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米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六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试题

主题六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考点梳理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设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创办新式学堂,同时派留学生出国留学(詹天佑等),建立了三支海军;后期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发展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先后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等企业。

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但它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注: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仅学西方技术,没有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决定了其必然失败。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1893年唐胥铁路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1881 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3.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华设厂。中国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实业家”张謇怀着“实业救国”的梦想,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4.知道詹天佑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中国人自主设计第一条铁路)。

5.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序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了 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为“公车上书”。

严复译述《天演论》,认为中国只有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 影响: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开始标志: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内容:①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②政治上: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③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④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京师大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影响:百日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6.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活动:建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提出 “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912.1.1);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等。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它成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

19111010晚,武昌起义爆发,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这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又称辛亥革命。

意义:①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②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它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剪发辫、改称呼、穿中山装等〕。

注: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它最终失败了。

民国纪年+ 1911=公元纪年,如民国38年就是1949年。

7.知道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成就: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8.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9.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剪发辫:19123月(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

改称呼: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些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易服饰:男式——西服(正式场合)、中山装(特色服装);女士服饰——高领服装,它是现代中式旗袍的雏形。

10.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介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申报》:19世纪70年代,《申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商务印书馆: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11. 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照相:照相术于19世纪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

电影: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线索导引

直击中考

1.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最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3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 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

4.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以下口号表达了洋务运动主张的是(  )

A.“自强”“求富” B.“振兴中华” C.“打倒孔家店”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5.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北伐战争

6.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湘籍名臣”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张謇

7.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8.1898年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A.裁撤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9.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的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人物是(

A.曾国藩 B.陈独秀 C.康有为 D.孙中山

10右侧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①民族 ②民权 ③民生 ④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组织兴中会 建立中国同盟会 创办黄埔军校 创建南京国民政府

A B C D

13.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其中的“它”指的是(

A.洋务运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4.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

A. “求富”“科学” B. “共和”“科学” C. “民主”“科学” D. “共和”“民主”

15.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务去滥调套语、不讲对仗、不用典、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反对儒家学说 B.主张白话写作 C.宣传民主科学 D.提倡平等自由

16.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1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18.右图为北师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A.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伟大的抗日战争

19..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20.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

A.继昌隆缫丝厂. B.发昌机器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南通大生纱厂

高效提能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 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2分)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2分)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2) 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1分)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1分)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1分)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1分)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分)


主题六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直击中考

1-5 A C B A A 6-10 A A D C A 11-15C A C C B 16-20 A C B B D

高效提能

160年代:军事企业;70年代:民用企业(2分);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建立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分)

2)戊戌变法(1分);贡献: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1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1分)。

3)新文化运动(1分);传播马克思主义(1分);

4)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言之成理即可,1分)

《噶米精编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六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