,使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实现旅游线路在空间上的拓展,时间上的延伸和文化内涵的增强,实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和旅游客源共享。

  4、实施品牌策略,创丹霞主题形象。根据丹霞山的资源特色,可将其品牌定位为丹霞之魂中国丹霞仁化县宣传应突出一个形象,一个口号,一个节日,即丹碧水形象,仁化梦幻丹霞口号和丹霞旅游节。宣传重点是对外进行形象的渗透,这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形象导入容易让游客产生良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形成内部形象驱动力,并使其形象阻碍大大降低。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要给广大游客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就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旅行社要定期对导游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质量,搞好旅游配套服务,开发和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6、发展生态旅游,走可持续旅游之路。在发展丹霞生态旅游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对旅游景区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价、科学确定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载力,根据生态旅游的季节、空间差异性特征对游客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流,避免在旅游高峰期超负荷运转;

2)必要的旅游接待设施可规划在风景区外,实施山上游,山下住的策略。

3)倡导文明旅游,仁化县气候温热,风化强烈,加之红色砂砾岩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应严禁游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

4)严禁在风景区就近采石、取土、伐树,以保护景区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仁化县的客源发展潜力大,只要改善交通,加强仁化县旅游的可进入性;采取区域协作整体营销,分层次,分阶段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加强旅游宣传促销,进行产品联合包装,拓展营销渠道;重点针对一级客源市场,适当选取二级客源市场,个别考虑三级客源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拓展市场占有率,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各家旅行社在自己的市场上做好促销工作,仁化县旅游客源市场必将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

第五章:规划布局与道路交通

(黄麒霖)

总体概况

面积1.86万平方公里

人口310多万

位置:韶关市地处粤北,位于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25°31′之间。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

区划:下辖曲江区、浈江区、武江区、始兴县、南雄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乳源瑶族自治县、乐昌县。

自然资源:

资源丰富,生态优越。韶关是广东省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文化品位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世界级、国家级景区景点17处和省级及以下景区景点100多处。包括丹霞山、南华禅寺、珠玑巷、马坝人遗址、梅关古道、广东大峡谷、满堂客家大围、必背瑶寨等大批旅游景区,成为无数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韶关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资源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居全省地级以上市第一位。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十分之一强。韶关的林地面积、林木绿化率、活立木蓄积量均居全省前列,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开发布局规划

1、 资源科可开放性综合评价

评价因子与评价指标有区位、可达性、容量规模、游览时间、美学价值、特殊性、资源等级、利用功能、客源基础、综合效益。

主要景区单体综合评价结果为:一类资源,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二类资源,南华寺、金鸡岭、九泷十八滩;三类资源,狮子岩、小坑、森林公园、云门寺、南水、第一峰、芙蓉乐园、必背、车八岭、古佛岩等。

2、 资源开发布局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强化特色,扶植龙头,少投快产,滚动发展。围绕建设大型、多功能、综合性旅游区的大目标,构建旅游地域系统。充分考虑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因地布局。充分考虑旅游活动组织系统的地域结构,有利于布局旅游线网。坚持狠抓重点、扶植龙头、创造品牌的原则。

3、 总体布局

建城以韶关为组织中心,以丹霞山、南华寺、乳源南水为副中心的双层组织系统。完善配套东线、西线、南线、北线四条重要旅游线。确立丹霞山的龙头地位,加快丹霞山、南华寺——狮子岩、金鸡岭——九泷十八滩、南水水库风景区四个重点景区景点建设。

功能系统规划

中心城市:综合接待、旅游组织、娱乐、会议、商务、购物。

北线:观光、娱乐

东线:观光、娱乐、宗教、休养度假、科教、考察。

南线:宗教、观光、科教。

西线:观光、宗教、娱乐、考察、度假。

区域系统规划

中心为韶关,是粤北组织、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和旅游接待组织中心,基础条件较好,但景点少,档次不高,应发挥其交通和接待优势,综合配套,逐渐成为广东主要的旅游城市。

