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在桥边》教学实录(获赛课特等奖)

《在桥边》教学实录

刘雅娟

【教材分析】

《在桥边》是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略读文章,本单元的话题是“情节”,《在桥边》符合小说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在这篇小说中,“我”爱上了一个过桥的姑娘,险些因她打碎了自己的饭碗,这是情节的发生;“主任统计员”的检查是发展;“我”如何应付上司和压抑住自己对姑娘的感情是小说的高潮;最后,“我”终于通过了考验,交上了“鸿运”。这是一个典型的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此外,作为略读篇目,本章后面的“链接”给出了作者伯尔的经历、代表作品、创作思想及成就。这些背景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桥边》的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

【背景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过了必修三和必修五中的小说篇目,他们对小说这种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小说的能力。但解读外国小说,对高二上学期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了解“废墟文学”及环境背景。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3.通过分析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课堂实录】

一、整体感知

师:人的一生会走过许多路,经过很多桥,今天我们来到伯尔的《在桥边》。首先了解一下作者。

生:海因里希·伯尔(1917- 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雕刻匠之家,1939 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应召入伍。二战结束后,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 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他被誉为“当代德国的歌德”。成名作《正点到达》,是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971 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1972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师:大家能根据伯尔这篇小说第一段的内容推断出写作的背景吗?

生:从第一段“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可以看出应该是经历了战争,还有“新桥”代表了战后正在重建。

师:好,战后重建的社会背景。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说一说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并分析出对应的“我”的内心变化。两分钟时间,独立完成。

师:好,时间到!我们先来说一下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

生:第 1 到 3 段交代了“我”在桥边数行人以及“我” 的工作态度。

师:也就是计数。(板书“我”“计数”。)

生:第 4 到 5 段交代了心爱的姑娘经过桥及对“我” 工作的影响。

师:好,目送姑娘过桥。(板书“姑娘”,手势“过桥”。) 生:第 6 到 9 段写主任统计员检查时“我”很认真地工作,并获得了美差。

师: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桥的这一头检查我的工作(板书“他们”)。可是小说的情节发展应该包括几个部分?

生:4 个。

师:对,4 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那还差一个什么?

生:结局,是我被调去数马车。

师:请坐!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对应的“我”的内心变化。开端我在桥边计数时,内心是什么样的?

生:我觉得他是随心所欲的,他有一点无所谓的感觉。

生:我觉得他对工作是不满的,感觉是无聊的。

师:很好。那等到“我”看到姑娘过桥时,内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他感到这份工作有了意义,感到很高兴。

师:嗯,高兴、喜悦。很好。那高潮是他们来检查我的工作,我的心情如何?

生:被检查工作时,他说他的“心都碎了”,所以心情肯定是不好的。

师:嗯,心碎了,心情一下跌落到谷底。很好,那最后我被调去数马车呢?

生:他就是觉得很幸运,“简直交了鸿运”,很兴奋,因为数马车,他就有很多时间去看他的姑娘。

师:很好,请坐!很兴奋,很激动。(同时板书向上的直线。)

二、把握矛盾,分析人物

师:根据“我”内心变化的这条曲线,情节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波澜。

师:一般来说故事有波澜,说明情节发展有冲突,那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是他的工作和他的爱情相矛盾。就是当姑娘走过时,他就不能专心完成他的工作了。

师:对,文中说了,“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我”要目送姑娘,好,请坐!这个矛盾实际上在后边还有体现, 那位主任统计员来检查“我”的工作的时候,“我”这个时候不能目送姑娘,只能数数。所以“,我”的计数工作和目送姑娘之间的确存在矛盾冲突。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呢?请结合人物形象具体分析。那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解决什么问题?

生:人物形象。

师: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先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我”“姑娘”“他们”的人物形象。左边这组分析“我”,中间组分析“姑娘”,右边这组分析“他们”。小组讨论,三四分钟时间,开始!

