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外文化交流--记录片《孔子》有感

探索中外文化交流--记录片《孔子》有感

中外合拍的纪录片《孔子》于2018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这部具有国际范儿的长达90分钟的纪录片,不仅是献给亿万电视观众的精神大餐,也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值得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和思考。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在发布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英国,将促进中英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历史时刻,纪录片《孔子》正式在全球上线开播具有重要意义。这部纪录片既富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中国风格,也体现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世界表达。

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纪录片《孔子》既为中外观众奉献了一部值得长久记忆的经典作品,也探索出一条中英合作拍摄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中英两国文化交流,对于推动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期待两国相关方面继续合作,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

孔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千多年来,褒贬不一,从汉代独尊儒术直到晚清,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与帝制的亲密关系是传统的主流,然而正如该纪录片所描述的,二十世纪的批孔批儒浪潮,尤其是文革破四旧运动对孔子的极端否定,使得孔子的地位降到历史最低谷。中国近几十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新尊孔,并且再次认可其伦理道德价值。纪录片《孔子》在此历史与时代背景下,从国际视野寻找孔子的灵魂与终极意义,传播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作用巨大!

该片的第一大亮点是人物采访。国际上著名的汉学家,比如悉尼大学教授王安国、耶鲁大学教授金安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戴梅可、夏威夷大学教授安乐哲、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他们向世界观众解释孔子的内涵,很有说服力。同时,采用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博士的外语同期声,消除西方人士的语言接受障碍,可谓事半功倍。

故事化讲述,使得抽象理念具象化。这是该片的第二大亮点。不仅讲孔子的传奇故事,还通过今天的典型事例讲述孔子思想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通过山东一个名叫北东野村的礼教缩影,说明《弟子规》儒家教化的作用;通过春节团聚的真实纪录,阐述家庭、孝道的凝聚力与人情味;通过京博石化集团运用儒家文化管理企业,证明传统价值观对当代经济运行的效果;通过四海孔子书院的教育实践,给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启迪。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告诉人们,孔子的灵魂已经深入世俗生活,绝不是空洞的说教。

提炼关键词,为观众找到理解孔子思想的钥匙。是该片的又一亮点。礼、君子、孝、仁、六艺,这些内涵丰富的汉字词汇,是儒家经典的精华。比如,君子,不仅是精英领导者的楷模,也是一般人学习的榜样。做人,就是要做具有君子人格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今天,我们看看拜金主义对道德的损害,就更加理解义的重要性。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轻视商业利益,导致社会发展迟缓。而事实证明,唯利是图也绝不是市场经济的唯一选择,普通人做人也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会丧失道德底线。人们呼唤儒商,崇尚义利平衡,特别是主流价值观提倡为官、发财两分开,已经说明君子的德行毕竟是真正的正能量。纪录片《孔子》重新让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对于世道人心大有裨益。

此外,该片在叙事结构上采取经纬交织、时空转换的方式,避免了枯燥乏味,能够激荡人的思想。情景再现与影视资料的丰富运用,增加了可视性和感染力。精美的片花穿插,消除了观众的收视疲劳。显然,主创团队具有国际化的业务素质,体现了追求精品力作的实力。

国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表示,在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期间,中英两国机构推出《孔子》纪录片有着很特殊的意义。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具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已经成全世界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的智慧也已经跨越时空和国界。

据了解,该片是迄今为止首部以孔子为题材中外合作拍摄的纪录片,90分钟时长客观呈现了孔子的生命历程、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供电公司参观学习有感

为期两天的成都之行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行程很满、很充实,想看的,都看到了,想知道的,能知道的都知道了。经过两天的学习,感触很多。对于成都供电公司,与我们分属两个不同体系下的供电单位,有很多不同之处,也有很多相同之处,然之也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还有许多看到了细节的东西,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我看到了许多安全文化方面、班组人文气息比我们做的好的地方,也看到了某些制度化、流程化,还有安全管理方面不如我们的地方,但取长补短就是我们这次交流学习的目的,运行人员作为设备运维生产一线确实不易,保护、检修作为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更为不易,如何能抓住运检合一的优势提高我们运维、检修质量,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在一体化的框架下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益化道路,成为我们追求目标,也是我们电企后耐以生存的砝码。

