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验证


《捕蛇者说》高义平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的特点;2.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3.掌握积累本文的文言词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过程与方法:
对课文大意的理解,改变以往教师逐字逐句讲授的方法,变为让学生提问、教师检查双边互动的模式;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改变以往逐段讲授式或逐题提问式,变为以一点提挈全文,学生讨论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文章的朗读和及时巩固。)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a、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b、“说”的体裁特点;教学难点:正确评价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预习导学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其租入(2.貌者(3.谨之(4.为之十二年5.有能捕之者7.夫观人风者8.更若役)9.黑质而白章(20、今死乎此(....10与吾祖居者(11于今六十岁矣(12其地之出(13.则弛然而卧(14寒暑(15、岁其二..18又安敢19复若17可以已大风..16然得而之以为饵6.往往而死者相藉..(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叫嚣23日蹙4谨食5(之以饵(6其缶7吾嗣为之十二年8往往而死者相藉9几死者数(三).翻译下列句子: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3.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6.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7、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8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9、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二、课堂研讨

1《捕蛇者说》作者,字朝人,著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2《捕蛇者说》全文看,14段是描写和记叙5段是议论。其中第1是蒋氏捕蛇的背景,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第2段叙述蒋氏三代捕蛇的苦难家史,为后面的议论打下了基础;而第5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点出主题。
3、文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描写官吏到乡间情形的句子是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5《捕蛇者说》的“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字指代:苛政猛于虎6、作者面对蒋氏诉说的悲惨遭遇表示同情的语句是:余问而愈悲
作者发出慨叹,进而揭露赋敛毒害的语句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7“余闻而愈悲”、“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两句话,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关心和同情之心,但自己又无力解决这现状,于是把解决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8、蒋氏的两次“,各为了什么而“”?作者的两次“,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回答。蒋氏的第一次“戚”,为自己所“专其利”工作的艰险而忧伤;第二次“戚”为担心失去自己的捕蛇专利恢复纳税而忧伤。作者的第一次“悲”,为蒋氏一家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为个人);第二次“悲”,为广大人民受到的赋敛之毒而伤悲(为社会)
9、出自“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一句的成语鸡犬不宁,多用来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10、本文的主旨是在说明“赋敛之毒有甚于蛇”但文中的蒋氏却“弛然而卧”“退面食其土之有”“熙熙而乐”。你是如何理解蒋氏的“甘”“乐”的呢?请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结合蒋氏的血泪控诉可知蒋氏所谓有并非真正的乐,是相对于众乡邻的悲惨遭遇而言,是在沉重赋税重压下的特殊心理,中含悲。
11、蒋氏陈述心曲时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请你举例具体说说他从哪些方面对比的?这些对比印证了蒋氏话语中的哪一句?
①生存状况的对比:以捕蛇独存非死即徙②心理负担的对比:弛然而卧鸡犬不宁③冒死的次数对比:一岁之死者二旦旦有是④死亡时间的对比:后死先亡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12、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安全验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