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六国论》课例赏鉴

六家论六国,史外看世界

——《六国论》课例赏鉴

【课例实录】

师:关于秦与六国的是是非非,历史上很多人都加以论述,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北宋苏洵的《六国论》(板书《六国论》)。

师:昨天大家作过预习,字词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基本得到了梳理,我想各位对文章大意也应该有了大致的印象。请问,苏洵《六国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苏洵的《六国论》主要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我认为苏洵的主要观点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才有当时写作的现实意义。

师:两位同学说得很好,第一位同学谈的是苏洵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他的主要观点;第二位同学谈的是苏洵写作的目的,是告诉当朝的人,不能“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这是他这篇文章的实用性的体现。

师: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作者的一个主要观点。你们读过全文,看出作者写作的结构安排了吗?

3:其实这个很简单,整个文章分谈史和论今两大部分。针对评论六国这个事情上来看,作者是安排了总分的写法。先是总说灭亡原因———“弊在赂秦”,接着从两大方面进行论述:一是赂秦者“以地事秦”,最终导致灭亡;二是不赂秦者因为其他自身原因而最终失去了和秦抗衡的机会。

4:我补充一下,第一段的总起段里其实也是总分关系,先总说“弊在赂秦”,再分说“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

师:我看到作者在写赂秦者这一部分的时候层次也特别鲜明,先是四组对比:第一是“秦以

攻取之外”与“战胜而得”之间的比较。二是“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之间的比较。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固不在战矣”,暗含着的意思就是都不是靠打仗得到或者失去的。第三组对比是六国的先祖父与子孙之间的比较,这是个古今对比,写出对土地的珍惜与不珍惜。第四组对比是“暴秦之欲无厌”与“诸侯之地有限”之间的对比,最后作者以一句古语作为小结,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其实六国败就败在“以地事秦”上了。

5:老师,关于“不赂秦者”这一部分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我为大家说一下。这一部分我觉得用了分总和正反对比两种写作方法,先分别说齐、燕、赵三国的灭亡原因,最后总结;先谈的是史实,后作的是假设,假如“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6:老师,这一部分假设的三种条件如果成立,作者认为与秦国相抗衡或未易量,是不是和前文有所矛盾呢?前面不是说不赂者以赂者丧吗?怎么又成了自身的过错了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大家思考一下,看看怎么解读?

7:其实作者已经说了,“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就说明他们的灭亡还是和割地赂秦有关。

8: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其实就是事秦之心,和割地赂秦也没啥区别,它挺到了最后,但是已经无法和实力超强的秦对抗了,算是自作自受。(生笑)

师:很好,经过我们同学的分析,这篇文章的脉络基本就清晰了。苏洵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的风格可见一斑,难怪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这篇文章中他的这种风格是否有所体现呢?

9:苏洵写作这篇文章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我们历史课上学过,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强敌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师:说得好,“文章合为时而著”,苏洵的这篇文章,既是史论,又是策论。这也为我们带来一点写作上的启发:任何文章的写作都要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有的放矢才能掷地有声。

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还给大家发下了另外两篇《六国论》,大家课下应该作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想请大家来作一个比较阅读。“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的三苏同题作文,古今已成佳话,足以让我们产生兴趣。苏洵的我们已经探究过了,我们再来看苏轼的,这一篇选自《志林·论古十三首》,原先作《论养士》,后来郎晦之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将其改作《六国论》,下面谁能概括一下苏轼《六国论》的主题?

10:东坡先生的《六国论》开篇先谈“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后面谈到“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就是说六国得以暂时生存,还是因为善待了“士”。

11:苏轼接下来是谈秦国“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就是说,秦国不善待士,所以导致了灭亡。结合前一部分,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归结出六国得以暂存和秦之速亡的原因在于是否“养士”。

师:两位同学概括得很好,苏东坡从养士的角度谈论六国与秦,他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呢?难道也和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有关?