师:好,先讨论到这里,老师想先了解一下“我”眼中心中的这位姑娘的形象。

生:我觉得,他首先说这个工作非常无聊,有这个姑娘后,工作变得不那么枯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姑娘在他心里是美的象征。他说等这个姑娘过桥的时候一直盯着这个姑娘,而且中间说“她用何等可怕的方式把一切计算都推翻了”,然后又说这个姑娘是“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我觉得这个姑娘应该是他心里的一个寄托,精神寄托。

师:对,精神寄托,说得很好。请坐。还有什么地方能体现姑娘是“我”的精神寄托呢?第 6 段有没有?

生:第 6 段有“我一辈子也不会把这么漂亮的女孩子转换到未来完成式中去”,就是我的心不应该被客观现实湮没,还有“我这个心爱的小姑娘不应该被乘,被除,变成空洞的百分比”。

师:百分比在他眼中应该是空洞的是吧?(板书“空洞”)。他不想把这个姑娘转换到其中去,证明这位姑娘不是空洞的,是他心灵的一个美好的象征,而且他对这位姑娘应该是非常执着的,大家看一下第 5 段,短短的一段文字,有三次提到“我爱她”,我们现在一起来读一下。(生读课文。)

师:好,现在我们再分析一下“我”是什么样的人? 生:我觉得首先第 2 段说“我是个不可靠的人”,但还让领导对我有“诚实”的印象,一个是体现“我”对工作的消极不认真(板书“消极”);二是体现“我”圆滑世故的一面。

师:圆滑世故这倒不至于,就算一点小聪明,耍点小手段。而且他在这样说的时候,说“我是个不可靠的人”,好像在自我炫耀,在自嘲。(板书“自嘲”)还有吗?

生:还有第 5 段说看见姑娘过桥的时候,“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我连一个人都没数,就专门看那一个人, 这也体现一个是“我”对工作的不认真,还有体现“我”这个男子特别痴情。

师:对,刚才中间组同学说了,姑娘应该是美的象征,所以我追求姑娘就是追求美(板书箭头“追求”),追求精神,对吧?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呢?

生:我找的是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这体现“我”有点矛盾。工作中他追求姑娘,追求美,这是他的精神寄托,而对于“他们”,这些数据是“他们”的寄托,我对“他们”的寄托却有些冷嘲热讽。

师:啊,也就是“我”对“他们”的态度是反讽的态度。

(板书“反讽”)。很好,请坐!刚才咱们同学抓得很准,大家可以继续研究一下,“他们的幸福掌握在我手中”,但 实际上好像“我”的命运掌握在“他们”手中吧?是不是? “我”的工作是“他们”给的,如果玩忽职守,我是不是有可能丢掉这个饭碗?但是“我”在工作中却这样消极敷 衍,来掌握“他们”的幸福,那这又体现出“我”的什么形 象特征呢?

生:反抗。

师:哦,这边同学说出来了,反抗。(板书“反抗”)。对,用“我”的消极敷衍来表示对“他们”的不满和反抗, 实际这在下文也有体现,主任统计员来检查“我”的工作的时候,“我”按照要求把所有人都数进去了吗?没有,我把姑娘漏数掉了,对吧?这实际上,一方面体现了“我”对姑娘的喜爱程度,“我”对精神生活的极度渴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的一种反抗。好,现在让我们再了解一下“他们”的形象。

生:我觉得“他们”以虚假的数字为寄托,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数字使他们陶醉。

师:哦“,我”认为数字是空洞的,“他们”却陶醉在数字中,他们肯定觉得这数字有用,那“他们”心中的数字有什么意义呢?

生:数字可以显示“他们”的能干,显示“他们”的能力,体现“他们”战后重建的成就。

师:(板书“体现成果”)实际上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根据“我”报上去的数据“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而且还要推出来一个未来完成式,顾名思义,这个数据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未来完成式就是他们对未来的一种寄托和规划。师:(板书“指导未来”)。所以“,他们”非常热衷于这个数据,当“我”报上来的数据足够大时,“他们”“眼睛放光”“多么高兴呀”,应该高兴吗?

