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关于《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的常识

简介: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碑林,现藏于碑林。楷书,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徐浩隶书题额,颜真卿书碑,史华刊石。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本。文物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译文
(根据无我居士翻译本整理)

【注】方括号为潮汕话注音
岑(cén[]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译】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注】朝议郎是正官本位,判是加官,临时的意思,判尚书即加官尚书衔。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祕(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译】哦,《妙法莲华经》,经中之王,诸佛的珍秘宝藏!多宝佛塔,空中所现,妙法的真实证明!此经义的启发和阐明,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菩萨。
【注】四依四不依:修学佛法所应遵循的原则标准。如《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中云:“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yìn后代[]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征),无取熊罴[]之兆。
【译】楚金禅师,无疑是菩萨的化现。禅师俗姓程,广平(今周至)人氏,祖、父两代都醉心于释迦法门,欢喜皈依而成为佛门弟子。其母高氏,多年未孕,夜里梦见诸佛,醒来就有了妊娠。这样的殊胜的瑞像,预示了龙象的诞生,绝非熊罴入胎的征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支、][]绝于荤[][]tiáo[彫、
5]龀(chèn[]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quǎn[](kuài[],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籙(箓lù册[]。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珎(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译】出生刚刚满月,相貌就光彩照人,与众不同。他秉性奇特,拒绝荤腥。童年时期,也不做小孩子的游戏。佛道之树,早早萌芽,树干就有香樟的英姿,伟岸挺拔;禅定之池,小如田间小水沟,却涵摄了大海的汹涌波涛。年方七岁,居然厌离世俗,发誓要出家。他礼拜经藏、探求奥义。研修《妙法莲华经》,心里领悟宿世的因缘,如同金刚连环,历历在目。定慧总持,精义不失,就像瓶中注水,念念不断。九岁时,正式落发为僧,住长安龙兴寺,隶属于僧箓司。受具足戒(20那年,就升座讲法。禅师天资聪颖,顿悟真诠,全收如来宝藏,不同于身负祖辈遗留的无价宝珠却四处乞讨的流浪汉;直登宝顶,不攀凡夫阶梯,迥异于以佛陀化现的城池为如来境界的小乘人。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译】后来,在夜深人静时诵读《法华经》,至“见多宝塔品”(《妙法莲花经》第十一时,身心淡泊宁静,仿佛进入禅定,忽然看见宝塔,惟妙惟肖,宛然就在眼前。释迦牟尼佛的分身,遍满十方虚空。禅师精进行持,故有圣境显现;业障净除,因而感应悠远。不禁悟中生悲,泪如雨下。从此更精严持戒,只穿粗布衣服、每天吃一顿斋饭,足不出户,整整六年,发誓要建定中所见的多宝塔。,
既而许王瓘(guàn[]及居士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珎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kǎi[]之地,利见(xiàn)千福,默议于心。
【译】不久,许王瓘、居士崇和信女普意等,心契善缘,前来叩见,他们都施舍珍宝财物,助修宝塔。禅师认为,具备庄严清净的胜因、高峻干爽、可资建塔的宝地,在千福寺。他心知肚明,却默而不宣。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
【译】就在此时,千福寺中的怀忍禅师,忽然在半夜看到一泓清流,从龙兴寺发源,浩浩荡荡地流入千福寺。这一水流,清澈可人,波光潋滟,水上还泛着一叶方舟。又看到宝塔从天而降,伫立空中,许久方才消失。那个地方,就是现在建塔之处。还有一个守护寺院、担任杂役的俗人,名叫法相,已经先在此地多次见到灯光。这灯光颇为奇特,远望时非常明亮,到近处寻找,却一无所得。笔者揣度,水流来源于法性,方舟象征菩萨慈悲驾驭的航船。塔的出现,预兆佛事的成功;灯的明灭,表明功德无量无边。若不是禅师德行崇高、至极,怎么能有这样的感应?

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běn[]荷插,于櫜(gāo[]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译】当禅师提出修建多宝佛塔时,众人无不欢呼雀跃,叽叽喳喳,议论纷纷。于是,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