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上述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它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例如责备李白参加永王出兵事等等)。但要注意的事,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作了上面所引的最后那首小词后,挂冠服江边,弩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犹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石林避暑录话》),正睡大觉呢,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人世大罗网。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派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这里没有屈原、阮籍的忧愤,没有李白、杜甫的豪诚,不似白居易的明朗,不似柳宗元的孤峭,当然更不像韩愈那样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苏轼在美学上的追求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王船山也是如此。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何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知道《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参看本书《明清文艺思潮》)。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选自《美的历程》,有删节)

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是:他虽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退隐的欲望比任何前人要更深刻更沉重。

B. 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不是对政治的退避,也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C. 朱熹因为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所以最不满意苏轼了。

D. 苏轼在写下《临江仙》这首词后居然睡大觉,根本没去江海寄余生。主要是因为他已在佛学禅宗中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

2)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 《赤壁赋》所透露的人生感伤和强作慰藉以求解脱的心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苏轼对人生空漠感,对整个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和无可寄托感。

B.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鬓微霜,又何妨这些诗句显露苏轼自我安慰,表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内心总有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C.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等诗句正契合了苏轼所追求的质朴平淡的审美趣味和退避社会的人生理想。

D. 苏轼内心深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是反封建社会的,是超越时代的进步思想。

【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1A项,但他退隐的欲望比任何前人要更深刻更沉重错。结合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空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分析,但他退隐的欲望比任何前人要更深刻更沉重篡改文意。B项,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错。结合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分析,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篡改文意。D项,主要是因为他已在佛学禅宗中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错。结合因为根本逃不掉人世大罗网。也许,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勉强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分析,原文只是推测。故选C

2D项,是反封建社会的错。结合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他们都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分析可知,原文是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故选D

故答案为:⑴C⑵D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题画诗和咏画诗

周金标

    顾名思义,题画诗是题于画面之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是狭义的题画诗。但字亦有品评之意,如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就是诗人品评屏风画的诗,但并未题于画面。后人在讨论题画诗时,较多使用广义的内涵,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其实这是不妥的。确切地说,品评画作之诗应当称为咏画诗,它与题于画面的题画诗有诸多区别,不可不辨。

    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写作了大量歌咏绘画的诗作,沈德潜认为杜 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杜甫)题画诗开出异境,后人往往宗之。但杜甫等人的诗歌并未真正题于画面,只是咏画诗。现存题画诗具迹最早的大概是宋徽宗赵佶的作品,其《芙蓉锦鸣图》《腊梅山禽图》空白处各题有绝句一首,但这在宋代也是偶一为之罢了。文人画兴盛于元代,文人而兼画家,自画自题,题画诗随之而兴。唐宋以来诗画分途的局面,在元代尤其是元末彻底改观。到了明清,题画诗进入繁荣期,几乎是无画不题。数量之多,远超唐宋。   

    咏画诗一般采取尊题手段,赞美画作,以逼真传神为最高境界。杜甫咏画就常常以画为 真,疑画物为真物,又用真物衬托画物,渲染画物的逼真效果。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 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这种手法为后人继承,如黃庭坚《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二: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也是疑画作真,忘情赞美。

    咏画诗一般从画外入题,逐渐过渡到画面,表明观画缘起和自己的观众身份,否则显得突兀,易致读者茫然不知所云。如杜甫《画鹘行》高堂见生鹘,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等,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亮出自己观画者的身份。此忌对画面或作精细描写,或作概要提示。而题画诗直接题于画面,两者水乳交融。   

    咏画诗和题画诗一般均描写画意,借画言志,但在内容方面有所不同;题画诗一般负有解说或伸展画意的任务,这是题画诗的天职,也是其天然局限,有点类似命题作文,无论如何超脱,却不能天马行空,离题万里。而咏画诗没有如此顾忌,诗人往往尽情挥洒,既可在空间上视通万里,亦可在时间上思接千古";既可全爲照应画面,亦可随心所欲,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种优势是题画诗所不具备的。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则从画 面引申出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朴素哲理。一句话,咏画诗只是借他人之图画,抒一己之怀抱。而题画诗在于谨守本分,老老实实为画面添彩,且多数题画诗又可以补充并深化画面的意蕴,郑板桥自题《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内容已大大超越画意。

    从篇幅看,咏画诗海阔天空,篇幅不限,如杜甫咏画诗多长篇七古或歌行。而題画诗则强调不侵画位”“不伤画局。传统文人画在创作伊始就要考虑留白,"留白"既是"知白守黑"的需求,也是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题,或是考虑他人或后人收藏时的题跋和钤印。而传统画的留白大小和位置,决定了题画诗一般不可能是长篇大作,即所谓客不欺主"也。所以明清时期的題画诗大多为绝句或短诗。

(摘编于中国青年网,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画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诗画分途,直到元代文人画兴盛后,诗画分途情况才改观。

B. 咏画诗为了尊题赞美画作,所以都要釆用衬托手法,以观者的感受来衬托画面的逼 真。

C. 文人画考虑留白,是为了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题,或是考虑他人或后人收藏时题跋 和钤印。

D. 题画诗在篇幅上一般都要遵循客不欺主的原则,以免侵画位,所以都比咏画诗简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先驳后立,明确了中心论点,在结构上起到总领全篇的作用。

B. 文章使用举例、对比、引用和比喻论证等手法,条理清晰,论证充分。

C. 现存题画诗真迹最早的是宋徽宗的作品,所以说杜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是错误的。

D. 文章细说题画诗和咏画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有力地证明全文的观点。

3)咏画诗和题画诗一般均描写画意,借画言志,但在内容方面有所不同,请概括有何不同。

【答案】 1A

2C

3)题画诗内容体现画意,为画面添彩;增添画面的意蕴。咏画诗内容超越画意,更多体现一己怀抱,空间上"视通万里,时间上"思接千古"

