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师制”,让人才“唱做俱佳”

双导师制,让人才唱做俱佳
作者:唐宗礼
来源:《人力资源》2018年第09

        最近,J公司新入职大学生小顾分别与高级技师汪师傅和高级工程师袁师傅签订了导师带徒培养协议。根据培养协议,两位师傅除了共同负责小顾的职业道德培养之外,汪师傅着重负责小顾的操作技能培养,袁师傅着重负责小顾的专业理论培养。由此,小顾不仅能够在生产岗位上学到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也能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理论素养。

        据汪师傅介绍,他们企业每年引进大学生不下三十名,都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每一名新入职大学生的专业和岗位,分别落实一名优秀技师和一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当导师,采取双导师培养的方式进行岗位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双导师培养方式的实施,不仅为这些新入职大学生奠定了坚实的业务理论基础,而且使他们练就了娴熟的操作技能,在技术业务方面进步十分明显,很快就能够成为嘴一张、手一双,既能文、又能武,能研究、会操作的实用型人才,有效避免了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培养偏差。

        “导师制培养是企业立足生产岗位,加快青年人才培养步伐的传统有效办法。这样的培养途径不仅节省培养费用,减少人力物力投入,而且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结合紧密,学以致用,人才培养的经济性、针对性、快捷性和实效性都很强。但是,长期以来,许多企业在开展导师制培养时,往往局限于新入职大学生由专业技术人员担当导师,新入职的一线操作人员由技术工人担当导师,这种由单一导师培养的结果就是,专业技术人员所带出的徒弟,往往在理论知识上系统扎实,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生产实践中却动不了手。有的已经成为工程师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甚至连一些生产工具的型号尺寸都说不上来,更谈不上在机械设备和生产流程的安装、拆解、维修等方面能够亲手操作了;优秀技师带出来的徒弟,往往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时动手操作能力很强,但他们缺乏理论武装,许多问题都是凭经验来处理,说不出原理,找不出规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也影响了他们技术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双导师制”,让人才“唱做俱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