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环境设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环境设计
作者:王文娟
来源:《广东园林》 2014年第6

王文娟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9

摘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环境设计延续与强化了校区总体规划精神,充分结合校区的地形地貌,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紧扣校园文化内涵进行景观设计,形成极近自然的生态校园环境。将校区建设的余土内部消化,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并通过设计小型人工湿地提高校园的自净能力。

关键词:校园环境;技术措施;生态理念;湿地型景观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6-0057-04
收稿日期:2014-08-25
修回日期:2014-10-20
1 项目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简称“地大”)坐落在苍翠的南望山下及美丽的东湖之畔,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先后对校园环境及其重要景点进行综合改造,使其适应“世界一流大学”环境建设的要求[1]。本次景观建设的区域在北校区,位于八一路延长线南侧,核心景观区占地面积4.6 m2,部分区域位于东湖水源保护界址点内,绿水环抱,视野开阔,场地现状朴野而富有生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图1)。



2 景观营造

中国地质大学是一所以地质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校园绿地中随处可见化石标本、硅化木石林等,此次的景观方案结合北区高低起伏、上下错落的地貌特征,将校园文化及生态自然贯穿于整个环境设计之中,把规划用地分为活力运动、主题校门、人与自然创意、生态湿地四个区域,打造独具魅力的生态校园景观(图2 4)。




2.1 活力运动区

活力运动区为动态区域,结合场地地形将中心景观休闲带渗透到运动场地内,并集中设置多种类型的运动场地(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标准跑道)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各个运动场地有机联系,既方便到达,又互不影响,使整个校园充满活力。运动空间是喧闹的,在功能分区上考虑安排适当的位置,尽可能减少对其他建筑造成噪声干扰。在各个运动空间周围适当种植乔木、灌木和草坪,既可作为隔离地带,又可以起到遮荫作用,以供人们休息使用。

2.2 主题校门区

主题校门区为动静过渡及文化交流区,主要包括中心广场、主题雕塑、水景广场、阳光草坪、校训墙、配套建筑等。水景广场位于场地的中心位置,为师生提供大型集体活动的公共场地,可晨练、聚会、亦可举行校园活动。中心广场的焦点位置设置了整个校区的主题雕塑“升华”,在主题雕塑南面设置校训墙,体现了教育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汇聚了校训精神与校园文化的精髓。

2.3 人与自然创意区

此区域重在创造宜人的休闲小空间——读书隅,宜人的尺度、优美的环境、个性化的空间,有利于活跃思想、陶冶情操。良好的交往场所往往是智慧碰撞、科技创新的乐土。读书隅中央设置四方亭,为折纸概念构筑,白色的磨砂玻璃顶如同小型帐篷,与对面的攀登珠峰纪念墙围合成特有的校园景观。设置展示园林文化与地大校园文化的景观元素,如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物、铭文。在攀登珠峰纪念广场放置多块石板, 刻有简介和名言,体现了历史、艺术和文学的合一。人们可以通过对铭文和雕塑的了解来发掘其中浓厚的历史和文学底蕴, 身临其境地感受昔日登顶者的感触与心境,这是对历史和场所精神的挖掘,是意义隽永的文化景观。

地大素有中国登山界“黄埔军校”之称,地质工作与登山运动血脉相连、精神相通。2012 5 月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成为全国第一所登顶珠峰的高校,在中国登山史上留下了不朽足迹。所以在此区域设置攀登珠峰纪念广场,广场中央三片景墙层叠环抱,中间16 m宽景墙展现巍峨宏大、气势磅礴的珠峰,左右两片3 m 宽景墙展现地大登山队登顶珠峰的队员风采,旨在鼓励大学生要拼搏奋斗、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图5)。




2.4 生态湿地区

生态湿地区是此次景观设计重点,是北区乃至整个地大的文化名片,利用平坦下凹地势,设计荷田柳岸。整个核心景观区的水汇集于此,营造人工湿地景观,种植挺水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长苞香蒲Typha domingensi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水竹芋Thalia dealbata 等扎根于湿地土壤中,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共同组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打造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净化, 水质明显改善。吸引小型动物、鸟类、鱼类栖息、觅食,增加生物多样性,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校园湿地景观。

