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两会生态环境建设类关键词及心得体会11

2019年两会生态环境建设类关键词及心得体会11

构建新时代城市生态文明新秩序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城市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集居形式,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造福人类。但是,随着城市居留人口的增多,也使城市产生了许多诸如环境污染、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等问题,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城市病。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坚持环境与民生相互促进,为增进民生福祉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要求。

树立市民的城市生态安全意识。城市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生态环境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状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安全,就是要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保持土地、水源、大气、天然林、地下矿产、动植物物种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能够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人与自然关系协调,有利于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国家的情况表明,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管理和建设是环境得以维护和改善的基本社会条件。而我们有些地方在动员广大民众直接参与保护环境方面做得不够。因此,要改善生态环境,最主要、最基本的就是要唤醒市民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生态安全观念。并把力量主要用在帮助公民大量直接地参与环境保护上,用在启发、教育公民的环境意识,改变那种视环境为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对象的狭隘功利观念上,用在帮助公民捍卫自身的环境权益上,让生态安全意识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抽象地赞成生态文明是很容易的,而提供有效的激励和建立有效的控制却困难得多。如果人们都不愿付出代价,那具有生态文明取向的理念就会是软弱的,或沦为某些投机者的秀词。长期的经济落后使人们特别是政府容易注意经济的增长,这不是坏事,但在制定政策、法规、计划时,有的却将生态环境要素分开,实行先发展后治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使生态文明进入政府的决策,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制度。应尽快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及时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各项工作;建立重大综合决策听证制度,让社会大众参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建立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环保工作目标考核提供科学依据;建立重大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坚持工业发展的生态选择原则。工业的生态选择原则,就是在工业发展的选择中,不把工业增长速度作为经济发展的绝对指标来衡量和追求,而是将生态环境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自然生态都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在工业增长和生态保护的权衡中,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不能单纯根据眼前利益选择工业增长。因为有些生态破坏了,是难以恢复过来的。在现有企业中,要把推行清洁生产与推广国际标准组织的环境管理制度(EMS)以及联合国《巴黎协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程控制转变,从单纯治理向调整结构和合理布局转变。

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随着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产生的垃圾数量越来越多。目前,城市垃圾总量已占全球垃圾总量的90%以上,成为当今一大世界性的公害。及时清运和处理城市垃圾,是建设优美、整洁、文明的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有位名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此话不假。世界各国纷纷开发垃圾资源化技术,通过回收垃圾中的有用成分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我国一些城市在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我们要以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为最终目标,尽快建立和完善资源回收利用制度,制定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加强适用技术的开发和综合示范,并按照技术创新的原则,从垃圾的分类收集到资源化利用进行系统集成,形成生产消费废物利用的良性循环。

进一步保护利用好城市山水。城市山水是城市生态环境最优势的自然资源。我国的城市大多都有山有水,不少的还依山傍水,有的城市还因山水而名声远播,如桂林市、张家界市、黄山市等。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云:有山无水不灵,有水无山不壮。我国不少城市都是山水相连,山、水、城一体,天灵地杰均占尽,不愧为现代都市桃花源。但是,有的城市有了山水而不知珍惜,在那里挖山填水,结果山给毁了,水给毁了。有的将污水直接排入城市的水中,使其变得臭熏熏的,让人不敢亲近。一个城市没了山水,或者有山水而不能亲近,那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生态兴,则城市兴;生态衰,则城市衰。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把城市的森林、河流、湿地等自然资源和景观与独特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历史元素、文化特征等乡愁记忆的现代生态城市。

湿地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

每年的22日是世界湿地日,这个1996年由《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确立的全球性纪念日,旨在帮助世界各国公众加强对湿地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认识,了解湿地对于人类和地球的重要价值,并呼吁采取实际行动保护这一被誉为地球之肾的生命摇篮。

201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旨在提醒公众: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并非无能为力。事实上,湿地保护能够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问题的自然解决方案。

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

在人们的印象中,沼泽是一种熟悉的湿地类型。其实,有定义指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可以称为湿地。

