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概论

《水利工程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地球上及我国水资源的总量

地球上 138.6×108亿m³;我国 2.77万亿m³

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1、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

2、水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

3、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平衡

4、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布局不相适应

三、水利工程的分类

河道整治与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航运工程

四、水力发电工程的两个基本要素

落差、流量

第二章 水库、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

一、水库的概念及分类(按库容,径流调节周期)

水库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

按库容大小水库分为:大(1)型水库<库容不小于10×108m3>

大(2)型水库<库容为(1.0~10)×108m3>

中型水库<库容为(0.10~1.0)×108m3>

小(1)型水库<库容为(0.01~0.10)×108m3>

小(2)型水库<库容为(0.001~0.01)×108m3>

按径流调节周期长短分为:无调节、日调节 、周调节、年调节和多年调节水库。

二、水库的径流调节

水库的径流调节是指利用水库的蓄泄功能有计划地对河川径流在时间上和数量上进行控制和分配。

三、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的概念

特征水位:水库工程为完成不同任务,在不同时期和各种水文情况下,需控制达到或允许消落的各种库水位。

特征库容:相应于水库的特征水位以下或两特征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四、水工建筑物的分类

1、挡水建筑物

2、泄水建筑物

3、输水建筑物

4、取水建筑物

5、整治建筑物

6、专门性水工建筑物

五、水利枢纽布置

水利枢纽布置是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首要的主要内容。在选择水利枢纽布置方案时,既要满足枢纽的各项任务和功能要求,又要适应枢纽工程区的自然条件,还要便于施工布置,有利于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因此应在保证运行方便和安全可靠地前提下,力求做到节省工程量、便于施工、缩短工期。一般应进行多方案比较,优选技术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在进行水利枢纽布置时,应全面考虑设计、施工、运用、管理、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第三章 挡水建筑物

一、重力坝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①筑坝材料抗冲击能力强,工作安全,运行可靠。②对地形、地质条件适应性强。③泄洪布置方便,施工导流容易。④施工方便,运行维护简单。⑤结构受力明确,构造简单。

缺点:①坝体剖面尺寸大,材料用量多,内部压应力小,材料的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发挥;②坝基面面积大,坝底扬压力大,对坝体稳定不利;③坝体体积大,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散热差,需要采取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

按泄水条件分:溢流重力坝、非溢流重力坝;

按坝体结构形式分:实体重力坝、宽缝重力坝、空腹(孔腹)重力坝;

按筑坝材料分:混凝土重力坝、浆砌石重力坝。

二、提高重力坝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

除了增加坝体自重外,提高坝体抗滑稳定的工程措施,主要按照增加阻滑力、减少滑动力的原则,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组合。常用的工程措施有:①利用水重;②采用有利的坝基开挖轮廓线;③设置齿墙;④防渗排水措施;⑤加固地基;⑥横缝灌浆;⑦预加应力措施;⑧空腹抛石。

三、重力坝应力分析的方法

重力坝的应力分析主要有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两种方法,后者包括 材料力学法、弹性力学法和有限单元法等。设计规范推荐采用材料力学法,但是,对于高坝,必须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分析复核。

【材料力学法:沿坝轴线取单位长度的坝体作为固接在地基上的变截面悬臂梁,按平面形变问题考虑,并假定坝体水平截面上的垂直正应力呈直线分布,按材料力学的偏心受压公式计算。该法计算结果在坝体上部2/3~3/4坝高范围内较为准确,靠近坝基部分不能反映地基对坝体应力的影响,复杂部位也不能反映真实的应力状态。

有限元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复杂边界、坝体和坝基的材料不均匀性、材料应力应变的非线性、坝基断层破碎带的影响等,还可以考虑温度应力、地震作用等。】

四、重力坝地基加固处理的目的

①提高基岩的整体性和弹性模量;②减少基岩受力后的不均匀变形;③提高基岩的抗压、抗剪强度;④降低坝基的渗透性。

五、拱坝的特点

①受力条件好;②坝体的体积小;③超载能力强,安全度高;④抗震性能好;⑤施工技术要求高。

六、拱坝的分类

按坝体厚高比可分为:厚拱坝或重力拱坝(T/H>0.35)、中厚拱坝、薄拱坝(T/H<0.2)