生:不应该。 师:为什么呀?

生:数据是不准的,太盲目了。

师:(板书“盲目乐观”)这就是“他们”的形象。好,大家看黑板,根据刚才咱们这一系列的分析,目送姑娘和计数工作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原因就很明显了,“我”认为数据是空洞没有意义的,虽然它能给我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板书“物质”),但是我不满足于只有物质的无意义的生活,我要去追求这位姑娘,也就是要追求美好的精神,而“他们”所看重的是数据,这个数据代表的是什么呢?物质“,他们”重视物质,忽视了“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所以才会产生矛盾。

三、探究主题

师:根据刚才我们一系列的分析,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生:我觉得这篇小说告诉我们重视精神和物质,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师:好,精神生活很重要,而“他们”忽视了“我”的精神需求。还有不同观点吗?

生:我觉得这篇小说反映当时一些人只重视自己的事情,然后忽视了工作的重要性,嗯,精神很重要,但是工作态度也很重要,当时不认真工作的那些人,只重视精神而忽视物质,没有远见。

师:请坐!这些人应该是当时的小人物,民众。(板书“民众”)。那么“他们”代表的应该是当时的政府。(板书 “政府”)。那么小说的主题是批判政府呢?还是批判民众呢?请同学们分成甲乙两方,结合文本,展开辩论!(幻灯片给出两个观点及辩论要求)。现在开始分组,支持甲方观点的坐到这边来,支持乙方观点的坐到这边来,马上开始移动,快速做出自己的决断。(生做出选择并移动位置。)

师:提醒大家,在辩论的时候面向对方辩友,不用老师指示,当甲方发言完毕,乙方立刻起来。现在,有请甲方 1 辩!

生(甲方 1 辩):我方的观点是“反映战后德国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证据是:第一段倒数第二行“他们有理由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去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政府只关注数字,而不关注民众的实际情况,就是只看数字的多少,就判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体现出政府的不负责。还有这篇文章是以民众的口吻写的,体现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然后姑娘是他的精神寄托, 也反映了政府没有关注民众的精神生活。还有第七段“ 我们反正要追加一定百分比的零头”,政府自己追加一定百分比使民众信服,也体现政府的不负责。发言完毕!

师:文本抓得很准,好!请乙方 1 辩。

生(乙方 1 辩):虽然精神很重要,但是如果只追求精神忽视了物质那是不行的,因为物质决定了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第二,我认为政府修桥是服务于人民的,因为战后重建是百废待兴的时期,造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民众可能一时理解不了政府的行为,因为短期内不能带来明显的收益,所以会对政府有不满的态度,但从长远角度考虑,不仅能满足物质需求,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只追求精神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忽视物质,就像中国经历过的浩劫一样……

师:注意结合文本!

生(乙方 1 辩):虽说数字越大,“他们”越高兴,但 “他们”也对“我”的工作进行了检查,说明“他们”的工作很认真,态度很严谨。

生(甲方 2 辩):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战后重建,我觉得战后重建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过程,民众应该是受政府的影响,“我”的工作是政府给的,民众干什么都是政府的意识。第二,我想说的是,民众的无知还是源于政府对精神的不重视,政府起一个领导作用,连政府都不重视精神的话,民众的精神生活一定是空虚的,所以我觉得政府的不重视才是根本原因。

生(乙方 2 辩):大家看第三段,主要矛盾在于“我” “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有时“送给他们几个”,问题在于“我”,当时国家重建,民众,也就是文中的“我”根本就不配合,没有迎合政府制订的一些计划,双方没有结合,民众更注重精神,不理解政府。政府是要重建这个国家,民众只考虑自身,没有考虑国家这个群体。

生(甲方 3 辩):大家看第一段第二行,“一些毫无意义的空洞的数字使他们陶醉。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政府给民众这个工作,民众感觉工作很无聊,不重视这个工作。文中“我”要追求姑娘,姑娘代表美好的精神,民众要追求美好的精神,所以我反对乙方对民众的批判。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抓住了文本“整天,整天”“像一台计时器”来反驳,很好。乙方呢?