【解析】【分析】(1B项,都要釆用衬托手法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一般采取尊题手段……”C项,以偏概全。原文有"留白"既是"知白、守黑"的需求,也是方便自己日后有感而题,或是考虑他人或后人收藏时的题跋和钤印。D项,都比咏画诗简短错误。原文只说明清时期的題画诗大多为绝句或短诗,没说题画诗都比咏画诗简短。故选A

2C项,所以说杜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是错误的错误。因果关系不成立。现存最早不能否定杜甫首创的说法。故选C

3)文中答题区间为第五段,相关信息为:题画诗一般负有解说或伸展画意的任务,这是题画诗的天职,也是其天然局限,有点类似命题作文;而咏画诗没有如此顾忌,诗人往往尽情挥洒,既可在空间上视通万里,亦可在时间上思接千古;咏画诗只是借他人之图画,抒一己之怀抱。而题画诗在于谨守本分,老老实实为画面添彩,且多数题画诗又可以补充并深化画面的意蕴;诗歌内容已大大超越画意。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⑴A⑵C

题画诗内容体现画意,为画面添彩;增添画面的意蕴。咏画诗内容超越画意,更多体现一己怀抱,空间上"视通万里,时间上"思接千古"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把握信息要点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文段,理清思路,把握好文段的中心;然后仔细阅读题干及每一选项,把握每一选项的关键信息;最后根据选项的关键信息认真比对原文,并会根据原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合理推断与分析。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一般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混淆未然与已然、部分与整体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

2)此题考查对论述文论证的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应读懂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分清文章的观点与论据,以及论证的方式等。这需要深入分析论证思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也需要掌握常见论证方法的大体规律。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诸多人人生的过程、诸多人的生活,构成了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

    另一方面,文学与人生,可以缩小到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或者说文学对每个人的影响,而且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文学读者。有人说了,在农村里面有很多不识字的人,他们是不是读者呢?我想他们尽管没有能力拿着一本有文字的书来读,但是他们依然有别的办法来接触到文学,他们可以用耳朵听。所以,每个人都是一个读者,只不过读书的方法有区别。文学肯定会影响人,我们看很多人物的传记,其中写到某人看到某书以后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我想即便是没有这样一种戏剧化的、变革性的影响,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依然存在。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判断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借助我们头脑中许多理论观念。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除了父母、老师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就来源于阅读。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笔重若千斤,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自己对人生最宝贵的体验写进去,对个性化的体验也写进去。而且在写的过程中,对人性当中善的方面、恶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全面的呈现。只有这样,写出的作品里面的人物才会充满典型性的特点。只有这样真实的人物,才能够让人们受到感染,才能够让人牢牢记住,才能够对人的生活有所启发。

    (选自莫言在中法诺奖得主对话中的讲话,有删改)

1    请简析文学人生的关系。

2    文学对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依据文本,莫言认为一个写作者应该如何写作?

【答案】 1人生是文学最重要的元素;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都有影响。

2影响(改变)人生方向;影响判断力。

3要慎重;要融进自己对人生最宝贵和个性化的体验;尽可能全面呈现人性的善恶。

【解析】【分析】(1)第一段说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第二段说另一方面,文学与人生,可以缩小到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或者说文学对每个人的影响

2)这句话在文本第二段,文学肯定会影响人,然后到后面找具体的影响,一是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一是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判断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借助我们头脑中许多理论观念

3)这一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最后一段。一是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笔重若千斤,一是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自己对人生最宝贵的体验写进去,对个性化的体验也写进去,一是在写的过程中,对人性当中善的方面、恶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全面的呈现

故答案为:⑴①人生是文学最重要的元素;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都有影响。

⑵①影响(改变)人生方向;影响判断力。

⑶①要慎重;要融进自己对人生最宝贵和个性化的体验;尽可能全面呈现人性的善恶。

【点评】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人生毫无疑问是文学的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人生,哪有文学”“文学与人生,可以缩小到文学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影响,或者说文学对每个人的影响,而且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文学读者,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文学肯定会影响人,我们看很多人物的传记,其中写到某人看到某书以后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与坏,判断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都需要借助我们头脑中许多理论观念,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在文本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达出来的,有的则是间接表达出来的。先通读文本,逐段概括层意,抓住中心句,把握作者观点。本题要抓住关键句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确实感觉到手下的笔重若千斤,通过自己的写作,把自己对人生最宝贵的体验写进去,对个性化的体验也写进去”“在写的过程中,对人性当中善的方面、恶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全面的呈现,概括即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戌:早期王权的象征

    王者,一国之主。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的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的象形来指代,表明了的含义。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两周到西汉时期对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董仲舒曰: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人造字的意趣。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戉的写法,像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甲骨文存在的商代,钺已经是青铜质,而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良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有研究者论,说最早的甲骨文,是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示刀锋歪斜,类似雕刻刀。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字根的,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一种极重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王又有了这样奇怪的代称,这与用戉代称王的意义是一样的。《诗经》中有辟王,如《大雅·棫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这里说的辟王,就是周天子。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号,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

    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字恰恰是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称名。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的构形是由器具的象征指代而来的,像斧头之形,其锋刃向下,就衍生出了的字形。

B. “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戊,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将它认倒了,把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

C. “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戊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达或执行砍头刑罚的主体是王,所以字又可以用来代称王。

D. “是献给天子的,所以古人造字时借用了代表天子的字,然后在字下加上了玉字,于是就是成了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没有将王字含义解释准确,所以汉字的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而应依据材料,科学推断。

B. 古人造字仅从斧头锋刃的左右旁向和向下方向,就衍生出了不同的系列字形,形成了字的意义,由此可见古人造字的童趣。

C. 卫侯参见周天子,更改了辟疆的名字,才得朝见,可见当时对字的用法,有明显限制,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取名。

D. 判定文字的构形及意义,可以依据文字象形的特点,还可以用出土文物进行佐证,甚至能在原始的刻画中找到蛛丝马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虽然学者林沄认为表示军事统率权,徐中舒认为主刑杀,但是他们都认为其象征王者权力。