起伏的木栈道增加了景观的空间层次,产生视觉光影和空间格局的丰富变化,经过数轮实地考察,项目组认为植被群落和动物栖息地的营建、东湖水岸梳理以及地域特征的表达[2] 生态湿地区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为师生提供休闲运动、科普教育的停留点。利用场地内东湖水域边上的自然滩涂塑造出流畅动感的折线交通系统及景观平台,展现人与自然互动、富有野趣的次生湿地生境,以表达出校园场地文化最本质的生态内涵。

3 工程难点及技术措施

接到项目后校方基建处提出了几个难题:一是校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新校区的景观效果,迎接当年九月的新生入学;二是校园基建预算要求限额设计[3];三是该区域的回填土地貌为多年前的鱼塘回填,回填土5 6 m 深。

3.1 现场大量土方堆积

由于北校门前八一路修路, 大量土方回填堆积于此,处理这些弃土已经成为学校的难题,现场踏勘时像几座大山堆在教学楼周边,土方量大、转运造价高。根据校方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要求,设计提出了地形重塑再造的方案。与周边环境结合,为了不遮挡教学楼采光及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山体控制高度在3 m 内。在施工过程中重点解决了山体稳定和植物种植的成活率以及未来下沉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等问题,使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

利用现场土方及少量建筑垃圾分段运输、分层夯实、碾压的方法,因地制宜。《园冶》曰:“高阜可培,低方宜挖”,充分利用原地形现状,严密计算挖填数量运距,减少工程量和运输量。尽量做到土方平衡,减少外运内送土方量。

3.2 场地内长势良好的水杉与大片荷花玉兰

人与自然创意区靠近教学楼一侧现有长势良好的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 林,水杉林前有小水渠,一派自然生态的景象,设计尽可能地保留这种原生态,稍加休整,保留大片原生植被作为自然演替的样本,适当疏伐,为下层植物生长创造条件。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
也体现了对自然和生态的关注,如在3m 宽的园路中央,留出宽20cm 的种植带,让乡土野草生长。

生态湿地区内成片的新栽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需先移植到别处,以便平整场地。起初的设想是分区施工,先施工其它区域,完工后把荷花玉兰移植过去,再施工生态湿地区。但现场大片荷花玉兰刚移植过来死了一半,还没养护好,再移植一次成活率难以保证,而且经多方协调,校园内也找不到移栽的场地,迟迟移不了,成为本区域施工的难题,大片荷花玉兰成为制约场地建设的因素,整个场地的土方无法推过来整平,两个衔接区域之间形成了4 5 m 的高差。景观设计因地就势,借助本区域的下凹地势,虽然与方案阶段的疏林草坡相去甚远,但却意外的打造出另外一种景象的禾田柳岸,雨水由两侧较高区域汇聚于此作为湿地的自然水源,经过水生的植物进化、隔离,再缓缓排出。

3.3 合理整治水边岸线, 再造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湿地区位于景观核心区东部,东湖边的自然滩涂,是场地内一块积水洼地,农田菜地相间,既具有视野开阔的平原特点又具有变化无穷的水曲景色(图6, 但现有水系存在着湖面侵占、岸线较短、驳岸硬化等诸多问题,我们保留一部分现有驳岸并加以改造,拆除其他石驳岸,通过小范围的挖方和填方营造生态湿地景观。恢复湖岸的廊道与生境、过滤与障碍等功能,保证湖岸结构稳定安全。主要采用两种驳岸方式。



3.3.1 模拟自然驳岸, 主要采用植被保护河堤,在跌级大台阶东侧大草坪缓坡入水处种植柳树以及芦苇、菖蒲等喜水植物, 由其生长舒展且发达的根系固稳堤岸, 而其柳技柔韧顺应水, 又可提高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

3.3.2 自然型驳岸的运用 驳岸处理时不仅种植植被, 还采用天然石材和木材护底, 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 在坡脚采用石笼、松木桩护底。在有一定坡度的安全防护区, 于斜坡种植植被, 乔灌草相结合,以此固堤护岸。

