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二高中语文全六册整理 3

华二高中语文全六册整理 作者: 荀娟菊

本文所有整理内容的版权均归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所有,任何转载者必须注明出处。

第一册

重点篇目概述

《跨越百年的美丽》(作者、主要人物、百年、美丽、写法)

作者:梁衡

文章主人公:居里夫人

百年: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美丽:“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执著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

结构与写法:倒叙 和侧面描写(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

《合欢树》(作者、线索、写法)

作者:史铁生

线索:合欢树

故事梗概:作者以合欢树为线索,回忆了母亲为治疗“我”瘫痪的腿奔波,以及对我的写作理想的支持和帮助,母亲去世后,“我”几次探访老家,母亲当年种下的合欢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写法:借物抒情的手法。合欢树象征了作者的经历,也有着同样顽强的生命力,同时,还象征着母爱。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主题、线索、写法)

作者:欧·亨利(美国)

世界三大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主题:《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为了鼓励贫病交加的青年画家顽强地活下去,在风雨之夜挣扎着往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他为绘制这杰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青年画家却因此获得勇气而活了下来。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和苍凉人生中那种崇高的艺术家品格——舍己救人。

线索:常春藤叶 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写法:1、欧·亨利式结尾 :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2、反衬:人物外貌与心灵之间的反差: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舍己救人。

《邂逅霍金》(作者、写法、情感)

作者:葛剑雄

写法:侧面描写(以作者的眼光写对霍金的情感)心理描写细腻

情感变化:写我与霍金相遇时的敬仰、震惊、凝视、沉思这一心理变化。

《一碗阳春面》(作者、主要人物、线索与情感)

作者:栗良平

主要人物:一家三口(母子三人)次要人物(面店老板夫妇)

线索:阳春面

开端:第一年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设置悬念);

发展:第二年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第三年母子三人吃两碗阳春面、面馆的等待;高潮和结局:十四年后母子三人再次来到面馆吃三碗阳春面。

情感:以一碗阳春面为贯穿全文始末的线索,使其具有了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多种美好的含义。

本册背诵内容:

4、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第二册

重点篇目概述

《老王》(作者、写法、情感)

作者:杨绛

写法:片段组合(送冰车费减半;送医问钱够否;送鸡蛋香油)

情感:对人性中善良的肯定与呼唤,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自己不能平等对待老王的愧怍之情。

文眼: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项链》(作者、线索、主要人物、写法)

作者:莫泊桑(法国)

线索:项链(借、戴、丢、找、赔、知真相)

主要人物:玛蒂尔德夫人

写法:留白艺术 伏笔艺术

主题:文章以项链为线索,通过对马蒂尔德夫人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知真相等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揭示了在以金钱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高贵、奢华生活的追求与渴望,以及资本主义社会把女性视为玩物的思想对人们的毒害。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写法、情感)

作者:萧红

写法:生活细节描写

情感:我们看到了一个更生活化更真实可亲的鲁迅,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有着“普通”的一面:他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同时也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鲁迅的“笑”:神态描写(鲁迅的笑)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坦诚真诚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②笑声冲下楼梯来——明朗、可亲可爱、与普通人一样

③鲁迅转身坐在躺椅上自己笑起来——和萧红几乎天天见面还说这样的话,是在开玩笑,幽默,透着风趣,像个孩子,有着普通人的普通心。

《小溪巴赫》(作者、小溪寓意、写法)

作者:肖复兴

小溪寓意:既象征巴赫音乐的特色:有着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 又象征巴赫的品格:小溪永远清澈(清静圣洁),小溪从不张扬(本性安详),小溪穿行于山道林莽之中(不畏艰难),小溪一路跳动着一直奔流到海(目标执著,持久地令人感动)。

写法:通篇运用比喻手法——作者用小溪作比喻来写巴赫,使巴赫音乐的价值以及他的高尚品质都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展现,使作品闪耀着动人的艺术感染力。用巴赫的音乐来展现他的品格,也最具有说服力。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者、马克思的贡献)

悼词

作者:恩格斯

马克思的贡献:政治家——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剩余价值规律;科学家——数学;革命家——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艺术特色:

1、类比手法——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2、语言方面:①严密性逻辑性,如关联词的运用(限制性作用、上下前后的关联) ②丰富的情感色彩,如修辞讳饰: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为了忘却的纪念 (作者、五烈士、情感)