B. 作为斧形的器物,有石质、青铜质和玉质,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证明字的出现在商代青铜材质的钺之前。

C. 作者引用《大雅·棫朴》中辟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可以作为王的代称,这一结构和代称王是一样的。

D. 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璧形戊,证实了璧是王权的体现,所以璧和戊所代表的含意基本是等同的。

【答案】 1B

2A

3D

【解析】【分析】(1B项,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是有的学者的观点。

2A项,采取臆测方法不准,是臆断的成分很重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象过于绝对。

3D项,证实了错误,原文为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故答案为:⑴B⑵A⑶D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第三步,逐项和原文对照,确定答案。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上,伫立着12根描述巴蜀历史的文化柱,其中一根文化柱上刻有四个大字——文宗在蜀。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孕育了无数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从汉代文章冠天下的四大家:司马相如、王褒、严君平、扬雄,到唐代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再到宋朝的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以及近代的作家郭沫若、巴金等,巴蜀自古出文宗的传承可谓是千古流芳。

    巴蜀有句俗话,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说的是李冰治水,为蜀地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物质保障,而文翁兴学,则为蜀中教育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先秦两汉时期的巴蜀之地已形成独特文明和文化,然而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正统文化标准来看,早期的巴蜀因道险且阻,难免给人一种蜀地僻陋,非齐鲁诸儒风声教化之所被的感觉。为了改变巴蜀地区文化落后的现状,西汉时期,时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在成都创办了官学——“文翁石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不仅面向全郡招收子弟学习,为学生免除徭役赋税,还挑选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亲自教授,并派遣学生前往长安学习。

    官学的建立大大改变了蜀地的文化状况,一时间蜀中求学蔚然成风,巴蜀之地一度出现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的盛况,更涌现出了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辞赋大家。受其影响,官学这一办学模式被推广于天下郡国,大大推动了全国教育的发展。蜀学之兴,由此开始。

    自汉代以来,蜀学教育的兴盛就未曾中断。即使是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后蜀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以继续发展教育。

    宋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持续繁荣,加上重视文教的时代风气,学校教育堪称发达。绍兴七年(1137年),文翁礼殿改为大成殿,当时的皇帝高宗御书大成之殿四字匾额以赐府学。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成都府学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者,石室之学,通养六十州之士,成都府学不仅承担起培养整个四川地区人才的重任,也为全国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诞生于唐代、作为官方藏书和修书之处的书院也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其教学功能不断被强化。明清时期,成都各地书院依旧蓬勃发展,在教化人民、培养良士”“名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四川文化事业的繁荣。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有识之士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主张。清末,几乎所有书院都改为新式学堂,由此拉开了蜀地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序幕。

    (摘编自成都博物馆20198月《原来这才是西蜀自古出文宗的秘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享有文宗在蜀的美誉。

B.李冰兴建水利工程,为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提供了物质基础。

C.由于巴蜀之地有着道阻且险的地理特点,在唐宋之交的社会动乱时期这里的教育发展还是相对稳定的。

D.明清时期,已经逐渐演化为教学机构的成都各地书院为四川的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后以时间为序论述蜀学教育的发展,旨在证明发达的蜀学教育是文宗在蜀的主要原因。

B.文本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论证两宋以文治国的论点。

C.文本开头引用天府广场文化柱上的刻字内容,扣题的同时引出下文对巴蜀教育的相关论述。

D.文本结尾仍以时间为序,从成都各地的书院功能的转化,再次证明蜀地的教育与文化在持续发展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教育、文化得到繁荣发展,众多求学的人聚集于此,人数一度远超齐鲁地区。

B.“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官方开办的学校,文翁向全郡招收子弟并亲自教授,以致蜀中求学之风盛行。

C.蜀地官学得到了一些朝代当政者的重视,汉代统治者曾向全国推广这一办学模式,宋高宗还曾经为文翁礼殿亲自书写牌匾。

D.“文翁石室被称为官学,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府学则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这两个概念所指相同——都是说教学机构。、

【答案】 1A

2B

3C

【解析】【分析】(1A项,偷换概念。第1段:孕育了无数千古流芳的文学巨匠和宗师,有文宗在蜀美誉的不是成都,是整个蜀地。下文李白(一说绵阳)、苏轼(眉山)也有提示作用。故选A

2B项,论证方法的作用分析有误。第6段:文中两宋以文治国,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先后镇蜀兴办文教一句是一个论据(先总说,后举例),列举文彦博”“宋祁”“范成大等名臣是为了论证两宋时期学校教育堪称发达。故选B

3A项,夸大程度,且以偏概全。第4段: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并列之意;此外蜀学不仅指求学的人,更指蜀地的文化成果。B项,扩大范围,且强加因果。原文文翁石室是中国第一所地方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文翁亲自教授的是郡县吏中开敏有材者’”。此外文翁招生和授课的方式不构成蜀中求学蔚然成风的全部原因。D项,张冠李戴。官学,是从创办者的身份言之;府学则是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的。故选C

故答案为:⑴A⑵B⑶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汉装,中国华彩

    我们的传统服装究竟是怎样的呢?即使没有见过出土的实物,在历代的画典以及文学作品中,这种特征也不难总结。中华民族作为最源远流长的民族之一,1.8万年前山顶洞人就开始使用骨针,7000年前河姆渡出现纺轮,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其他古文明如埃及、爱琴文明都是发源于公元前3000年前。

    从商朝出土的玉人可以看出当时的服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如上衣下裳,交领右衽。西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西周的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与这种等级制度相适应,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上衣下裳连成一体的深衣”(上下一体的长衣)。作为汉装原型的深衣,在《礼记》中有记载: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袖子)圆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

    中国服装在这时就已经与西洋服装彻底分道扬镳,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等都蕴涵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一般认为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有其鲜明的特征,即宽衣博带、大襟右衽、交领大袖,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风格最清晰的莫过于三个时期:魏晋、盛唐和宋明。其中魏晋和宋明是鲁迅所认为的中华民族有自觉意识的朝代。

