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第一课时(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

教学目标:

1. 熟读第一自然段,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

2. 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

1. 理解“焉、鼓、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 掌握省略句等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生,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是的,苏轼,一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子,他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首不朽的《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为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父亲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呢?看来大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石钟山记》中去看一看苏轼是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

二.文本解读:第一自然段

(一)郦元的观点

1.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水经》云,一二读”……..

明确:

1 纠正读音:彭蠡(lǐ 郦(lì)元 钟磬(qìng ) 铿(kēng)然

(2)提醒学生下列句子的停顿必须注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然/是说也

2.好的,在这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哪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

3. 这三个人,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生活在唐朝,而苏轼是北宋文坛最具盛名的大文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让这三个大人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先留一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一件事——翻译。请同学们从左往右次翻译课文第一句到“而况石乎”这一部分的内容。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明确:

①《水经》:魏晋时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著名的《水经注》就是郦道元对其作的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 有南北两山,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word/media/image1.gif举例:《烛之武退秦师》:用亡郑以倍邻?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word/media/image1.gif《阿旁宫赋》:盘盘,囷囷焉。 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明确:①鼓:名词作动词,振动。(补充A击鼓;例:一鼓作气。B弹秦。例:令赵王鼓瑟。

搏:击、拍。

③洪钟:大钟。

(3)是说也,人常疑之。

明确:是:指示代词,这、这个。

补充例子:①动词,表判断。 ②形容词,正确的。例:辨清是非

4)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明确:①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句省略“于”字,应为“今以钟磬置于水中”。古文中常省略介词“于、以、自”,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介词常省略。

③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乎:固定句式。(又)何况……呢?(补充:不亦……

4. 好的,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从我们翻译的这部分内容来看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展开的?

明确:石钟山得名由来

5. 这一部分中写的是谁的观点?他通过什么来判断这座山叫石钟山的?他认为是山的形状像种还是…….

明确:郦元。他认为石钟山得名是由于水和石山互相拍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来作出判断的。即以声音作为判断依据(水石相搏说)

6. 对于郦道元的观点,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说明苏轼对于郦道元的观点是有所怀疑的,“人常疑之”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又难以肯定。

小结:好的,这是郦元的观点,那么李渤对此又是怎么说的,苏轼是否接受他的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回到唐朝重温李渤的足迹。

(翻译: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二)李渤的观点

1.至唐李渤始放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明确:

1.至:到。

word/media/image2.gif2)始:才,方才。(补充:千里之行,于足下 开始)

3)得:得到,找到。

word/media/image2.gif补充:《六国论》:此言 对、合适。

word/media/image2.gif 《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圣心备焉。 具备。

4)得双石于潭上: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又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补充:青,取之于蓝,而清于蓝。

5)通假字:扣——叩;函胡——含糊

2. 石之铿然有声,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句(中心词++定语+者)

2)所: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处所等。

(例:《桃花源记》: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名:名作动,命名。

(翻译: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3. 好啦,同学们我们已经跟随着李渤再一次寻访了石钟山,那对于石钟山的命名,李渤他做了一次什么探究呢?

明确: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也就是说他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叫石钟山是因为,用石头敲打的时候,山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

4. 同样的,对于李的这种说法,苏轼持什么态度呢?

明确: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5. 他更加的怀疑,理由在哪里?

明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6. 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换?

明确:“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表明苏轼与一般人观点不同。他尤其怀疑李渤的观点,而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定,对吧?

小结:对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说明他在知晓前人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有了一定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疑)精神。关于苏轼的质疑还有一段典故: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有闲与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谈古论今。一天,父子俩谈起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到许多说法,苏轼都觉得牵强不可信,苏迈还想继续钻故纸堆,被其父阻止,苏轼认为,做学问不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妄下结论;要获得真知,必须到实地考察。于是就有了苏轼父子夜探石钟山,实地查访其得名原因的亲身体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着苏轼父子泊舟月夜绝壁,看一看将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等待着我们。

(三)板书设计:

word/media/image3.gif

第二自然段:

1.下面老师请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一位同学读到“此鹳鹤也”,剩下的由第位同学来完成。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正音:硿硿(Kōng 磔磔(zhé 窾坎镗鞳(kuān kǎn tāng tà

(mù) (yì) 识(zhì)

2.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自:从。

2)舟行:动词宾语前置。行舟

3)适:到……去。

4因:副词,于是,就。(补充:依靠、凭借。例:因人之力而弊之)

5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与第一自然段的“得”不一样。

6..者:者作结构助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事、物。

交代访石钟山时间和

(译文: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

3.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1使:命令,让。

2其:指示代词,其中的。

3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固:本来。

小童扣石

(译文: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判断句和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2.明确作者对石钟山命名的认识。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一.第二自然段

1..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1)莫:通假字,通“暮”。

(译文: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2..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1搏:扑,抓。

2然:……的样子

3且:连词,并且、而且。

4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又有咳且笑若老人者——定语后置,于山谷中——状语后置。

(绝壁下所见闻:大石、栖鹘、鹳鹤

(译文: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

A.这是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提问哪位同学来给我们概括一下?