作者:鲁迅

左联五烈士:白莽、柔石(迂)、冯铿、胡也频、李伟森。

情感:本文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又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同时还抒发了作者怀念烈士、憎爱分明、坚信革命一定胜利的思想感情。

《哦,香雪》(作者、象征手法)

作者:铁凝

象征手法:象征手法—— 铅笔盒、火车、大山(是文化和知识,现代文明,封闭传统的象征);

对比手法——台儿沟通火车前后的比较

前:吃过晚饭后就钻被窝。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

后: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了服饰和容貌后,就朝村口火车经过的地方跑,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凤娇是第二。

细节

《变形记》(作者、流派、寓意)

作者:卡夫卡,奥地利作家。

流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荒诞派鼻祖。

寓意:本文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父母妹妹)的冷漠。作者描写这种人情反差,揭示了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人性扭曲,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我有一个梦想》

作者:马丁·路德·金

梦想是平等

演讲辞的特点:

内容上:针对性、启发性、感染力

语言上:句式整齐或骈散结合;善用短句、呼唤语等、运用排比、反复、对偶、反问等多种修辞

第三册

重点篇目提示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作者、内容、体裁)

作者:贾平凹

书信体散文

特点:行文迂曲——文章重点在向即将成人的小妹讲述自己读书做人的经验,却从回忆寒弱家境、自己童年读书的经历写起,先叙后议,酸涩的回忆,殷殷的告诫,既有深厚的兄妹情,有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和读书方法的深刻理解。

内容:

1、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

2、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3、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读。

4、书中的人对我最好,每每读到欢心出,我就在地上翻着跟头,你就乐得直叫,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你见我哭了,也便爬在我身上哭。

《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读书方法、写法)

作者:赫尔曼·黑塞 ,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

写法:本文采用了层进式的写法,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有理性思考,又有感性体验。

内容:

1、教养具有非功利的色彩

2、获得教养的途径有三:“研读经典”,“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

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白莽作孩儿塔序》(作者、文体、内容、赏析)

作者:鲁迅

内容:本文为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叙述了写序的原因、与白莽的关系、抒发了对《孩儿塔》的赞许以及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和对革命事业的高度热忱。

文体:序,也叫序文,序言,前言,是写在一部书或诗文前对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加以说明的文字。

片断赏析: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整散结合:突出了孩儿塔的伟大意义,使文章节奏鲜明,缓急有致,气势磅礴,便于抒发作者对《孩儿塔》的赞美之情。

善用修辞:这段文字用了比喻(博喻)、排比、对比三种修辞手法。

《爱因斯坦与艺术 (作者、内容)

作者:赵鑫珊

内容:“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他一生的三大支柱” 是主旨句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作者、内容、写法)

作者:冯友兰

内容:本文围绕两个方面展现蔡元培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是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一是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写法:叙议结合、以小见大

《想北平》(作者、情感、写法)

作者:老舍

情感:《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京。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北京处于危急之中。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炽热的挚爱之情。

精彩句子:1、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2、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写法:对比(北平与巴黎 );选取平常的家乡风物(花多菜多果子多而非历史古迹)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

作者:资中筠

手法:叙引交互,感议结合

作者评论的关键点“以克制、含蓄的笔法,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和强烈的爱憎”,符合“小议”从小处下笔的写法

关键词:奇气

第四册

重点篇目提示

《故都的秋》(作者、情感、写法)

作者:郁达夫

情感:文章通过对江南之秋与故都之秋的描写与对比,细致地体现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深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思念与热爱。

写法:对比——江南之秋与故都之秋;罗列、博喻——“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晨昏诺日朗》(作者、写法)

作者:赵丽宏

内容:作者驱车前去观赏诺日朗瀑布,按时间顺序,从昏到晨再到上午,描写了诺日朗瀑布不同时间的不同形态,以及作者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心理感受。

写法:1、多角度描绘:作者分别从形声色等方面来描写诺日朗瀑布。2、欲扬先抑 (以“昏”衬出“晨”)

《守财奴 (作者、人物、写法)

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作品总称《人间喜剧》,文章节选自代表作之一:《欧也妮·葛朗台》、还有《高老头》、《幻灭》。

人物: 葛朗台——性格特征: 贪婪、吝啬。

写法:细节+语言(个性化)

例句:

1、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葛朗台太太便叫起来:“上帝呀,救救我们!”

