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前,特别是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教学的认识方面也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阅读教学没什么好的方法,带领和要求学生读书就是了,学生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实际上,在读的方法和读的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还是大有可为的,应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不然学生乱“吃”一通吃坏了肚子那就麻烦了。因此,我们组选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2、研究内容

( 1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

( 2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 3 )、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

  ( 4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 体会 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将日常工作和科研工作相结合,在研究实践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阅读教学模式。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的需要,又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1、研究目标:

( 1 )、多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天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多么的重要!那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我们要读什么呢?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已说过:“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文本,不宜舍文本而他求。”大师之言,不仅验证了多读课文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而且还清楚地我们:读,要贯穿于学习课文的整个过程。在预习阶段,做到细读──查阅字典,初步了解内容,记录读书疑问;在学习阶段,做到精读──理解内容,学习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形成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复习阶段,做到选读──整理笔记,巩固所学知识。

( 2 )、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

专题组成员统一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为从事课题研究提供正确可靠的理论依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已有成果,为课题研究的经验借鉴。

( 2 )、个案研究

在教育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对具有典型特征的案例建立个案登记表,首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其后对其作出更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寻找比较科学的对策。    

( 3 )、调查、比较法

切实调查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认真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看那种教学方法更适合。

( 4 )、经验总结

根据专题研究计划,对各阶段或全过程研究进行分析概括,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最终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与理论。

 四、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与分工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基础: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有多年的实践经验、亲身体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每年都进行课改理论的学习,经常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经验与不足,参与人员所著论文多次获奖。同时我们将参考许多同仁的见解,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将把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实践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进行积极的验证。

2、参与课题研究成员的分工:主持人李月霞负责资料的整理、实践与总结,王莉红、牛庆艳、钟爱平、高妮只负责资料的收集、交流、讨论;并实施于课堂实践论证。

五、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a、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论证工作。

b、做好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工作。

c、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参与人员培训,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

 2、实施阶段

a、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b、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活动。

c、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

3、总结阶段

    ( 1 )收集原始资料。

    ( 2 )整理资料。          

    ( 3 )写报告材料。

    ( 4 )研究成果展示。

( 5 )邀请老师对本课题进行结题、评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