    魏晋时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崛起,反儒倡道,老庄玄学盛行。此时作为的意识觉醒,不拘小节,不做作,任其自然。如在鲁迅的《故事新编》中记载,鸟有羽,兽有毛,黄瓜茄子赤条条。认为衣服乃身外之物,可有可无。穿着也不拘礼教,甚至袒胸露脯。最极至的是放浪形骸,以天地为裈(裤子)的竹林七贤。这个时期是中国服饰史上男子士儒最为风雅潇洒的一个时期。士人流行飘逸的长衫,得意而忘形,如晋武帝间冬天尽日不着复衣,但着单练衫五六层。男子还崇尚扎巾,羽扇纶巾,颇有一种厌弃冠冕公服的风气。于是此时出现风度,风采,风姿,风韵,云中白鹤等自喻。女子形象也可以从敦煌壁画的飞天中看出,袖子宽大,衣带飘飘。

    盛唐开放繁荣,也是服饰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华丽的服饰,体现出一个强盛民族的自信。男子相对俭敛,不再穿裙。而多是圆领袍衫加襥头(一种搭拉两个脚的软帽子),一直沿用至明,并有严明的官服制度,唐百官服色,视阶官之品。武则天时还以不同的图案纹样来区别文武官衔。而女子服装则表现出空前绝后的开放、华贵和宽大。孟浩然《春情》中描写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可见衣带和裙摆之长。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和微之》中写道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都是当时华丽的时世装。

    至宋明,随着汉文化的沉淀,服饰也表现的更沉稳严谨,形成了更严格的官服制度。同时,民间服饰的细节装饰也趋繁复。裙子式样修长,穿着时在腰间扎以绸带,带上垂绶环。尤其宋朝程朱理学强调封建伦理思想,禁锢人们思想,服饰美学上更趋向纤弱、拘谨,与当时的建筑绘画等其他艺术风格一致(建筑上白墙黑瓦,绘画上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并且此时缠足风盛行。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但服制仍多沿用宋制,同时随着棉丝的大量生产,民间服饰也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如将不同色彩拼接起来的水田衣。至此,中国服饰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从形制上来说,官服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如上海俚语中的无啥花头原意就是指没有什么官衔。一般男服都是直缀,即一种类似道袍的简单长衫,简单的服饰外形将男性的社会意义定义在理性。从寓意上来说,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形象比喻,而发展到非常繁复的抽象寓意。如谐音,画鱼以代,磬代等。

    中国服饰虽是平面的一块面料,但知情的人都知道,里面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是一本书,可以慢慢品,细细读,而远非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选自201910月号《森林与人类》,有删节

1)对唐朝及宋明服饰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唐朝女子服饰开放、华贵和宽大,体现出一个强盛民族的自信心。

B. 唐朝开始推行严格的官服制度,能以不同的图案纹样来区别文武官衔。

C. 宋朝服饰美学更趋向纤弱、拘谨,受程朱理学的影响颇深。

D. 宋明的官服制度更为严格,从形制上说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

E. 明代的民间服饰异彩纷呈,多了些市井之趣,水田衣就很能体现这个特点。

2)下列说法符合本文内容的两项是(   

A. 中国的服饰其实有着自己的传统,早在7000年前就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B. 西周时期等级制度逐步确立,与之相适应产生了完整的冠服制度,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影响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C.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深衣”——上衣下裳连成一体,可作为汉装的原型。

D. 汉装自身显著的特点成熟于汉,至宋明仍保留其鲜明的特征,整体风格含蓄柔静、随和典雅,体现出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及宽广博大的胸怀。

E.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记载,形象地写出了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服饰的看法,体现出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意识的崛起。

3)请概括出魏晋时期汉服饰的特点及其反映出的精神实质。

4)综观全文,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说中国服饰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答案】 1B,D

2B,C

3)男装流行飘逸长衫,崇尚扎巾。女装袖子宽大,衣带飘飘。体现出不拘礼教,追求自由,不拘小节,不做作的精神实质。

4中国传统服饰历史悠久,起源很早。中国的服饰有别于西洋服装,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都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不同朝代的中国服饰,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有的官场文化及民族心理和趣味。

【解析】【分析】(1B项,于文无据,唐朝开始推行严格的官服制度,原文无官服制度从唐朝开始之意。D项,张冠李戴,宋明的官服制度……从形制上说已经明确到可以用颜色和补子(胸前的绣花图案)指代官衔错误。从形制上……”应属于明代官员服饰而非宋明。故选BD

2A项,早在7000年前就已形成自己的特色错误,根据原文“7000年前河姆渡出现纺轮”“中国服装在这时就已经与西洋服装彻底分道扬镳这时指的是西周东周,并非7 000年前形成特色;D项,无中生有,宋明……体现出民族自觉意识的觉醒及宽广博大的胸怀,未能体现出宽广博大的胸怀E项,体现出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意识的崛起错误,根据原文魏晋时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崛起,……此时作为的意识觉醒,不拘小节,不做作,任其自然可知,体现出的是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而不是贵族意识的崛起。故选BC

3)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本题答题语境在第5段:这个时期是中国服饰史上男子士儒最为风雅潇洒的一个时期。士人流行飘逸的长衫”“男子还崇尚扎巾,羽扇纶巾,颇有一种厌弃冠冕公服的风气”“女子形象也可以从敦煌壁画的飞天中看出,袖子宽大,衣带飘飘,据此概括出魏晋时期汉服饰的特点;魏晋时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崛起,反儒倡道,老庄玄学盛行。此时作为的意识觉醒,不拘小节,不做作,任其自然”“认为衣服乃身外之物,可有可无。穿着也不拘礼教,甚至袒胸露脯,据此概括出精神实质的内涵。