12:我觉得不是,苏轼的文章角度还是和他个人对北宋朝廷轻视文化、轻视知识分子有关。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是在大声疾呼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呢!(生笑)

师:好的,苏轼侧重谈“士”。(板书)你是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篇文章的呢?

13:我觉得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谈六国暂存和秦国灭亡只能算是他自己选取的一个角度,

但不应该成为历史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历史前进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生鼓掌)

14:另外我还觉得苏轼有点自视清高,瞧不起劳动人民,这个肯定是不对的。大家看“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就是说老百姓都是傻子,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这就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师:好,这一点我同意。苏轼的文章大家读得很好,利与弊都已经有所了解,下面哪位同学能再说说苏辙的《六国论》?

15:我觉得苏辙的这篇《六国论》抓住了“天下之势”这个重点,论述了后方四国应全力支援前方的韩、魏而团结摈秦的观点。他说“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天下之诸侯,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所以最终导致了失败。

16:他的观点主要还在于第一段:“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就是说,苏辙认为当时的人们最主要的是没有看清天下的形势,这是一句提纲挈领的话。

17:我觉得韩魏两国处在秦与其他四国之间,犹如一道壁垒,阻挡住秦国进军中原的道路,如果韩魏借了秦国土地,“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这就是不知天下之势;四个国家不知道韩魏对于自己国家生存的重要性,不知“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这其实也是楚齐燕赵四国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说得非常好!“势”是这篇文章里重点谈论的内容,(板书“势”) 如果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你认为苏辙《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

18:我觉得苏辙对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甚至偏安的现实颇为不满,所以他告诫当朝皇帝:要知道前方战场上的危亡直接关系到中原的平安,别再吃喝玩乐了。

19:我觉得这也就是自圆其说,六国毕竟不是六省,谁知道最后都会被秦国吞并?要是知道的话,只能玩穿越,(生笑)所以当时的国与国之间,都是彼此防备,真正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合纵是政治家们的手段,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让韩魏抵挡,四国暗自相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也不过是苏辙一相情愿的想法而已。不过从境界来说,我觉得苏辙的观点低于苏洵,高于苏轼。

师:讨论得很激烈,甚至还把父子三人进行了排行,很多观点我都赞同。历史,就是一个静态的曾经发生的故事,后人不在当朝,永远不知道真实的原因,也永远不会改变什么,更不会有什么“穿越”。我们拯救不了过去,但我们却可以从其中探究一些原因,一些可以自圆其说的要素,来让今人和后人受到启发。

师:同学们,一部战国史(板书“史”字),苏辙看到了“势”,苏轼看到了“士”,现在我想把苏洵的观点也用一个字表达,大家说用哪个字?

20:赂。他认为赂秦是最大的危害。

21:如果按照老师所写的,两个“shì”,我提一个字“事”。因为事秦之心是根本思想,赂秦以土地是表现,就像北宋朝廷,其实也是对外族侵略势力有“事”之心,侍奉,不敢得罪。(众人鼓掌)

师:好,那我就按照这个同学的意见,写上“事”。我忽然发现这样的概括很有趣,父子三人同题作文,共同就六国抒发议论,我们各以一个字而且还是同音字加以概括,这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同样的一个历史,不同人的眼里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东西,这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学们,我受到刚才这位同学的启发,忽然想到我们曾经学过的《过秦论》,其实也有一个同音字可以概括他的观点。

(生陷入沉思,迅速默背,很快有人脱口而出)

22:施!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攻守之势异是结果,贾谊探讨的依旧是施不施仁义的问题。(学生很激动,脸上显露很确定的神情)

师:很好!这个字概括得不错,作者贾谊笔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没有从六国写起,而是着力

写秦国施以仁义。这个词概括得好!

23:老师,上一单元我们刚刚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也有关于六国灭亡的解读,不过也是和《过秦论》一样,是从秦国的角度去写的。

师:好啊,这位同学又为我们提出一个难题,难道你也想找一个字来概括主题吗?