副中心具有相应的辐射区域和自成体系的景点与旅游线网,具有一定规模的接待服务条件、发展潜力和独立组织能力。坪石,已经形成金鸡岭和九泷十八滩的组织中心和韶关的北大门。强化窗口效应和旅游氛围,完善旅游镇服务配套。丹霞山,是大型综合性风景旅游区的组织中心和东线组织中心。106国道该着完成、开发区和度假区接待中心的建成,将使其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南华,以南华温泉城为基础,建设南线组织中心。由于距韶关太近和附近景点游程较短,规模将受限制。乳源——南水,西线因缺乏商品资源和景点较为分散,近期尚难形成组织中心。京广高速公路修通后,随着旅欧资源开发,以南水水库和温泉群为基础的旅游度假区前景良好。可望中远期建成西线组织中心。

线路组织,随着旅游开发和副中心的形成,保持原有韶关一次辐射旅游成分,参加副中心二次辐射旅游成分,彻底改变韶关垄断性一日游的局面,增加全市旅游综合经济效益。



规划分区

一、 分区原则

  

韶关市作为广东省地区一级行政单位,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分区是以国土整治服务为目的的。它以县为单位,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差异进行分区。也可以自然资源组合特征、经济结构特点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类型的划分。

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方向相协调。 

自然资源条件的基本一致性。

经济结构的相似性。  经济联系的密切性。 

照顾地理单元与行政区域的一致性。 

资源开发、整治、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二、 规划分区

中心城市:综合接待、旅游组织、娱乐、会议、商务、购物。

北线:观光、娱乐

东线:观光、娱乐、宗教、休养度假、科教、考察。

南线:宗教、观光、科教。

西线:观光、宗教、娱乐、考察、度假。



道路交通的规划

交通概况

韶关——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韶关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韶关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区位交通综合优势十分明显。

对外交通

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6国道、北江航道纵贯南北,323国道和即将建成的韶赣高速公路横穿东西。与深圳盐田港联手建设韶关内陆港,开通了直达盐田港的铁海联运班列。乘坐武广铁路客运快线从韶关市区到广州市仅需40分钟,融入了广州一小时生活圈,区位交通优势大大提升。

对外规划:

韶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粤港澳的后花园之称,每年都有大量珠三角、港澳及东南亚游客到韶关旅游。加上丹霞山申遗的成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现在韶关有着武广客运专线、京广铁路等对外交通网,但是不够方便众多游客。韶关应该建机场。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港澳、东南亚以及华东、华北等外省游客和台商能直飞韶关,这对推动韶关旅游经济和对台经济贸易都将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开通更多的交通线路。

有计划地实行分期规划。

对内交通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深切的认识到,综合交通对城市布局的重大影响,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社会经济问题。城市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综合各个层次,协调各个部门,有立法的保障,才能为公众提供满意的城市交通服务。

对内规划

先做好道路交通以道路网络规划为重点,侧重于确定道路、停车场、客货运枢纽等交通设施布局的交通建设

进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并进行公共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停车规划等交通专项规划。

侧重以城市内全部交通方式为对象,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环境、教育、健康和社会福利政策的一体化交通规划。

与旅游区,旅游内部交通衔接流畅。由于韶关的景点比较分散,应该开通多班次的旅游景点专线,方便市民和游人前往。

市内的旅游专线可以以景区的宣传画代替传统的广告模式。

第六章 韶关丹霞山风景区旅游设施规划

(范秦南)

一、游人与游览设施现状分析

()、丹霞山景区游客接待情况

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影响,世界各地游客纷纷涌入丹霞山景区。首个国庆长假仅半天时间,景区接待游客量就创下了9万人次的单日接待游客新高。广州地铁2号线接通广州火车南站后,坐高铁游韶关成为了不少家庭出游的首选。据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暑假期间,丹霞山接待游客达16.5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达3400多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4%和131%。

申遗成功以来,仁化县紧紧抓住丹霞山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的有利契机,投入近400万元,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南分社、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省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推介丹霞山的独特自然风光、性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风土人情、生态旅游。同时,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挂匾为媒,成功举办了“世界的丹霞”大型文艺晚会,使丹霞山知名度得到显著提高。此外,该县还充分发挥丹霞山是广东省科普基地、韶关市科普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吸引大中专学生和中小学生前来科考、探险、旅游。