4)分析题干作者说中国服饰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的原因,主要分析服饰代表的东风文化与西方的不同之处,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从以下几个方面:根据从商朝出土的玉人可以看出当时的服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外形特征,如上衣下裳,交领右衽概括出中国传统服饰历史悠久,起源早;根据中国服装在这时就已经与西洋服装彻底分道扬镳,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等都蕴涵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概括出中国的服饰有别于西洋服装,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都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根据魏晋时地主阶级世袭门阀贵族崛起,反儒倡道,老庄玄学盛行。此时作为的意识觉醒,不拘小节,不做作,任其自然”“盛唐开放繁荣,也是服饰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华丽的服饰,体现出一个强盛民族的自信”“至宋明,随着汉文化的沉淀,服饰也表现的更沉稳严谨,形成了更严格的官服制度。同时,民间服饰的细节装饰也趋繁复概括出不同朝代的中国服饰,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有的官场文化及民族心理和趣味。

故答案为:⑴BD

⑵BC

男装流行飘逸长衫,崇尚扎巾。女装袖子宽大,衣带飘飘。体现出不拘礼教,追求自由,不拘小节,不做作的精神实质。

⑷①中国传统服饰历史悠久,起源很早。中国的服饰有别于西洋服装,在形制的细节处、颜色上都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不同朝代的中国服饰,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有的官场文化及民族心理和趣味。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3)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4)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种题目的答题步骤:泛读--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审题--确定范围、角度、要求;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加工--按题目要求整合。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的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避,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秋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蒙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秦的改革蓝图,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抛评,这种自我抗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

1)下列对墨法思想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墨法思想是建立在中原文化精英对中原文明弊端进行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

B. 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现在其中。

C. 墨法思想强调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反对结党营私,主张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思想在发达地区不能实行。

D. 墨法思想难以被中原地区各诸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这是因为他们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总起,高度评价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阐明观点,统领全文。

B.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中原文化的弊端,意在和秦地文化形成对比。

C. 文章多处引用了古代典籍作为论据,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论点。

D. 文章论证中原文明的衰落和秦国的崛起,对当今我国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百姓与官吏身上的秦人的朴素风气,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B. 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中原地区文明异化的开端。

C. 秦国强势,是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可见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自我更新。

D. 来自中原的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并以之推行的秦国,推动新国走向富强、统一天下。

【答案】 1B

2C

3A

【解析】【分析】(1A,“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有误,依据第五段秦的改革蓝图,其实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抛评,这种自我抗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句意是说中原精英对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秦对中原文明进行的武器的批判C,“在发达地区不能实行,说法太绝对。第二段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可知,文意说的是难以实行。D,“是因为他们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说法错误,依据二段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可知,D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错误。故选B

2C,“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论点错误,依据第二三四段可知,每条引用都有着具体的目的,但是并非全都是为了论证墨家和法家思想的先进性。例如《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引用的目的是赞美秦的朴素民风。故选C

3A,“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错误,最后一段说的是荀子观察到的,恰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苏生的基础,可见文本中是苏生,而非兴盛辉煌,故A项错误,故选A

故答案为:⑴B⑵C⑶A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试图重新找到中国文化根性,展开从思维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新论述。在这样一个回头细看的过程中,传统文学生活中大量新事实被看见,与此同时,学界越来越进入到史实还原的阶段——在意识到要注重还原事实、还原历史现场之后,中国文论研究越来越多探向历史维度。当下学界已经认识到,在大量新事实充分发现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个大的理论综合,超越以往对中国文艺的阐释与解读。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发展出像中国哲学、中国历史那样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发展出新的理论论述。这个新论述就是中国文论的历史自觉与现代阐释。这一新论述有两个轮子,一是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与新意义;一是活古化今,在解释当今文艺实践中不断丰富提炼出新的话语。

    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譬如,不同于西方文学对虚构性的强调,在中国文学中,非虚构文学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无论是诗人生平与作品关系研究,还是诗与历史事件、诗与日常经验研究的大量新事实,都已充分证明这一点。在以诗文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写作乃是写亲身闻见、亲身经历的现实世界情景及由此而来的真情实感,不同于现代以来以积极虚构为主流的文学观念。非虚构与虚构同时存在,延伸文学边界,扩展文学功能,使得文学不仅是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与奇妙幻想,而且跟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重新认识中国文学艺术的时代,这与中国文化整体复苏和社会普遍文化自觉是相适应的。

    中国文论是否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还要看它能否有效阐释当今文艺实践。从大的方面来说,中国文论的文化自觉和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是相通的,这是发展的重大机遇所在。与此同时,中国文论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中国文论也有功夫在诗外的一整套论述,即一个相反相成的悖论:有时候,只有从文学外部、文学周边来看文学,才是真正文学性。从文艺创作主体来说是自觉的文化意识,从大众来说则是百姓日用而不觉,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仍然在今天文学活动中起作用。正如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所说,当代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小说,无论怎样新变,还是跳不出中华传统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因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文论核心价值仍然与当代审美经验和文化实践发生直接关联,并对当代文学创作发挥重要影响。

    (摘编自胡晓明《强化中国文论阐释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论研究的发展与传统文学中大量新事实被发现关系密切,而这又缘于在中国文化根性的寻找中展开的从思维方式到价值体系的新论述。

B. 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它们摆脱了前面几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带来的局限,发展出了新的理论论述。

C. 中国文论的历史自觉与现代阐释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即中国文艺自身的新事实新意义,和在对当代文艺解释中丰富提炼出新的话语。

D.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关于中国网络小说与传统文化伦理、价值观的表述,表现了中国文论的核心价值在当代文化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论述了中国文论研究的必要性,并指明了中国文论研究的基本方向。

B. 文章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述了中国文论研究在文学边界的扩大和文学功能的再发现。

C. 文章第三段详细地论述了中国文论研究中面临的机遇和遇到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D. 全文站在时代的高度,不仅阐释了中国文论研究的成果,也分析了其时代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研究发现,中国文学重视非虚构而排斥虚构,特别是在那些古典诗歌中,诗人写的是亲身闻见、亲身经历的情景及情感。

B. 中国文论关于非虚构和虚构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文学跟普通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非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和奇妙幻想。

C. 更新文艺研究眼光,发现文学艺术新事实,进入对中国文艺重新认识的时代,与中国文化整体复苏和社会普遍文化自觉密切相关。

D. 对于当下文学活动中仍然发挥作用的中国文史智慧、人文关怀与道德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者都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