明确:阴森雄奇阴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恐怖。

B.这样看来,苏轼这次考察应该说是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所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明确:①这篇文章总体上是议论文,而议论文中加入这样一段描写,而且是一段阴森森,让人毛骨棘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乏味,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使读者紧跟作者思路,也很想知道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这样写暗含着这样的意思: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此外,营造阴森可怖的气氛,和下文的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相呼应。

3.好的,到这里,作者找到石钟山命名的一点眉目没有?似乎还没有,那么,真理是否依旧漆黑一片呢,还是即将柳暗花明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1方:副词,正在。

2而:表承接关系。

3大声发于水上:状语后置句。

4鼓:乐器

(译文: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

5.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1焉:代词,相当于“之”,这里指穴罅。

2)为此:形成噌吰之声。

译文: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6.作者听到的是什么的声音?(石穴罅的“噌吰”之声

7.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1)将:副词,将要。

2)当:

3空中而多窍:倒装句。应译为“中空而多窍”。

4)窍:窟窿。

5)风水:这里指风和水,现在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

6乐:乐器。

译文: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

word/media/image2.gif这里又是什么声音呢?(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 发现声源

8.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1)(余)因笑谓迈曰:省略句。因,因此,因而。

2)识:通假字,通“志”,记住,记得。

3……者,…… 也:判断句式。

补充:A…………:主语后面的着表示停顿,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例:四人者:庐陵……纯父。《游褒禅山记》

B…………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C…………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D…………: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E…………: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F.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式否定判断。

如:臣本布衣。《出师表》

4)古之人不欺余也:宾语前置。

小结:A动词宾语前置:(包括三种情况)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不、弗、未、非、否、毋”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何、谁、孰、安、焉、奚”等。如:大王来操何?《鸿门宴》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常见的有“唯…………是”“唯…………”。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B介词宾语前置(包括三种情况):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

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常见的有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面。如: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译文: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9. 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编钟,声音美妙动听,苏轼为什么把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比成无射和歌钟的声音?“噌吰窾坎镗鞳是什么声音?

明确: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这是两个象声词。

提问: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明确“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

提问: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的美妙声音呢?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心里高光,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无射”和“歌钟”奏出来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提问: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个字上?

明确:笑。

提问这个“笑”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用一个词概括一下。高兴的笑、欣慰的笑、开心的笑。

10.同学们再前后翻翻,这篇课文中文共有几处“笑”?

明确:有四处“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者”、“因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

提问在这一自然段中写的是其中哪些 “笑”,我们来体会一下作者在笑什么?

明确“余固笑而不信也”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

提问: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什么笑?否定的笑。说明苏轼已经找到了让他自己满意的答案。

11那么,同学们来说一说,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课文是怎样表述的

明确:“山下皆石穴掣,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认为石钟山下有石缝,水从石缝进入,回旋激荡,撞击石头而发出钟一样的声音,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舟回至两山之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也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小结:综合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石钟山以声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详细。作者认为空中而多窍的石头当中流,风浪出入石头的窟窿,发出噌吰与窾坎镗鞳之声如钟鸣一样,因而命名为石钟山。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更加明确。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则明确指出什么样的水与什么样的石相击,发出怎样的钟声。

二.第三自然段

苏轼与儿子在经过了一番亲身考察探求后,得出了自己的认识,那么对于郦道元与李渤观点现在苏轼的态度是否有了变化呢?我们来看最后一段。

1目、耳:名作状,用眼睛看,用耳朵听。

2是以: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译文: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3.作者叹的是什么?笑的是什么?

明确:叹郦道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4.原因何在?

5. 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这也是苏轼与儿子给我们的共同启示即要有质疑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考察和体验。

6.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李渤真的可笑吗?(学生讨论)

补充材料:

A……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余樾《春在堂笔记》

B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

                     ——涂宗涛《巴峡·石钟山》

7.这样看来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么同学们苏轼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是否没有意义呢?

明确: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的那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的那样,任何认识都有它本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因素。尽管这样,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的精神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

三.板书设计:

word/media/image4.gif

大石、栖鹘、鹳鹤: 阴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

四.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总结这篇课文中“而”字的用法。

《(完整版)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