据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申遗成功后丹霞山旅游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旅游团队多,接待人次同比增长141%,其中每个星期都要接待10多个大型旅游团队;二是陕西、甘肃等西南省份和欧美游客比以往明显增多,甚至出现外国大型旅游团队;三是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接待游客数大幅度上升,改变了以往游客多集中在周末现象;四是散客以家庭旅游、结伴旅游和自驾车旅游为主,接待散客人次同比增长50%。

  相对于日益增长的游客多样化需求,停车场不足,住宿和餐饮缺乏,景区容量小,是景区游客增加的个瓶颈,而保健、购物和景区游览设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国庆长假首日,大批来自湖南、江西、广东的自驾车游客便迫不及待地驱车来到丹霞山景区,山门外、阳元山等多个停车场在几个小时后就相继停满。当天,工程总投资75万元的丹霞山景区大门至阳元桥进山全长1.5公里的进山旅游步道开通。当天早上8时左右,景区大门售票厅和临时售票点就排起了长长的购票队伍,一个小时内,就出售了3000多张门票。上午10时开始,景区进入人流、车流高峰期,通过仁化县政府协调,紧急征用了景区丹霞山1号广场以及周边酒店停车场临时停车,缓解进入景区的车流。索道站前,游客排起千米长龙;锦江游船、丹霞竹筏漂流都先后告急,近百条游船和竹筏都已投入运营,仍然不能排解游客高峰。当地政府闻讯火速派出大批警力,增援景区疏导交通。

()、丹霞山景区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根据历年游客统计数据和现场访谈调查,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客源市场以周边地区省市为主,主要来自韶关、湖南等周边地区。目前前往丹霞山风景名胜区进行旅游的国内游客中,广东省内游客居多,其次是泛珠三角游客。国外游客目前主要是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以及欧美游客。游客重游率较高。

()、丹霞山景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基本情况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接待服务设施分布在丹霞山主区和阳元山景区入口处游客中心。作为世界名山,其景区里的酒店住宿已很成熟,景区里的3星级酒店有5间,其他普通的宾馆酒店及农家宾馆有近百间。在餐饮服务方面,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餐饮特色以山中美食为主,款式众多,冷水猪肚、甜糯米酒、山坑螺等。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商铺主要集中在景区入口处,以及丹霞山主景区内的翔龙湖游览区和锦江游览区、巴寨景区。

目前,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文化娱乐设施较少,主要为登山索道,锦江游船,竹伐漂流,还有少量歌舞旅游产品。

旅游信息系统服务逐渐发展,景区有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查询系统。游客也可通过韶关市旅游局、旅行社、丹霞山网站获得旅游信息。

景区建立了初步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丹霞山景区有保安队伍。

二、游览设施配备与直接服务人口估算

()、游览设施配置的基本原则

风景区的游览设施是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分为旅行、游览、饮食、购物、娱乐、保健和其它八类,由于游览设施是直接为游客服务服务的,因此游览设施的配置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游客的旅游体验的好坏。因此,游览设施配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风景区的性质是游览设施配置的基本依据,具体包括风景区的特征、功能、级别、游客规模结构及现有游览设施。此外,还应该考虑用地、淡水、环境等因素,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因素还可能上升为影响景区发展的基本决定因素。

。需求原则。一般而言,规划中游览设施的配备应该与需求相对应。既要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还要适应景区设施管理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必要的弹性和利用系数,合理地配备相应类型、级别规模的游览设施。

。游览设施布局应采取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以方便游客,充分发挥设施效益,也便于经营和管理。

()、游览设施配备

在进行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游览设施规划时,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从景区可进入性条件而言,丹霞山坐落在广东省仁化县城南4公里,距韶关市区50公里,而风景区南缘距韶关则不足15公里。韶关有通往华东、华北、西南各大铁路干线的列车停靠,来丹霞山旅游可在韶关站下车,韶关火车站有丹霞旅游专车(15分钟一趟,票价15/人)直达丹霞山新山门,自驾车游:行程第一天:从广州天河出发,上华南快速干线→北二环→太和立交进入京珠高速→韶关南站下高速(行车约2.5小时)。经过韶关市区... 市内交通:韶关火车站有丹霞旅游专车(15分钟一趟,票价15元)直达丹霞山新山门,景区内有专车免费接送至上山地点。