【答案】 1B

2C

3C

【解析】【分析】(1B项,因为它们摆脱了前面几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带来的局限,发展出了新的理论论述表述错误。在此处他们指代的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历史的研究,而文中当今时代的中国文论要避免前面几个历史阶段带来的局限,是指中国文论要避免局限性;而且摆脱避免含义有不同之处。故选B

2C项,详细地论述表述错误,文本第三段只是谈到了中国文论遇到了机遇和挑战,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故选C

3A项,排斥虚构于文无据,原文中只是在强调中国文学中非虚构的重要地位。B项,而非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和奇妙幻想表述错误,原文是不仅是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与奇妙幻想D项,文学艺术的创作者都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表述绝对化从文艺创作主体来说是自觉的文化意识,并不意味着都具有。故选C

故答案为:⑴B⑵C⑶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学的死亡和蝶化

朱大可

    ①关于文学死亡的话题,已成为众人激烈争论的焦点,这映射了文学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文学终结并非危言耸听的预言,而是一种严酷的现实。2007年度诺贝尔奖文学奖,颁发给了多丽丝·莱辛,她是一枚被瑞典皇家委员会发现的化石,但她的一些作品,却遭到评论家的激烈抨击,认为它们只具有四流水准。在所有诺贝尔奖项中,只有文学奖面临二流化的指责,造成这种状况的唯一原因,就是文学自身的全球性衰退。

    ②返观中国文学的狼藉现场,我们发现汉语文学的衰退,主要基于三点: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的前线作家,大多进入了衰退周期,而新生代作家还没有成熟,断裂变得不可避免。第二,重商主义对文学的影响,市场占有率成为衡量作家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这种普遍的金钱焦虑,严重腐蚀了文学的灵魂和原创力,导致整个文坛垃圾丛生。第三,电影、电视、互联网、游戏等媒体的兴起,压缩了传统文学的生长空间,迫使它走向死亡。

    ③然而,文学的衰败真正主因是文学自身的蜕变。建立在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上的传统文学,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兴盛期之后,注定要走向衰败。它是新媒体时代所要摧毁的主要对象。新媒体首先摧毁了文学的阅读者,把他们从文学那里推开,进而摧毁了作家的信念,把文学变成一堆无人问津的废物

    ④尽管中国文坛充满了垃圾,但文学本身并不是垃圾,恰恰相反,文学是一个伟大的幽灵,飘荡于人类的精神空间,寻找着安身立命的躯壳。在可以追溯的历史里,文学幽灵至少两度选择了人的身体作为自己的寄主。第一次,文学利用了人的舌头及其语音,由此诞生了口头文学(听觉的文学);而在第二次,文学握住了人手,由此展开平面书写、印刷及其阅读,并催生了书面文学(文字的文学)的问世。这两种文学都向我们提供了大量杰出的文本。在刻写术、纺织术、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的支持下,经历两千年左右的打磨,书面文学早已光华四射,支撑着人类的题写梦想。

    ⑤然而,基于个人作坊式的书面文学,正在迅速老去。文学已经动身离开这种二维书写的寄主,进入全新的多媒体空间。这是文学幽灵的第三次迁居,它要从新寄主那里重获年轻的生命。但我们却对此视而不见,完全沉浸在对书本、文字和个人书写的习惯性迷恋之中。

    ⑥这场寄主的变迁,无非就是文学对媒体的重新选择。它起源于视觉和图像的叙事。爱森斯坦指出电影与文学的本质关联,他的杂耍蒙太奇语法,企图重现自然语法的叙事功能。但很少有人相信他的实验及其信念。但经过一百多年的修炼,在那些包括影视在内的新媒体的躯壳中,新媒体文学已经卓成大树。

    ⑦《魔戒》无疑是新媒体文学的杰作,它超越文学原著的水准,成为惊心动魄的影像史诗,它不仅再现了荷马史诗和圣经时代的集体创作特征,而且在宏大叙事时空里,构筑了复杂的精神符号体系,追问人类的核心价值,不仅如此,它比荷马史诗具有更强烈的体验性力量。越过超宽银幕和多声道音响系统,我们惊讶地看到,濒临死亡的传统文学幽灵,在这种多维媒体的躯壳里获得了重生。

    ⑧进入新媒体寄主的文学,维系着旧文学的灵巧的叙事特征,却拥有更优良的视听品质。它直接触摸身体,以构筑精细的感官王国。还有当下流行的网络游戏,小说在那里演进成一种可以密切互动的数码艺术,结果它成了历史上最具吸引力的符号活动。新媒体文学还化身为手机短信,以简洁幽默的字词,抨击严酷的社会现实,显示了话语反讽的意识形态力量。新媒体文学甚至借用商业资源,把那个最强大的敌人,转变成养育自身的摇篮。文学正在像蝴蝶一样蜕变,丢弃了古老的躯壳,却利用新媒体,以影视、游戏和短信的方式重返文化现场。

    ⑨让我们回过来看诺贝尔文学奖的前景。这类奖项的道路正在越走越窄。20世纪文学老人正在相继谢世,新一代作家软弱无力,根本无法因应新媒体的挑战。文学授奖对象变得日益稀少。这是书面文学的原创性危机,也是各种文学奖的权力危机。需要重新评估文学的自我转型,把那些生气勃勃的新媒体文学,纳入文学奖项的搜索范围,并在保留书面文学遗产的前提下,加入文学的新媒体类型,如影像文学”“游戏文学手机文学等。文学,应当是上述各种样式的总和。

    ⑩文学已经蝶化,进化为更加瑰丽的物种,而我们却在继续悲悼它的旧茧,为它的死亡而感伤地哭泣。文学理论家应当修正所有的美学偏见,为进入新媒体的文学做出全新的定义。

(有删改)

1)从全文看,第段中的蜕变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

2)下列诗句与作者的主要观点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C.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D.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对文学寄主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学寄主可以是不同样态的媒体或媒介。

