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

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

作者简介:

《维特》使歌德的名字家喻户晓,也奠定了他一生的殊荣,甚至在他写出一生巨著《浮士德》之后,人们还称他为《维特》的作者。

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

《维特》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前,当时欧洲的社会、文化、思想正面临着伟大的历史转折,封建社会的彻底崩溃已是无可挽回,资本主义时代正在走来。

但是德国的状况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国内仍是四分五裂战乱连绵不断的,农业、手工业、商业极端凋敝,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人民在苦难中呻吟。

当时,德国市民阶级的经济实力虽有增长,但政治上却十分软弱,仍然处于对封建贵族的依附地位。德国资产阶级没有毅力,也没有勇气和人民团结起来。

狂飙突进运动:

1770年赫尔德与歌德在斯特拉斯堡的会见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这个运动大体上于1785年结束。
这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家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歌颂“天才”,主张“自由”、“个性解放”,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作品简介:

《少年维特之烦恼》作为一部书信体小说,大部分是以歌德的亲身经历为素材。
歌德当时在帝国最高法院实习的时候,结识了年轻的夏洛特并且爱上了她,但是夏洛特已经和一个叫凯斯特纳的法律工作者订了婚。后来歌德就仓促地离开了夏洛特又认识了一位枢密顾问的女儿,就把这两个女孩子给他留下的印象,融入到了绿蒂的形象中。
而下半卷呢,他则是更多的借鉴了公使馆的秘书耶鲁撒冷,因单恋友人之妻而自杀的经历。

所以说,这部作品的情节极大程度上是自传性质的。

故事情节:
维特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向往自然,喜欢与下层人民交流,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他同情弱者,在乡村的时候他会给一些穷苦家庭救助金,然后安慰一个爱上寡妇女主人的朴实青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瓦洛特姆,结识了绿蒂,并且对她一见钟情。但是绿地是有未婚夫的叫阿尔伯特,因为一些原因此时的阿尔伯特还没回来。维特和绿蒂暂时享受了一段只有彼此的生活。随着阿尔伯特的回归,维特发现这个男人对绿蒂很好,他们一起谈论不同的话题。但维特有时会感到很不自在,最终下决心离开绿蒂离开那个山村。
下卷说,维特来到城市,但是刻板的公使使他工作生活处处不顺心。却也在这个时候结识了c伯爵,认识了冯B小姐。因为贵族的嘲笑,他一气之下辞了公职。
维特应一位侯爵之邀去了猎庄,这期间他曾经想过从军,但是在侯爵的劝告下,打消了这个念头。侯爵对他很好,但是他认为侯爵总是被那些讨厌的科学概念和普通术语框住,又因为一直怀念着绿蒂,于是再次来到那个山村。
山村的景物虽然没变,但是已经人事全非。绿蒂已经成了阿尔伯特的妻子,善良的村民们也一个个惨到不幸。这使他陷入了更加深痛的悲伤之中,也感到自己穷途末路

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他又来到了绿蒂的身边,做最后的诀别。在与她一起朗诵完莪相的悲歌之后紧紧拥抱着。两天后他留下遗书,在午夜拿着手枪,自杀了。

人物形象:

绿蒂

1. 绿蒂的形象也是令人难忘的.她美丽活泼,爱琴爱书.小法官的家庭条件使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2. 她友爱善良,笃于人伦。尽到姐姐的责任。

3. 绿蒂是个很有文学见解的人。她说:“我最喜爱的作家是,在他的作品中我能重新看到我的世界的作家。”从她和维特欣赏文学的思想和兴趣是相同的的这一点,就说明她已经感染了一些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    

4. 但是绿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在封建社会市民道德的边界线上欲进又退的畏缩态度。当她婚后看到与维特的感情纽带不能继续维持下去时,她不是要断绝与维特的来往,而是希望能介绍自己的一位女友与维特结婚.于是她说“她把自己的女友挨个儿思量了一遍,觉得每一个都有可挑剔的地方,但可以把维特交给的,没有一个”。最终她才感到,她内心隐藏的热望是把维特留给自己。所以,当阿尔贝特要求她“减少维特的频繁来访”时,她用沉默表示了异议.