。从景区发展的角度考虑,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应开发和保护相结合,旅游开发建设应与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从客源市场考虑,近期以散客为主,景区过夜游客逐渐增多;

。从景区产品考虑,丹霞山风景名胜区近中期以休闲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为主,对旅游服务设施要求适量、精致。

1、住宿设施的配置

住宿设施的类型上,其景区里的酒店住宿已很成熟,景区里的3星级酒店有5间,其他普通的宾馆酒店及农家宾馆有近百间但也存在拉客现象,无论你是在火车站、新山门外还是景区内,都有很多形形色色拉客者,拉客欺客宰客时有发生,为了您的安全及省心,可以事先了解行程和住宿,路上尽量不要理睬这些拉客者,否则一旦搭讪很难脱身。

按照韶关市旅游体系规划要求,韶关市级服务基地在市区,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住宿基地在阳元山景区里的农家式酒店和景区里的丹霞山庄(爱情谷)等星级酒店,分别占比例60%、20%、20%。

2、餐饮设施配备

随着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旅游餐饮服务日益重要。集中的景区餐饮设施主要分布在景区出入口以及景区各大游客中心地段,统提供优质清洁的餐饮服务。根据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性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不能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仅提供必要的、无污染的餐饮服务。可在景区利用现有建筑加以改造,与景区游道结合适当发展农家乐、茶馆、乡村饭店等。

3,购物设施配备

旅游购物不仅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个主要途径,还可以增加景区的旅游吸引力。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出入口地段在作为餐饮服务集中的区域的同时也将发展为购物摊点集中区。宝树堂、东大门及明洞在目前商铺的基础上沿街布置旅游购物设施,包括固定店铺、小型购物摊点、流动摊点:店铺可采取前店后厂的销售方式,以增加游客的购物欲望,并且可与餐饮设施有机结合。对购物摊点进行统一管理,特别是要防禁止景区内乱设摊点,小贩围攻游客,强行兜售等现象,避免列景区造成负面影响。

4,娱乐设施配备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是个以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景区,可以配套布局一些娱乐设施。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在长老峰景区布置些民俗歌舞表演。表演时间不长(可采用滚动演出形式,每隔半小时一场,每场20分钟左右,即可满足游客欣赏民俗歌舞的兴趣,也可使演员得到充分休息保证演出质量),以丰富游客体验、缓解游客疲劳为目的。规划建议结合节庆活动,安排一些大型的娱乐活动,例如夜间可安排歌舞晚会、联欢晚会。

5,其它设施配备

。通讯设施配备:在各景区内配置一定数量的Ic卡电话亭;互联网的网上服务加以深化,网络形象作为旅游形象的部分得到重点发展。

。游客信息服务:近期在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入口处改建游客服务中心;向游客提供景区宣传资料、相关书籍、光碟、明信片;在景区游道主要路口设立中英文路牌:完善景区的标识系统。

。安全救护设施配备:为保护游客的安全,在景区内应该设立一定的安全救护设施,包括卫生所、治安办公室等。结合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的出入口建设,设立安全救护设施,

。环卫设施配备:为保护景区的自然环境,在景区开发中必须 遵循环保第的原则;建议在景区内配置数量适宜、外形与环境相协调的垃圾箱,派专人处理;在各出入口地段发送一定的垃圾收集袋,并进行回收,确保不宜设立垃圾箱地方的环境保护;改造垃圾处理设施,实施垃圾的统堆放、掩埋。在景区内应该配置数量合理,档次较高的厕卫设施;并按国家“5A”景区标准布局厕卫设施,所有厕卫设施的外观都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保持视觉上的隐蔽性;使用中英文的标识牌。

()、直接服务人口估算

由于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对住宿餐饮服务业进行控制和发展相协调的原则,直接服务人员主要包括餐饮业人员、旅游住宿服务人员、旅游商铺从业人员等。根据对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韶关市整体发展趋势.得出

