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随着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逐渐深入,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政策意见逐渐向外界披露。今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向全社会公开征求关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近期,微信圈里流传着《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这些信息一经发布,就得到了教育界普遍、高度的关注。

我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进行高中课程体系重构体现了全球性的教育发展趋势。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等概念。其背景是世界快速发展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面对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迅速的外部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希望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炼和培养,帮助未来的公民获得实现个人终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须的可迁移、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政府亦不例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我们勾画了体现国际视野、适应时代要求、具有民族特质的未来中国公民形象。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也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再出发(张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仅体现着国际共识,更是对当下中国教育紧迫问题的回应,它高度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对知识本位的再度宣战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石鸥)

我们有理由期待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课程改革将使中国教育走向崭新的时代。

在乐观的同时,我们也有一些忧虑。

学生核心素养对于中国教育、中国教育研究者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我们欠缺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支持。对于核心素养,有太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讨。例如,如何科学地确定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如何?核心素养如何真正落实在课程?核心素养如何评价?等等。

在此仅以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为例。首先,是否存在着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问题核心素养指向人,唯有人,才可以用素质与涵养——素养——及其程度和水平来衡量,核心素养不能衡量或修饰学科。学科可以达成某些核心素养,但它不等同于核心素养。(石鸥)

其次,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从《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一览表》披露的各学科核心素养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依旧非常分明,并没有体现出课程整合的意识;即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学科核心素养也存在着交叉、重叠的现象。

在我国当前的政策语境下,由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是并行开展的,这自然就涉及到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内在的对应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但保证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也有利于体现学科的独特特色与价值;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强化各学科的特色,造成学科和学科之间更清晰的分离,这既不符合现在国际上学科之间融合渗透的趋势,也在客观上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变成抽象的言词,而非撬动课程改革深化的杠杆。(辛涛)

或许,让每一门课程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是自立门户地确立各学科的素养体系,对于打破学科界限,对于实现课程整合,进而确保核心素养的落实更具有价值。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改革关乎到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在此,我们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忧虑,只希望能够为民族的教育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也真诚地呼吁每一教育人、每一个公民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都参与对核心素养的讨论中来。

《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