按其坝体形态可分为:单曲拱坝、双曲拱坝。

七、拱坝的体形设计

当坝高已定时,坝体待定的基本尺寸主要是:拱圈的平面形式及各层拱圈轴线的半径和中心角,拱冠梁上下游面的形式以及各高程的厚度。首先要拟定的是平面拱圈的形式及其中心角、半径和厚度,以及拱冠梁的尺寸。

八、拱坝稳定分析的内容

1、局部稳定分析,即取任一高程单位高度的拱圈,分析其稳定性;

2、拱座整体沿滑动面向下游滑动的整体稳定分析,即由拱座上游裂开面、侧裂面、底裂面等构造面和临空面组成“楔形体”,分析其稳定性;

3、坝体绕一岸旋转滑动的整体稳定分析,即当河谷两岸地质情况差异较大时,分析坝体可能绕另一岸旋转滑动稳定性。

九、拱坝应力分析的方法

①圆筒法 ②纯拱法 ③拱梁分载法 ④壳体理论计算方法 ⑤有限单元法

十、土石坝的分类

按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水力冲填坝、水坠坝、水中填土坝或水中倒土坝、土中灌水坝、定向爆破堆石坝。

按坝体材料和防渗结构分:碾压式土石坝可分为均质坝和分区坝(如心墙坝、斜墙坝、斜心墙坝、土石混合坝、面板坝等)

十一、土石坝的设计要求

1.不允许水流漫顶

2.满足渗流控制要求

3.坝体坝基稳定可靠

4.抵抗其他自然界的破坏作用

十二、土石坝的防渗体

①土质心墙 ②土质斜墙 ③人工材料防渗体

十三、土石坝的排水设施

①贴坡排水 ②棱体排水 ③褥垫排水 ④管式排水 ⑤综合式排水

十四、土石坝失稳破坏的几种形式

1、滑动:坝或坝基材料的抗剪强度不够,沿某一滑动面向下坍塌;

2、液化:细砂或均质砂料,地震、打桩振动、爆炸;

3、塑性流动:坝体或坝基剪应力超过了土料抗剪强度,变形超过弹性极限值,坝坡或坝脚地基土被压出或隆起,坝体产生裂缝或沉陷。

第四章 泄水建筑物

一、溢洪道的类型和布置原则

类型:按照在水利枢纽中的位置,溢洪道分为河床溢洪道和河岸溢洪道。河床溢洪道又分为溢流坝、滑雪道、坝身泄水孔;河岸溢洪道在布置和运用上分为正常溢洪道(包括正槽、侧槽、井式、虹吸式溢洪道)和非正常溢洪道。

布置原则:溢洪道的布置应综合考虑泄流量、坝型、地形地质、水流条件及施工因素。地形方面——路线短、土石方开挖量少;地质方面——位于较坚硬的岩基,减少衬砌;水流条件——水流顺畅、避免水头损失及冲刷;施工方面——合理安排出渣路线及弃渣场。

二、正槽溢洪道的组成结构

1.进水渠、2.控制段、3.泄槽、4.出口消能段、5.尾水渠

三、四种溢流重力坝常用坝后消能设施

1.底流消能、2.挑流消能、3.面流消能、4.(hù)流消能

四、水闸的组成

1.上游连接段、2.闸室、3.下游连接段

第七章 过坝建筑物

一、过坝建筑物的类别以及各类别过坝建筑物的主要类型及工作原理

【通航建筑物】

1.船闸:利用闸室中水位的升降将船舶浮运过坝。按船闸级数分为:单级船闸、多级船闸;按船闸线数分为:单线船闸、多线船闸;按闸室的类型分为:广厢船闸、具有中间闸首的单级船闸、井式船闸。

2.升船机:利用水力或机械力使船舶连同它的运载设备(也称承船设备)一起沿垂直或斜面方向的固定轨道升降,以运送船舶过坝。按其运行方向分为:垂直升船机、斜面升船机;按运载设备内是否用水浮托船舶,可分为湿运式和干运式。

【过鱼建筑物】

1.鱼道:用水槽或渠道做成水道,水流顺着水道由上游流向下游,鱼在水道中逆水而上或顺水而下。按其结构型式分为:水池式鱼道、槽式鱼道(简单槽式鱼道、加糙槽式鱼道、隔板式鱼道)

