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九)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

《臧怀恪碑》全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碑石原在陕西三原县陵前镇三合村的臧怀恪墓前,一九八○年搬到西安碑林,和《郭家庙碑》《颜勤礼碑》同处第三室,但不是并列一起,而是在两碑的对面。见图1在碑林可以防止碑面的进一步破损。看原碑可以发现,下半部分曾被人为敲砸,导致斑驳不堪,从拓片上看就像片片飞雪;上半部分砸碑的人够不着,保存就相当完整(见图2
原碑文中没有立石年月。《集古录》说作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就是臧怀恪的卒年,那时候颜真卿才十五岁,当然不可能;叶奕苞《金石录补续跋》认为刊立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朱关田先生考

为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我认同。碑文记臧怀恪的战功,及其死后被三次追封的荣耀,颜真卿撰文,并书。
原石337×180cm,碑额是悬针篆书“唐故东莞臧公神道碑”,根据前面文章对颜真卿篆书的认识,我判断也是颜书。(见图3)碑文计二十八行,每行6468字不等。有行无列,具体原因,应该是与摹刻有关。立碑的时候颜真卿正在湖州任上,所以不是据石书写,而是之前写好或者在湖州写好寄到长安,然后再由一个叫李秀岩的,复制到碑石上。
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中关于《臧怀恪碑》的评述,包含了很多信息,抄录如下:此碑虽出鲁公手笔,而腕力较弱,似逊他碑。碑内有题字一行云:“翰林院待诏、光禄寺卿李秀岩模勒。(自注:“模勒”二字,他书误为“题额”,谛视之,实模

勒二字也。乃知此碑笔力之弱,实由模勒之故,论书者不可不知也。
李秀岩的题记在第一行,可以看出这个充翰林待诏的光禄卿书法具有相当水准,(见图4)但问题也出在这里:李擅长的是“院体”,也就是以《集王圣教序》为标准,再加以规整的行书,笔画出入清晰,粗细变化不大,和颜真卿的楷书有一点不兼容。因此,经他的手加工过的颜体,实际上充满了一种融合的风味,也就是毛凤枝所说的“弱”。另外,或许颜真卿原作的字形比预期的稍微大了一点,只好压缩行距和字距,使碑面勉强可以容纳,所以成为颜书碑刻中的特例。原碑中还有在颜真卿写后又临时修改的内容,是李秀岩用自己的体补写,行书,很容易看出来,比如图53行(原碑第17行)的“渭北节度使”。毛凤枝又说:

近来习颜书者均以此碑为圭臬。窃谓颜书之极有?E者,以《干禄字书》《多宝塔》《东方画像赞》《元次山碑》《郭家庙碑》《离堆记》残字、《殷夫人碑》为最,虽字迹?\缺,犹系庐山真面。此外如《中兴颂》《颜家庙碑》《八关斋会报德记》均经后人重摹,虽具形势,颇乏神采,精于书法者当能辨之。《宋广平碑》虽系原石,而石质粗脆,?\缺太多,精神亦不完具也。因论《臧公碑》,故附及之。
毛凤枝所开列的字帖,尽管见仁见智,但他的目的很明确:学碑要学原碑,本来面目,不要摹刻的替代品。这也是我这个系列不断扩充篇幅所强调的一个重点:对待经典作品,先不做风格的价值判断,而是想办法查清作品的身份,是本尊还是替身,这样才能在我们的头脑中,对某个大师或名家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时代风格序列。

毛凤枝所提到的清晚期学颜体以《臧怀恪碑》为标准的风气,现在是肯定没有了,原因就是印刷品比较少。北京故宫博物院说是藏有明朝晚期拓本,但没出版过。1985年陕西省博物馆编,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颜真卿书臧怀恪碑》,是我见到最早的印刷品,出版说明很诚实,说印的是近年的拓本,从当时的条件看,还是比较清晰,8开线装本也朴素大方。(见图6吉林文史1990年出版的16开“中国著名碑帖选集”系列《臧怀恪神道碑》,没有翻印二玄社的版权问题,用的是私人拓本,虽然比较灰,原拓本虫蛀也布满了每一页,但是笔画和字形的细节总算还有。只是原作行距比较拥挤,相互错落,剪裱本不好处理,剪开每行都呈波浪形,没法拼对,只好一个字一个字剪开拼,造成原作疏朗整齐的感觉。(图7)再往后就是2008年的16开释文本《臧怀恪碑》,属于光明日报出版社

有点莫名其妙的“中国古代经典碑帖”系列,修过版,字有些失真。(见图82010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的8开本“中国名家名帖经典”《臧怀恪碑》上下册,单字习字帖,绝对不推荐。(见图9
《干禄字书》
颜真卿的叔叔颜元孙撰,是一部正字的唐朝公务员必备工具书。大历九年(公元774年),颜真卿在湖州刺史任上,书写《干禄字书》,摹勒上石,立于湖州刺史院东厅,因撰书人俱为颜氏,所以也叫“颜氏干禄字书。”刻成后大受欢迎,发行量很大,工人昼夜传拓才能保证需求。到了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刺史杨汉公觉得刻石损坏的太厉害,资助颜真卿之侄颜?J根据早年拓本重刻,置于湖州墨妙亭。这两块石头,行列、字数均不同,都没有流传下来。

宋高宗绍兴壬戌(公元1142年),在四川川府梓学教授勾咏主持下,根据府尹宇文时中的两种原刻本和杨摹本参校,互补缺损,找精通颜体的人士摹勒刻成石碑,置于潼川文庙,称为蜀本,也就是传世的唯一版本。
1951年,潼川文庙改建粮站和面粉厂,碑被推倒作了墙基石。后来粮站和面粉厂变成三台师范学校,1995年,在原文庙地址上修建艺术大楼,碑又出土,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迁置于三台琴泉寺,建“梓州墨妙亭”保护了起来。(见图10
由于是二次摹刻,所以《干禄字书》书法水准,并没有前面毛凤枝说得那么高,它的文字学和文献学价值远大于书法价值。
印本只有两个,一个是1992年施安昌编著,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16开本《颜真卿书干禄字书》

选印的是故宫藏的明拓本,(见图11)后面缺一段勾咏的跋,用故宫的所谓南宋拓本补全。从印刷来说,胶印本无层次。后面有施安昌的研究文章,实际上是一本学术著作。两年后海南出版社也出了个同名印本,就只是字帖了。
开的16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