宏仁变电站参观学习有感

由于当天下着雨并且宏仁变电站仍在施工建设中,有的道路上堆放有施工的材料,路面湿滑,老师首先给我们强调了站内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随后给我们讲解了《变电站设备验收及投产准备作业指导书》,重点介绍了油浸变压器和高压开关柜的抽查验收流程。有了专业知识的支撑,我们进行了变压器器身检查、散热器及附件检查和温度表检查等项目的模拟验收。随后我们来到了高压室,着重学习了高压柜的外观检查、导线的固定检查以及断路器触头检查等验收注意事项。

顺利完成了变压器和高压柜的模拟验收后,李师和杨师对整个验收流程进行了梳理,做了详细的总结,并为我们解答了验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验收是一项严谨而又细致的工作,变压器是否固定牢固、器件外观是否正常、每一颗螺丝是否上到位,这些都需要在项目验收时进行检查,为今后设备正常可靠的运行提供保障。

这次培训不仅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现场的实际验收体验,更是严谨工作态度的培养,使我们成为合格的电力人又迈近了一步!

参观可口可乐世界有感

这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没有和煦的阳光,甚至还有一丝丝凉意袭来。但是此时14秋艺术一班的各位同学却早早的等候在学校门口。因为下午我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位于新都的可口可乐世界。

提起可口可乐,想必大家都会想到刺激、好喝、热情这些词汇,可见可口可乐早已经将自己的形象深深的印在了大家的心中。而我们今天去参观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了解可口可乐享誉全球的奥秘。

半个小时之后,我们带着疑问和期待来到了可口可乐世界,门口熟悉又热情的可口可乐标志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激情,扫去了在途中的疲惫。很快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一块大的壁画前了解了可口可乐的历史,在当我们知道可口可乐是于1886年由一位名叫彭伯顿的药剂师在一次调试医学专用剂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我们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紧接着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生产线,随着时代的发展,可口可乐的瓶子不再只是以前传统的玻璃瓶,为了方便的人们日常的使用,他们采用了一种名为PET的聚脂纤维,在高温下这种材料被轻轻的吹了起来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可乐瓶,提起这个可乐瓶,都很好奇的这个瓶子为什么是这个形状。老师就带我们来到了可口可乐博物馆这里陈列从1915的第一个弧形瓶至今的几乎所有的可乐瓶,各式各样的瓶子冲击着同学们的视觉,让我们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感叹。

在古时候有这样一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这样就只能靠人们的口头相传对产品进行宣传,要想靠这样的方式风靡全球,100年远远不够。但是可口可乐做到了,大肆的广告宣传让可口可乐的产品迅速风靡全球。而可口可乐的广告也非常有意思。

从最开始的真正的魅力、六百万一天到后来的可口可乐伴随美好时光再到你想和谁分享可口可乐从这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中我们也看到了可口可乐发展的历程。其实不止这些广告语可口可乐还塑造了一些经典的童话形象。圣诞老人!这个来自美国的慈祥的老爷爷就是由一位名叫敦。桑德布罗姆的画家在制作可口可乐的宣传中成型的。而现在圣诞老人的形象不但在西方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各地,在中国也是声名远播。而圣诞老人也把可口可乐带到了全世界人的眼前。

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的走出了可口可乐世界。我们也知道了可口可乐成功的秘密,除了自己本身的的优良产品外,还有更先进的制造技术,以及强大的广告与宣传。看样子一切事物想获得成功都不是靠但方面的优势就可以的。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好最好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探索中外文化交流--记录片《孔子》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