2.鱼闸:采用控制水位升降的方法来输送鱼类通过拦河闸(坝)。主要有竖井式和斜井式两种类型。

3.升鱼机:利用机械设施将鱼输送过坝。有“湿式”和“干式”两种。

4.集运鱼船:利用水流通过船身以引诱鱼类进入船内,再通过驱鱼装置将鱼驱入运鱼船,经船闸过坝后,将鱼投入上游水库。

【过木(竹)建筑物】

1.筏道:利用水力输运木排(又称木筏)过坝的陡槽。

2.漂木道:用于浮运散漂的木材过坝。按木材通过的方式可分为全浮式、半浮式和湿润式三种。

3.过木机:一种运送木材过坝的机械设备。我国一些水利枢纽采用的过木机有链式传送机、垂直和斜面卷扬提升式过木机、桅杆式和塔式起重机、架空索道传送机等。

二、各种过坝建筑物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船闸】

a.闸室:供过坝()船队()临时停泊的场所。

b.闸首:将上下游引航道隔开,使闸室内维持上游或下游水位以便船队()通过。

c.输水系统:供闸室灌水和泄水,使闸室内的水位能上升或下降至与上游或下游水位平齐。

d.引航道:保证船队()顺利地进出船闸,并为等待过闸的船队()提供临时的停泊场所。

【升船机】

a.承船厢:用于装载船舶。

b.垂直支架或斜坡道:前者用于垂直升船机的支撑并起导向作用,后者用作斜面升船机的运行轨道。

c.闸首:用于衔接承船厢的上下游引航道。

d.机械传动机构:用于驱动承船厢升降和启闭承船厢的厢门。

e.事故装置:当发生事故时,用于制动并固定承船厢。

f.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操纵升船机的运行。

【鱼道】

a.进口;b.槽身;c.出口;

d.诱鱼补水系统:利用鱼类逆水而游的习性,用水流来诱导鱼类进入鱼道,也可以根据不同鱼类的特性,利用光线、电流及压力等对鱼类施加刺激,诱引鱼类进入鱼道,提高过鱼效果。

【鱼闸】

组成部分包括上、下游闸室和闸门,充水管道及其阀门,竖(或斜)井等。

【筏道】

a.上下游引筏道:河道与筏道之间的过渡段,用以引导木排顺利进入筏道进口和进入枢纽下游河道的主流区。

b.进口段:准确调节筏道流量以节省水量和安全过筏。

c.槽身段:安全浮运木排。

d.出口段:保证在下游水位变化的范围内顺利流放木排,不搁浅并尽量减少木排钻水现象。

第九章 水力发电

一、水电站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水电站又称水电厂,是利用水能生产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工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机械、电气设备。其水工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来水的流量,将水流输送到水轮发电机组,然后由机组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送入电网,供用户使用。

二、水电站的分类

按水头可以分为高水头(水头大于70m)、中水头、低水头(水头小于30m)水电站;

按照装机容量,水电站可分为大型(总装机容量10~100kw)、中型(5~10kw)、小型(小于5kw)水电站;

按水库是否能进行径流调节,分为无调节(亦称径流式)、有调节(又分日调节、年调节、多年调节)水电站;

根据机组在电网中担任负荷的种类和发挥的作用,可分为基荷、腰荷、峰荷;

按其组成建筑物及其结果特点,分为坝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

三、坝式、河床式、引水式水电站的适用情况

坝式水电站:一般建在河流的中、上游的高山峡谷中,所集中水头的高低取决于坝址和库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筑坝材料和技术条件、库区淹没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河床式水电站: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水头较低,流量较大其泄水建筑物一般布置在河床中部,厂房和船闸分别布置在河道两边,靠近河岸。

引水式水电站:多用于小流量、大坡降河流中、上游或者跨流域开发中。

四、水轮机、水轮发电机功能及其分类

【水轮机】功能:将水流中的能量转换成旋转机械能以驱动发电机

分类(按工作原理):冲击式水轮机(分为水斗式、斜击式、双击式等)、

反击式水轮机(分为混流式、轴流式、斜流式、贯流式等)

【水轮发电机】功能:由水轮机驱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分类(按轴线位置):立式、卧式

