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

“其文则汪洋,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鲁迅对庄子做出的评价,庄子的弟子魏牟则说庄子的思想“无南无北,奭shi然四解,瀹yue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道”。可以说,庄子是我们智慧的开发者,文学的引路人。

走向逍遥

庄子是战国时代宋国蒙地的一位读书人,其活动年代大致与孟子、惠施同时。庄子家境贫寒,早年曾出任过漆园吏,后来不再出仕,布衣终生。在中国古代,“士之失仕尤农之失耕”,不入仕途,没有俸禄,便失去了生活的经济来源,生活的困苦是可想而知的。为了维持生存,庄子钓过鱼,编织过草鞋,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靠借贷度日。他住在穷街僻巷,看起来面黄肌瘦,显得非常疲惫。

庄子不入仕途是入仕无门的缘故么,虽是一个没落贵族,在他一生中却不乏进阶为官、食禄千钟的机会,像他这样富有才华又周游过列国的人,是各国网罗拉拢的对象是完全可能的,显然他并不是入仕无门。而是自愿放弃仕途的,追究原因要看他处曾的情境。

能仕而不仕,自愿放弃仕途,这是典型的隐士行为,后人往往据此认为庄子是弃世的隐士。不入仕途的原因是品格高洁,尘埃富贵。但庄子弃仕并非弃世,他不入仕途不能说明他没有救世的愿望,和一般遁迹山林、与世隔绝的隐士不同,庄子始终生活在人群之中,他不但和朋友、弟子探讨人生的各种问题,还周游列国,频繁与各国君主会晤交谈。

从庄子与楚威王使者对话中,一句“宁生而曳尾涂中”可以看出庄子不入仕途不是因为不想为,而是考虑到生命之虞不敢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说明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保全生命待时而出的权宜之计,他是有用世之心而无法用世,有救世理想而不能实现,所以他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士有道德而不能行,惫也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

当人用世之心不泯,无法忘却尘世时,那么即便他回归自然,独处山林,在远离尘嚣的高山丛林,依然不能彻底摆脱痛苦的侵扰。庄子曾叹:广阔的山林,优美的环境,但若心神不畅,精神便不能享受。“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庄子抑郁愁闷的呼吸,不是身临其境,又怎会有如此之深的感触!

可见,如果任这种”有志不获聘,念此怀悲戚”的状况持续下去,那人的精神非得因长期压抑而崩溃,痛苦愈深寻求解脱之道愈切,为了排遣内心的焦灼和忧虑,庄子开始寻求精神出路的探索。

在《逍遥游》中,庄子写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徙于南冥不畏路途遥远,然而“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在没风的日子里,大鹏如图搁浅的船舟陷入了困境,非但达不到理想,还要见笑于在蓬蒿中腾跃而上、决起而飞的小雀。这是大鹏的悲哀,也是一个胸怀凌云大志的人士的悲哀!在古社会,信奉儒家思想的士人,其最高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可是他们救世理想的实现却有待于时。如果时运不济别说救世理想得不到实现 ,就连日常生计都要成问题。多少士人一辈子怀才不遇,在悲叹惆怅中了却残生。大鹏也是庄子痛苦人生的真是写照。庄子以精神超越为特征的逍遥学说曾经抚慰了千百万颗痛苦的灵魂,但这却是他在痛苦中精神探索的结果。

庄子的痛苦来自现实和理想无法调和的矛盾。虽然庄子和老子齐名,但他并非一开始就信奉道家虚静无为,而是受教于儒家弟子颜回门下。而凡是忠实信奉儒家救世理想的人大多无法摆脱陷入困境难以自拔的苦恼。正是社会理想的破灭,导致他思考,促使他醒悟,最终皈依了老子大道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淡泊无为、游心大道为特征的逍遥人生理想。从救世走向逍遥,正是庄子从痛苦中寻求解脱的精神探索历程。而这个过程,则是他致力于摆脱人生困境的过程。最终他跳出了四种限制,那就是空间、时间、生死、义利。