(学生迅速回翻课文,努力在字里行间寻找线索)

24:老师,我觉得秦国灭了六国之后,仗势欺人,最终引起民怨,导致灭国,可以概括一个字“恃”来概括。

25:老师,我觉得用“师”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原文最后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6:老师,我觉得用“嗜”字,是秦的贪念导致亡国,而作者也是希望当朝统治者不要再贪婪无耻地大兴土木重蹈强秦之覆辙,“嗜好”的“嗜”字就是贪婪的意思。

27:老师,我觉得用“室”,就是提醒大家不要盖太好的房子,别大兴土木,这个比较直接。

(生大笑)

师:看来这个做法比较受大家欢迎,我们想了很多字来概括,从而对已经学过的课文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很好!有的时候我们要把短课文学长,从言简意赅的东西里挖掘到更加丰富的内涵;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长课文学短,甚至一个字就概括出它的要旨,比如我们的这几篇《六国论》和《过秦论》《阿房宫赋》。下课时间快到了,我们总结一下。

28:老师,对不起,我还想再说几句。我们小组昨天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其实还有一篇《六国论》,作者是明朝的李桢,我也打印了出来,我觉得也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时”。他说,“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就是说,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助啊。而上天很爱人民,所以他让强秦极强盛,而后恶贯满盈,再迅速灭亡。这一切,都是天意。所以“时”乃命也。(生鼓掌,叫好)

师(板书“时”):非常好!你们的学习精神让我惊讶和佩服!我本来只想给大家介绍三苏父子的《六国论》,没想到,最后我们竟然在一节课上探讨了六个人关于六国的观点。我们不但了解了苏洵的《六国论》的结构,还分别用一个字,甚至用一个同音字来概括了六人论六国的观点。我们得到了不同角度的观点,其实也是走进了不同人的心灵,唯其如此,我们才真正看懂了文章。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我看六国”,我希望再看到六十种不同的六国论,看到你们的智慧!

【执教感言】

这节课应该是聪明好学的学生成全了我。上课之初,我给学生印发了苏轼、苏辙的两篇《六国论》,本来预备就三篇《六国论》作比较阅读,而且上课之初也是基本按照这个线路在走,但是课堂的生成性是不可预见的。随着探讨的深入,学生和教者的灵性都受到了启发,思路打开,要说的话有很多,产生的想法也很多。到底是坚持课前准备的,还是随机应变?事后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由苏轼、苏辙的《六国论》分别引出“士”和“势”两个字,这个板书是事先有所预设的,但是后来课堂情态的发展有点让我也不自觉地随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

尤其当看见自己在《六国论》的下边写上一个“史”字之后,居然临时改变了主意,按照学生所提的“事”写下去,这出乎意料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好像一个文字游戏一样,强迫自己去思考。而当时要说的《过秦论》本是要一语带过,但是自己在课堂上忽然就产生了“施”字的印象。于是当个问题抛了出去,好在学生和我一样已经进入这样的情境,很自然地也毫无悬念地找出了这个字。学生后来主动站起来说《阿房宫赋》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也在飞速旋转,在寻思一个词。就在这个时候,学生的智慧更加体现出来,居然想到很多同音字。讲到这里畅快得很,最后我选择了“嗜”字。其实这里不无遗憾,毕竟学生说了很多个字,我只主观地选择了一个。

最后当我要作总结的时候,学生再一次给了我惊喜。原本考虑到课堂容量,我并没打算让李桢的《六国论》进入学生的视野,打算留一个课下阅读的任务了事的,但是文科实验班学生高度自觉的学习精神使他们能够做到主动探究,自我丰富,居然硬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竟然说得十分入理。不经意间,黑板上出现了以“史”为核心的七个同音字,这是巧合,故意而为之的巧合,但也是课堂随机生成下的智慧。