五、水电站的主要建筑物,各种主要建筑物的功能作用

1、挡水建筑物:拦截河流、集中落差,形成水库

2、泄水建筑物:宣泄洪水;放水供下游灌溉、供水、航运等不同部门使用;放水以降低水库水位

3、进水建筑物:按照水电站的负荷要求,将发电用水引入引水道

4、引水建筑物:将发电用水输送到水轮机;集中落差,形成水头

5、尾水建筑物:将发完电的水流排到尾水渠或下游河道

6、平水建筑物:平稳或抑制由于水电站负荷发生变化,在引水道或尾水道中造成流量、压力(明渠中为水深)过大幅度的变化

7、厂区枢纽建筑物:发电、变电、配电的中心,电能产生的枢纽

8、专门建筑物:通船、过木、过鱼、栏沙、排沙、排冰等

六、抽水蓄能电站的概念,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建筑物

概念:以一定的水量作为能量载体,通过能量转换向电网提供电能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水力发电站。

工作原理:其上水库和下水库用来容许能量转换所需水体,利用电力系统特供的富余电能或季节性电能,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以位置势能形式储存起来;在电力系统负荷高峰时或枯水季节,再将上水库的水放到下水库,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并送往电网,供用户使用。

主要组成建筑物:挡水建筑物(一般需要两座或两组)、泄水建筑物、进/出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平水建筑物、发配电建筑物和过船过木等其他附属建筑物。

第十章 施工导流

一、施工导流的概念与目的

施工导流是指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概括起来讲,施工导流就是对施工过程中原河流各个时期的水流采取“导、截、拦、蓄、泄”等工程措施,把水流全部或部分导向下游或拦蓄起来,为水工建筑物的干地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尽可能少地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用水的需要。

二、施工导流设计的主要任务

①掌握并分析河流的水文特性和工程地点的气象、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以及枢纽布置和施工条件等资料;

  ②选定导流设计标准,划分导流时段,确定导流设计流量;

  ③选择导流方式(方案)及导流建筑物型式,确定导流建筑物的布置、构造及尺寸;

  ④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顺序、拆除围堰及封堵导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⑤制定拦洪度汛和基坑排水措施;

⑥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木、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

三、施工导流的基本方式及其适用情况

1、分期围堰导流,也称分段围堰法导流:①导流流量大,河床宽,有条件布置纵向围堰;②河床中永久建筑物便于布置导流泄水建筑物;③河床覆盖层不厚。

2、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又称全段围堰法导流:一般适用于枯水期流量不大,河道狭窄的河流。

四、导流建筑物的概念与分类

导流建筑物是指枢纽工程施工期所使用的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

导流挡水建筑物主要是围堰。导流泄水建筑物包括导流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底孔等临时建筑物和部分利用的永久泄水建筑物。

五、围堰的类型及适用情况

【分类】

按筑堰材料分: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草土围堰、木笼围堰、竹笼围堰、钢板桩围堰、土木布袋围堰等

按围堰与水流方向的相对位置分:横向围堰、纵向围堰

按围堰和坝轴线的相对位置分:上游围堰、下游围堰

按导流期间基坑过水与否分:过水围堰、不过水围堰

按围堰挡水时段分:全年挡水围堰、枯水期挡水围堰

按被围护的建筑物分:厂房围堰、尾水渠围堰、隧洞进出口围堰、护坦围堰、通航建筑物围堰等

【适用情况】

土石围堰: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最广泛的一种,它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或废弃的土石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在水流中、深水中、岩基上或有覆盖层的河床上修建。除非采取特殊措施,土石围堰一般不允许堰顶过水,所以汛期应有防护措施。一般用于横向围堰,在宽阔河床的分期导流中也可作为纵向围堰,但需注意防冲设计。

混凝土围堰:宜建在岩石地基上。混凝土围堰具有抗冲能力大、断面尺寸小、工程量少、允许过水等优点。在分段围堰法导流施工中,用混凝土浇筑的纵向围堰可以两面挡水,而且可与永久建筑物相结合作为坝体或闸室体的一部分。

草土围堰:能就地取材,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防渗性能好,适应能力强,便于拆除,施工速度快。但草土围堰不能承受较大的水头,一般适用于水深不大于6~8m,流速小于3~5m/s的中、小型水利工程。

木笼围堰:施工简便,适应性广,与土石围堰相比具有断面小、抗水流冲刷能力强等优点,可用作分期导流的横向围堰或纵向围堰,可在10~15m的水深中修建。但消耗木材量较大,目前很少采用。