叙事特点:

1. 日记体

2. 作者的主观色彩。前言这段带有主观色彩的话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还引起了读者对维特经历的好奇。

艺术特点:

间接抒情:

文中的寓情于事多是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穿插维特的心情变化和情感抒发,如在描述完爱慕寡妇的长工为爱杀人后,紧接着抒发维特的情感,展示其心理变化过程

寓情于景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揭示维特的内心世界。在维特为因爱杀人的长工辩护失败的时候,种种屈辱涌上心头

(总)多重抒情方式的运用使读者更直接地感受到维特的欢愉、痛苦与矛盾,理解文中蕴藏的深刻情意,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更鲜活真实。

语言风格:

文字极为流畅优美,富有韵律感。字里行间满含激情澎湃的情感。比如这句话。。。就

生动自然地流露出爱恋上绿蒂的维特期待次日相见的愉悦。

主题揭示:

1. 歌德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核心人物,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影响。处处展现对自然与天才的推崇。维特对自然有敏锐的感知,以及他迷恋的绿蒂就是他眼中自然的化身。

其实这个时期的德国社会是最需要天才的时候,也是最排挤天才的时候。

歌德认为天才是最合乎自然、反对束缚、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的人。维特正是这样的“天才”,他认为“拥抱大自然的全部奇妙的感情”都“打上了天才的印记”。

作为“自然”与“天才”融于一身的维特宁死也不肯抛弃性格与追求,最终以死宣扬自己的心声。

2.维特作为德国这一时期市民阶级青年的典型,受新思想的鼓舞,他通过反抗宣誓自己的思想和能力,希望推翻压迫与统治。他追求爱情却爱上了已订婚的绿蒂;他追求自由平等却受到贵族的蔑视。他微弱的反抗,在依旧强大的封建势力下屡次受挫,最终选择以死亡为解脱,进行最后的反抗。

阅读感悟:
在故事的最后歌德是以维特自杀为结局的。在文学艺术中爱情与死亡的结合都特别具有感染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怜悯。维特在追求与反抗无果之后选择以死来抗议和解脱。但是对于维特选择自杀这一情节是存在很大的争议的。

在当时社会,对《维特》的激烈反对主要来自封建统治者和天主教会。当时德国的一些邦国对《维特》下了禁令,说它在为自杀行辩护,并鼓励自杀,会导致青年人,尤其是弱女子的堕落,丹麦政府认为,这是一本邪恶的书,它不仅危害基督教,而且也危及市民优良的道德风尚。

有人在他的死亡里,看到了懦弱和妥协,但也有人看到了理想和生命的升华。那维特到底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呢?

大家可能听说过一句话,最残忍的不是没有希望,而是给人希望又让希望破灭。维特也是这样,在上卷中可以看到维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产家庭,非常积极的看待生活,他知道世人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但是他从来不为了保持上等人的身份,而疏远下等人。他和当地的市民阶层相处的特别好,尤其是喜欢和穷孩子们一起玩耍。并且他之所以爱上绿蒂,也是因为第一次见到的时候也是因为看她细心地给弟弟妹妹们分面包,就是这种充满爱的画面令维特着迷。
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让维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但画面一转。下卷却描绘了一个满目疮痍的景象。当维特辗转大半年又回到瓦尔海姆的时候,他发现穷苦的人们更穷苦了,他资助的那个孩子死了,孩子的父亲也得了重病。然后那个爱着女主人的仆人因为杀人被判了死刑。而阿尔贝特,就是那个绿蒂的未婚夫,原本是善良热情的,现在也明显的表现出了对他的厌恶之情,而维特最看重的绿蒂,那个善良天真毫无心机的天使,也慢慢变成了一个精明的妇人,她一边竭力维护着封建礼教上的体面,又贪求维特对她的爱恋

我们可以说,因为曾经有过美好,所以后来的破败不堪才更让人绝望。

维特的自杀绝不是一念之差,在长时间无法摆脱的痛苦折磨下,死亡实际上是他解脱的唯一选择。他的自杀其实是代表了他的觉醒,他在与封建社会秩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寻找自己的出路,这也是他以生命为代价对现实社会做出的决裂和反抗。

大家都知道自杀在基督教中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是会下地狱的,但是维特还是选择在圣诞节的前一天自杀,歌德塑造这样一种形象实际上是一种对于自我的思考

现代文明社会,把人过早地训练的驯良起来,用各种规则制度进行约束,把一切自然,独创性和野蛮劲都驱散殆尽,最后只剩下一派,也就是庸俗的市民趣味。那我们可以思考,我们学了那么多哲理,也懂得什么叫人道和礼貌,但为什么又要去问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如何,而不敢自己问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实际上维特的自杀就是歌德对于崇尚自然,反对理性的一种承袭和延续。

《浅析《少年维特之烦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