2006年,直接服务人口为60000人。

2010年,直接服务人口为90000人。

2020年.直接服务人口为150000人。

三、游览项目设计及其基地组织

()、游览项目设计

丹霞山旅游服务中心区

。建设游客中心,提供游客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投诉服务等。

。配套厕所、休息处;内设可容50人左右的小型放映厅,循环播放景区资料片,以提高游人游兴。

。改造入口商业街。

。改造停车场。丹霞山道教文化旅游区

。完善丹霞山景区大门至阳元桥进山全长1.5公里的进山旅游步道两边布景

。丹霞山道院通往状元峰游步道,长约1 500,宽2

。修复仙君楼后殿。

。三清殿宿舍楼旁边将整个道院宿舍区集中处,作为道众员 工生活区,面积长30,宽150,计4500平方米

。职工食堂素菜馆后面宿舍楼改建为素菜馆。

。修复观音崖原有土木结构亭子,面积长20,宽10,计30平方米

。真人殿原林真人居住修炼处,修复真人殿,面积长35,宽25,计875平方米

。别一洞天牛蹄洞旁边原景点乱盖建筑应予以拆除,进行环境 整治,恢复原来景观。翔龙湖休闲观光旅游区

。鲫鱼岛进行环境整治,修葺观景设施。

。应丰寺周围进行环境整治。

。近水平坦地设立小型露营基地,提供帐篷等露营设备。

。提供无污染的餐饮服务。

。完善景区标识系统,道路标牌。狮岩堂休闲度假旅游区

。狮岩堂、慈航宫后面通往文昌阁,在丹霞山培训中心的基础上,规划丹霞山游客休闲度假山庄。

。丹霞山游客休闲度假山庄配套旅游服务设施。

。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开展侨乡节庆会议旅游项目,建议与广东侨办联合开展侨乡文化联谊活动。

。狮岩堂山门以北,约15公里环湖路,路边东侧规划块地 面积约300亩,作为游客自助摘采果园。

。狮岩堂山门以北约l 5公里环湖路,路边西侧规划块,面积约300亩.作为游客亲水娱乐活动。笔架山探险观光旅游区

。组织攀岩探险旅游活动。

。开展攀岩旅游节庆。

。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和旅游标识系统,切实保障游客的人 身安全。宋窑遗址文化旅游区

。保护宋窑遗址,预留景观空间。

。进行宋窑遗址周围的环境整治。

。完善宋窑景区标识系统和解说系统,使得游客对宋窑遗址有 进一步的认知。

()、游览基地组织

。游览基地应有一定的用地规模,既接近游览对象又应有可靠 的隔离,符合风景保护区保护的规定,不能将游览设施布置在有碍景观和城镇设施的地段;要避开有自然灾害和不利于建设的地段。

。游览基地应具备相应的水、电、能源、环保、抗灾等基础工程条件,靠近交通便捷的地段,依托现在游览设施及城镇设施游览设施配置。

。游览基地的建设应尽量遵循“无土工程”的原则,尽量避免风景区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所有设施应该从选址、设计、安装上与周围环境相一致,符合当地的民居特点,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限制,不宜修建高大建筑。建筑物的风格应该与风景区的环境相协调,尽量就地取材,采用环保型的建筑材料。

第七章:韶关市的旅游资源保护与规划

(陈思达)

韶关市位于广东省的北部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分别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交界河源市,西面与清远相接;南邻广州惠州两市,珠江三角洲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是粤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中国北方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岭南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自古以来,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广东的重工业基地,是广东省第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市,是广东省规划重点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是广东省社会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是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韶关市现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南雄两市韶关市总人口323万,其中农业人口198万,城镇人口122万,总面积182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856平方千米。

韶关,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历史名城、山青水秀、民族风情”,它的历史可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武帝元鼎六年,在此设曲江,韶关便为县治。韶关是一个四面环山、三江通外的“盆底”形城镇。在军事上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势;在商贸上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之重镇。出出入入的商品货物,均有东、西、北三关把守,所以商贾从来就将韶州称为韶关。

