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堂打基础

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出人才。”这是十多年前,上海首先搞起“第二课
堂”的实验并总结出来的精辟论点。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单靠学科课程来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效果是有限的。完善的课程结构应该包含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这一观点,在新的课程计划中早已有所反映。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调学生亲自去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活动课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学校开展的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上好语文活动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形式多变,激发兴趣
语文活动课必须设法通过丰富多样、新颖多变的情境使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活动内容采用游戏、表演、操作、竞赛、考察等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古诗玩赏”这节活动课里,我设计了四个环节:1、看图吟诗:各组分别观察一幅彩图,根据彩图的内容吟出一首古诗;2、看诗画图:要求各小组分别用画图的形式把一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表现出来,集体创作,一人执笔,画好后还要阐述为什么要这样画;3、看小品猜诗:让学生根据小品的情节写出古诗;四、看诗演小品;模仿上一环节小品的表演形式,把另外几首古诗的内容用小品形式表现出来,看哪组演得最好。以上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累积得分最高的小组胜出,获流动红旗一面。
在这节活动课中,采用了竞赛游戏、表演、画画等多种活动形式,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动课上,学习兴趣浓厚,积极讨论,大胆表演,加深了对已学古诗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二、动手动脑,培养能力
语文活动课有别于语文基础课,它的主要特点在于让学生活动,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通过活动,去深化、扩展学生学到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形成技能。例如:在上“丰收的果园”这节活动课,老师把常见的几种水果图片拿给学生看,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动脑筋想想它们各自的形状、颜色、味道,根据自己的相像,画出一个“水果园”,把自己喜爱的果树画出来,再把自己画的苹果、香蕉等剪下来,贴在果树上。于是,学生展开了想像的翅膀自由想像,把美术课学到的知识运用上来,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水果园”。接着,学生看“丰收的果园”编故事......他们编出了一个个关于果园的动人故事,由此,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训练,既发展了智力,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又如在“寻找月月红的秘密”这节活动课里,老师准备几盒有花的月月红植物,在课上向同学们提出要求后,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寻找秘密—简说秘密—描述秘密”的活动。在寻找秘密时,出示以下表格让学生作好记录。观察完后,个人向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各组选出一名“观察能手”。在简说秘密时,要求各组每个成员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准确说出月月红各部分的特点,最后各组评出说得最准确的“说话能手”。在描述秘密中,要求各组成员分工合作,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按“静态美—动态美—内在美”的顺序进行接龙描述,最后由全班同学评出一个“优胜小组”,并把获得优胜奖的描述短文

书写出来,贴在学习园地上,供大家欣赏阅读。通过这一活动,使人人都动手动脑,参与活动,学生不仅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是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提高了观察能“第一课堂打基础,第二课堂出人才。”这是十多年前,上海首先搞起“第二课堂”的实验并总结出来的精辟论点。
从课程论的角度看,单靠学科课程来传授知识、训练能力,效果是有限的。完善的课程结构应该包含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这一观点,在新的课程计划中早已有所反映。三、渗透品德,陶冶情趣
在语文活动课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国徽在我心中”这节活动课,我采用了讲故事、小品表演、诗朗诵、知识抢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了国徽的构造、意义,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爱护国徽的情感。又如上了“格言精品屋”这一活动课后,不仅使学生懂得了格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实践的总结,而且是人们前进的向导,从而激发了学生学格言用格言的兴趣,生们把名人的格言当做自己的座右铭,从而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有榜样、做有方向的目的。开设小学语文活动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一句话,小学语文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应该把活动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内容和方法,提高活动课的质量。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以实践为主,调学生亲自去实践、发现、体验,强调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活动课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学校开展的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上好语文活动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形式多变,激发兴趣
语文活动课必须设法通过丰富多样、新颖多变的情境使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活动内容采用游戏、表演、操作、竞赛、考察等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古诗玩赏”这节活动课里,我设计了四个环节:1、看图吟诗:各组分别观察一幅彩图,根据彩图的内容吟出一首古诗;2、看诗画图:要求各小组分别用画图的形式把一首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表现出来,集体创作,一人执笔,画好后还要阐述为什么要这样画;3、看小品猜诗:让学生根据小品的情节写出古诗;四、看诗演小品;模仿上一环节小品的表演形式,把另外几首古诗的内容用小品形式表现出来,看哪组演得最好。以上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分,累积得分最高的小组胜出,获流动红旗一面。
在这节活动课中,采用了竞赛游戏、表演、画画等多种活动形式,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动课上,学习兴趣浓厚,积极讨论,大胆表演,加深了对已学古诗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二、动手动脑,培养能力
语文活动课有别于语文基础课,它的主要特点在于让学生活动,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发展,通过活动,去深化、扩展学生学到的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形成技能。例如:在上“丰收的果园”这节活动课,老师把常见的几种水果图片拿给学生看,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动脑筋想想它们各自的形状、颜色、味道,根据自己的相像,

画出一个“水果园”,把自己喜爱的果树画出来,再把自己画的苹果、香蕉等剪下来,贴在果树上。于是,学生展开了想像的翅膀自由想像,把美术课学到的知识运用上来,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水果园”。接着,学生看“丰收的果园”编故事......他们编出了一个个关于果园的动人故事,由此,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训练,既发展了智力,又提高了动手能力。
又如在“寻找月月红的秘密”这节活动课里,老师准备几盒有花的月月红植物,在课上向同学们提出要求后,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寻找秘密—简说秘密—描述秘密”的活动。在寻找秘密时,出示以下表格让学生作好记录。观察完后,个人向小组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各组选出一名“观察能手”。在简说秘密时,要求各组每个成员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准确说出月月红各部分的特点,最后各组评出说得最准确的“说话能手”。在描述秘密中,要求各组成员分工合作,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按“静态美—动态美—内在美”的顺序进行接龙描述,最后由全班同学评出一个“优胜小组”,并把获得优胜奖的描述短文书写出来,贴在学习园地上,供大家欣赏阅读。通过这一活动,使人人都动手动脑,参与活动,学生不仅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主要的是学会了观察的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力。

《第一课堂打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