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名师教案 川教版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人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情况,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2)了解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树新风”“手拉手”“心连心等活动的主要内容。讲述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等优秀人物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培养学生基本的搜集历史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看图片,让学生掌握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历史图表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讲述孔繁森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支持改革开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民族风貌深刻变化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通过对孔繁森、蒋筑英、徐虎、李向群等优秀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学习他们敬业爱岗、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的表现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

对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二者关系的把握。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人民的生存状态发生怎样的改变?随着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人们的精神风貌又发生怎样的改变?发生这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两个篇章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

精神风貌的深刻转变

第一篇章: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

师:中国人不会忘记在旧社会为求温饱儿劳苦奔波的岁月,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生活状况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

(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1.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人民生活概况:

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乡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呢?

生:1)同旧中国相比有很大改善。(2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为缓慢,一些时候停滞不前。(3)城镇人均收入为343.4元,农村人均收入为133.6元,有2.5亿人没有温饱。

师:我国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太大的提高。从1978年开始,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的历史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改革给城乡人民带来了实惠,改革城乡人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2.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概况: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1)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大提高。(2)城乡人均储蓄存款大大提高。(3)农村中的贫困人口下降,创造消灭贫困的世界奇迹。(4)城乡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大变样,消费升级,生存状态发生历史性变化。

课件展示图片:城乡居民人均家庭收入图片,见第6PPT

师: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72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达2622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近24倍和19倍。

师: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师:我们先看一下城乡人民“衣”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课件展示图片:哗叽料子的中山装和20世纪50年代上海女青年的盛裝的图片,见第7PPT

教师补充: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衣服的总体风格是简单、朴素和廉价、耐穿,款式一般来说也比较简单。

师:学生的服装样式也比较单一。

课件展示图片:20世纪70年代的学生毕业照,见第8PPT

教师补充: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某中学毕业合影,当时人们穿着“灰蓝”等单调颜色的服装。

师: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的服装无论在颜色、样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课件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后的男女服饰,见第9PPT

教师补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服装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追求多样化、个性化、求新、求美、求舒适已成时尚,新颖款式时装不断推出,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尤其是女装,无论是色彩、图案、质地、款式,都在不断变幻出新美的图景。

师:学生的服饰,无论是款式和颜色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

课件展示图片:中学生的服饰图片,见第10PPT

师:我们先再看一下城乡人民“食”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师:改革开放以前的人们不但“穿”的单调,“吃”的水平也很低,营养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前,我国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质匮乏,无论什么都需要“票证”。

课件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各种“票证”,见第11PPT

教师补充: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匮乏,国家在1953年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那时,各类票证五花八门,粮票、肉票、布票、盐票、油票……就连买糖果糕点、火柴肥皂也要凭票。

师:当时由于凭票购买,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的“食”有哪些变化呢?

课件展示图片:北京的某超市和琳琅满目的水果,见第12PPT

教师补充:改革开放后,新鲜蔬菜、应时水果、牛奶饮料,这些过去长期短缺的物资,现已成为百姓生活中常见的食品。

师:我们在一起看一下城乡人民的“住”房,改革开放有什么变化呢?

课件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城乡人民居住房屋的图片,见第13PPT

师:改革开放前,城里居民住在简陋的平房大杂院里,而农村的居民住在乡土民房住宅。

师: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住在什么样的房屋里呢?

课件展示图片:城乡居民的房屋,见第14PPT

师:请同学们看着图片给我们讲述一下城乡居民的住房情况。

生:他们住在楼房里,环境非常优美。

师:你们能不能说一下你们家的住房情况呢?

生甲:我们住在三层楼的房屋里,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

生乙:我奶奶家在农村,她家也盖起了两层楼的楼房,房间可大了,屋顶了还装了太阳能。

……

师: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的住房面积不仅宽敞明亮,而且周边环境也很整洁,种上了花草树木,绿化很好。

师:我们再看看改革开放前后城乡居民的出行工具是怎样的呢?

课件展示图片:城乡居民的出行工具,见第15PPT

教师补充:在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出行工具主要是靠自行车,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出行工具有什么变化呢?

课件展示图片:新式公共汽车行驶在北京长安街,见第16PPT

生:我们出行现在一般是坐公交车,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师:是的,坐公交车确实是很方便的。

师:我们一起学习了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中,你家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学生结合自己家的情况回答。

教师明确:衣:最大的特点是由原来的清一色的军装色到多种多样;食:首先是温饱问题解决,同时又有许多食物,从过去追求吃得饱到现在追求吃的好;住:改革开放前的房子主要是平房,现在几乎都是住楼房;行:原来出门骑自行车,现在坐汽车、火车等;用:有老四大件变得多种多样,有电脑、空调等等。

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表现在哪些变化呢?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生:(1)生存性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2)城乡居民消费已达到小康水平。

教师组织学生议一议: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相互讨论。

教师明确:1.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2.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已达到小康水平。

过渡: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精神风貌的深刻转变

(二)民族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

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1.原因:

生:党和国家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民族精神面貌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表现: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教师明确:(1)人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割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一系列活动)。(2)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物:“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新中国的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新时期的活着雷锋徐虎,“抗洪勇士”李向群。(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唐山、大连、张家港、江苏的华西村)。

师: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20世纪80年代,全国普遍开展了一系列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

理解展示图片: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图片,见第21PPT

师:正是国家组织的这些活动,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物,我们先学习孔繁森的故事。

学生活动:讲孔繁森的故事

课件展示图片:孔繁森为藏族老大娘治病,见第22PPT

生: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孔繁森主动报名到阿里工作,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孔繁森都把关心人民疾苦、改善医疗条件作为自己的天职。他为老人听诊,发现老人心脏不好,回到拉萨便买好一大包治心脏病和消炎止咳的药品,托人带给老人。

师:某同学讲的真好。我们再一起认识另外几位英雄人物。

课件展示图片:蒋筑英、徐虎和李向群的图片,见第23PPT

教师补充:蒋筑英:新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光学专家。徐虎:新时期活着的雷锋,普陀区中山房管所水电修理工。李向群:“抗洪勇士”广州军区某集团军九连一班战士。

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惊人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使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和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广大,文明之风吹遍中华大地。

师: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以普遍提高出现了一些文明城市的代表。

课件展示图片:文明城市代表的图片,见第24PPT

师:唐山、大连、张家港等城市成为文明城市的代表,江苏的华西村等成为文明村镇的代表。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用的变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党和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一大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唐山等城市成为文明城市的代表,江苏的华西村等成为文明村镇的代表。

师:让我们进入练习环节。

练习:

1.导致我国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凭布票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人口众多 B.为了防止囤积居奇

C.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答案:D

2.下列社会现象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是(

①凭票购买粮食 ②穿中山装 2.5亿人尚未过温饱线 ④公开招聘员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3.我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的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20世纪末

答案:C

4.被称为“新时期的活着雷锋”的杰出代表是(

A. B.蒋筑英 C.孔繁森 D.李向群

答案:A

5.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高档耐用的消费品逐年增多 B.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肉

C.家用电器和家用电脑需求量逐年下降 D.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

答案:B

6.我国外出旅游人数越来越多的原因是(

①经济条件好转 ②假期延长 ③交通条件改善 ④人们普遍拥有私家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5.布置作业

1)列举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精神风貌深刻变化的表现

2)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人民生活概况

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 2.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概况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民族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 1.民族精神面貌变化原因

2.民族精神风貌变化的表现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篇章:(一)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二)精神风貌的深刻转变。个篇章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采用了问题探讨法、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足方面: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参与的人数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还不能完全理解,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仔细讲解。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名师教案 川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