  历史上韶关城的关口当然常有变迁。在清朝及民国时期,东关设在今民生路北端之河边,叫做太平东关,专征收东河出入口货税。河上加一浮桥,名太平桥,通东河坝,每日每时开放,以便船只通过。西关设在复兴路之河畔,为征收河西出入货税,也有一浮桥为名遇仙桥,通西河坝,也是定时开放,叫太平西关。北关设在今北门北直街之城门口,为征收陆路及水路之货税,名太平北关。

  韶关至今仍是关卡重重的城市,北面的帽子峰可以控制南北来往的浈江、武江两条水路、铁路、公路,东河火车站控制通往江西方向的陆路及北江水路,西河控制乳源方向的陆路。

韶关是浈江、武江、北江三江交汇处,水上交通运输是极其方便的,所以自古以来就是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中心重镇。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韶州就是一个很兴旺发达的岭南小城了,当初的城址是在浈水东的莲花山脚一带,古城基址今已无存。唐代武德初期(公元618年),由刺史邓文进将城府迁至武水西一带,后被洪水冲毁,至今也无迹可寻。于南汉白龙二年(公元926年)左右才迁至半岛上,从此一直至今。清光绪年间重修《韶州府志》时,有韶州府城地图一幅,记载当时城池“城周围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东南六百另一丈,东北百另四丈,正北二百一十六丈,西濒无濠”。城墙东有闻韶门,南有文明门,西有镇越门,北有望京门。1928年,因城市建设及扩展街道而将城墙拆去。1938年广州陷给日本鬼子,广东省府被迫北迁韶关,使韶关一度成了省城。广州不少商贾和市民也纷纷随之而来,武江、浈江河畔十几里成了逃难民村,居住着不少来自南番顺的难民。古代那座庄严雄伟的州府学宫至今还保留在现风采大厦背后供后人参观。

韶关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自然资源方面,有中国华南虎最后出没的地方、被誉为“物种宝库”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文资源方面,始兴至今保存良好的客家围楼多达200余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位于始兴县隘子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满堂客家大围。该围楼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竣工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历时24年,为当地富豪乾荣所建。这个城堡式的客家围楼,占地面积达13544.96平方米,是广东规模最大的客家围楼,被誉为“岭南第一大园”、“粤北第一民宅”;地热资源方面,始兴的温泉数量名列广东三甲,居粤北第一。在考察中我们看到,始兴县尚未开发的温泉资源多达几十处,甚至村道边和池塘中都随处可见温泉涌出;生态环境方面,始兴在广东也是首屈一指,森林覆盖率高达76.6%,是广东省第一个生态建设示范县。此外,始兴县的农副土特产也极为丰富,是广东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还生产专供香港市场的各种无公害蔬菜和新鲜水果。

韶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姿异彩纷呈,有名山、名刹、,溶洞、激流、温泉、原始森林、历史遗迹、摩崖石刻、珍贵文物和民族风情,已经开放的有:国家风景名胜区-仁化丹霞山,风景迷人的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第一条江河漂流胜地九泷十八滩,全国重点寺庙南华禅寺和云门山大觉禅寺,闻名中外的“马坝人”头盖骨出土地狮子岩,广东八大风景名胜之一的金鸡岭,富有民族风情的乳源必背瑶寨,令人流连忘返的野生动物狩猎场等,已开辟有十多条旅游线路,成为广东的四大旅游线之一。有前专评价:粤北集华南旅游景观之大成,可以建华南最大的旅游基地。目前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有:丹霞山阳元石景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车八岭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区、韶石山、地下森林、南粤第一高峰、华夏名人故居和南华温泉度假村等。 

韶关市既然是广东省最为重要的旅游生态城市之一,韶关市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必定是韶关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据韶关旅游资源构成及发展的特点,现提出以下几点关于韶关旅游资源保护规划的若干方案:

