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俭之风正己正人

机关后勤文化宣传手册

6

局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近日,《秘书工作》2014年第2期刊登了重庆市委副秘书长姜伯奎的署名文章《以节俭之风正己正人》,对改正我们工作生活中的奢靡之风、浪费陋习之类的不良风气有很大帮助。现将《以节俭之风正己正人》转发给大家,请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

机关服务局办公室

二○一四年九月

以节俭之风正己正人

“风正,则百官皆守;风不正,则百弊俱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部署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四风”,下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发对浪费条例》,这一系列重大举措都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关键词:节俭。党委办公厅(室)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的引导者、执行者、监督者,需用心感受风气的变化,深刻体会变化的起始,深入探究起始的源头,才能真正做到以节俭之风正己正人,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

感受风气之变

党的十八大之后一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吹拂着一股节俭之风。党委办公厅(室)处于承接上下、联络左右、沟通内外的中枢,直观地感受到节俭之风扑面而来,党员干部的风气为之一变,形象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由“俭”而至“简”。厉行节约,使迎来送往少了,有效工作实践多了;简报文件少了,学习思考问题多了;会议活动少了,深入调查研究多了。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厉行节约使简单、简洁、简约逐渐成为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主流,带来的不仅是金钱、精力的节省,效率、效益的提升,还有清爽、轻松、愉悦,以及回归群众、融入百姓简朴生活的情感体验。

由“俭”而至“公”。厉行节约,使公车私用少了,公务接待少了,公费出国少了,公共资金、资产、资源更多地用到了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上。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厉行节约不光使公共经费用得其所、用当其时,还使私心、私利、私欲得以收敛,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的正气得到彰显,使我们的党收获越来越多的公义、公心、公信。

由“俭”而至“和”。厉行节约,使“面子工程”少了,“里子工程”多了;“形象工程”少了,“务实工程”多了;“政绩工程”少了,“民生工程”多了。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厉行节约使党的执政行为更加契合民心、民意、民愿,党员干部更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赞许,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同时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多正能量。

体会变化之起

风气之变,非朝夕之事、一日之功。体会变化的起始,从调研轻车简从、简化接待,到停建楼堂馆所、清理办公用房,再到禁止公款购年货、送节礼,全党自上而下以明确的风向、适宜的风速、强劲的风力,持续吹拂节俭之风,这才有了今日风气之变。

风向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追求奢华一旦养成习惯,甚至形成气候,纠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正所谓“难事始于易,大事始于细”。一年多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首先从一些相对容易的事情、细小的事情抓起,积小胜为大胜,累小成为大成。比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差旅人员住宿、就餐由接待单位协助安排,必须按标准交纳住宿费、餐费”;又如,重庆市委常委会提出,到区县调研要简化接待,做到不组织欢送、不张贴标语、不安排宴请等“十三个不”;再如,重庆市委办公厅建设节约型机关,提倡网络办公、自觉做到双面打印纸张、随手关闭水龙头,等等。表面上看,这些事情比较琐碎、细微、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从这些细小的事情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能够有效增强厉行节约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达到“以小见大”“以小博大”的效果。要让群众感受到,即使在细小的地方,党员干部也不会随意花费每一分钱,也要把钱省下来用到“刀刃”上。

风速宜。适宜的风俗,才能吃得透、吹得久。一方面,缓不得。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我们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然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员以及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故需珍惜资源,厉行节约缓不得。另一方面,急不得。奢靡之风、浪费陋习之类的不良风气,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消除这种风气,不会一蹴而就,不能操之过急,要避免“运动式”的季风、阵风,防止出现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又反弹的现象。故须常抓不懈,厉行节约也急不得。唯有保持适中的风速,持续给力,逐步推进,才能让节俭之风吹进人们的心灵深处。比如,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重庆市委把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各个时间节点串连成线,针对每个节点的特征分别出台政策,严禁公款消费粽子,严禁公款购买月饼,严禁公款印制贺卡、严禁公款送礼吃请,等等。这样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不疾不徐,循序渐进,形成经常抓、长期抓的良好态势。

风力劲。治沉疴要用猛药,除痼疾需出狠招。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对待那些不严格按制度办事,“顶风”违纪违规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和风细雨的浸润,更要有狂风暴雨的洗礼。在全国各地查处的数万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员干部中,不少人都是在厉行节约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为更好地整治“四风”问题,重庆市委部署了“正风肃纪”专项活动,出台政治纪律“八严禁”、生活作风“十二不准”,对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公款吃喝等现象,一个陋习一个陋习地纠正,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整改,始终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节约、促节俭,帮助党员干部改掉奢靡享乐的惯性思维和不良习气,党风政风随之明显改善。

探究起始之源

经过全党上下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党委办公厅(室)的干部率先感受到了风气之变,各级党员干部也在主动适应这种新气候新环境。深入探究风气变化的起始源头,我们发现,思想防范、领导带头和制度建设,是长久保持节俭、清新之风的关键。

打好思想防疫针。思想是行为的源头和先导。把正确的思想作为“疫苗”,注入党员干部的体内,融入党员干部的血液当中,就能形成抵制错误观念的抗体。正确的思想,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们党委办公厅(室)的干部自觉从党的章程、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当中汲取营养,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根本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功接种“疫苗”,让宗旨意识入脑入心,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当亲人,真正做到了感恩群众、敬畏群众,始终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权用好、把钱花好。同时,党委办公厅(室)的干部主动防御奢侈消费、炫耀消费以及无节制过度消费等不良消费观念的侵袭,提前遏制了奢侈浪费的念头。

抓住干部主心骨。风气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普通党员干部的主心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也是党性党风的示范者、引领者,一言一行对普通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实践中我们看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班子、领导机关,以及综合服务的党委办公厅(室)的工作人员,带头崇尚节俭,弘扬正气、抵制歪风,行得端、走得正,为普通党员干部做表率、树标杆,增强了“向我看齐”的底气,凝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合力。

筑牢制度挡风墙。制度机制带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持之以恒地推进,得益于各级党组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一方面,党委办公厅(室)当好参谋助手,协助各级党组织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工作经验结合起来,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废止不合时宜的,合并雷同交叉的,及时出台一批科学性、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制度,形成较为周密完备的制度体系,漏洞被堵死,“破窗”被封严,使奢侈浪费的歪风邪气没有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党委办公厅(室)的干部有着主动维护制度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责任担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坚持按制度办事,执行制度不讲情面。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该提醒的及时提醒;对违纪违规的行为,该处理的严肃处理,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我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坚定决心和政治勇气。

此外,各级党委办公厅(室)在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过程中,加强对党政机关的监督,积极宣传厉行节约的先进典型,也为重视节俭、鼓励节俭、支持节俭营造了良好氛围。

《以节俭之风正己正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