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验证

XX年气象综合竞赛气象防灾减灾重点

一、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1、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台风、暴雨、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等气象灾害事件的防范和应对。
2、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
3、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灾害;预防为主、科学高效;依法规范、协调有序;分级管理、属地原则。4、海上大风灾害的防范和救助工作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局按照职能分工负责;气象灾害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国家减灾委组织实施。
5、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快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气象卫星工程、水文监测预报等建设,优化加密观测网站,完善国家与地方监测网络,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
6、气象部门建立以社区、村镇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
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7、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原则。8、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做好预警信息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0国务院应急办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分析研判、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11、气象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或相应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各部门依职责参与应急处置工作。12、气象灾害事发地的各级人民政府或应急指挥机构可根据气象灾害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广泛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气象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
13气象灾害的信息公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公布形式主要包括权威发布、提供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信息公布内容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种类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等。

《安全验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