B.新的文学寄主呈现为全新的多媒体空间。

C.文学寄主的形式是由阅读者自主决定的。

D.文学寄主是文学表达自我所借用的媒介。

4)能根据文意作出推断的一项是(  )。

A.文学的衰败早在前文字时代就已经经历过。

B.新媒体可以挽救文学衰败,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C.传统文学的诗意会随着书面文学的消亡而消失。

D.超越文学原著水准的影像作品将成为新的史诗。

5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例在文中重复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答案】 1)指文学从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转向全新的多媒体文学(多维空间)。

2C

3C

4A

5)文章开头以诺贝尔文学奖遭质疑引出本文的论题,为后文揭示文学衰败的原因和文学的蜕变张本;第二次以此为例,指出我们在保留书面文学遗产的基础上,也应接纳新媒体文学。例子具有典型意义,使全文结构前呼后应,结构谨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分析】(1)依据后面建立在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上的传统文学,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兴盛期之后,注定要走向衰败以及它是新媒体时代所要摧毁的主要对象,可知文学从传统文学开始走向多媒体文学,所以,蜕变是指文学从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转向全新的多媒体文学。

2)《文学的死亡和蝶化》这篇文章,认为文学正在进行一场蝴蝶蜕变,然后重返文学现场,以全新的新媒体文学呈现在大家面前。所以,文章表达了一种新生事物诞生的乐观情绪。A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说花的凋落,春的消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表达了一种伤感的情怀。B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感叹人事易逝、自然永恒之辞,表达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之情。C项,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表面是说请君不要再演奏前朝的歌曲,来听听演唱新创作的《杨柳枝》,实际上是刘禹锡在表达文学必须创新的观点,与本文文学必然蝶变观点一致。D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故选C

3A项,依据在可以追溯的历史里,文学幽灵至少两度选择了人的身体作为自己的寄主,可知文学寄主可以是不同样态的媒体或媒介说法正确。B项,依据文学已经动身离开这种二维书写的寄主,进入全新的多媒体空间,可知新的文学寄主呈现为全新的多媒体空间说法正确。C项,依据文学幽灵至少两度选择了人的身体作为自己的寄主”“这是文学幽灵的第三次迁居,它要从新寄主那里重获年轻的生命,可知文学寄主的形式是由文学本身决定的,而非阅读者自主决定。D项,依据文学是一个伟大的幽灵……寻找着安身立命的躯壳,可知文学寄主是文学表达自我所借用的媒介说法正确。故选C

4A项,依据文学幽灵至少两度选择了人的身体作为自己的寄主以及第一次,文学利用了人的舌头及其语音,由此诞生了口头文学”“第二次,文学握住了人手,由此展开平面书写、印刷及其阅读,并催生了书面文学,可见书面文学摧毁了口头文学,所以文学的衰败早在前文字时代就已经经历过,推断正确。B项,新媒体使文学立于不败之地,说法过于绝对,且于文无据。C项,传统文学的诗意会随着书面文学的消亡而消失,推断错误,文章第九段说并在保留书面文学遗产的前提下,加入文学的新媒体类型,可见新媒体文学的出现,不会让传统文学的诗意消失,文学只是在寻找一种安身立命的躯壳。D项,《魔戒》成为惊心动魄的影像史诗,并不代表超越文学原著水准的所有影像作品都将成为新的史诗。故选A

5)本题中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例在文中两次出现,根据它出现的位置分析它的作用。文章一开始作者提出文学死亡的话题,并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遭质疑来证明文学正在衰退以及面临的生存危机,从结构上为后文揭示文学衰败的原因和文学进入新媒体文学的蜕变做铺垫。第二次以诺贝尔文学奖的前景为例,指出这类奖项的道路正在越走越窄,这是书面文学的原创性危机,也是各种文学奖的权力危机,因此文章呼吁我们在保留书面文学遗产的基础上,也应接纳新媒体文学,纳入文学奖项的搜索范围。诺贝尔文学奖的事例具有典型意义,并且在文章首尾分别出现,使全文结构前呼后应,结构谨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故答案为:指文学从平面印刷和二维阅读转向全新的多媒体文学(多维空间)。

⑵C⑶C⑷A

文章开头以诺贝尔文学奖遭质疑引出本文的论题,为后文揭示文学衰败的原因和文学的蜕变张本;第二次以此为例,指出我们在保留书面文学遗产的基础上,也应接纳新媒体文学。例子具有典型意义,使全文结构前呼后应,结构谨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2)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本题将诗文放在句子中考查诗文合不合语境,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弄清诗文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具体分析所引用诗文合不合语境。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差别。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此题考查把握引用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马薇薇

    ①安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②什么叫谴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然而事实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这种现象就叫做谴责受害者

    ③最常见的就是每当爆出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闻,总会有人说:唉,所以女生穿着打扮,真的要保守一点儿,不然太危险啦。这些话,貌似苦口婆心,但是言外之意其实很明显——如果不是你穿着太暴露、晚上不回家、交友太随便,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④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其实,这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自我剖析。本来,她的研究主题恰好就是人们对受害者的谴责心态,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尴尬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当时,法恩刚生完小孩不久,推着婴儿车在家周围散步。在公园的长椅上,她遇到了一位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性,看自己孩子的眼神很是感伤。聊起来才知道,后者刚经历丧子之痛。然而,在这位女士诉说伤心往事的时候,法恩坦承,她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你这位妈妈,当时肯定哪里疏忽了,才导致孩子夭折。

    ⑤所以,同样是母亲,本来应该感同身受,但是法恩却不可遏制地表现出一种攻击心态,这是面对恐惧时自保的本能在作祟。这种恐惧感强烈到,即使一辈子都在研究这种心理现象的专家,也会在轮到自己的时候,表现出谴责受害者的态度。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因为不能允许自己想到这是自己,或者家人和朋友也可能遇到的事情,所以他们就一定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出跟自己以及关心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⑥“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也就是为了宣泄怒火,让无辜者受伤害。最常见的替代性攻击就是无缘无故乱发火,比如员工上班被老板骂,于是回家跟老婆吵架,老婆憋了火就打孩子,孩子去学校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同学家长一生气就在办公室里骂自己的员工……负能量的传递,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无人幸免。