没有学生课前的充分预习是不会出现如此效果的,可见自觉的学习习惯对语文学习乃至所有学习是何其重要。没有充分的预习,大概我仍要以字词章句为主,而学生事先自己学习,扫清了字词障碍,课上就轻松多了。当然这里也有教师的取舍问题,很多人放不下字词的解读,认为那才是所谓的知识。其实,没有所谓的放下,就没有更多的获得。

临时的变更似乎是这样重要场合上课的大忌,但其实随性而为,随机而动,恰恰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生成性。所谓教学相长,未必只是教后的反思。很多时候,就是在课堂上,学生们给老师带来了智慧。

(刘 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清华校区)

【名师观察】

突发、突变、突破:灵感闪现的前提

刘勇老师曾经在一次语文教学沙龙中谈了关于禅机与语文教学关系的话题,可见他平时就重视关于顿悟的问题。这样的准备落实到课堂上,就出现了他自己认为的“生成”——其实就是他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学生的关于“事”的总结),采取了突变的教学手段 (不再坚持自己既定的思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最后形成的以“史”为核心的“士”“事”

“势”“时”“施”“嗜”的板书,即教学流程示意图)的过程。这样,课堂的效率高,节奏快,课堂容量大,这样的课堂难道还不是好的课堂吗?回答是肯定的。

第一,优秀的学生群体是灵感得以闪现的发动者。就更广的范围看,许多老师可能要有这样的疑问:学生的认识水平实在太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在太强了,有这样的学生才有这样的课堂。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刘勇老师也是认可这样的观点的,他自己就说是学生成

就了这一节课,我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还可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东北师大附中是吉林省名校,学生自然也是十分优秀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学校通过择优录取了一批十分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自学能力、学识水平并不是通过刘勇老师的培养之后才达到这个高度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进学校的门就几乎达到了这样的高度了。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的价值何在?

第二,优秀的教师是灵感的火花得以燎原的保障。

这就要说说东北师大附中对教师的挑选了,许多博士毕业生也未必能够进入这所学校的大门。不用说,教师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于是,优秀的教师“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教学相长,相得益彰,课堂的精彩自不必说。这所学校拥有一批刘勇这样的老师。

第三,教学竞赛机制的促进不可忽视。

并非东北师大附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吉林省语文新秀的评比,但是学校经常有

这样的教学竞赛活动,许多青年教师都能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历练。

我们省级教学大赛的评比更是十分苛刻。选手要先进入复赛,才可能成为教学新秀。复赛是闭卷考试,60 分专业课内容,20 分案例分析,20 分新课程理论。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复赛评委封闭、流水作业批卷,选出 8 位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展示;通过公开亮分淘汰 2 位选手,6 位教师获得“新秀”称号,这是省级学科评比的最高荣誉。复赛的笔试试题,在

命题上导向学识。我们认为,学识功底深厚的教师,即便现在或者这次评比的课没有上好,但是他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底蕴,教学技巧可以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丰富起来;而眼下具有较好的教学技巧,但学识比较空疏的教师,虽然当下能够上好课,却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底蕴。况且,限于活动时间,不可能安排太多教师上课。这种学识导向的命题方式,在 2008年的新秀评选中已经实施,对引导教师读书问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就这堂课的处理,我还是有一点要和刘勇老师商榷:对多篇探究六国灭亡原因的文章,学生虽然也谈了关于章法的问题,但是更多还是在谈内容。我不是反对谈内容,而是像六国灭亡这样的内容,其现实意义不大,不必成为教学的重点 (文言课文中许多篇章的内容,在今天看来,其价值要在文辞之下)。那么设计成读写结合是比较好的思路,刘老师在试图体现这个意图,因为生成的东西太多了,使得这一点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如果能够在章法文辞上对比品鉴,就会更精彩,语文课毕竟要含英咀华。对于真实的课堂,这也是不能过于苛求的。

(张玉新 中学特级教师,教授,吉林省高中语文教研员)

《高中《六国论》课例赏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