庄子和惠子在讨论有用无用的问题上便体现了他们的差异。

惠子说:“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在惠子眼里,大樗树既不能生长果实,又不能制作建材,是大而无用之物。但庄子却并不这样认为,说从自然逍遥的观点看,这棵大树枝叶茂盛,婆娑荫映,蔽日来风,给人们提供了赏心悦目的憩息环境,怎能说是无用的呢?从保全生命的角度看,这课大樗chu树正是因为世俗之人以为无用而免去了刀斧之灾,因此而得尽其天年,哪里还会有什么困苦呢?可见理解庄子需要超越常态的思维方式,摆脱狭隘的功利观念。

逍遥境界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功、无名、无己是至人的本质特征,至人不是神仙,脱去那神秘的外衣,至人实质上是通晓万物的本性,顺应自然变化的达道之人。庄子对弟子所言“顺其自然方能免于祸患,顺着时令变化不止于一端,时进时退,顺和自然,神游于无为之境,不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圣人体道而胜物,物物而不物于物的意思。

物物而不物于物,身处现实的物质世界,精神却游离物质之外,不为外物所役。庄子的逍遥理想,实质上是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所以,逍遥的境界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仙境天国,而是通达之人的内心世界,任何人只要摆脱了功名利禄的束缚,忘怀世间的毁誉得失,超越了一己的生死界限,胸怀就会变得宽广,心灵就会变得澄明,精神也就能获得超然物外、怡然自适的逍遥。

庄子的逍遥理论是面对人生的痛苦指出的精神出路,万物皆有所待是庄子的现实人生观。庄子并不回避人生的痛苦,在他冷峻目光的审视下,世界充满了物欲,人一受其成形,便为世俗价值所左右,人的一生与物相刃相靡为物所役的一生。“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NIE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是人生的悲剧命运。

而对人生的痛苦寻求解脱,这是一切伟大哲学的起点,庄子面对人生的苦难,不似世人浑浑噩噩无视人生的痛苦,也不似佛陀,以遁入空门逃避人生的苦难,当然也没能像尼采提倡的那样的以增强意志战胜人生的痛苦。作为一个睿智的东方哲人,他以走向逍遥超越人生的痛苦,当人超越了个体,将小我融入宇宙大我,当人从九万里的高度俯视人间,人生的苦难不就如粒粒尘埃,消解融化在茫茫宇宙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的逍遥即是拯救,从救世走向逍遥,不过是将拯救的对象从社会转移到人类,庄子一生从未放弃过救世。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经历过了无数黑暗荒芜年代。虽然那些凭借火与剑开辟道路的英雄,创立了令人炫目的辉煌业绩,但这些业绩决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记录。只有那些凭借深重道德感的人为拯救世人和为捍卫人的精神尊严所作的不懈努力,才是人类业绩中最精华的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庄子思想之所以一直能引起深广而持久的激荡,就是因为它以独特的力量穿透黑暗现实的屏障。告诉生活在绝望中的人们,如何可以在内心深处守护最后的不可剥夺的尊严。

庄子虽终身贫困却并非是因他不能容纳社会。不能为社会容纳固然不幸,然而不能容纳社会却是更深的不幸。这种孤绝的心情,使一个人把整个时代的困境和痛苦都加在自己身上,成为良心的负载。我们要理解庄子,第一步就要先理解他无法容纳社会与时代的孤绝心情,这种心情来自他对社会无边黑暗和人生无边苦难的独特体验。他没有像屈原一样心安理得的死去,而是独自在精神的荒漠里寻找生命的甘泉。“其旨深而远,非下士所闻”,我们不能只是欣赏庄子的文采却不理解庄子的痛苦,倘若不理解他的痛苦,又怎能理解庄子哲学?

《我眼中的庄子,读庄子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