湿地区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和宣传生态系统以及东湖水域,游步道贯穿再加上施工建设,势必会对本来稳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设计上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但作为校园一隅,它不同于纯粹的湿地,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保护地,也需要有必要的设施使之成为师生休闲、参观和科普教育的一个场所。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和难度,这些设施都放在了东湖滩涂之外。

3.4 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北区核心景观区是多年以前的鱼塘堆填而成,整个场地现已杂草丛生。根据勘察报告所示,该场地地基土由杂填土、粘土、不均匀粉质粘土、粉质粘土[4] 组成。地表土较为松软,回填
土深5 m 左右且土质疏松、承载力低,不具备作为地基的条件。勘察单位提供了高压旋喷桩、CFG 桩、碎石桩等3 种针对性地基处理方式,但地基处理的造价太高,设计要求考虑两全其美的处理方式,既满足结构安全又要尽可能经济。针对不同的构筑、场地形式提出以下处理方式。

3.4.1 北大门、门卫等建筑单体的地基处理方式

1 由于现场回填土很深, 无法夯实,不能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现场又没有条件进行基础处理以提高承载力,为尽快展开施工,将建筑物基础直接坐于粉质粘土层上。因此需将 5 m 左右的回填土全部挖出,形成基坑。基坑边坡坡度按1:1.5-1:2.0,坡脚距基础边2 m,基坑内要做好排水。

2)机械开挖基坑至粉质粘土表面后,要采用人工清底,根据土质情况,清除表土厚度不小200 mm3.4.2 园路的地基处理方式 园路的处理方式为:120 cm 6% 水泥稳定碎石层;215 cm 厚天然级配碎石层;350 cm 2:8 灰土;40.5 m 回填土分层夯实。

3.4.3. 车行道的地基处理方式 机动车道的荷载及稳定性要求较高,处理方式为:130 cm C25 混凝土,中到中双层双向B16@200 钢筋;230 cm 6% 水泥稳定碎石层;350 cm 2:8 灰土;41.5 m 回填土分层夯实。

4 植被土壤换填原则

现场大面积的回填土在平整场地过程中都经过碾压、夯实,对于那些可以利用的表土,整理地形时要集中堆放,作为绿化种植用土。对于那些在土方施工过程中因推土机等机械施工而被碾托紧实、土壤透气透水性差、团粒结构被破坏的植物生长所需有效土层土壤,要深翻、增施有机肥、泥炭土等进行改良,以符合种植土要求。

5 结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环境设计体现了校园文化内涵及场地特征,创造了一个空间丰富、人文生态的绿色校园,将人与自然、校园与自然、设计与自然高度融合。

1)将修路造成的土方堆积造景,有效地节约了土方运输成本,也大大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空间层次。

2)设计生态湿地、雨水花园,为湿地动植物提供适宜生长、栖息的处所, 在有限的区域挖掘生境多样性的潜力, 人工营建适宜多种生物生存的场所, 在这里人们感受到大自然融入湖泊湿地, 体验大自然与湿地的清纯、美妙, 展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湿地景观。

3)设置展示地大校园文化的景观元素。以地质大学传统特色为主线,以攀登珠峰纪念为中心,使传统文化的保护与现代校园建设完美结合。这是对历史和场所精神的挖掘, 是意义隽永的文化景观设计,又是师生活动的多功能场所。高校景观应以其特有的气质陶冶师生,体现大学精神的价值。而一个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也应该渗透到校园景观中去。

参考文献:

[1] 黄德明.从武汉大学校园景点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J]. 中国园林,2001(6:40-42.
[2] 王向荣,林箐,沈实现.湿地景观的恢复与营造——浙江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及启动区规划设计[J]. 风景园林,2006(4:18-23.

[3] 俞孔坚, 韩毅, 韩晓晔.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 中国园林,2005(5:12-16.
[4] 杜引光,吴蕾.湿地公园的道路方案研究[J]. 中国园林,2010(9:89-91.
作者简介:

王文娟(1986-),女,河南许昌人园林景观工程师,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E-mail:raikadu@163.com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环境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