生(乙方 3 辩):我们可以做一下比较,就像我们的学习,有时我们会感到学习很累,老师是为我们好,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利的,虽然我们现在学习有点累, 但有利于我们未来的发展。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没有联系文本,而是联系现实,但是也挺有道理的,听他说完,我感觉我就是“他们”,你们就是小说中的“我”,是吧?

师:好,今天的辩论就到此为止。老师来做一下总结。首先老师作为甲方来总结,甲方的观点是“反映战后德国偏重物质而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在文中还有很多证据:比如说第一段“他们替我缝补了腿”,可是“缝补”一词一般连接什么啊?

生:衣服。

师:而且是破衣服,所以政府对待伤兵像对待破衣服一样,何其冷漠!腿是补了,但是心灵的创伤呢,难以弥补。还有,文中还提到了一位数汽车的矿工,那就是说像“我”这样生活枯燥乏味的不只一人,是有代表性的。而且文中多次提到了“我”像机器一样,证明“我”的生活多么枯燥乏味,多么需要精神关怀呀!所以甲方观点有道理。

师:接下来老师代表乙方总结补充一下。乙方的观点是“批判战后德国民众的短视无知”,这在文中也可以找到很多证据:比如说文章的第三段,除了提到乱数之外,还有“他们就开始乘呀,除呀,算百分比呀,以及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事”,我不知道就代表这个没意义吗?不是啊!这正好说明我的无知。还有,文中第三段和第七段, 政府对我的工作给予肯定的时候,拍拍我的肩膀,最后检查工作无误的时候,又拍拍我的肩膀,还调我去数马车,给我提供了追求精神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但是“,我”是什么表现呢?“我”乱数,忘数,漏数,“我”造成了数据的不准确,这不准确会影响未来的发展规划,那不是体现了“我”的短视吗?

师:通过辩论,通过深入文本,我们发现“我”和“他们”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关系,这两种观点也不存在严格的对立关系,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那为什么我们不兼收并蓄呢?当然了,这里的措辞有些太过于苛责了,比如说“批判”,虽然“我”认识上存在不足,但是毕竟“我”是战后的一个伤兵,我可能还活在战争的伤痛中无法自拔,怎么能奢望“我”去畅想未来,计划未来呢?所以我们把小说的主题归纳为:小说表面是追求爱情,深层是反映德国战后重建缺乏精神关怀的问题,以及对小人物精神状态和思想认识的思考。(幻灯片给出主题。)

师:这类主题在废墟文学中多有体现,建议大家回去阅读沃尔夫冈的《夜里老鼠是睡觉的》。(幻灯片给出作品。)

师:刚才咱们说的主题,在某本教学杂志上老师看到过(幻灯片给出《当数字和爱恋发生冲突——解析伯尔〈在桥边〉的社会意义》),并且还提到了第三点“对社会进步的自信”,这实际上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而言的,结尾“我”被调去数马车,感觉交了鸿运,畅想着未来,有人觉得是对未来的一种自信;但是也有人认为“我”的工作是换了,但是本质变没变?没有。还是干什么?对,还是计数!所以有人认为自始至终“我”都是带着一种自嘲和反讽的语调,结尾仍然体现了“我”的消极和不满,一种悲观的情绪。

师:那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请根据你的理解,续写小说的结尾,注意情节的合理性,200 字左右。(幻灯片给出创作要求。)

(此课荣获 2018 年哈尔滨市“烛光杯”大赛特等奖。)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在桥边》教学实录(获赛课特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