竹笼围堰:使用年限一般为1~2年,最大高度约为15m

钢板桩格型围堰:按挡水高度不同,其平面形式有圆筒形格体、扇形格体、花瓣形格体;应用较多的是圆筒形格体,一般适用的挡水高度小于15~18m,可以建在基岩或非基岩上,也可作过水围堰用。

六、导流泄水建筑物的基本类型

导流隧洞、导流明渠(槽)、导流涵管、导流底孔、坝体缺口

七、导流方案,导流程序的基本概念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导流方法,通常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导流方法组合起来配合运用,这种不同导流时段不同导流方法的组合称为导流方案。

不同导流方法组合顺序,通常称为导流程序。

八、土石坝,混凝土坝的一般导流程序

【土石坝】

采用一次断流围堰导流方式:首先建造施工期泄水建筑物(隧洞、涵管或明渠等),在这个时期内河水经原河床下泄。然后建造上、下游围堰,截断河流,建造大坝,水流改道经施工期泄水建筑物下泄;由于土石坝绝大多数不允许坝顶溢流,因此,在洪水期之前,必须将大坝修建拦洪水位之上,以保证在施工期的洪水期发生施工设计洪水位时,大坝能起到拦洪作用,不致因水流漫顶而引起失事。继续修筑大坝,待大坝填筑升高到围堰顶以上时,围堰能完成挡水任务,坝体开始挡水,水流仍经施工期泄水建筑物下泄。大坝建造到发电水位或防洪水位以上后,开始封堵施工期泄水道(称为封孔)进行蓄水,同时利用永久性的泄水建筑物控制泄水,以控制库水位上升的速度,保证即使遇到丰水年,也不致发生洪水漫顶。

分期导流方案的导流程序:第一期围堰先围滩地或加围一部分河槽,同时施工导流隧洞或导流明渠,河水经束窄的河床下泄,导流泄水建筑物建成后,在河槽修建二期围堰,枯水期截流,河水经由隧洞或明渠下泄。一般二期围堰只挡枯水期或春汛流量,大汛有坝体挡水,此时坝体应达到度汛高程,因此截流以后,在一个枯水期抢筑坝体到度汛高程。

【混凝土坝】

一次断流:第一期,建造施工期泄水建筑物(导流隧洞或导流明渠等),同时修建上、下游围堰,尽可能在枯水期开始完工,以便及时截断水流,使水流从施工期泄水建筑物下泄。第二期,在断流围堰的保护下,开始大坝的基础工作,力争在一个枯水期将大坝浇筑到拦洪水位以上。如果这种进度无保证,就应当把围堰做成过水围堰;在汛期遇到超过围堰挡水设计流量的洪水时,让洪水漫过围堰通过基坑下泄。待洪水过后抽干基坑,继续进行大坝施工。第三期,在大坝浇筑到高出拦洪水位以后,继续升高,这时围堰已失去作用。如果坝体已浇筑到拦洪水位以上,就用坝体拦洪,这时应检查用坝体临时断面挡水的稳定问题。如果坝体还未达到拦洪高程,可以在几段坝块的顶部预留缺口泄洪。第四期,坝体高出拦洪水位以后,继续升高。在大坝浇筑到足够的高度以后,封闭导流孔蓄水。如果库容很大,蓄水时间较长,就需要提前封孔蓄水,以保证及时发挥水库的作用。但这样就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大坝安全,直到大坝建成为止。

分期围堰导流:与一次断流方式的导流程序大致相同。它的特点是:第一期不是建造施工期泄水建筑物,而是建造第一期围堰把部分河床围起来,水流经过被束窄的另一部分河床下泄。在第一期围堰的保护下,建造包括底孔或溢流坝在内的部分坝体。然后建造第二期围堰,截断水流,让水流经第一期坝体内预留的底孔或坝顶溢流下泄,在第二期围堰保护下,浇筑第二期坝体。在围堰挡水期末,大坝应修筑到拦洪水位以上。以后的进程与一次断流中的第三、四期大致相同。当考虑在未建成的混凝土坝坝顶过水时,必须事先对大坝坝顶过水时的水利条件(对坝体和地基的冲刷等)惊醒充分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大坝的安全。

九、截流的主要方式

截流方式可归纳为戗堤法截流和无戗堤法截流两种。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平堵、立堵及混合截流;无戗堤法截流主要有建闸截流、水力冲填法、定向爆破截流、浮运结构截流等。