《湿地公约》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协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为目的签署的政府间公约,于19751221日正式生效,目前已有170个缔约方,指定了23377块国际重要湿地。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近50%的天然湿地纳入了保护体系。统计显示,我国目前已指定国际重要湿地57处,其中内地56处,香港1处;内地56处湿地面积共计320.18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300.10万公顷,有湿地植物约2114种、湿地鸟类约240种,湿地植被覆盖面积达173.94万公顷。

气温升高,海平面抬升,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丧失……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家们发现,湿地生态系统所具备的独特生态功能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一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对湿地的物质能量循环、湿地生产力、湿地动植物等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湿地是已知的各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植物死亡后一部分被封存在土壤中,另一部分则成为温室气体源的物质基础,转化成二氧化碳、甲烷等回到大气中。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质。因此,湿地的消长会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势与速度。

研究显示,尽管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8%,但却储存有约525Gt的碳,约占全球陆地碳库的35%。其中,占全球地表面积仅3%的泥炭地,其碳库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碳库的2倍。泥炭地大多在寒冷的地区发育形成,如西西伯利亚、西北欧、北美五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逊湾、青藏高原等地,低温导致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缓慢而被积累下来,是良好的储碳库。红树林则是另一种具有高碳储能力的湿地,其碳储量约4Gt70%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的海岸线上。红树林突出的碳储能力并非体现在绝对储存量上,而在于它的固碳速率是热带森林的50倍。

湿地具有防灾与服务多重功能

除了能够固碳,作为介于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生态系统,湿地像海绵一样具有吸纳洪水、提供水源的功能,能显著提高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消极影响的能力,如抵御风暴潮、洪灾、旱灾和保护海岸带等。

海岸带湿地,尤其是红树林,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计的同时,也是保护滨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生命线。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人们惊奇地发现凡是红树林保护较好的海岸带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都非常小,这让全世界对红树林的作用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中游湿地曾遭遇大规模围垦,严重削弱了该流域湿地调蓄洪水的功能,成为1998年洪灾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再次证明了湿地的重要功能。近20年来,我国在长江流域实施的退田还湖等政策有效提升了长江中游的防灾抗旱能力。

湿地还具有重要的供给服务功能。自古以来,人们依水而居,逐渐发展成了不同规模、不同风格的城市。城市形成的初期,皆依赖湿地的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湿地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贸易条件;同时,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肥力和养分充足,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能够持续提供人类所需的各种动植物产品、饮用水及工业用水。因此,湿地周边既是人类择居的理想场所,又具备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湿地美景的欣赏曾产生了历史上重要的诗歌、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神话传说和其他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智者的象征,催生了许多重要的哲思精神,例如以屈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和高洁品格,以范仲淹为代表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格追求。

湿地生态屏障亟待保护

尽管湿地如此重要,但在近几十年的人类社会发展中,湿地却成为受破坏最严重的生态系统。据《湿地公约》组织估算,自1970年以来,全球湿地减少了35%,以湿地为栖息地的动植物种群显著下降,其中1/4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存在的湿地也面临着排水、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变得越来越脆弱。

湿地虽能固碳,但若遭受破坏也会变成温室气体的。自然状态下,湿地中的效应大于,表现为碳积累,但湿地的水分、植被、温度等因素的变化可能引发湿地碳储能力的质变。有研究表明,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对湿地的开发利用,部分湿地发生了”“转换,表现为碳物质释放大幅增加。

湿地排水是增加碳排放的主因之一。全球范围内的沼泽湿地排水引起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排水之后还会大幅增加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其中泥炭地失火属于暗火,难以扑灭,损失的是上万年间积累下的碳物质,短期内不能恢复,是全球碳库的巨大损失。过度放牧是人类活动导致湿地碳储能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研究显示,放牧3个月以后,湿地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的增温潜力较非牧区增加5.611.3倍。此外,水质的破坏也能引起湿地碳储能力的退化。

随着以上湿地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湿地在碳循环中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湿地公约》组织通过湿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大会决议案,号召各国加强湿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制订相应的国家对策,有效保护湿地,积极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增加湿地碳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面对可能动摇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根基的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湿地将为此提供自然解决方案,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筑坚实的生态屏障。

《2019年两会生态环境建设类关键词及心得体会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