    ⑦当然,直接发火,还只是替代性攻击最低阶的表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其实也知道自己是鸡蛋里挑骨头,是因为在别的地方受了气,才会看什么都不顺眼。而更高级的替代性攻击,表面上更温和理性,实质上则更为可怕——因为它是通过貌似理性的方式彻底把无辜者妖魔化了。比如说,每当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美国右翼政客总喜欢在外国人身上找理由——为什么美国失业率那么高?一定是外国人把就业机会给抢走了。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外国人非法跑到我们这里来。只要稍有常识就能知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和社会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原因。归咎于外国人,这个判断本身就很幼稚。但是,很多投票的美国公民就是愿意为这种说辞买账。因为只要找到凶手,只要知道该向谁生气,他们的痛苦就会下降。

    ⑧总之,人是一种需要找理由的生物。小孩在刚开始懂事时,不是总爱问为什么吗?他们可不接受我不知道这种严谨的说法。即使给他们一个非常胡扯的答案,也总比没有答案要好。事实上,大多数人问为什么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安心。而在面对不幸和痛苦的时候,我们对原因的渴求就会更加强烈,特别需要有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不幸的人会是自己。

    ⑨所以,心理辅导师在为患者解除心理痛苦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坦然接受这个不幸运的事实。如果不能放下寻找凶手的心态,你的脑子里就会一直开启替代性攻击的雷达,就算找到一个可以宣泄情绪的对象,看似出了气,其实这个心结还是没解开。

    ⑩总之,人们需要安全感,远胜于需要事实。悲剧越严重,越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越是容易去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才能公平地对待受害者,并且不受情绪干扰地去思考——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

(有删改)

1)第段加下划线的词语罪有应得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

2)对第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典型的谴责受害者心态的事例使上文定义更易理解。

B.进一步探究谴责受害者心态这一负面情绪背后的实质。

C.形象化地阐述谴责受害者心态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危害。

D.直接为下文分析谴责受害者心态的原因及发展作铺垫。

3)下列对替代性攻击这一概念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替代性攻击是谴责受害者思维发展的一种替代品。

B.“替代性攻击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对事件原因的探寻。

C.“替代性攻击是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心态。

D.“替代性攻击的核心特征就是负能量循环往复传递。

4)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对第段提出的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这一问题展开论述的。

5)结合全文内容,对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答案】 1)受害者之所以受到伤害是因为其本身有过错

2A

3C

4)以设问形式引发思考;进而点明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恐惧的观点;接着以法恩对丧子母亲产生指责心理这一典型事例为例论证观点,阐明这一心态存在的普遍性和难以避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即自保本能在作祟,为了寻求心安,一定要寻找受害者的问题。

5)参考示例:明晰谴责受害者、替代性攻击心态背后原因,坦然面对不幸的事实,克服因恐惧而自保、寻找替罪羊心理倾向,是获得安全感的首要步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冷静地思考不幸事件产生的客观因素,寻找产生不幸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

【解析】【分析】(1)第二段说,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但是事实却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所以罪有应得不是同情,而是对受害者产生的一种复杂负面情绪,认为他们受伤害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原因。据此分析,罪有应得在文中指的是受害者之所以受到伤害是因为其本身有过错。

2)在第,文章解释了什么是谴责受害者的含义,第段列举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用典型事例使上文谴责受害者的定义更易理解,所以A正确;第段只是列举了一个典型事例,来让大家对谴责受害者的概念更易于理解,没有涉及探究实质、阐述形式和危害,也不没有为下文分析谴责受害者心态的原因及发展作铺垫,排除BCD。故选A

3A项,依据“ ‘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可知替代性攻击是谴责受害者思维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而非替代品B项,替代性攻击是一种消极行径,它的实质是为自己寻找安全感,而非对事件原因的探寻C项,依据文章第一段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以及第五段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可见替代性攻击是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心态说法正确。D项,负能量循环往复传递是替代性攻击的结果,而非核心特征。故选C

4)第段首先以设问的形式,提出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的疑问,引发人们思考;进而点明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的观点;接着段落使用例证法,以发生在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身上的一件事情作为例子,肖恩对经历丧子之痛的女士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对丧子母亲产生指责心理这一典型事例,很好地证明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文中肖恩说的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尴尬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这句话,阐明这一心态存在的普遍性和难以避免。在第段,文章用设问提出问题,然后回答问题点明观点,并用具体的事例证明观点,层层推进,展开论述。第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即自保本能在作祟,为了寻求心安,一定要寻找受害者的问题。

5)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时,一定要依据文本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脱离文章观点作答。《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这篇文章写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会产生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的心态。文章正是想让读者明白,谴责受害者、替代性攻击心态产生的原因,从而克服因恐惧而想自保、寻找替罪羊心理倾向,这是获得安全感的首要步骤。其次,依据第心理辅导师在为患者解除心理痛苦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坦然接受这个不幸运的事实。如果不能放下寻找凶手的心态,你的脑子里就会一直开启替代性攻击的雷达,可知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坦然面对不幸的事实。最后,文章通过述美国右翼政客总喜欢在外国人身上找理由的事例,意欲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不幸事件产生的客观因素,寻找产生不幸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

故答案为:受害者之所以受到伤害是因为其本身有过错

⑵A⑶C

以设问形式引发思考;进而点明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恐惧的观点;接着以法恩对丧子母亲产生指责心理这一典型事例为例论证观点,阐明这一心态存在的普遍性和难以避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即自保本能在作祟,为了寻求心安,一定要寻找受害者的问题。

参考示例:明晰谴责受害者、替代性攻击心态背后原因,坦然面对不幸的事实,克服因恐惧而自保、寻找替罪羊心理倾向,是获得安全感的首要步骤;同时,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更加冷静地思考不幸事件产生的客观因素,寻找产生不幸的根本原因,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不幸事件的发生。

【点评】此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有几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词语。

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  

《最新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