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案例艺尚小镇案例探析

一、简况

艺尚小镇于2015年6月入选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是杭州市唯一发展时尚产业的特色小镇。小镇位于临平新城核心区块,东连桐乡、海宁,北接德清,南与杭州主城、下沙副城相连,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核心位置,沪杭、环太湖、杭宁等发展轴的交汇点,是杭州连接上海的桥头堡。

总体规划约3平方公里,近期建设区域约1.2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3年计划投资50亿元,确保2017年基本成型。空间规划上以文化艺术中心、东湖为中心,串联形成时尚艺术街区、文化街区和历史街区;产业布局上主攻时尚服装,依托好电商和产业互联网云平台。

二、优势

小镇及其周边区域,是余杭和杭州城东城市化程度最高、城市功能最完善、对外交通联系最发达、产业基础最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成熟的区域。

1.产业基础扎实。时尚产业作为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之一,杭州作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和女装之都。小镇依托紧邻国家级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四季青和海宁皮革城,特别是紧邻80%杭州女装制订的乔司服装加工区,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

2.综合交通发达。拥有地铁、高铁、城铁和沪杭、杭浦高速交汇的交通优势,乘高铁45分钟可至上海虹桥,地铁30分钟到达杭州主城武林广场,高速35分钟可达萧山国际机场。

3.生活配套成熟。具有余杭区最成熟的教育、医疗、公建的生活配套资源,布局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外国语学校,将于2017年投入使用;拥有浙医二院分院(二等甲级综合医院);成型一批以银泰城、余之城、欢乐城为代表的商业综合体。

三、特点

小镇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重要功能平台。

1.特色产业要扎实。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艺尚小镇紧扣时尚产业,主攻最有优势的服装产业。投资强化时效性,不追求华而不实的指标,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服务本地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本土企业创新基地,提高“转型”与“创新”的含金量,2015年,杭州和周边的例外、DTC、雅莹等50家服装企业已入驻,引进10余家设计师平台,新增税收5300万元,这些企业已完成工商注册,引进人才暂时在周边楼宇过渡。

2.叠加功能要融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着力打造有山有水有人文,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特色小镇。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小镇将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培育创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加快呈现代表江南水乡的千年东湖、代表江南村落的历史街区、代表江南新式建筑的文化街区。

突出旅游功能,目标打造3A级景区,围绕生产、体验和服务来设计旅游功能,充分利用好G20峰会契机。夯实社区功能,今年8月建立“小镇客厅”,提供公共服务APP,推进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完善医疗、教育和休闲设施,实现“公共服务不出小镇”。推进小镇国际化,2017年9月完成国际学校建设,引进289名外籍教师;加强与法国时尚学院为代表的国际高端时尚教育院校合作,今年争取创办时尚学院,为小镇企业服务。

3.美丽小镇要精致。强化“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集约集成、精益求精,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时尚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我们不追求高楼大厦,着力体现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让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我们的文化艺术中心、三大街区体现着江南特色和人文底蕴,让回归自然、田园生活不再遥远,让绿色、舒适、惬意成为小镇的常态。

4.服务体系要创新。高度注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围绕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政策链“5大链条”,全面打通空间、产业、政策、服务、工作“5大体系”,特别是紧密对接产业互联网云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循环、接力、提升时尚产业。以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设计师品牌提升,推动服装企业转型,让入驻的企业、引进的人才拥有茁壮成长的土壤和雨露。特别在审批流程再造上,削减审批环节,提供全程代办,创新验收制度,把审批流程改到最便捷,让小镇企业少走弯路好办事。

四、做法

着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发挥政府作用。小镇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创新空间和生活空间,政府搭起平台、集聚资源,企业找到产业升级的机会,人才获得最优的创业服务,所有创造者、周边的老百姓都能身处宜业宜居的优美生态环境中。

1.创新规划理念。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摒弃“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的做法,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如保留农居,打造历史街区。结合资源禀赋条件,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规划编制要精细,2015年已完成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规、核心区设计规划等规划,画出空间布局图、功能布局图、项目示意图,确保小镇规划可落地。

2.坚持企业主体。特色小镇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我们坚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编制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摒弃“先拿牌子、政府投资、招商引资”的传统做法,引入有实力的投资建设主体,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小镇项目除重大公建外,基本上为社会投资项目,投资额占比80%以上。

创新融资方式,探索产业基金、股权众筹、PPP等融资路径,如文化艺术中心PPP项目是杭州市首次。加大引入社会资本的力度,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小镇建设。要引入意大利华夏、上海语境、中国联通、浙江东方集团、日本红木集团等第三方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的融资、市场推广、技术孵化、供应链整合等服务,使小镇成为新型众创平台。

3.强化辐射带动。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核心区1.2平方公里,位于临平新城腹地。近则辐射,远则带动,特别是小镇对杭州整个城东和临平副城的带动已经体现。带动引进了一批项目,分部于开发区、附近街道、周边楼宇,近10个重资产的传统民营孵化器正在向重服务的众创空间转型。在更大的范围内,小镇将涌现的创业项目和投资机构正在渗透传统产业、改造传统企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让余杭传统家纺产业焕发新的魅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特色小镇案例艺尚小镇案例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