1关于水体生态系统保护的规划

           曾几何时,北江及其支流曾是粤北山区人民的母亲河,历史作用显著。历史上,北江的上游支流浈江是珠玑人南迁的主要通道,北江另一条支流武江是南北交流的黄金水道。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全长468公里,北江有东西两源,东边是浈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西边是武江,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麻石坤,浈江、武江汇合于韶关后称北江,北江朝南流经韶关、曲江、英德、清远等县市,在三水河口与西江汇合注入南海。北江流域面积4.67万平方公里。韶关至清远为北江中游,全长约184公里,它南靠广州,通过干流与佛山、珠三角相连,东接惠州,北依江西、湖南、广西,西连肇庆,历来为广东、江西、湖南、广西四省通衢和沟通岭南的重要通道,历史上连接我国南北、中原经济文化向岭南传播的中介地带,是广东省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现已成为沿海与内陆经济交流的枢纽。北江是粤北地区交通网络中的主要运输通道之一,是广东省交通动脉之一。

水体生态系统是平江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各主要河流及生态旅游区的溪、瀑、潭、泉等。水体生态系统分布于地表低洼处,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易受人为影响的客体,承受着农、林、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因此,水体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其规划措施包括: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无环保措施污染项目一律不准上,保护要与开发同时进行,项目建好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准营业。

严格控制沿岸工厂、旅游度假区和居民点的排污,不得将固体垃圾向河水中倾倒,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集中处理

寓治理于开发之中,以开发促保护,旅游开发和水环境保护并举,促进水环境与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河流流域内的民用船只、交通用的运输船只以及所有旅游景区内的水面娱乐设施均要采用生态型动力能源,并且必须具有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功能。

   溪、瀑、潭、泉资源应维持原生状态,还自然以本色,不得过度人为改造或调整

生物,农林耕作应控制使用农药,为保护水源,应加强水源涵养林的培育和建设。



  2、山体保护保护规划

           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全境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厦活化陆台的湘粤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火成岩分布极广,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在地质历史上属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峻以及发育成各级夷平面,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 山体主要由峰、岭、崖、谷等组成,因而,奇峰、秀岭、幽谷、断崖就成了景观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山体保护的规划措施包括:

   在进行旅游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中,严禁无计划和大面积的开山取石,破坏山体;各项建设中产生的弃渣应就地处理或加以利用,不得随意弃置。

在风化严重,岩体节理发育明显及经常出现崩石、塌方的地段,应采取相应的支档、固定、护坡等安全措施。

   在谷口洪积扇、山坡堆积物及可能出现山体滑坡的地质不良地段,一方面应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防护;另一方面则应注意水土保持林的管护和培育。

   进行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时,不准改变自然山体景观的原始风貌,应保持山体、林体、水体及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在奇峰、怪石、崖壁、幽谷等山体景观分布地段应划定范围进行保护,相关的各项建设均应进行景观环境影响分析。

       

3、森林生态系保护规划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开展区域绿化、美化、景观化是平江各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观光林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态林业产业和生态旅游效益,是关系到旅游区的成败和能否立足的重要问题。具体如下:

 进行景区、景点绿化美化设计时,应充分研究山体、水体、建筑、道路、林木、花卉、景观小品以及标识标牌等与各种植物在形、姿、质、色及空间构成方面的关系;充分考虑林相、季相、叶相、引致、感应、林位、空间环境以及雨、雾、阴、晴等天象因素变化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

  对现有的天然林要严加管理并采取封护措施,同时要抓紧进行林地补充,使成林面积不断扩大。

各旅游区内的任何工程设施建设,当危及森林植被时,必须经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方案并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加强植被保护,积极封山育林,特别是对现存的原始次森林分布区要严加管护,防火防虫、严禁砍伐林木、严禁随意放牧、严禁滥挖药材、严禁射猎鸟兽,使现有植被能自然繁衍、自然演替,进入良性循环过程。

调整林相结构,丰富观赏林相,营造绿色大背景。对现有林相,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基础上,根据造景需要,采用大手笔、大板块的手法,分片逐步调整改造。



  4、农业生态保护规划

            充分围绕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充分发挥农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使当地农民既靠农业有稳定的收入,又能靠旅游业加快致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体如下:

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

大力发展绿色养殖业。

全面推广绿色安全蔬菜、果品、禽类产业化工程。

  全面实施农业污染控制工程

   开发农村旅游。

以上为我方提出的韶关市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

《韶关市旅游区域规划-广东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