2、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3、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阿巴贡、果戈理《死魂灵》波留希金

《拿来主义 (作者、内容、写法)

作者:鲁迅,选自《且介亭杂文》(半租界)

内容:《拿来主义》一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占有,挑选 ,创新。”

写法:形象化说理

1、比喻论证: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三种:有益无害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枪”“烟灯”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2、类比论证: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杂文应该“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胡同文化 (作者、情感、语言)

作者:汪曾祺

内容:“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情感:“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见吧,胡同”(豁达,不保守、不顽固,与时俱进,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

语言:本文语言平白朴素,口语性强,富于表现力。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第五册

重点篇目

《雨巷》

戴望舒

对于诗经传统的继承发展

1、情感:哀而不伤

2、手法:复沓,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比,意象的运用(“丁香”)

《荷塘月色》(作者、情感、写法、通感句)

作者:朱自清

情感:《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淡淡的忧愁)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的向往(淡淡的喜悦)。

语言风格:优美

写法:工笔描摹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通感句: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花淀》(作者、内容、环境描写)

作者:孙犁(荷花淀派+山药蛋派赵树理)

内容: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语言风格:清新

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人物形象;2、推动情节发展;3、它渲染了某种氛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背景;4、揭示人物行为的必然性。

《宽容序言》(作者、内容、写作手法)

作者:房龙(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

内容: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

写作手法:用寓言的方式写序(象征手法)。

寓言的寓意:“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

《激流》总序(作者、内容、写法)

作者:巴金。

内容:“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为的是来征服它’”。

写法:象征手法——“激流”象征了生活,因为激流具有生活的两个明显特征:起伏激荡,不断向前。“我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这一切造成了奔腾的一股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在生活的激流中,作家践行的心路历程是:搏斗、征服与追求信仰。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作者、名句)

作者:帕斯卡尔(法国)

名句:

1、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2、人因为思想而伟大。

3、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4、人类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

《世间最美的坟墓》(作者、内容、情感、写法)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奥地利)

内容:墓的外形:朴素美。1)远离尘嚣的长方形土堆; 2)无人守护,无人管理;3)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墓的实质:人格美。

情感:作者深切的歌颂托尔斯泰不重名声、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

写法:对比+衬托

对比: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墓地的奢华 与托尔斯泰的朴素进行对比,突出了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墓地的朴素与人格的伟大本身也构成对比。)

衬托: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老人与海》(作者、内容、手法)

作者:海明威(美国),“冰山”理论

内容:《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经过重重艰险,捕获了“一条不止一千五百磅重的大马林鱼”,可是在返航的途中,这条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光了,桑地亚哥只拖回了一副鱼的骨架。小说以写实手法展现了捕鱼老人桑地亚哥在重压下仍保持的优雅风度,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成为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

手法:象征——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式”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大海是海明威生存环境的象征 ;鲨鱼是恶势力的有力代表

《未有天才之前》(作者、主题、写法)

作者:鲁迅

体裁:演讲词

主题:要天才诞生,就必须有适合天才产生的民众基础。

写法:比喻类比论证

比喻: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

类比: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因为倘不遭了戕贼,他就会生长,成熟,老成;独有老衰和腐败,倒是无药可救的事!

相关链接:钱学森之问

第六册

重点篇目提示

《阿Q正传》(作者、主题、内核)

作者:鲁迅

主题:阿Q的悲惨结局,既表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显示出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然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却忽略了这些。结果让封建势力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

内核:国民劣根性——专制性和奴性。卑怯、懒惰和贪婪。巧滑。爱面子。做戏和无操持。中庸之道。安于现状,明哲保身。

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

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哈姆莱特》(作者、人文主义)

作者:莎士比亚

四大悲剧:《奥赛罗》《麦可白》《李尔王》和《哈姆莱特》。

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文本体现:人文主义者推崇个人力量,认为“人”高贵文雅,纯洁优美,勇敢坚强,兼具热情和理智,拥有平等和尊严。忧郁的哈姆雷特没有丧失人文主义对“人”这个“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信念,而且为这个永恒的信念献出了生命。

本册背诵内容

29、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七则》(第五则)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华二高中语文全六册整理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