十、戗堤法截流的施工过程

先在河床的一侧或两侧向河床中填筑截流戗堤(这种向水中筑堤的工作叫做进占),戗堤将河床束窄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流速较大的龙口。封堵龙口的工作叫合龙。在合龙开始以前,为了防止龙口河床或戗堤端部被冲毁,须采取防冲措施对龙口加固。合龙以后,龙口部位的戗堤虽已高出水面,但其本身依然漏水,因此须在其迎水面设置防渗设施。在戗堤全线上设置防渗体的工作叫闭气。

(戗堤的进占、龙口范围的加固、合龙、闭气)

十一、立堵法、平堵法截流的概念及特点

1、 立堵法:将截流材料从龙口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逐渐束窄龙口, 直至全部拦断。

特点:①不需要在龙口架设浮桥或栈桥,准备工作简单,费用较低。

②截流时龙口的单宽流量较大,出现的最大流速较高,且流速分布不均匀,需要单个重量较大的截流材料。

③截流时工作前线狭窄,抛设强度受到限制,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④一般适用于大流量、岩基或覆盖层较薄的岩基河床

2、 平堵法:事先在龙口架设浮桥或栈桥,用自卸汽车沿龙口全线从浮桥或栈桥上均匀、逐层抛填截流材料,直至戗堤高出水面为止。

特点:①截流时龙口的单宽流量较大,出现的最大流速较高,且流速分布不均匀,需要单个重量较大的截流材料。

②截流时工作前线狭窄,抛设强度受到限制,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③通常适用在软基河床上

十二、降低截流难度的措施

①改善分流条件;②改善龙口水力条件;③增大抛投料的稳定性;④提高抛投强度;

⑤采取水库调度措施。

第十一章 水资源规划与利用

一、水资源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水资源是具有多种功能的自然资源,大体上包括江河、湖泊、井泉以及高山积雪、冰川等可供长期利用的水资源,河川水流、沿海潮汐等所蕴藏的天然水能,江河、湖泊、海港等可供发展水运事业的天然航道以及可用来发展水产养殖事业的天然水域等。

基本特征:①流动性;②可再生性;③有限性;④时空分布不均匀性;⑤用途多样性

二、水资源规划的目标及内容

水资源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支撑规划,其目标就要在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要求下,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制定未来水平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措施,以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和对水的需求,促进生态环境的国土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

三、水资源规划的原则和步骤

规划原则:①全面规划;②协调发展;③可持续利用;④因地制宜;⑤依法治水;⑥科学治水;⑦与其他规划相协调。

规划步骤:①问题剖析阶段;②规划或管理模型制定阶段;③方案筛选与优化阶段;④影响评价阶段;⑤规划方案评价阶段;⑥工程实施阶段;⑦运行、反馈与调整阶段

四、水资源规划的类型

1、按不同水体划分:地表水开发规划、地下水开发规划、污水资源化规划、雨水资源利用规划和海咸水淡化利用规划等。

2、按不同目的划分:供水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水资源养蓄规划、节水规划和水资源管理规划等。

3、按不同用水对象划分:人畜生活饮用水供水规划、工业用水供水规划和农业用水供水规划等。

4、按不同自然单元划分:独立平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流域河系水资源梯级开发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和局部河段水资源开发规划等。

5、按不同行政区域划分:以宏观控制为主的全国性水资源规划和包含特定内容的省、地(市)、县域水资源开发规划。

6、按目标单一与否划分:单目标水资源开发规划(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单目标)和多目标水资源开发规划(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的多目标)。

7、按不同内容和含义划分: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五、水资源利用的概念及原则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指根据兴利、除害的要求,采取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对天然水资源进行治理、控制、调配、保护和管理等,使之满足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用水要求。

利用原则:

①统筹兼顾防洪、排涝、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水运、水产、水上娱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以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②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和各行业的用水需求、重点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工农业生产基地,重点城市的供水;

③合理配置水资源,生活用水优先于其他用水,水质较好的地表水、地下水优先于饮用水,合理安排生产布局,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在缺水严重地区,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和种植业;

④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开发、调度和配置,在地下水超采并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应严格控制开采;

⑤跨流域调水要统筹考虑调出、引入水源的流域的用水需求,以及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效保护水源,防止水体污染,实行节约用水,防止浪费。

《水利工程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